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

时间:2021-11-02 03:47:00 200字

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一)

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二)

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三)

《风筝》讲学稿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我”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③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对“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等语句的理解。

自学提纲:1、课文顺序 (1)顺叙

顺叙就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可以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到清晰的呈现。如:课文《捞铁牛》记叙了宋朝时人们在一个和尚的指导下所做的老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工作,铁牛的安置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很明确的是它以事件的发展顺序为线索来进行记叙的。

(2)倒叙

倒叙是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先发生的事,也就是继续的顺序与故事发生的实际顺序相反,目的在于根据作者主旨表达的需要强调某部分内容,有利于突出中心,或使内容集中,结构紧凑、对比鲜明,或使记叙起伏跌宕,情节引人入胜。如《秋天的怀念》,先写作者双腿瘫痪后,由于母亲喜爱花,在母亲的一次次要求下决定去北海观花,但最终却因母亲的病逝并没有去,最后写又到秋天时妹妹推“我”去北海观花,想起母亲临终的话。

(3)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是为鲜明地表达文章中心服务的,是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那么本文属于什么顺序呢?你读明白了吗?

2、概括故事。

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我”的心只得( )。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而心情沉重,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心里更加悲哀。

3、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弟弟:4、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5.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风筝)

6.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7、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8、作者及作品简介: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者顺序不能颠倒)。他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用的笔名,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它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文发表后,因是对传统的封建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所以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速读1、2节,思考:

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提示:“我”惊异的是什么?悲哀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

“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看见风筝,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那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我们就可以说“悲哀”二字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请同学们速读3~4节,思考:

1、对风筝的态度我和弟弟有什么不同?

点拨:弟弟---- 喜欢

“我”----- 嫌恶,认为那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

2、(1)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体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

点拨:文中动作、神态的描写。

(2)、“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中 “惊呼”、“跳跃”能表现小弟弟的什么特征呢?

表现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痴迷及天真活泼的性格。

3、“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提示:结合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来谈。)

鲁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那时只要求孩子们背那些他们不懂得、很枯燥的书,当时社会上很流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所以,在那时,认为放风筝是可鄙的,只有读那些经书才是有出息的。可见,鲁迅受封建社会错误的传统观念的毒害之深,把弟弟做的风筝都毁坏了。

4、我怎样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请同学们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动词有“伸、抓、掷、踏”。这些动词体现了我对风筝的厌恶,也说明“我”对小兄弟的管教粗暴。

5、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我”又有什么反应?

弟弟:绝望的站在那里。 “我”:“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

(四)读5~11节,思考:

1、弟弟内心有多么绝望,哥哥却没有留心,只认为自己管教的正确,那是愚昧观念暂时的胜利。那是什么原因让哥哥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你能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指我不允许弟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从这一幕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长幼之间不平等的现象。

3、怎样理解“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遍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早年的过错的沉重心情。

4、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知错就改的精神、自我反省的精神。

5、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鲁迅想到的方法有:一是送他风筝,二是讨他的宽恕。他是讨弟弟的宽恕,结果弟弟全然忘却。

6、“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更加沉重?(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因为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不那样认为,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再也没有补过的机会,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沉重、悲哀。看来鲁迅在反省自己。

(五)理解下列语句:

1、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联系文章主旨分析, 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2、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句话不仅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永远的哀伤,虐杀者有了醒悟的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经忘却了,觉悟者永远无法弥补过错。

(六)、(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准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的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你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生相互交流)

(我认为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对的,他们不让我们上网是怕我们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误入歧途,他们是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我认为游戏不是不可玩,我们要玩些好的游戏。

我认为玩游戏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

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四)

一件难忘的事在课上做风筝200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