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时间:2021-11-03 14:33:46 300字

篇一:《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我们学过许多课文,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妃子有乐的。园内非常美丽,包含了各地的风景名胜、西洋景观、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有: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莱瑶台······可见圆明园是多么美丽了。

可是,这样一座美丽的皇家园林、这样一座结合了几代人心血的皇家园林,也逃不过英法联军的魔爪,他们少了圆明园,等于烧了我们几代人的心血!可是,我们中国人不怕困难、勇敢地去面对。

有一次,我在写数学作业。忽然,“拦路虎”来了。我想呀想,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正准备出去玩儿。可是,脑海中又浮现出那篇课文,对!我要学习那时中华人民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于,我想起来了,认认真真的誊写在本子上,我写完了。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我从记事以来,看过不少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今天重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又引起了我的深思,催我奋进。

文中介绍了圆明园,巧妙生动地把中外艺术融为一体,既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又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读到这里,我十分好奇,为什么作者写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却是用那么多笔墨写昔日的圆明园呢?哦!原来是作者是想表达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嫩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老师教过我们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沉思着,唉!当年的中国如此落后,怎么能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呢?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呀。圆明园不但毁于英法联军,还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呀!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学完21课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感到义愤填膺。

圆明园是在清朝时创建的,创建时,花费了国家的无数财富,用尽了无数人的心血,耗费了无数人的生命。圆明园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是赏心悦目的,圆明园内有仿照世界各地的景物,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所有的宝物都是价值连城的。 可惜好景不长,我们中国的圆明园让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看了眼馋,他们经过协商,决定一同来抢我们的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他们侵入中国,杀入圆明园,虽然,我们人多势大但是始终低不过洋鬼子的火枪和大炮,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都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搬运,实在运不动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跑入圆明园烧的一干二净。这一烧,烧掉了无数人的心血„„!

我做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愤怒,我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看完了《圆明园的毁灭》我的眼泪不时从眼眶中流下来,圆明园建筑宏伟,约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最后被烧毁,英法联军太可恨了,心里想到圆明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真想让我国当时的弱小变成强大。这帮可恶的盗贼,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几百年前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在哪里;在那历史书上,在那几千年代,在那圆明园。

篇二:《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

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观 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颐和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桥真( )!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美丽的大公园

篇三:《21《圆明园的毁灭》(学生)》

2016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学生版)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两课时 备课人: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日期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情感,从而增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运用搜集资料帮助理解学习课文。

【学习重点】

1、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2、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习难点】

1、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2、教师运用搜集、整理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链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是一座大型园林,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建筑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园内收藏了极为丰富的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艺术文化宝库,被誉为“万园之园”。

【预习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估量 损失 殿堂 销毁 瑰宝 灰烬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3、边读边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意思。

【预习检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 )星( )月 金碧( )( ) 诗( )画( ) 奇( )( )宝 ( )世( )名 亭( )楼(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建筑物华丽精致,光彩夺目。 ( )

(2)、举:全。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 )

(3)、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 )

(4)、特别珍贵的东西。 (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21课,了解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板书课题)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后交流,学习生字。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写了圆明园 昔日辉煌的景观 和 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 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灿烂文化 的热爱,对侵略者 无比仇

恨 ,告诉我们要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

2、给文章分段,理解课文段落意思。

四、小组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2、学习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画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两个“不可估量”体现出圆明园的毁灭对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来说损失大得无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让我们领略了圆明园当年的雄伟壮观,了解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希望通过了

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能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并家听。

2、熟读课文。

3、课后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计算,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第二课时{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一、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知识要点。

二、探究学习。

1、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感悟第2自然段,“举世闻名”: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在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众星拱月”:“拱”,环绕。“月”指的是圆明园;“星”指的是许多小园,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这一段作者是抓住了圆明园的( )来写的,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 )。

3、学习第3自然段,感悟重点语句。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说一句话。说说排比手法的作用。

排比手法写出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完美结合的特点。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想一想这一段作者是抓住( 景物 )描写突出了它昔日的辉煌的。

4、小组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

第四自然段的写作特点是:( )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这些文物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

上自先秦时代的 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清历代的 名人书画 和各种奇珍异宝 。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应有尽有,价值根本难以估算。

这一段作者抓住圆明园的( )写出了它的辉煌。

5、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这些属于中国的文物现在究竟在哪里。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过渡: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却被两个无耻的强盗给毁灭了,如今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

2、合作、探究。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

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你从..

中体会到什么?

答: 答:图书馆中,有故事书,也有漫画书;有文学类的书籍,也有科普类的书籍 。

(2)、“大火连烧三天,云烟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答:

(3)、同学们,圆明圆瞬间化成了一片灰烬,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一去不返,你们的心情怎样呢?

答:

(4)、《圆明园的毁灭》全文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写了其“辉煌”,只有第五自然段才写了其“毁灭”。你觉得这样合适吗?写出理由。

答: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用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

四、课堂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yuán)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四、小练笔。

《梦游圆明园》,要求从圆明园的被劫前、被劫中、被劫后三种情形任选其一,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检测】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造句。

(1)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 )我们忘记了屈辱的历史,噩梦( )会重演。

(3)圆明园的毁灭(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22课。

3、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灰烬

不忘国耻

这样写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振兴中华 建筑艺术的精华

篇四:《圆明园的毁灭(简)》

圆明园的毁灭(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不可估量、玲珑剔透、灰烬、瑰宝”等词语,特别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不可估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第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细读第3自然段,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多和美,学习“有„„也有„„如„„如„„不仅有„„还有”的句式特点,并进行迁移运用,描写圆明园内的历史文物。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第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教学难点】

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多和美,学习“有„„也有„„如„„如„„不仅有„„还有”的句式特点,并进行迁移运用,描写圆明园内的历史文物。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走近圆明园”

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小练笔300字}.

二、 “走进圆明园”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检查字词

请同学们翻到《课堂作业本》P48,完成第1题,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你掌握得怎样?校对,强调“不可估量”的“量”。

3.反馈预习单:掌握了生字新词,咱们再来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的?

4.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再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我们再来看看描写辉煌的这3个方面,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