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时间:2021-10-29 17:14:53 初三作文

第一篇:《小学作文: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第二篇:《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

我姥姥住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因此我有机会来到草原,走进蒙古人居住的地方。想象一下,当汽车驶入蒙古草原,就像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褐色的蒙古包、白色的羊群、鲜艳的小花,耳中传来放牧人的吆喝声和歌声,美极了。

也许是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关系,我从小就对蒙古包特别感兴趣。说起蒙古包那是大有来头,它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有很多优点,它们建造与搬迁都很方便,使用中耐御风寒、冬暖夏凉,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非常适合游牧民族使用。

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拆卸容易、搬迁简便。蒙古包的架设非常简单,牧民一般是先找到一个牧草茂盛、水源充足的地方,根据搭建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便依据圆圈的大小开始搭建。蒙古包的顶为圆锥形,围墙为圆柱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有一人多高,用条木编围砌盖。蒙古包搭好后,还要进行包内装饰,地上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蒙古包看起来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舒适。

蒙古包拆卸时也很方便,将那些组成部分折叠,体积便缩小,能充当牛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非常方便。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很多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从一个牧场转到另一个牧场,这是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

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这种独特的风俗应该永久的传承下去。

第三篇:《内蒙古传统民居》

内蒙古传统民居

摘要: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

得蒙古包这种便于搭建、拆卸和迁移的建筑成为蒙古族的传统住

房,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和政治背景的变迁,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受

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居住形式发生了巨

大改变,汉族文化的逐步融入令这一地区的民居形式呈现了多元化

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蒙古包;民居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8-0020-02

从自然史的角度来看,蒙古高原早在百万年前就形成了相对稳定

的草原生态系统——先有绿色植物,后有食草动物,然后有食肉动

物,最后才有人类的出现。从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来看,至迟在旧

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的活动,长久以来,相对

应的人类的居住建筑也随着他们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

展着。

内蒙古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家园,蒙古包就是游牧文化下的产物,

与牧业经济一样呈现出游动、分散的特征。蒙古包,名称源自满语,

古时被汉族成为“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包是蒙

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在草原特殊的

生态环境下,蒙古族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对于适合

自己生活的居室,他们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实践,终于形成了适宜

于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历史证明了蒙古

包是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域持续生存的物质产物,也是草原文化亘古

发展的物化载体。

蒙古包主体结构由套脑、乌尼、哈那、乌德组成。套脑是由木材

做成的天窗,平面为圆形,有四根辐条,呈十字排列,辐条之间的

空间就可以用于蒙古包通风采光和气烟排出。哈那是蒙古包围壁的{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骨架,选用轻质沙柳做成的可张可收的活动网片,便于搬迁。乌尼{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是蒙古包的顶部骨,起着檩、檐的作用。乌德即蒙古包的门,由框、{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门槛和门楣组成。套脑、乌尼哈那、三方构件完美结合,构成一个

坚固的结构,这种结构除了可以承担竖直方向压力,更重要的是,

在草原的大风气候下,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稳定性。首先蒙

古包是圆形的,所以能轻易化解各方向来风的正压力;当狂风吹过

屋顶时,由于流体力学中的柏努利原理,风对屋顶产生向上的吸力。

这时把蒙古包的套脑打开,狂风对顶部的上升吸力即会被通过陶脑

排出的气流所抵消、破坏。

蒙古包的制造材料全部取自于大自然。用作结构材料的木料取自

蒙古高原广阔的山林,围护结构取自羊毛擀成的毡子,系绳取自驼

马鬃马尾搓成的围绳和带子。可见,蒙古包的制造材料全部是因地

制宜,就地取材。{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蒙古包最适宜于游牧生活的优点是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给千万

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搭盖蒙古包只需要地面平

整即可,其各个构成部件都是独立的,装配简易。历史发展到后期,

蒙古包的拆卸和安装非常方便,已经专门属于妇女了。“凡张幕,

妇女掌之,以时时迁移,故习熟其事,一转瞬间结构已具”。蒙古

包的主要结构都是木质材料,可分根分片,可折叠,收放皆可。拉

结蒙古包结构的一般是柔性材料,如围绳、带子,连接时系活结,

拆时容易解开。带子一旦解开,围护部分的毡子和结构就自动分离。

在紧急情况下, 一个人能很快卸完。所有的构建都重量轻、体积小,{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用骆驼驮运或用车装载都很方便,轻便易行,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

骆驼搬运就足够了。

蒙古包是古代游牧民族崇天敬天、热爱自然、信守天人合一哲学

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们从天际幽远和日月星辰的出没中形成“天圆

地方”观念,依此构建居所,而有“天似弯庐”之说,实为弯庐似

天。苍天的浩瀚无际,神秘莫测,日月星辰行于其中,时而风调雨

顺,时而霜雪雷雨,其变化关乎着草原的盛衰,使他们产生以天为

主宰的自然崇拜的宗教观念,天在整个北方民族心目中具有特殊的

地位和力量。他们发明、创制的居所正是这种敬天观念的物质表象。

蒙古包的形成也是古代游牧民族认识天体运行规律,利用日暑计时

的智慧结晶。他们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照太阳照进蒙古

包的日影计算时间。据蒙古国学者麦达尔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

帐幕的搭建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他的研究表明, 当时计算时间最

准的为四哈那、六十根乌尼的蒙古包。根据日光照进套脑内外、乌

尼、哈那的不同部位、被桌、坐垫、碗架腿等划分时间,以此来安

排一天的生活。

蒙古包所有的这些特征,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生活生产中与环

境相互依赖的智慧,以及他们与自然相互尊重、融为一体的和谐思

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

变下逐步发展为定居,这其中的原因首先可以说是生产方式的改

变,蒙古族由最初的游牧、狩猎生活逐渐转变为以农耕为主,另一

个原因就是外来文化的侵入对游牧文化的冲击,像藏传佛教的盛

行、汉族人口的大量涌入等,都对蒙古族本土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

大的影响,使得蒙古人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明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有了类似中原地区用土木建造的固定建筑。

到了清代,蒙古土默特部落重要首领俺答汗同意从事农、副、手工

业生产的移民在归化城建筑“板升”。(蒙语“房舍”之意,后泛指

土木建筑的村舍、城堡),这些建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草原地区穹

庐建筑的风格,之后的居住建筑就呈现出汉族的特征。

移民迁徒往往有一定的地域性,通常是就近迁移,如甘肃、宁夏

的移民迁于内蒙古的西部,陕西、山西、河北的移民在内蒙古中部

落户,而东部移民多来源于山东、辽宁等地。由于与原生活地区有

相近的自然条件,所以移民带来的居住形式比较适合当地自然环

境,因此形成了今天内蒙古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内蒙古西部属半沙漠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决定了这里的住宅多

为平顶。平面布置多为“四合房式”,院子南北甚长,成窄条状,

房屋前檐多数带柱廊。房屋正面有精美的砖雕木饰, 明显受宁夏建

筑影响,所以又称“宁夏式”。中部地区的住宅形式多仿照山西北

部的住宅风格,平面布置成四合院,大门开在正房的东南角,院子

呈南北稍长而东西略窄的方形,一般为一进,也有的连接至数进的。

房屋前檐木装修面积甚大,屋顶为半坡式,前长后窄;坡后墙高耸,

前坡面曲线和缓。在内蒙古的正黄旗、丰镇等地为黄土地带,土质

细腻、土层构造坚固,适于穴居,所以当地农村多以窑洞为居,也

有一部分居民在地面上做圆拱形房屋。东部地区的住宅带有东北风

格,从平面上看,大门、正房都布置在中轴线上, 两端建厢房,成

三合院。院子面积广大,房屋密度稀疏,屋顶做成双坡式,没有曲

线。通辽地区也有不少民居做圆顶的,与吉林民居相似。在内蒙古

东部靠近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右旗,自清初以来,不断有俄罗斯人

迁徙于此,并与来此闯关东的山东等内地人联姻,形成今天的俄华

后裔。他们的住宅外墙用圆木以井干式砌筑,带有明显的俄罗斯特{蒙古族的民居作文}.

色,当地人称之为“木克楞”。室内多是通过一个前廊或前厅,首

先进人厨房或相当于饭厅的房间,而这一空间正是他们会客的场

所。在住宅深处还有一个厅往往是这个家庭的精神中心,墙上挂着

第四篇:《作文:我喜欢的民居》

我喜欢的民居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布局、结构、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特别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有些很漂亮,有些很实用,就让我向大家介绍几种我喜欢的民居吧。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羌族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

你们看,每个民族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认为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都有着古朴而纯洁的美,真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