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时间:2021-10-27 12:01:21 节日作文

篇一:《习题 (2)》

一、填空题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歌舞、音乐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二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

5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贵族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士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性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四言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格局押韵。

20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2《尚书》、《春秋》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4《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25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27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28 《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29《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30 孟子具有“浩然之气”,“说大人,则藐之”。

31孟子是性善论者。

32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3 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34 运斤成风的成语出自《庄子》。

35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全书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自著

的是内篇部分。

36 荀子的一篇成相辞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37荀子是性恶论者。

38锲而不舍这句成语出自《荀子》。

39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他提出一套以法为本,术、法、势融为

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

40韩非子的《说林》《十过》都是寓言专集。

41在诸子著作中,《韩非子》或《荀子》属于专题论文。

42在诸子著作中,《庄子》或《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文。

43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语录体散文。

44刘勰评价屈原“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

45屈原的组诗《九章》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现实性。

46《天问》一共提出172个问题。

47《天问》全诗以一个曰字领起。

48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美人。

49《九歌》中国殇篇祭祀的是人鬼。

50《九歌》中礼魂篇是祭祀结束时的送魂曲。

二、判断题

1先秦文学作品一般说来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不一定确定。

2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3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 和谐。

4 燕飨诗产生于东周时期。

5“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6大雅中的怨刺诗的作者,其身份和社会地位较低。

7小雅中怨刺诗作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

8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叹自身遭遇。

9大雅中的怨刺诗对朝政的讽刺失去节制。

10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一样崇尚巫风。

11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12《离骚》,一般认为是屈原的绝笔书。

13《离骚》,一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时所作。

14“变风”“变雅”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

15怨刺诗出现于西周末年。

16《 九章》是屈原学习民歌的作品。

17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18《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

19《招魂》是怀王死后,屈原为怀王招魂而作。

20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的九辩发端。

三、单项选择题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语出自孔子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孔子

3“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表达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4《庄子》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辨风格。 5孟子经常用寓言来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

6清人方东树说庄子 文章“意接而词不接。

7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指的是人为

8离骚二字,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9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为遭受忧患

10《九章》共有九篇

11《九歌》共有十一篇

12重章叠句在小雅和国风中运用较多。

13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是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

14先秦说理文的另一种形态是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

15《国语》主要是记言

16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战国策》

17《战国策》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

18《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19《战国策》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20不惜脱离史实去描写人物,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战国策》

2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多,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

22韩非子的寓言题材平实,但平实中见奇妙,警策,耐人寻味。

23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韩非子》

24展翅的鲲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是无待逍遥

25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是《湘夫人》

四、多项选择题

1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有这样的特征是和谐典雅、婉而多风 2 孟子秉有战国时期特有的文化气质、富于激情

3 《论语》具有的文学特征是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语言形象、富于感情 4《老子》的文学特征是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 、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 5《论语》与《老子》的共同点是语录体、注重情感和形象性

6《孟子》的特点是长于譬喻、气势浩然、善于类比推理

7《孟子》与《墨子》的共同点是善于类比推理、语言平易浅易

8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哲理散文、政论散文

9《庄子》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言”是寓言、重言、卮言 10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守株待兔、郑人买履、郢书燕说

11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滥竽充数、画鬼最难、买椟还珠

12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 国风

13《九歌》中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是《湘夫人》、《山鬼》

14屈原的作品内容比较接近的是《九章》、《离骚》

15《桔颂》所表现的精神是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

16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有唐勒、景差

17属于《九歌》的作品是《山鬼》、《大司命》、《国殇》

18属于《九章》的作品是《怀沙》、《悲回风》

19属于宋玉的作品是《九辩》、《高唐赋》

20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楚辞作家是屈原、宋玉

五、名词解释

1、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后齐鲁韩三家诗亡, 毛诗独存。

2、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3、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可以是叙事,也可以是议论抒情。比就是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4、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5、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四书”被儒家奉为经典,宋以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科举取士的范本。

7、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赤。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

8、楚辞: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并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

篇二:《语文诗歌集》

一 采 薇(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之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二 桃夭(周南)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三 蒹 葭(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王国维考为秦襄公(幽、平王时)时作品,秦人迁汉水上游。

伊人缥缈不定,可望不可及,有神秘的意味,同祭祀汉水女神有关。 “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

清牛运震:只两句,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真乃《国风》第一篇缥缈文字。

四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五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的理性精神

踰墙:“宅种桑,兼种麻。”《周官.载师》

踰园:可知园在墙内,隔之以樊,缘木踰樊,因此折檀。

郑注:“树果瓠曰圃,园其樊也。”可见圃有篱

六 叔于田

叔于田, 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 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 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 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

七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

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八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九 魏晋

1 首先,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 曹丕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

2 品味山水(天道、宇宙)之永恒,体会人生之短暂。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

“因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绝。” 《羊祜传》

3 那么,何不尽情享受人生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意象表现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之四)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诗之二》

1、栖栖失群鸟

“栖栖”二字是栖栖惶惶的意思。《论语•宪问》说:“丘何为是栖栖者与?”用来写孔子的词,用来这只鸟,里面有很丰富的情意。栖栖失群鸟,是他意念的具体化:成为既得利益者,还是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人”

2、孤生松-归去来兮

“日暮”说明他已飞了很久,寻找了很久,而且能够选择的时间也不多了。“犹”字是继续的意思,表明“独飞”之久。陶的感情是情与思的结合。“徘徊”表现了他选择中的反省。

“无定止”:选择是不容易的。“声转悲”,里面有一种转变的进行,悲鸣是日复一日的加重。 “孤生松”的意象,不是群松,是寂寞的,没有知音的,但不是被动哀伤的,他并不需要人了解。

“孤生松”不仅是躬耕的那片土地,更是精神上托身的所在。因此,“敛翮遥来归”,形容得很美。

十《拟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