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时间:2021-10-26 12:58:56 节日作文

第一篇、民情分析会会议记录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XXXXXX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民情分析会会议记录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根据麒麟区委的有关指示及局党委的有关会议精神及安排,结合XXX具体工作实际,XXX于2012年1月16日、17日、2012年2月2日分三批共61名党员、干部及职工下到XXX乡群众挂钩点进行走访联系群众,涉及共两个村共10个村民小组,联系户共180户。

2012年2月8日下午, XXX在单位四楼会议室召开民了情分析会,会议由单位党支部书记、主任XXX同志主持,XXX作会议记录,XXX全体在职党员、干部、各部门负责人、机关职工共33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位参会人员都根据这次下乡了解到的联系户的家庭情况、致困情况、需要解决的困难及难题作了详细的汇报,对联系户所在村况村貌及村干部情况也进行了汇报,对村民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根源性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思路。每位参会人员及积极踊跃发言,会议气氛非常活跃。

会议上最后,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及职工认真落实好省、市、区委、政府的政策,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深入群众,与联系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恳谈,通过拉家常、谈心等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相应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问

题,提供服务。同时为联系点、联系户出谋划策,脱贫致富,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帮出社会和谐。

通过这次联系群众工作,让我单位职工了解了农村的现状及挂钩联系户的经济状况,对职工心灵有了很大的震动,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的群众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联系群众工作过程中,经归纳汇总,需要上级及政府协调解决部分问题,具体如下:

一、需要政府协调及解决的问题

1、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XXX乡地处半山区,缺水,交通不发达,旱地多,水田少,经济作物单一,主要以烤烟、包谷、洋芋、果树为主要经济,村小组也积极争取政策,改善水利交通条件,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大棚蔬菜、搞桑蚕养植。但因交通及水利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村小组也只能根据现有的环境条件种植适时经济作物,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必须打破这种靠天吃饭的局面。所以应由政府部门加大对交通及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及水利等相关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外部环境条件。

2、政策扶持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及倾斜,特别是在贫困的地区。 只有政府政策的扶持,依靠科技下乡,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 展当地经济。当地经济发展路,农民也富起来了,人民就安居乐业了。

3、健全完善相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在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和青少年就学培养问题非常突出,虽然国家、政府已出台了部分政策: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养老金制度及社会救济措施。但子女不赡养老人,小孩因困难上不起学或抚养不起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在联系挂钩点,联系户大部分属于老、弱、病、残农户。因此,政府部门因加强教育力度,加大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完善社会养老辅助建设,发挥社会各界作用,使人们老有所养、少有所抚,社会平安和谐。

4、加强村干部监督,确保村干部素质

在这次下乡联系群众工作中,有部分村干部工作不细心,粗心大意,把已死亡多年的农户报入到本次联系群众工作名册中,也有部分农户重复上报;另有部分村干部存有私心,据部分农户反映,有的确实存在实际困难、需要帮扶或作工作的农户未纳入到这次挂钩联系册中,影响了干群关系。

二、需要上级协调统一的事项

1、统一送温暖标准

这次民情联系,在送温暖的过程中因各单位标准不一致,有的每户200元,有的每户100元,在同一个村民小组中村民形成不同的级差,造成群众误会,不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虽然大家做了一定工作, 但在村民中造成了一定影响。

2、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工联系群众的能力。

我单位大部分职工身处第一线,受教育程度限制,做群众工作有

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触农村群众,工作不知怎么开展,而联系群众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议由局里面举办培训班,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使职工了解如何进行工作,怎样做好思想工作。让职工通过培训学习,到挂钩点联系群众时得心应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XXXXXXXXXXXXXXX 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二

第二篇、民情日记是创新组织生活的有效载体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民情日记是创新组织生活的有效载体

罗坝镇人民政府 卢彦斯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在这伟大的时刻,党建工作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作为一名组织工作人员,将继续坚持按照我镇党委的部署要求,以“民情日记”活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

罗坝镇位于粤北始兴县中部,属革命老区,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总人口20100多人。其中山林面积35.8万多亩,耕地面积12700多亩,蚕桑面积1万多亩,是广东蚕桑生产专业镇。全镇下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46个村民小组,12个农村党支部536名党员。

近年来,罗坝镇各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深化拓展《民情日记》为抓手,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主题,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通过抓好“民情日记”的

记录、管理和落实,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一、抓好记录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记好民情是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的首要任务。我镇主要是抓好 “四本簿”的记录。一是“民情日记”簿。镇、村干部和12个农村党支部536名党员人手一册统一印发的“民情日记”簿,各党支部要求镇村干部和每个农村党员每周联系群众两次,每人每周至少记民情日记一篇。二是《民情民意处理情况记录簿》。用于记录党员干部“民情日记”簿上已记录的,但一时不能解决或本身无法解决需要领导协调解决的民情。此簿记录的民情由各党支部“民情日记”督办员负责跟踪督办。三是《〈民情日记〉汇报记录簿》。这是一本会议记录簿,用于记录每周政府机关党支部“民情日记”汇报会、每月村党支部委员会、每季度村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党员干部对“民情日记”的汇报和讨论情况。四是《民情日记活动情况登记簿》。每月对党员干部记录处理民情情况进行一次统计登记。

二、注重落实

“民情日记”贵在坚持,重在落实。为坚持好“民情日记”活动,罗坝镇各党支部主要是从管理制度上抓好落实:

主要是制定了“民情日记”管理六项制度:①联系群众制度。按照分组包点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求每周联系群众不少于2次。②处理情况反馈制度。要求党员干

部对群众反映的民情要及时落实,能当面处理的当面处理,一时不能处理或本身无法解决的当天要向党支部“民情日记”办公室汇报,镇党委和村支委领导及时阅示,并提出解决问题意见。③汇报制度。每周政府机关党支部“民情日记”汇报会、每月支部委员会、每季度支部党员大会,听取每位党员干部一周、一月、一季度来记录和处理民情情况汇报,会上,镇党委和村支委领导对党员干部民情记录处理情况进行点评,对重大民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④督办制度。由党支部组织委员担任民情督办员,负责做好各党员干部民情处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并做好重大民情的跟踪落实。⑤审阅制度。规定镇主要领导的“民情日记”本交县委领导审阅;镇副职领导“民情日记”本由镇主要领导审阅;镇一般干部“民情日记”本由镇分管领导审阅;村干部“民情日记”本由驻村镇领导审阅;村支部党员的“民情日记”本交村党支部民情督办员审阅。⑥公开制度。设立“民情日记”活动情况公开栏,对党员干部记录、处理民情情况每月公开一次,接受群众监督。

2010年初,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拓展“民情日记”活动的通知,全镇各党支部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情日记”活动制度,紧密结合我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民情日记”带动扶贫工作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取得的实效

罗坝镇通过抓好“民情日记”的记录、管理和落实,推动了“民情日记”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了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实效。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民情日记”记了民情,解了民忧,暖了民心。主要表现在:

(一)记民情,理清了发展思路。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经常联系群众,及时了解农民需要什么,群众盼望什么,希望党员干部做什么。从而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真实、及时的第一手材料,确保了决策的科学、可行,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思路,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如各村党支部党员通过多方联系群众整合意见,了解到罗坝气候、土质适宜种植蚕桑,农户有20多年的种桑养蚕经验,但农民缺乏组织、种植分散、规模小。镇党委、政府展开细致的调研,制定了“山上种果竹,山下种蚕桑”,走蚕桑“一乡一品”的发展道路。建立了“公司+基地+协会+支部”的生产模式,形成龙头带动、基地保证、协会促进、支部加强的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并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大面积连片种植蚕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近年来,在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中,罗坝镇党委了解到这几年蚕桑发展势头非常好,许多农民通过种桑养蚕致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各村党支部党员干部主动配合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路子。制定

了“一片新村一片桑,一幢新居一个池(沼气),一处绿地一片林”的“桑—林—楼”生态新村发展模式,建设一批以淋头新村、背坪新村、横岭下新村为代表的“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例如,淋头村经过镇党委、政府和淋头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已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文明新村”、“市卫生村”。

(二)解民忧,稳定了农村社会。

通过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从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抓起抓好,镇村干部和各村党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农户,与农民群众谈心访情,心灵沟通,及时化解纠纷、处理矛盾。从罗坝镇创新组织生活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以来,罗坝镇镇村干部和各村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累计73920多户/次,处理民事纠纷10056件/次,办实事好事5708多件/次。如2010年汛期,都亨片区普降特大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和平村车斗背村民小组尤其危险。和平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到情况,迅速向镇党委反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安排分管城乡建设的班子领导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前往车斗背,与和平村党支部党员干部一起为车斗背村民做好抗洪工作,并计划将该村民小组迁往都亨墟跟和平黄屋村小组一起规划建设新农村。

又如:胡书记下乡到田心村的两个结对帮扶对象聂郁能、聂茂军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得知他们已经种植了西

第三篇、社区民情流水线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围绕强化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

今年以来,石洞镇党委不断强化“亲民、便民、利民、为民”的社区建设理念,大力实施了党员干部“进千家门,察千家情,解千家难”工程,完善了社区“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使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更加完善到位。

一、规范组织机构,打牢社区服务工作的基础。坚持把维护和发展好社区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以民为本”的思想意识,狠抓了社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为有效开展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规范组织机构。本着便民、高效、务实的原则,组建成立了社区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团建、妇女等工作组织,健全完善了社区“三站二校一中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社区低保工作站、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党校、社区市民学校和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下岗再就业、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居民服务、青少年思想政治等工作全部纳入到“站”、“校”和“中心”中。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分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残疾人协会、社

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等组织,争取项目资金,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在职党员活动站、图书阅览室、党群活动室和“12315”消费者维权站等站点,初步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委员会为依托,群团组织为助手,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工作组织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领导班子,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为城南、城北两个社区配备了副主任。二是规范制度。按照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要求,对《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社区党支部议事制度》、《社区居委员代表会议制度》等28项制度进行了充实修订,新制定了学习、考勤等工作制度,完善了社区公约,健全了“三簿两册”(党员大会记录簿、支委会记录簿、中心组学习记录簿、党员花名册、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三是规范阵地。在城南社区创建为全市标准化社区的基础上,筹资8万元,建设了社区“一站式”居民服务大厅并投入使用;为3个社区新配备电脑5台,彩色打印机3台,数码照相机3台,传真机3台,办公桌椅6台套,做到了社区有办公场所、有党员活动室、有接待室、有电话、有电脑、有桌椅、有服务场所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

二、创新活动载体,打造社区服务的有效平台。紧密

结合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的落实,积极为社区党员、干部服务居民搭建平台,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一是积极开展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制定了社区治安维护、文体娱乐活动、民意收集、民事纠纷调解、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宣传等岗位和岗位职责,由党员申报选岗、群众荐岗、支部定岗,为42名有工作能力的党员确定了服务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群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受到了群众欢迎。二是开展“三联系”活动。按照就近联系、方便参与的原则,每名社区党员联系1—2个居民小组、1户贫困户、1名后进人员(吸毒人员),从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进行帮扶,促进工作,访贫问苦,服务特殊群体。三是落实党员承诺制度。社区有能力的党员年初在党员会议上承诺向群众办2—3件实事好事,经支部会议审查,统一填写《党员承诺事项考核登记册》,作为年底党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带领社区困难群众共同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四是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社区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联络服务站,按照各代表、委员的工作实际,确定每名代表、委员的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在广大居民中公开,畅通居民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社区向广大居民发放了民情连心卡,公布了相关内容;为党员制定发放了

《民情日记》,将党员岗位职责、“三联系”内容、承诺事项等载入民情日记,要求党员将服务群众的事项一一记录下来,每季度支部检查督促一次。今年以来,各社区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500多件,接待群众求助4000多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000多件。五是开展市级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城南社区以积极争创市级文明社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社区软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完善了社区各项制度,设立了市民学校,配备教室、桌椅、板凳及黑板,设置固定宣传栏10个,黑板9个,固定标语10条,全面建成了投资8万元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力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组织社区太极拳队、腰鼓队、秧歌队、秦腔自乐队积极参加文体娱乐活动60场(次),筹集资金,为广场开展文体活动添置了音箱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健康讲座6次,健康宣传4次,联系武警甘肃总队开展了送健康义诊进社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综治员队伍建设,坚持社区治安巡逻,制止和预防治安案件14起,刑事案件10起,调节民事纠纷20起,查获被盗摩托车2辆,自行车5辆,有效维护了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为成功申报市级文明社区创造了条件。

三、突出以民为本,大力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坚持“群

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立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不断强化以民为本的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社区服务活动。一是强化“为民”意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以“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宗旨,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帮居民之所需。今年以来,3个社区共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好事83件,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密切关注弱势群众的生活困难,认真做好城镇低保工作,纳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低保对象1500户、3999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面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82%。动员社区力量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先后为150多户特困户募集捐款3万多元。积极争取“春蕾计划”名额8名,为困难学生落实学费3200元。二是强化“富民”意识,做好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工作。以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了再就业服务工程,采取自谋、推荐、社区介绍的形式,协调帮助8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城北社区积极协调争取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兰州市首批实施了“充分再就业”工程,全面消除了社区“零就业”家庭,对有就业愿望的200多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就业技能培训,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为62名下岗职工发放社保补贴10万余元,积极协调安排170多名再就业人员走上了

第四篇、社区民情记录表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社区民情记录表

第五篇、民情日记记录工作明细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民情日记记录工作明细

一、 走访对象

上访户、困难户、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 记录形式

“民情日记”实行一事一记,以叙述、分析、评议为主要形式,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记录方式要规范,反映问题要具体,分析情况要透彻。村两委成员不少于50篇。

三、 记录内容

通过深入走访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广泛了解村(社)情民意,认真及时做好记录。主要围绕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1、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包括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

2、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包括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农村新党员、干群关系情况等。

3、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包括村民自治、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

4、矛盾纠纷方面:包括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民间矛盾纠纷、重点信访案件、群体性事件等。

5、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包括民生保障、社会治安、住房难、上学难和行路难等事关民生方面。

6、计划生育方面: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落实、“四术”落实、计生抚育费征收以及优惠政策落实等。

7、新农村建设方面:新农村规划建设等。

8、社会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创建文明村(社区)等。

9、企业发展方面:企业用地、融资、招工和外部环境等。

10、走访群众心得体会等方面。

四、记录格式

时间: 年 月 日上(下)午 星期 天气 地点: 被访人姓名:

家庭情况(包括人口、住房条件、经济收入等):

被访人类别(上访户、困难户、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被访内容:

访后心得体会:

第六篇、民情走访记录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区工信局民情走访记录

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7月27日至8月1日,区工信局组织党员志愿者对本局所属企业的军转干部、8023复退军人进行走访慰问,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600余元,解决军队退役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困难12件。

9月26日,党员志愿者顶着酷暑先后进企业、入农户,与“军转干部、8023”复退军人亲切交谈,了解、询问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传递区委、县政府对“涉军人员”的关怀,并为每位“军转干部”送上了慰问金;还为每位“8023”复退军人送去了方便面、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走访慰问活动的开展,为涉军家庭在炎热的夏天吹进了一阵凉风,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在军转干部家,党员志愿者听了军转干部家有病人,平时省吃俭用,克服生活困难还资助贫困学生的情况后,深受教育和感动。党员志愿者通过与涉军人员“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的所见所闻,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宗旨观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热情,呈现出了团结奋进、一心为民的良好氛围。

莫道瑟瑟寒风苦,一言一行情暖人。在农历新春到来之前,区工信局全面启动春节送温暖活动,全力做好春节期间辖区企业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

我局本次春节慰问活动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慰问方案,对此项活动做了周密部署;二是慰问名单审核严格。确保上报人员的信息可靠真

实,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送到真正贫困和需要帮助的困难职工家中;三是慰问组织精心,行动迅速。本次慰问活动自元旦开展以来,区工信局领导带领局干部职工组成2个小分队,分别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时间,及时慰问了辖区企业困难职工共计186人,送去慰问实物、现金共计30000余元。四是慰问多层次,覆盖面广。在所慰问的186人中,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33人;贫困党员6户;计生贫困户5户,局“五包促五化”包抓的辖区企业困难职工困户代表10人;五是慰问效果较好。这次春节慰问活动,既给企业困难退休干部、困难职工送去了党和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共同帮扶的和谐氛围;又更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了解了民情民意,使领导干部进一步贴近群众,关注民生,有力地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使大家可以过一个快乐、祥和、温暖的新

第七篇、社区民情恳谈会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社区民情恳谈会会议记录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XXXXX社区每月X日例行的民情恳谈会已成了社区民情民意交流汇聚的大舞台!

X月X日下午2:30,在居委会的组织下社区民警、物业、园区城管和十几名居民代表在社区阅览室里济济一堂,湖西社区委领导也参加了本次民情恳谈会。

民警张警官首先通报了上个月民情恳谈会上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及一个月以来问题的处理情况,希望居民畅所欲言,把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讲出来,大家一道出主意想办法谋划社区发展,为建设和谐社区作贡献。居民们提出了有关汽车位、电瓶车失窃、违法侵绿、群租扰民等问题,来自李公堤晓庄府的租住人员代表也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会上居民们参与热情高涨,言词激烈,有时针对某一个问题更是争论得面红耳赤,大有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大家都是为了建设好社区出谋划策,对事不对人,会后把手言欢,和睦融融!来自湖西社工委的蒋洁非常感谢各部门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并在会后针对居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作出工作安排,体现了一切为了居民的服务宗旨。

第八篇、立新路社区简介

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立新路社区简介

立新路社区地处新建县长堎镇中心位置,东起解放路,西至兴华路,南起文教路,北到新建大道,占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社区人口6656人。立新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二00二年七月,现有工作人员9人:

主任:夏丽;

副主任:闵秋萍;

委员:袁茜、涂瑞杉、赖惠娟、周慧玲、余清华、戴文娜;协管员:刘小兰。

在长堎镇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社区居委会以争创“四星级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各项社区工作,逐渐成为了居民群众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在成立十年的时间里,我社区工作主要围绕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事业建设两方面展开。居民党员大会民情记录

一、社区组织建设

1、党组织建设,立新社区共有党员人数724人,其中直管党员31人,成立了社区

党支部,由夏丽同志任支部书记。开展了接收企业退休党员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

职工党员组织关系工作,接收退休党员4名,退伍军人1名,并按规定做好了党费

收缴工作,在26栋楼(有条件的)成立了楼栋党小组,并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党

员志愿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规定召开支委会、党员大

会,党小组会、上好党课。制定了社区党组织工作和职责并上墙公布。建立了社区

党员登记册,分类清楚,制定了发展计划。目前我社区居委会有党员一名,预备党

员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两人。制定了“民情日记”制度,记录社区动态。

2、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定期召开会议,办公经费得到

落实,有独立帐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帐目清晰,明确了12个居民小组长和75个楼栋长,经常开展活动调动积极性,使他们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定期公开居务、事务、财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有登记,有处理,有回音。成立了社区歌咏团,由28人组成。成立了社区工、青、妇群团组织。

3、社区志愿者组织建设,成立了19人的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负责在社区内巡

逻,由20人组成的党员志愿小组,成立了四支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科普、医疗、文

艺、法律),定期开展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及咨询。

4、社区服务组织建设: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帮助居民介绍工作,提供婚介,房屋租凭,家教等服务。

5、社区单位协调组织建设,我辖区内共有单位16个,学校2所,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

(二)社区事业建设

1、社区服务工作:a成立了低保评议小组,低保工作程序规范,资料齐全,按月足额发放了低保金;b挨家挨户发放了社区便民服务卡,并对优抚对象、残疾人、低保户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管理。我辖区内有低保户178户,节假日经常开展拥军优属,助残帮抚活动;c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多渠道解决下岗解瘳下岗职工、失业、待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d每月10、20、30日下午组织辖区低保及志愿者集中大扫除,义务拔草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e开展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有专人负责,对离退休、下岗、失业、待业人员进行登记管理,人员清、底数明。

2、社区综治工作:a综合治理机构健全,成立了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制度;b协助公安部门开展了法制宣传,“扫黄打非”活动,做好暂住人口的登记工作,社区外来人员及空置、出租房登记率达100%;c成立了治安志愿者队伍,维稳信息员队伍,看楼护院队,治安巡防队,义务巡逻队,义务消防队等六支队伍。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网格化管理并排查,及时处理;d配备社区民警1名,每周三到社区坐班,接受居民咨询,及时有效地处理社区治安突发事件;e协助司法部门开展了司法援助,说服服务等活动,张贴及发放法律援助条例及机构名单;f成立了刑释帮教人员安置小组,对帮教对象做到底数清,不失控。目前我辖区刑释人员夏邦力在安置小组的帮助下,解决了低保。

3、社区卫生工作: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628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健康知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健全,协助计生部门开展了城区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帐、卡、册。免费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计生服务及药具;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了预防“非典”、“禽流感”工作,每年春秋两季灭鼠,夏季灭蚊、蝇等药物发放;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辖区管理和服务范围,开展了《流动人口

婚育证明》的查验证工作。

4、社区环境工作:开展了袋装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聘请保洁员6名,清扫保洁制度健全;社区市容清洁美观,无乱堆、乱放、占道摊点。有专业疏通队伍,及时维修化粪池、下水道。协助县政府开展“万人清扫”活动,与驻区各单位共同整治卫生死角。在七城会卫生大整治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获得的荣誉:

2004—2006年度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单位

2004年“国税杯”新建县妇儿发展规划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2006年社区服务先进单位

2007年度综合目标管理三等奖

2008年度村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度目标综合管理达标单位

2008年度新建县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2008新建县年度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度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南昌市2007—2008年度文明社区

新建县第二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健身球比赛第六名

2009年南昌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

2009年度全省民族工作先进社区

2009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达标单位

2009年度城镇建设管路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度南昌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2011南昌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2011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

2011年度“十一五”全省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社区 2011年度南昌市优秀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