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时间:2021-10-10 21:09:08 三年级作文

【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节口算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下第四章人教版

第四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1节 口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考点分析: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灵活运用口算的方法。

四.专家建议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但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景之中来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 小组合作 课件演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师:让我们打开“记忆宝库”的大门,看一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出示课件) (

十个十是( ) 十个一百是( ) 十个三百是( )

口算:

10×10=30×2 =12×3 =

40×3=35×2 =3×50 =

附答案:

十个十是( 100 ) 十个一百是(1000) 十个三百是(3000 )

10×10=100 40×3=120 30×2 =60 35×2 =70

12×3 =36 3×50 =150 1.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 5×3= 10×5= 8×4= 20×3= 3×4= 40×2=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

学生回答: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附答案:

5×3=15 10×5=50 8×4=32 20×3=60 3×4=12 40×2=80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2.1.(1)引导学生读图,说说图中的妈妈在干什么,她卖了多少个。 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出示: 3筐草莓,每筐15盒,一共有多少盒? 用什么方法来求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15×3= (盒)(板书)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2)15×3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想到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每筐15盒,2筐就是15+15=30(盒),3筐就是15+15+15=45(盒),15+15+15可以写成

15×3,所以15×3=45(盒)。

另一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10×3=30 5×3=15 30+15=45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想,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具体方法就是将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的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乘,最后想加的和就是得数。3个15就是3个十和3个5的和)

(3)有人能尝试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 请部分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追问:运算的答案和口算的答案一样吗?(一样)记得验算一下检查结论是否正确。 要求学生想一想1503的结果是多少。 教学例2第(1)题

橙子每盒6个,要求10盒有多少个。谁能告诉我算式怎么列?结果怎么求。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算式: 6×9=54 54+6=60 6×10=60

出示例2第(1)题下面的4个算式题。提问: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做题并观察,然后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整十的数乘一个一位数可以先将0去掉进行计算,再在计算结果上,先前去掉了几个0,就添上几个0,便得到最后结果。

(3)教学例2第(2)题

指导学生将例1和例2第(1)题中的方法结合起来解答下面的小题。采取以下歨骤: (1)整十的数怎么做?(去掉0,20变成了2) (2)12×2时,应该怎么做?(12分解成10和2) (3)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10=20, ×22=4)

(5)最后怎么办?(末尾去掉几个0就添生上几个0结果为240)

【设计意图】: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3.知识运用 3.1.做一做。

11×5= 1×44= 15×6= 23×4= 12×30= 31×30= 110×5= 140×4= 150×4 230×4= 120×30= 310×30= 附答案:

11×5=55 14×4=56 15×6=90 23×4= 92 12×30= 360 31×30=930 110×5=550 140×4=560 150×4=900 230×4=920 120×30= 3600 310×30=9300 3.2.填一填

附答案:

3.3.

附答案:

3.4. 解决问题。

(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 (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 附答案:

(1)21×3=63(人)

(2)21×4=84(人)84人80人 能坐下。 3.5.解决问题。

(1)1串糖葫芦12个山楂,穿30串这样的糖葫芦需要多少个山楂? (2)1串糖葫芦卖3元,30串能卖多少钱? 附答案:

(1)12×30=360(个) (2)3×30=90(元)

最后,用试一试来结束知识运用。

60×10= 30×20= 40×20= 13×200= 90×90= 100×60= 80×80= 5×300= 11×30= 附答案:

60×10=600 30×20=600 40×20=800 13×200=2600 90×90=8100 100×60=6000 80×80=6400 5×300=1500 11×30=330 4.拓展练习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城堡”,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等着大家? 首先,我们看到了一只小兔子回不了家了,同学们来帮帮他吧!

40×40= 23×20= 300×3= 80×40= 600×3= 70×90= 附答案:

40×40=1600 23×20=460 300×3=900 80×40=3200 600×3=1800 70×90= 6300 小兔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看前面有什么?(神奇的宝塔) 20×3= 200×3= 200×30= 43×2= 430×2= 430×20= 附答案:

20×3=60 200×3=600 200×30=6000 43×2=86 430×2=860 430×20=8600 同学们,真棒!看前面的花好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9×20= 89×30= 50×68= 24×40= 71×

80=

【篇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分,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只是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案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谈话导入

跟学生在聊课外书的时候,引入购书的数学知识。

2、 出示情境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1) 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2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2=48)

(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又应付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10=240)

(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d、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24×12(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二、 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 自主探究: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本63页

2、 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最后算什么。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

(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4、 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

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b、十位上的1乘24得出的积,该怎么写?为什么?(十位上的

1表示1个十,10乘个位上的4,表示10个4,就是40,把4写在十位上;10乘十位上的2,表示10个20,就是200,把2写在百位上)

5、让学生从竖式中找寻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

小结:我们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解决的(板书:旧

知识)

三、 巩固训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1、 先算一算,再说一说

23×21= 1、先用个位上的( ) 乘23,得( )。

2 3 2、用十位上的( )乘

× 2 1 23,得( )。

3、把( )与( )

加起来,得( )。

2、 小马虎体检中心(先判断,错误的改正)

(1)32×31=128 (2)22×14=2288

3 2 2 2

× 3 1 × 1 4

3 2 8 8

9 6 2 2 1 2 8 2 2 8 8

3、帮小动物找乐器(列竖式计算)

4、生活小运用。

有11箱苹果汁。每箱24

瓶,苹果汁共有多少瓶?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408 144 736 462 ①

② ③ ④ 23×32= 42×11= 34×12= 12×12=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转化

(1) (2) 新问题旧知识

24×12=288

24×2=48

24×10=240 4 8

48+240=288 2 4

2 8 8

2 4 × 1 2 24×2的积 24×10的积 48+240的和 ………………

【篇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案例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案例分析

听了鲍成飞老师的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课,我受益匪浅。本节课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中,鲍老师从学生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出示书店购物图,谈话

师:同学们,这个地方你们熟悉吗?观察下,他们在做什么? 生:同学们在书店买书。

师:仔细观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观察并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师板书:24×12或12×24,并追问:为什么用乘法呀?

........

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让学生以探究、活跃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过程。

接下来引入新课:

师:出示自学提纲,大家一起读一读

自学内容:教材63页例1

自学提纲:24×12可以怎样计算,有几种算法,说一说计算过

生先独立演算思考计算过程,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师:在本子上写一写你的计算过程。

师:哪个小组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上黑板板演。

我注意到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做题,老师以自学提纲的形式引导孩子学习,突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非常符合新标的要求,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探索了计算方法后,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竖式计算,并且又出示了第二个自学提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应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自己说,可以同桌说。学生们在理解笔算的计算过程后,理清了运算的顺序,同时明白了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鲍老师又出示了达标检测、小马虎体检中心、解决问题等几种类型题巩固了本节的知识。

鲍老师在做课后反思时介绍,这是新区小学自己的新课改尝试,主要是以自学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老师搭建了层层阶梯,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讲课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篇四】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通州区玉桥小学

韩洪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特点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贯彻直观性原则。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法中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的基础学习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口算乘法”,分为两个层次: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第二部分是“笔算乘法”,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和方法,包括每一位都不需要进位的、连续进位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以及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第二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第三部分是“整理与复习”。

而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是本单元中的第二部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的方法”。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学习基础是第五册“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和本单元第一部分“两位数乘整十数”。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两位数乘三位数、以至于今后进行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这节课的内容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刚才的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学习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笔算方法时,有了一定的笔算经验,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

的道理。数的位置原则。在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已经历过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也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已经初步尝试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活动基础。

在以前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

3 3

×3 1

3 3

9 9

1 3 2

2 4

× 1 2

2 4 0 4 8

2 8 8

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数的位置原则,不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二是受口算定势的影响,先算十位后算个位。

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计数符号由于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而可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

以上的分析引发了我的思考:

1.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共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借助情境,直接呈现算式:24×12=□。由于没有任何暗示,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更大了。但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只能激起几个尖子生的探究欲望,大多数学生则感到迷惘,不知所措。奥苏泊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的研究中,强调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媒体。他认为,教学要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关联,使之在学习者已有的旧知和需要学习的新知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生长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此时虽有新信息的参与,但原有笔算的认知结构并没有发生改组。根据教材特点和课前对学生的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改编,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在列式、分类过程中,生成研究内容。将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在情境中铺垫、在铺垫中促进迁移。

2. 引导学生在比较交流中,优化算法,理解算理。

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要加强算法及算理的理解,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交流,在多种方法中优化算法,在正确与错误中明确算法。通过口算方法、情景图与笔算方法的多向沟通理解算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在具体情境中, 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理解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尾数要和十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就展示了学生喜爱的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中的玩具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出呈现信息(1)喜羊羊玩具每个23元,4个要多少元?

23×4=92(元)强调用竖式计算,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2. 呈现信息(2):10个玩具要多少元?

23×10=230(元)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3. 呈现信息(3):买12个玩具要多少元?

列出所示23×12

师: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道算式又有什么不同?揭

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1.估算23×12(设计意图:在这里要求学生进行估算,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可以对笔算后的结果进行验证。)

2.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听听别人的算法。

4.算法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1:23×10=230,23×2=46,230+46=27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贯彻直观性原则。结合学生说算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

问:23×10算出的是什么?23×2表示的是什么?

方法2:23×2=46,46×6=276

23×3=69,69×4=276„„

方法3:竖式笔算

( 1)面对第一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 这个竖式你是怎样列的?(强调相同数位对齐)230是怎样算出来的?(直接利用口算的结果)46呢?

(2)面对第二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请你谈一谈你的算法?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般规定,从个位乘起)

(3)面对第三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这个竖式与第二个有什么不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强调46的6要和个位对齐,24的4要和十位对齐)

(4)这时出示第四个竖式,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就水到渠成。有的同学就会从口算去说明,也有的会从估算的结果去验证。

总结: 问:老师很想知道,这些方法都是借助了哪些旧知识来解决的? 这么多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学生喜欢的方法可能不一样,这时老师不发表任何意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展示学生的每种算法,并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每种算法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优化算法做准备。)

(三)优化算法,沟通算理

买13个玩具需要多少钱?

1.23×13=?选择其中一种算法计算,找学生写在黑板上。

反馈交流

(1)23×10=230,23×3=69,230+69=299

(2)竖式计算

2 3

× 1 3

6 9 2 3

2 9 9

谁能看出他是采用哪种算法?

问:为什么不把一个数拆成两个数相乘,然后一步一步乘呀?

小结:方法2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的方法是竖式计算。把板书补充完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观察横式、竖式和情景图,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时,师生交流始终围绕两个中心问题展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为什么竖式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

为什么竖式要把两次乘积分上下两层写?(清楚、容易理解、两个乘积意思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横式、竖式和情景图之间的关系,不仅理解了算理而且也有效地突破了算法上的难点)

3. 分步列式和竖式,你喜欢哪种?

小结:其实,笔算的方法是将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采用竖式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

4.尝试练习(两人板演)

32×12 21×34

学生练习后,集体批改。

【篇五】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 该怎么列式呢?

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

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

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

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 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

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5、师讲解三者的异同。

对着竖式和点子图点拨: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对算法的理解。以同学给同学讲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达标延伸

1、用竖式计算。

(1)33×31= (2)43×12= (3)11×22=

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4)23× (

【篇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上迳下张小学 三年级 黄秀玲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3.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计算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一次笔算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54×7 34×22

请生说说是怎么算的,指名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怎么算的。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出示课本第49页例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1)师: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求什么?怎么列式?

(2)师:同学们估一估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估算方法,并知道哪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值。

(3)合作探究。出示合作要求:

1、独立思考2分钟 。

2、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组长将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合作时间为3分钟;

3、合作交流完后,请组长向大家展示交流成果。

(4)学生汇报想法。师:你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想问问他?(如果学生没有问,老师自己问)

(5)师:这几种方法都能算出准确值,那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师: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指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小结。

3、师: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请你收南瓜。(竖式计算)

23×34 47×62 54×29 178×82

2、帮帮小蜜蜂。(连线)比比看谁最快最好。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估算进行连线。

3、助人为乐我能行。(解决问题)

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1)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2) 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四、总结回顾。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37×48=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