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受益终身的议论文1000字

时间:2021-10-10 20:40:52 四年级作文

篇一:《好习惯 受益终身》

好习惯 受益终身

——四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一、 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 需要画出本课的生字词以及出现的四字词语,特别是新的词语,生字最少组两个词,写在书上

2、 以上词语必须会读会写,理解意思,在书上体现;

二、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2、

3、

4、 标出自然段 写出自然段的意思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三、 读课文

画出你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感受(一刀两处即可)

四、 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写在书上

五、 读课文

带着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每篇课文按照预习要求最少读五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六、 搜集相关资料

1、

2、

3、 作者简介 文章写作背景 文中主人公的相关资料

篇二:《良好习惯 受益终身》

良好习惯 受益终身

五年级组 孟俊梅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培养习惯,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检查,发现问题再看书,看课本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

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辨清是非。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篇三:《好习惯终身受益》

龙源期刊网 .cn

好习惯终身受益{好习惯受益终身的议论文1000字}.

作者:周钦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2期

习惯是一种长期训练而慢慢形成的良好行为,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习惯不是某种知识,也不是什么超强能力,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永久性的推动力。能使人变得越来越具有內涵修养,如果要衡量一个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怎样,就看他是否有良好的听、读、记、写和自觉参与语文活动的良好习惯。 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在一年级,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前准备,能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呢? 教师在每节课临近下课时,提示学生要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书桌的一角 ,(教给他正确的做法如:我规定上语文课都要准备语文书、写字本、垫板和铅笔盒。)久而久之,学生课前准备用具的习惯就养成了。

2.学会自觉预习

在新课教学之前,让学生预习课文,让他们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熟悉教材的内容,初步扫清课文的生字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预习作为学习习惯之一,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习每一篇课文前,我都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三次,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在课后的"我会认"的生字上注音,还要给课文标出自然段。我请家长帮忙,在孩子把课文读了三次后签名,这样我通过圈生字、写拼音、家长签名就很好地检查到学生是否预习,不预习的学生请家长帮忙。现在,我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目的。

3.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自己回答问题,而对于其他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听,于是,我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谁能照他的话再说一遍?"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鼓励,当选"听讲小明星"。还有当

篇四:《好习惯受益终身》

好习惯受益终身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即“好习惯”,其中有一篇文章《不懂就问》,叙述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就具备了良好学习习惯的故事。

通过这个单元《不懂就问》的教学,让我回忆起多年前听的一个讲座,时隔久远,虽然讲座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主讲人一句话仍然铭记在心,这句话是:不要对养成好习惯没有信心,只要这个好习惯坚持20次,就会终身形成好习惯了。说说自己,近几年我渐渐被电子产品包围,变得不爱阅读,于是,我尝试着请了一个木工在床头上方订一个精美的小书架,放几本杂志和图书在上面,不用放太多,寥寥几本,看完了再更换书籍。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靠在床头,拿起小书架上的书翻翻,久而久之,果然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如果晚上睡前不看点书,便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有天晚上看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看得入迷竟然忘了时间已是深更„„可喜的是,我这个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孩子。他也学着我的样子睡前拿起一本图书有模有样地看了起来„„ 学习习惯也好,生活习惯也罢,开学初第一单元“好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些二年级的孩子,有些坏习惯是该好好纠正。上课不尊重同学的发言,胡乱插嘴,书写糊里糊涂,不讲卫生乱丢垃圾,课间没能准备好课前用具,坐姿不够端正,不能正确握笔,自己能做的事情由父母代替„„

二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而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这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习惯的特点是行为的自动化,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成为终身受终身受益的一种力量。

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我在教学《不懂就问》之后布置了一篇日记,这篇日记的主题是如何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学生写日记之前,我稍做提示:同学们,你有哪些好习惯?它有哪些好处?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坏习惯?它给你带来了哪些麻烦?你想怎么样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可以把这些认识、想法写在日记里。

从学生们交上来的日记,那天真又充满稚气的语言不难看出他们想改掉坏习惯的决心,但是他们的意志力又不如成年人,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光立志不行,要长期努力。如何引导学生改正这些坏习惯,需要我们老师树立榜样,持之以恒,循循善诱。相信假以时日,学生们就能养成讲卫生,有礼貌,认真写字等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篇五:《好习惯受益终身》

浅谈“好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如早睡早起,公共场所不大声说话,不乱扔垃圾等等。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改变,它会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的按照习惯去做。好的习惯可以使人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帮你在人前树立良好形象,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可以因为好的习惯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萨克雷所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点我个人也是深有感触。自2002年从教以来,我就十分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2009年11月,我接任了二年一班班主任工作,至2014年7月份孩子们小学毕业,我和这些孩子相处了近五年的时间,对每个人都十分了解。2014年9月我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可这次迎来的是一年级的小可爱们。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发现两届孩子年龄虽只相差五周岁左右,但是在个人卫生、穿着、言行、课堂发言、交流、才艺表演等各方面表现差异却很大,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我更加感受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使我深刻意识到必须认真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工作,为此我从自身、学生、家长三方面出发,

针对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两届孩子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

五年时间虽不长,可科技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电脑、智能手机、网络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新鲜、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2、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009年我所接任的二年一班的孩子们,他们的学前教育是在村里的托儿所完成的,有的甚至连托儿所都没去过。2014年我所接任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在我校的幼儿园接受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正规、专业的幼儿教育。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了。

3、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了学生的全面进步。

上届孩子的家长们,大部分只有家长会才难得见到一次,对我反应的情况多数也只是敷衍了事。而一年级的家长们,时常会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光问分数,好多家长还会问“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吗?回答问题积极吗?”“作业书写工整吗?字写得规范吗?”等等。一个学期下来,我接到家长电话的次数比过去五年的还要多。班级要开联欢会,有的家长还特意为孩子化了妆。可见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在随

时代进步而更新。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受益终身的议论文1000字}.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难关的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还要重要得多。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伊勒阿特说:“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小养成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包括什么。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准备好文具以及下节课所需的学具等,还要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2、专心听讲的习惯。

3、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4、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大胆发言的习惯。

5、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好习惯受益终身的议论文1000字}.

6、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对学习做出计划、总结并反思的习惯。

8、乐于阅读并坚持积累的习惯。

9、

“数学是思维的体提问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第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第四,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

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坚持下来,“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第五,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第六,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第七, 课外阅读的习惯。

篇六:《好习惯,受益终身》

好习惯,益终生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倾听与阅读 思考与合作 发现与应用 整理与构建

一、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