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散文

时间:2021-10-10 15:40:39 六年级作文

第一篇:《(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童心脉脉_只愿做你的红颜知己》

文/蝶

不知道从何说起,记忆的线再一次扯得很远。

前天整理以前的东西,无意间找到了小学六年级的作文本儿,通本歪歪扭扭的字中,唯一出现的一个男生的名字竟然是你。

合上本子,我的思绪飘得很远。

记忆中最初的你,只是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小小的个子小小的脸,顽皮捣蛋却又聪明绝顶。我是从来记不得男生的名字的,但不知为何,却记住了你,仅仅只用了半个学期,或许只因为那一个黎明吧。

那是在十二年前,那时的我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转校到你在的学校。那时,我已经该念六年级了,幸运的,我没有留级,于是分到了你所在的那个班。第一次一个人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远离了那些我熟悉的人和事,第一次体会到不知所措和格格不入,第一次知道寂寞的滋味。由于家住得近,于是,每天清晨我总是一个人很早就到了教室,开着灯,等着第一缕阳光划破教室的玻璃„„只是这个惯例终于打破在那一个黎明。那天,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教室的灯已经打开。那个月白色的房间,就好像是黑暗中的月亮,月亮间,出现的,只一个小小的你。于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人为我打开了寂寞的灯。坐在依然包围在黑暗中的教室里,我第一次没有感到寂寞,虽然我们谁也没说一句话,但我却永远地记得,那天的清晨,教室里只有一个小小男孩一个小小女孩,或许你已经忘了:那个小小男孩送给了那个小小女孩三张花仙子的小卡片。这三张小卡片虽然到最后我只为自己留下了一张,然而,它却在我难得留痕的记忆里划下了深深的,只属于你的印记。

后来的一年里,饱看了你的调皮捣蛋。看着你在冬天和怕冷的胖胖班主任捣蛋,被她冰冷的手狠狠地伸进你的衣领拧你的后背皮儿;看着你和同桌的女孩围着桌子打闹,装出哭丧的模样满桌子大叫“坏姐姐,坏姐姐”引起哄堂大笑;也看着你在最后一年暑假的夏令营里,小小个子的你偏偏拎着我从家里扛来的似乎比你还长的长剑,明明很胆怯却偏偏还要为我们几个比你高大的女生值夜。

好多好多呀,关于那一年里的你,竟然都能深深地植入我的心底,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这个小小女孩的我,这个平时成绩一塌糊涂的我,竟然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考出了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好成绩,而你,却考得并不理想。本来以为,从此我们不会再见了,却意外地在初中的课堂中,再度看到了你,从阳光中走进,进入我的视线。这一次,我的身边坐着你以前的同桌,而我的前面,坐着你。

三年的初中留下的是更多更多,几乎每一片段都有你的记忆。我、我的同桌即你小学的同桌、你和你的同桌,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成了好朋友,铁得就像一个人一样。初中的课业是那么的轻松,那个没用的体育老师班主任哪里管得住一班六十匹小野马驹儿。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我、你、她和他,疯了一样地玩着各种小时候的游戏:在工地的废仓库里捉迷藏,在幼儿园的边上拐了上课的小朋友逃课丢手绢,在小学的校园里和老班主任的新学生玩恐龙特急克塞号,在我家所属的大院里疯跑,在院子里掐嫩嫩的马兰头儿却把一片片的金花菜扯得和

狗牙啃过似的。渐渐的,小女孩的心里永远地种下了小男孩的影子。渐渐的,小男孩的名字成了小女孩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组,高得仿佛哪一句没有那句就成不了句。渐渐的,小女孩的梦里全都是小男孩的故事。这些代表了什么,小女孩却并没有发现,而最初发现的,却是我的母亲。

母亲和我长谈了一次,于是我突然惊觉:你在我的心中所占的比例竟然这么大!而我却一直认为你和她才是一对,喜欢你,却是我所害怕的!我害怕那些刚刚懂事却到处瞄人的暧昧眼光,我害怕因为对你的不一样而失去和她的友情,我真的很怕,所以我选择逃开,我找了一个很差劲的借口,选了一件很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和你们闹翻了。

我把自己孤立了,平生第一次,第一次感到了受伤的苦痛,第一次彻夜难眠,第一次看着你们嫉妒得发狂„„看着你们依然快乐地玩,虽然不曾后悔,但不可否认的,我在不停地猜测:你们在干吗?我在不停地嫉妒,所以我做了这辈子我唯一后悔的事——我在中伤你们,有意或是无意。

初三的时候,我们又和好了,只是那时候考试将近,再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像以前那样地玩乐,那些快乐的影子终于只存在我的记忆里了。

在大家都积极备考的时候,我满脑子的,都是你的一言一行,记得那么清晰,让我一再回味,看着书本,脑海里却画满了你„„这样的迎考,考得不理想也在意料之中,我终于是进了一个三流高中,然而,我却并不后悔花了整整一个初三来记住你。不过,当我看着你走入省中的校门的时候,我依然伤心,因为我无法再看到你更因为,强烈的自卑卷上我的心头。

那年的暑假,你几乎天天到我家报到,只是,这回,来的只有你一个人,有意无意间的暗示我并非没有听懂,只是,不同以往的,我保持着我们的距离。那年的暑假结束时,母亲告诫我不要让你再单独来我们家,我第一次暗自叹息了。

那年的年初,我给你去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不让你再到我家了,这三年大家一起好好学习,每年互寄一张卡片报平安即可,等高考结束了,我会去送你读大学。

我不知道这是对是错。

对于大人来说,这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对于我来说,这代表着我将错失你整整三年的点点滴滴。

整整三年的思念,第一次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煎熬,为你。

这三年来,最开心的是圣诞,因为能收到你的卡片和信件。每每接近圣诞,我的心就开始狂跳,总会不自觉地第一个冲到门口一遍一遍翻拣信件,当收到你的信后,我总会小心翼翼地拆开,然后悄悄地一遍一遍地读,一直到这封信烂熟于心,然后靠着它过上一年。

整整三年,没有看到你,哪怕一面。每次路过你的校门,我总会放慢车速,不停张望,希望能从这镂空的铁栏中看到你的影子,只可惜,从来也没有过。

第二篇:《知己作文》

知己作文

知己作文(一)

我们长大了,心事也越来越多了。也发现能懂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是从小到大的玩伴也不在亲密无间了,于是我们开始沉思、开始寻找。然而结果的结果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我从小的文学梦在这个理科班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显得那么痴心妄想。没人会在乎我的灵感、我的思想。她们眼中除了物理就是化学。我只有选择独处。于是我变得孤僻、怪异、格格不入。

偶然,我进入了她的空间,我无意中看了她写的那些文章,让我惊讶不已。那些文字在我心中激荡、跳跃,让我兴奋。仿佛心中那道尘封已久的门被打开了。于是我和她开始接触,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有好多好多共同之处。有相同的想法、思想法。 我们想到戈壁、荒漠去远足。去领略胡杨三千年美丽的传说,去看看戈壁无尽的荒凉。我们都很喜欢安妮宝贝,她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思维。她靠文字为生,以文字为伴。

我们对彼此说出了内心深处的话,原本行同陌路的两个人,一时间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这是不是就叫缘分呢?

知己作文(二)

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无数次挫折与困难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然而,单凭个人微薄的力量是无法闯过重重挫折与困难的关卡。只有人与人互相鼓励,互助前进,一起共患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一起共患难过的人就能成为最亲密的知己。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都能证明如果人生没有了知己,那李白又怎能写出千古传诵的佳句?那王勃又怎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呢?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伯牙绝弦》中的伯牙为子期这位知己逝世而砸了琴,永不再弹琴。这个千古流传的高尚情谊,为后人所赞颂。如果没有了知己,就不会有这个为后人所赞颂的高尚情谊流传后世。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知己会在你危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知己会在你面对困难时,鼓励你前行;知己会在你伤心时,不停地安慰你;知己会在你被人误会时,第一个出来帮你澄清。知己不会看你走向无法自拔的道路、知己不会鼓励你去干坏事,知己只会在关键的时候,提醒你该怎样做、知己只会将你从万丈深渊里解救出来。

知已能够与你同荣辱,共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哪怕风再大,雨再大,也视若无睹,因为——值得!

知已能够与你团结一致,心灵相通,哪怕分歧再大,最终也能接纳对方,达到同舟共济,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知已间的情谊更至高无上的了。

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知己作文(三)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纯真无邪的,不掺和任何杂质。但长大了以后,心中不免有些秘密,需要有人倾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所谓的——知己。

友情是茶,飘逸着沁脾的清香;友情是酒,散发着浓烈的祝福;友情是咖啡,只有

细细品尝,才能体会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是啊!友情坚固才能长久,友情长久才能快乐,友情快乐才能亲密无间。

在我的印象里,对知己的认识,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他是微带甜味的糖果,他是使人快乐的出发点,他是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迎着风雨走向彩虹。

我需要知己,更渴望知己。但,某种“物质”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在身边的可能是短暂的,而在远方的则是长久的。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更不知前方的路。说不定哪一天,上天赐给我一个最疼我、最关心我、最爱护我的知己,可说不定哪一天她又会离我而去。同样的徘徊,我已经承受不起了,弱小的心灵防护盾,你在哪里啊?我需要你的支持,你的鼓励,你的伴随。只能静静的等待着你的到来,和我一起玩耍,一起探讨,一起走向明天。

我渴望你——知己,希望你早点腾着风驾着云来到我的身边。

第三篇:《关于友情散文》

关于友情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

正巧看到这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

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故事是由音乐来接引的,接引出万里孤独,接引出千古知音,接引出七弦琴的断弦碎片。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

而飘渺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当然还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黯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能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整整注视了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

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位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间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挽联撰写者的感觉并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唯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

当七弦琴已经不可能再弹响的时候,钟子期来了,而且不止一位。或者是,热热闹闹的俞伯牙们全都哭泣在墓前,那哭声便成了“高山流水”。

没有恶意,只是错位。但恶意是可以颠覆的,错位却不能,因此错位更让人悲哀。在人生的诸多荒诞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友情的错位。

友情的错位,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混乱。

从类似于那本连环画的起点开始,心中总有几缕飘渺的乐曲在盘旋,但生性又看不惯孤傲,喜欢随遇而安,无所执持地面对日常往来。这两个方面常常难于兼顾,时间一长,飘渺的乐曲已难以捕捉,身边的热闹又让人腻烦,寻访友情的孤舟在哪一边都无法靠岸。无所适从间,一些珍贵的缘分都已经稍纵即逝,而一堆无聊的关系却仍在不断灌溉。你去灌溉,它就生长,长得密密层层、遮天蔽日,长得枝如虬 龙、根如罗网,不能怪它,它还以为在烘托你、卫护你、宠

爱你。几十年的积累,说不定已把自己与它长成一体,就像东南亚热带雨林中,建筑与植物已不分彼此。

谁也没有想到,从企盼友情开始的人生,却被友情拥塞到不知自己是什么人。川端康成自杀时的遗言是“大拥塞了”,可见拥塞可以致命。我们会比他顽泼一点,还有机会面对拥塞向自己高喊一声:你到底要什么?

只能等待我们自己来回答。然而可笑的是,我们的回答大部分不属于自己。能够随口吐出的,都是早年的老师、慈祥的长辈、陈旧的著作所发出过的声音。所幸流年,也给了我们另一套隐隐约约的话语系统,已经可以与那些熟悉的回答略作争辩。

他们说,友情来自于共同的事业。长辈们喜欢用大词,所说的事业其实也就是职业。置身于同一个职业难道是友情的基础?当然不是。如果偶尔有之,也不能本末倒置。情感岂能依附于事功,友谊岂能从属于谋生,朋友岂能局限于同僚。

他们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种说法既表明了朋友的重要,又表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没有可靠的实用价值能不能成为朋友?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是不是都能算作朋友?

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这又对友情提出了一种要求,盼望它在危难之际及时出现。能够出现当然很好,{知己散文}.

但友情不是应急的储备,朋友更不应该被故

意地考验。{知己散文}.

……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这个缺少商业思维的民族在友情关系上竟然那么强调实用原则和交换原则。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

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在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万千美言中,我特别赞成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我认为,世间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败坏的,即便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是坏东西;让友情分担忧愁,让友情推进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么呢?应该为友情卸除重担,也让朋友们轻松起来。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其实,无所求的朋友最难得,不妨闭眼一试,把有所求的朋友一一删去,最后还剩几个?

第四篇:《汪国真经典散文》

◆个人履历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出生,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

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成就及荣誉 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

希金(俄国人)、狄金森(美国人)。作品风格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汪国真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

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

◆ 作品评价

书法:翰墨风流 他从古人书法中破体变风姿,用笔圆劲有力“剑气凌

云”,笔走龙蛇“风骤雨旋”,形成了一气呵成、奔放流畅、气势磅礴的豪迈风格。

追溯上下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可以发现像王维、苏东坡等一大批文学家都是诗书画兼备、书画音律兼通的艺术大师。他们崇尚诗书画融会贯通,

在诗书画甚至是音乐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名垂青史。在当代从诗人华丽转身成为书画家、作曲家,在诗歌、书画甚至还有音乐作曲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汪国真是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成功的。但是,平易儒雅的汪国真却用诗歌表露了自己的心声:“成功是出色的平凡”。他的书法、绘画,乃至他的作曲,一如他的诗歌,都是心灵奔放的歌唱,音乐旋律的流动,平凡之中见伟大!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对于人类长河来说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汪国真来说,这一年却非同小可。诗文对汪国真总是来得直接,出口成章,落笔成诗。而书画虽然都是用自己手中那只笔,但总需要另一种技术技艺。这种技术与技艺是需要经过刻苦的磨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