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时间:2021-10-10 14:30:46 五年级作文

【篇一】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阅读课题研究,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阅读目的

1、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阅读方法。

2、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通过阅读典范的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阅读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阅读途径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3、班级设图书角,供班级同学阅读。

4、利用上语文课时融入的扩充阅读材料,进行课外阅读。

5、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教材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材。

五、阅读时间

1、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所有的语文课

每月汇报会

课外自读,每天阅读30分钟 ,并做读书笔记。

六、阅读内容

《安妮日记》、《鲁迅精选集》、《安徒生与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杂志

【篇二】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安妮日记人物梳理

单位:滕州十一中 年级:高一

课题:安妮日记 姓名:张文 篇二: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 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1. 阅读文章,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2. 通过探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安妮的情感遭遇,对战争有进一步的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2. 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3. 认识日记记录个人生活,抒发个人真情的特点,产生写日记的念头。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2. 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可能我们有的同学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很多过去的事情你也许早已淡忘,但是当你 翻看日记本时,往事又会重现脑海。也许有一天,你的日记会成为你生命的见证,印证你生活过的痕迹。有这样一个犹太女孩,她是你们的同龄人,她的日记现在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不仅见证了她个人的一段密室生活经历,更见证了一个时代里犹太人的人生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可课文《安妮日记》。

二、重点字词

藏匿(nì) 一幢(zhuàng) 瓜熟蒂(dì)落跛(bǒ)脚瞭望(liào)呆滞(zhì) 霎(shà)时

三、走近作者

学生阅读p52关于安妮的介绍。

教师补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据统计犹太人的死亡人数为600万,对于我们来说600万可能仅仅是一个数字,但如果我们试着想象600万个鲜活的生命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我们就会明白这600万意味着什么了—是死亡与毁灭,是鲜血和挣扎,更是哭喊和恐惧。

四、背景简介

德国排犹的原因:

1.种族主义:德国的分裂、软弱、战败等,刺激了德国思想家们用日耳曼种族优越来唤醒日耳曼民族。

2.民族主义:德意志的反犹在希特勒之前就已经存在,他们认为种族斗争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

3.经济原因:经济危机,争夺生存空间。

4.犹太人的费民族化特征:他们散居欧洲各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地域,缺乏种族的自我保护能力。

5.希特勒的个人遭遇:个人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的冷酷与刚愎,虐待狂。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看安妮的日记,第一则对日记做了简单交代,并且给日记起了个名字叫“吉蒂”,以后的各篇均有“最亲爱的吉蒂”,“安妮敬上”,并且安妮曾经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她这样做和这样说说明了什么?

明确:“吉蒂”对于安妮来说,并不只是单纯的日记本,她是安妮最知心的朋友,他们无话不谈,无不可谈,安妮的所有心事都可以吐露给她听,可以说,“吉蒂”是以一个虚拟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安妮的生活中的,可以说,安妮在寻找一个对话的对象,来战胜心灵上的孤独,我们由此也可以窥见战时犹太少年的孤独无助。

2.按理说,每个人都是很爱自己的国家的,但是在第二则日记的最后,安妮说“地球上再 没有比德国人和犹太人结的仇更大的了”,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1935年的纽伦堡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籍,德国统治者剥夺了犹太人的一切,并且对犹太人进行灭族的屠杀,德国人民大多数也是倾向排犹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还想要犹太人无怨无悔的爱国显然是不可能的,是德国先背弃了犹太这个民族。

3.第五则“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星期天,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安妮为什么觉得悲惨?

明确:也许你星期天在上网,逛街,找朋友疯玩??在战争没有爆发之前,安妮的星期天也一定是十分丰富精彩的,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安妮的生活每天都是单调的,没有朋友,甚至没有自由,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线,永远没有变化,如果单是单调还可以忍受,关键是每天还要担惊受怕,精神上极度的疲惫。

4.第五则“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我心里有个声音哭喊着”,这里表达了安妮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明了安妮对自由的极度渴望。鸟儿本来就是很弱小的,可是它是自由的,是能够欢快歌唱的,可现在她被剪去了翅膀,永远的失去了自由,就算它耗尽生命去歌唱,又有谁能够听到呢?

5.第六则“我们站着的这块圆圆的地方还是安全的,??我们和那一直通过来的危险之间的圆圈愈收愈紧”,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藏身地的狭小及身在其中的窒闷,写出了在危险和黑暗的逼迫下,内心的焦躁,烦闷,体现出对自由的的渴望,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让人感同身 受。

6.第八则“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①北岛《同谋》:我们不是无辜的|早已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

②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③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六、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安妮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剥夺了她的一切,朋友,自由,青春的梦想,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战争毁坏普通人的生活。

2.有人为《拉贝日记》的作者拉贝写了一则墓志铭: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仿照这个,如果安妮也有墓碑,那么你打算写一则怎样的墓志铭给她呢?

七、总结

1.建议学生写日记

2.小结:人活着就应当找到寄托,像安妮,虽然生活在黑暗和恐惧当中,但是始终对生命充满希望,像我们看的电影《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样,虽然生命处处跟他较劲,亲人一再离他而去,但是生命还是要顽强的继续,“活着”这个词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而是来自于忍受。篇三:安妮日记1

《安妮日记》(节选)教案

教学目的: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

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三、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相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四、课外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的有关题目。

【篇三】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读书分享《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作者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安妮是德国籍犹太人。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这本书是安妮为了躲避纳粹的残酷迫害,同家人一起逃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藏身于一幢楼房的“后屋”时写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也就是安妮十三岁到十五岁,真实地记述了安妮的忧虑、欢乐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安妮未能逃脱纳粹的魔爪,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将她的日记整理出版。

很多人看过之后,都感受到了日记中展现的惊人勇气和毅力。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有两点,第一点是,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姑娘的胸怀与气度。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每当一个人特别忧伤的时候,她的建议总是(这个她指的是安妮的妈妈):“想想这世上所有的不幸吧,要感谢老天那还没有轮到你头上!”而我的忠告是:“走出去,到田野里去,享受自然和阳光,去重新捕捉你自己和上帝心中的幸福。想想一切还残留在你心中和你周围的美,你就会快乐的!”

在生活中,面对不顺心事情的,我们确实很容易有这样的思维:想想比你过得差的,比你更不幸的,瞬间就平衡了。至少我觉得我容易有这样的阿Q思想。而安妮,年仅十五岁,却质疑这种处事思维,想到要追求自己内心的快乐,展现出了比很多成年人都坦荡的胸襟。

第二点,令我颇为感慨,也是与教育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孩子的阅读量。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很多都非常聪明,从这本书里能看出

来他们的聪明和爱读书是分不开了。我给大家念一段书中有关这方面的描写。

看完这一段,感觉自己、还有有些学生的读书量真的还是太少,非常有必要开展书香润校园等各种读书活动。书中不仅安妮爱读书,她的父母,姐姐,还有和她们一起避难的人,都把读书看作是理所应当,必不可少的事情。而显然我们处的社会大环境没有把读书放在这么高的位置,或许,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进步的地方吧。

【篇四】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

一、好词

追打 受惊 折腾 秘密 洞穴 勘探 企图 祈祷 烟囱 虔诚 榜样 委屈 抬举 偏袒 回避 谴责 大声嚷嚷 即将来临 狼狈为奸 结结巴巴 哑口无言 穿街走巷 挨家挨户 格外小心 无能为力 不寒而栗

二、好句

1、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2、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3、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4、我并不妒嫉玛格特,从来不曾嫉妒过。我不嫉妒她的美丽、漂亮。我只是渴望着爸爸真正爱我:不只是因为我是他的孩子而爱我,而是因为我是安妮,是我自己而爱我。

5、战争带来的苦难,能说上几个小时,可是说那些事只能使我更加愁闷。我们在这里什么也不能做,只是静静地等待苦难结束。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一同等待着,全世界都在等待着;可是有很多人等待着的是死亡。

三、好段

1、基蒂,我现在就像是在谈恋爱,只会想自己意中人。而彼得真的是一个很值得喜爱的人。我什么时候才能这么跟他说呢?当然喽,只能等到他也觉得我值得爱的时候。可我的控制能力很强,这一点他很明白。而他又不怎么开口说话,因此我没办法知道他到底有多喜欢我。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彼此了解了许多。真想我们都敢告诉对方更多的事情。谁知道呢,这一刻可能比我想象的来的早!一天中我大概可以两次从他的眼睛里看出明显的暗示,我回应给他的是一样的表情,我们都很开心。说他很开心,我也许是疯了,但我敢肯定他和我是一样的感受。

2、我11点下楼了。就在我11点半回来的时候,彼得已经在楼梯旁等着我了。我们一直说到12点45分。只要一有时间,好比说吃完饭之后,在我走出房间时,在没有别人的时候,他就会说:“一会见,安妮”噢,我太开心了!我不能肯定他究竟有没有爱上我,不论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很出色的男孩儿,又有谁会清楚我和他的谈话会多么愉快啊!每逢我去找他的时候,凡·达尔恩太太就很高兴,可今天她却开玩笑地问:“真不清楚你们俩待在上头做什么。”“聊天啊!”我回答到,“您如此不相信我们?”我随时都渴望见到彼得。

四、主要内容

1939年6月,整个欧洲笼罩在纳粹德国的阴霾之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虽然已经被德军占领,但依然沉浸在一片和煦的艳阳之下。天真活泼、美丽可

人的犹太籍姑娘安妮·弗朗克和其他的伙伴们一样,还能在爸爸奥特和妈妈伊蒂斯的身边过着田园般的梦幻少女生活。

从1940年5月开始,安妮那豆蔻青春的年华随着一声刺耳的防空警报,和大街上树起的“犹太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起,被涂抹上了战争漆黑的颜色。十三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了爸爸奥特精心挑选的一份礼物——一本令安妮爱不释手的日记本。战争来临后,爸爸送的日记本成了安妮形影不离的伙伴,这其中记录了安妮所亲眼目睹的犹太人被纳粹德国集体逮捕,并关押于集中营之后遭受的惨绝人寰的杀戮。

战争结束的几周后,奥特作为曾经藏匿在阁楼的八位犹太人中的唯一幸存者,坚持不懈地寻找着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安妮。当奥特收到密普先生送来的安妮记录的日记时,才知道女儿安妮已经在那场劫难中死去。奥特手捧自己给女儿安妮买的日记本和一些日记散页来到安妮曾经居住的、而如今已是空空当当的阁楼房间里,一缕阳光从窗棂间倾斜而入,那是安妮曾经怀着重返生活的憧憬倾听海鸥鸣叫的窗口。

五、读后感

安妮用细腻的笔触去写下她在密室中的生活。日记中夹杂着黑暗与光明的斗争;阴郁与乐观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她以一颗纯洁而又成熟的心去记叙这样一段战火弥漫的黑色历史。令哪怕是在现在阅读的我依然能真切的感受到纳粹笼罩下的恐怖。

世界因为消炎被渲染成灰色,她却用一颗向善的心让我看到黎明初露的光辉。仰望天空将一切灰色在心底化为和平的蓝。

当时,享受自然成为贫瘠中的奢侈。而她依然用“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的文字去给予人信念与力量。我又如何不去感动呢?就是这样善良的安妮,让我更相信哪怕是在残垣废墟中生命之花依然可以开得娇艳!

姓名:胡海军

班级:初二(1)班

【篇五】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大王镇课外阅读计划

大王镇中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计划

大王镇中心学校2015、5、30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 1 —

大王镇中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5月28号教体局会议精神,我们立即行动,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大王实际,特此制订大王镇中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计划:

一、召开校长会,吃透精神。

5月29日大王镇召开校长会,迅速传达会议精神,让各校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紧迫性,为落实课外阅读做好思想准备

二、成立组织。

大王镇成立中小学课外阅读领导小组,段春生任组长,张振烈任副组长,各校长为成员。校长是落实课外阅读第一责任人,组织本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实施。

三、任务分解。

以加强学生阅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明理、以读促说、以读促写,通过加强课外阅读教学,落实语文新课标的读写要求,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树立“以书为友,广结书朋”的思想,小学、初中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5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一二年级借助拼音阅读5万字,三年级、四年级阅读均不少于40万字,五年级、六年级阅读均不少于100万字,七年级阅读50万字,八年级阅读50万字,九年级阅读30万字.

四、具体措施。

— — 2

1、要求各学校制定相应的具体阅读计划及考核方案。内容具体,便于操作。

2、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周两节阅读课,初中每周至少一节阅读课。 3、中小学生每人一个阅读笔记本,学校每周一检查,中心校不定期抽查。

4、各校创建书香校园,积极营造氛围,通过电子屏、宣传标语等手段,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

5、注重经典,形成特色。结合灵宝实际,《道德经》必须进入课堂,进入校园。

6、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各校根据实际每期组织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朗诵会、故事会、知识竞赛、书香班级、阅读小明星评选等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7、各校要加大投入,每年要按要求更新图书,学校图书每期借出率应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保证学生有好书可读,确保图书最大化利用和阅读资源共享。

8、利用网络阅读,各校利用计算机室让学生在网络中阅读名著经典,开发学生智力,增加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大量阅读中使学生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 3 —

9、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

10、课外阅读纳入综合考核,中心校对中小学课外阅读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课外阅读考核成绩较差者,取消评先资格。

— 4

— 大王镇中心学校 2015/5/30

附 件:

各学段课外阅读目标、实施要求及推荐书目

小学阶段

一、小学课外阅读目标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一)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向往美好的情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和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二)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5-6年级: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事件

— 5 —

【篇六】安妮日记整体阅读规划

初一阅读计划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 2012.9

一、课外阅读计划背景: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我们特别推出了“读名著、背诗文”活动。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庭缺少学习氛围,家长也不会为孩子挑选和购买课外书籍。学生普遍没有阅读习惯,课外知识贫乏,阅读理解能力很低。如何让孩子进行大量且持续的阅读,并对孩子们的阅读进行更有效地指导呢?我们初一语文组开展了课外阅读,着手对学生阅读渠道和阅读内容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主要活动形式:

1、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进行指定内容的课外阅读。

(期中考试之前主要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期中考试之后以阅读作文类书籍为主。)

2、每周利用双休日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

自主课外阅读选择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自行安排阅读。 教师推荐作品:鲁滨孙漂流记

海的女儿

白雪公主

安妮日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苏菲的世界

格列佛游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名人传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雷雨

欧也妮葛朗台

金银岛

童年

爱的教育

三、具体操作措施:

①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三的语文课为阅读课。

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②阅读笔记:以课后摘抄为主,每周一页摘抄,

2—3周写一次读后感。

四、检测形式:

1、课堂阅读

(1)名著阅读以书面考试为主,并分阶段写出读后感。

(2)每学期举行一次年级组作文竞赛。

2、课后阅读

(1)以检查学生摘抄为主,

(2)组织一次阅读竞赛。

第一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