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时间:2021-11-02 01:18:07 意向书

第一篇、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超级工程观后感

土木工程学院 1450954 刘天任

所谓“超级工程”,在我理解中是指那些能够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伟大工程。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记录了五个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我有机会粗略地观看了一遍,深有体会。

首先,在观看过后,我内心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每一个超级工程的背后,都体现着伟大的祖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里程碑。这五项工程从不同方面代表着中国工程的最高水平,其中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都直接和土木工程相关联,这也是我观看纪录片的原因,这让我更加了解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 其次,我在观看过程中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第一集的港珠澳大桥,大桥的建立联系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使当地人民的往来交通大大便利。建造人工岛是工程的一大关键,东西两个人工岛连接着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同济大学桥梁系教授葛耀军教授带领学生们利用风动模型解决共振问题,为工程的改造作出贡献。这体现着我们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这更令我这个土木学子深深感到骄傲。工程师们说出的那句“没有岛我们就造一个”,令我感到中国工程师的那种骨气!

第二集讲述的上海中心就屹立在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没想到建造过程却是如此艰难,如此充满创造力。众所周知,上海的土质是

软土,不利于基础的稳固性。纪录片里,工程师做了个小实验,用豆腐代表上海的软土,然后将一个上海中心的模型放上去,结果豆腐直接就碎掉了,如果这样是实物,后果可想而知。解决方法是在土壤中打入坚固的基桩,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大厦采用风力发电这种绿色的能源方式,用来提供大厦的照明用电。一共19种绿色技术每年能为大厦节省25%的能源费用。这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建造理念令我佩服。

第三集讲述的是北京的地铁网。地铁,在当今社会对于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城市中,路面堵塞堵塞已经成为顽疾。地铁的出现能够大大便利交通,缩短交通时间。西方国家地下系统大多与城市同时形成,甚至先于城市形成,而北京地下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对于修建地铁来说是个重大困难。不过工程师们通过自己的坚持和智慧,不断克服困难,是这项超级工程得以实现。这对于选择地下建筑工程方向的我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激励!

同样的,海上巨型风机和LNG船令我震撼。

另外,影片中,超级工程的建造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的中国,个人或者企业的实力还是太薄弱,大型项目超级项目很难有私营单位完成,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继续基础建设,发展基础交通运输等项目。当你看到超级工程中那5个上百亿的项目我真的在感慨国家在大型项目建设中超凡的实力。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集广大财力人力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壮举。这些超级工程能带动的就业及区域发展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从事超

级工程的设计与建造近期来看不仅能促进就业,拉动经济,中期来看对区域发展也有莫大的鄙夷,而更重要的是,在超级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所遇到和解决的困难能为我们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

接下来说说《超级工程》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拍摄得很对工科生,或者说至少很对我的胃口。相比之下,它的解说不像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那样华丽诱人,而是采用一种客观严谨的语气,平淡中叙述着工程的神奇。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为观众展现了许多易于理解的实验,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解释工程的复杂名词,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工程过程。有人说,这种纪录片枯燥无味,但我看来却是每一帧每一秒都是那么的奇妙有趣。

纪录片还通过描写各行各业的人民的真实生活,来体现他们从超级工程中受益匪浅,从侧面展现超级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超级工程”这个名词不再束之高阁,而是紧密贴紧人们的生活。纪录片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那些参与到工程建设的普通人,通过真实的笔触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令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追随镜头,观众看到了技术人员驾驶世界上最大盾构机开掘北京地铁隧道的艰辛,目睹了海上吊装巨型风力发电机的壮举,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浦江两岸的心旷神怡„„

可以说,《超级工程》这部纪录片改变了我对中国工程实力的看法,很难想象这些巨型伟岸的工程杰作是我国工程师独立设计建造出来的。如今,中国也能自豪地对全世界展示属于中国创造的工程奇迹。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激励我们新一代工程师的强大动力。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那些为祖国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不管是顶着太阳、搬砖浇筑的工人,还是点着台灯、熬夜画图的工程师,或是早出晚归、专心实验的科学家,都是超级工程不可缺失的一份子,都无法代替。祖国的未来要肩负在我们身上,我们新一代青年要奋发向上,胸怀抱负,要为国家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超级工程读后感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纪录片选取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个重大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片中每一集讲述一个工程,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正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我们用纪录片呈现的中国超级工程,也将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今天中国人的创造与智慧。

在以前没有看过《超级工程》纪录片,以为工程就是简单的项目建设,对项目没有更好的认识。自从看了《超级工程》纪录片,尤其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

在影片中,吊装工人、焊接工人、检验工人等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人,他们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工程里不仅仅是各种大型、超大型的吊装机械、焊接车间等,里面更多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平凡的参与者。枯燥、繁复等工作,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工作,这是影片中最常见的镜头。

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共同合作,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来完成。其中不难看出国家的财力雄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各方为保证完成同一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见工程。 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这项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让我觉得骄傲。上海新地标的壮丽,不仅是体量上能够称的上超大规模,从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从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国当下最佳。带给我们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是对我以后工作态度上的一种震撼。 珠港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江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内容细腻,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追随摄像师的镜头,观众能一览打造世界最长沉管海底隧道的壮举,体验震沉离岸人工岛巨型钢筒的惊心动魄,领略设计及施工中极其严苛的环保要求,对在台风侵扰的施工环境下把控误差的艰辛也会感同身受。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制造的强大,也让电视机前的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纪录片中更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等本以为枯燥的内容,在片中浅显易懂的解说下缓缓铺陈开来,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片中没有重重悬念,但当提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

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超级工程》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这部鸿篇巨制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最后让我们向这些挑战宏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脚踏实地,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工程师们致敬!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在被这些伟大的超级工程折服的同时,我们也要继往开来,继续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的光荣传统,以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班 学号:1203223006

第三篇、超级工程读后感: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纪录片选取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个重大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片中每一集讲述一个工程,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正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我们用纪录片呈现的中国超级工程,也将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今天中国人的创造与智慧。

在以前没有看过《超级工程》纪录片,以为工程就是简单的项目建设,对项目没有更好的认识。自从看了《超级工程》纪录片,尤其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

在影片中,吊装工人、焊接工人、检验工人等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人,他们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工程里不仅仅是各种大型、超大型的吊装机械、焊接车间等,里面更多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平凡的参与者。枯燥、繁复等工作,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工作,这是影片中最常见的镜头。

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共同合作,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来完成。其中不难看出国家的财力雄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各方为保证完成同一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见工程。

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这项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让我觉得骄傲。上海新地标

的壮丽,不仅是体量上能够称的上超大规模,从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从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国当下最佳。带给我们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是对我以后工作态度上的一种震撼。

珠港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江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内容细腻,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追随摄像师的镜头,观众能一览打造世界最长沉管海底隧道的壮举,体验震沉离岸人工岛巨型钢筒的惊心动魄,领略设计及施工中极其严苛的环保要求,对在台风侵扰的施工环境下把控误差的艰辛也会感同身受。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制造的强大,也让电视机前的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纪录片中更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等本以为枯燥的内容,在片中浅显易懂的解说下缓缓铺陈开来,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片中没有重重悬念,但当提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超级工程》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这部鸿篇巨制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最后让我们向这些挑战宏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脚踏实地,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工程师们致敬!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在被这些伟大的超级工程折服的同时,我们也要继往开来,继续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的光荣传统,以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班 学号:1203223006 丁朝阳

第四篇、《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超级工程》观后感

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网络,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港珠澳大桥,穿梭于澳洲与上海之间运输天然气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无霸”风力发电机……这些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其间有着怎样起伏跌宕的动人故事?央视纪录频道近期推出的五集纪录片《超级工程》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

《超级工程》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今年继《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创纪录片,也是该频道自2011年1月1日开播以来摄制的第一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

“在国际纪录片界,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一直备受瞩目。中国的鸟巢、T3航站楼、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均被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列为重点选题进行摄制,这些纪录片的播出充分说明了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现实发展题材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初,《超级工程》便成为第一批重点立项的纪录片项目。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工程题材纪录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 纪录片《超级工程》选取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个重大工程项目,客观地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片中每一集讲述一个工程,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个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建造水平,它们都体现了国内乃至世界最高标准。“正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我们用纪录片呈现的中国超级工程,也将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今天中国人的创造与智慧。”刘文说。

与此同时,《超级工程》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使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追随镜头,观众看到了技术人员驾驶世界上最大盾构机开掘北京地铁隧道的艰辛,目睹了海上吊装巨型风力发电机的壮举,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浦江两岸的心旷神怡……

《超级工程》于今年“十一”长假前后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而对于刘文和他纪录频道的同仁来说,《超级工程》制造的惊喜,早在今年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就已经体验到了。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我清楚地记得,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法国戛纳电视节·国际纪录片交易大会上‟,在所有参展的中国纪录片中,《超级工程》的点击量位列第一,许多国际电视机构当场表达了购买意向。节目播出之前,就已经有几十家国际机构陆续签订了意向性购买协议,这说明这部纪录片受到了海外市场的高度关注。”

纪录频道开播之初,刘文曾多次强调频道开播的两个重要意义:一是试图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在国际主流电视频道展现中国形象;二是通过台内改编、版权购买、委托制作、联合摄制等方式,建立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准,并通过国际合作,缩短中国纪录片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今天,不论是《颐和园》、《故宫》,还是《春晚》、《舌尖上的中国》,以及刚刚播出的这部《超级工程》,纪录频道的初衷正在通过它推出的作品和不断获得的社会影响中得到实现。

“纪录频道开播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现实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超级工程》的成功,证明了央视纪录频道坚持推动„国际化的表达‟和„市场化的路径‟的策略,正在让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视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刘文说。

第五篇、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超级工程4—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姓名: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超级工程》观后感

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网络,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港珠澳大桥,穿梭于澳洲与上海之间运输天然气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无霸”LS500风力发电机„„这些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如何从蓝图变为现实,其间有着怎样起伏跌宕的动人故事?看看《超级工程4》——“巨无霸”海上巨型风机。 目前,不可再生能源十分的紧张,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风波。为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我国研究利用了清洁能源——风能。在《超级工程》第四集海上巨型风机视频观看中,就介绍了中国清洁能源的利用,利用清洁能源风能进行发电,可在研发风能发电机的时候,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做的每一种决定,都面临这很大的挑战,很大的困难。

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在中国市场,一部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从空气中最终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是,中国的雄心不止于此。风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前提是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能被制造出来。无论是中国东海岸边,还是西部戈壁,一座座风场正在拔地而起。

风能发电机得安装在风能丰富的地带,海风则是最好的选择,可由于海上环境恶劣,对于安装海上风能发电机有着很大的挑战。因此,

台风季节海上发电机安装过程惊心动魄。

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在中国市场,一部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从空气中最终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是,中国的雄心不止于此。这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SL5000,海上巨无霸。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把它制造出来已经是一个奇迹。在台风季节,起伏的海面和变幻不定的海风将是这次挑战的最大敌人,东海上的安装过程更是一项危险的任务。与一架波音737客机价值相当的自行式履带吊车与中国最大的海上双臂式起吊船共同承担起SL5000的海上安装任务。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挑战,一次对工程极限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面对种种的挑战,种种的困难,开发人员并没有放弃,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

直击海上巨型风机的车间制造现场 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在工作的时候它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在20年的设计寿命里,它将从空气中获取4亿千瓦时的电能。一切前提就是它能被制造出来,并经受住自然力量的考验。 这是风力发电机中的巨无霸。把它制造出来已经让人们费尽周折,照计划,SL5000的各个部件在中国的不同省份生产,最后再运到上海洋山港附近的陆上安装基地进行组装。要制造SL5000,第一个要生产的重要部件是主机架。SL5000主机架必须承受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叶片所产生的巨大扭力,焊接的质量必须严格

把关。 第二个要生产的重要部件是巨大的轴承,SL5000所需要的轴承将挑战轴承制造的最高难度,其中最大的一个轴承有两层楼的高度。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3家工厂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

在生产巨型风机的时候,主机架的制造只是一个困难之一。更大的难题还在后面为了驱动SL5000内部的大型发电机,尺寸前所未有的叶片被设计了出来,但是,它能被制造出来吗?中国最大的叶片厂接受了这个挑战。

在进行叶片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生产家是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工人们携手共进,不断的实验,研究,还是研究出来了制造新型复合材料的叶片生产材料。无论什么规格和形状的叶片,都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最大的强度和最轻的重量,而这恰恰是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在生产风力发电机的主机架的时候,焊接技术是很要求很高的,这样对于焊工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也极具有难度的。

风能——它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为此,人类不断地向风能利用的技术难题发出新的挑战,在中国市场,一部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而从空气中最终获取价值超过四亿人民币的电能,不过获得这些利益的前提是SL5000将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海面上支撑20年以上,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需要更换像轴承这种主要部件的情况,获利的希望可能就会落空,轴承因为既要受力又要运动而成为最容易损坏的部分,SL5000所需要的轴承将挑战轴承制造的最高难度,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3家工厂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

《超级工程4》让我们见识到了清洁能源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并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会给人类带来无穷不尽能量。为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大自然空气的污染起着一定制约的作用,可在利用这种资源的时候,就面临着人类技术的进步,现代制造技术,即为绿色制造技术,就是为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的技术。《超级工程4》正是讲述了我们人类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安装海上巨风机,制造无规则的、技术要求高的叶片,还有高精度的轴承等等。

第六篇、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2、上海中心大厦:一座正在建造的超高层建筑,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国的第一高楼,同时也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632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建到600米上,但高度并不是这座建筑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能保证它的绿色、环保、节能才是关键所在。它建造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它的拔地而起,必然伴随着众多工程领域的创新和挑战。

3、港珠澳大桥:一座正在建造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兼具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它将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在陆路上联系在一起。这座大桥的建成,将会对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改变着港珠澳的未来。但建造这座大桥,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复杂的建造环境、严格的环保标准、前所未有的工程难度,这些都等待着工程团队逐一突破。

4、海上巨型风机:传统能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局面,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也正在努力寻找着破解之道,风能作为新能源之一,无疑给未来的能源格局提供了全新的前景。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开发利用,有机遇,也有挑战。无论是中国东海岸边,还是西部戈壁,一座座风场正在拔地而起,风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资源。

5、超级LNG船: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民用船只,世界上造价最为昂贵的货运轮船。全球只有13家船厂允许建造,一滴汗水都会成为它的致命威胁。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造船大国中的重要一员,越来越多的万吨巨轮,正从中国的船厂驶向世界各地,但过去高科技含量、高建造难度的船只,在中国建造的却为数不多,今天这个局面正在发生着改变。上海黄浦江边,一艘LNG液化石油天然气船正在建造过程中。LNG船被誉为世界造船界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造船界最高的技术标准和建造难度。

第七篇、巨型风机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在中国市场,一部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从空气中最终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一切前题是能把它制造出来,并经受住自然力量的考验。

电压的大小和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就是所谓的交流电,它是130多年前出现的,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交流电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没有人了解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他使用了各种手段,交流电被逐一发掘,人类迅速进入一个电力驱动时代,已经与交流电密不可分,成为驱动人类社会的基本动力,为此人类不断寻找各种方式来满足对这种能源的需求。燃烧矿物能源获得电能是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产生的污染物,是很多生态灾难的元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掌握了各种获得清洁电能的方法;从水利到原子能,再到风能到太阳能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方法证明是最完美的解决之道,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风能不但无任何污染,永不枯竭;而且蕴含量巨大,据粗略估计世界风能总量,达到世界总能耗的3倍,如果风能全部被利用起来,足够供应3个地球的消耗,但风能发电却无法作为主要的发电方式,根本原因是风的随意性,风的随意性是风能发电的基因缺陷,断断续续的电源,无法被人类生产生活所直接利用,电力能源的最大特点在于是发电和用电是同时发生的,电网系统的目标就是尽可能保持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因为不平衡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能的浪费,更可怕的后果就是电网系统崩溃,风力发电无法克服的间歇性必然会大大加剧电力生产和消耗之间的不平衡,如果电网的调控能力不足,大力发展风电只是一个空想;今天,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系统等最前沿的科技,已经使中国国家电网逐渐具备了强大的调控能力,为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从工业革命以来,

石油和煤炭加速消耗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按 1

照这种速度,这些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将在不久的未来消耗殆尽,能源耗尽的焦虑情绪已经开始四处蔓延,今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而这种渴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尤为突出。2009年,中国人开始在上海附近发展高难度的海上风电,一年之后,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出现在东海大桥的东侧,并且在上海世博会之前成功并网发电;中国人的雄心不止于此,无论是中国东海岸边还是西部戈壁,一座座风场正在拔地而起;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这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SL5000海上巨无霸。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在工作

20

年的设计寿命里,它将从空气中获取4亿千瓦时的电能。一切前提就是它能被制造出来,并经受住自然力量的考验。把它造出来已经是一个奇迹。台风季节海上发电机安装过程惊心动魄;起伏的海面和变幻不定的海风将是这次挑战的最大敌人,东海上的安装过程更是一项危险的任务。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挑战,一次对工程极限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2010年夏天,能源工程师开始计划,在东海大桥的另一侧安装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SL5000,它拥有一个庞大的身躯,它的发电机机身上面可以起降起直升机,它的风轮直径达到128米,如此庞大的体积,将在制造和安装上给工程团队提出史无前例的挑战,按照计划SL5000的各个部件在中国的不同省份生产,最后再运到上海洋山港附近的陆上安装基地进行组装。

永不枯竭的风能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为此人类不断地向风能利用的技术难题发出新的挑战,获得这些收益的前提是SL5000将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海面上支撑20年以上,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需要更换像轴承这种主要部件的情况,获利的希望可能就会落空。

这是风力发电机中的巨无霸,把它制造出来已经让人们费尽周折,2011年初,在众多部门紧密协作半年之后,风力发电机中的巨无霸SL5000终于被设计出来了;

很快,风电行业最有实力的几家工厂共同接受了制造这个巨无霸的挑战。照计划,SL5000的各个部件在中国的不同省份生产,最后再运到上海洋山港附近的陆上安装基地进行组装。

要制造SL5000第一个重要的部件是主机架,风产生的扭力,整机的重量都集中作用在这里,主机架必须坚不可摧;为了加工制造主机架的大型特厚钢板,需要用强力切割机,它的火焰温度有3000多度,切割钢板就象切豆腐,切开3层楼板一样厚的钢板并不是这台切割机的最强项,计算机设计出来的任何形状都可以被精确地切割出来,切割过程中,对误差的精确控制为后面的焊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机架还必须承受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叶片所产生的巨大扭力,焊接质量必须严格把关,给焊接质量带来严重威胁的就是焊接点内部残留的气泡,超标的气泡将极大地降低主机架的强度,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超声波检测仪可以看到金属物体的内部,为了保证主机架的质量,检测仪的灵敏度被调到最高,主机架的所有焊缝,都需要经过这一道的检测程序,确保它能够支撑风力发电机面对自然界的各种恶劣环境,为了制造有史以来最巨型的风力发电机,完成主机架只是困难的开始。

为了驱动SL5000内部的大型发电机,尺寸前所未有的叶片被设计出来,中国最大的叶片厂,62米的叶片在之前从未生产过,国外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依靠理论上的计算,在设计和材料的运用上,无论用什么规格和形状的叶片,都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最大的强度和最轻的重量,这是风力发电机经常要面对的风力超常情况,如果叶片不够好,结果就是一场灾难,SL5000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的最大最长的叶片,这意味着它要承受的力量也是前所未有的,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叶片才能满足这么苛刻的要求?科学家最终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材料,环氧树脂,这种材料固化后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延展性不足,也就是太脆弱了,科学家象给水泥加入钢筋一样在环氧树脂里面加入一些编织物,构成复合材料,形成玻璃钢,加入编织物后树脂这种材料,厚度和重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强度却增加了十几倍,这就是叶片最好的材料,叶片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空气动力性能,不规则的形状和超大的体积使得制造难度成倍地增 3

加,验证制造工艺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最可靠方法,是尽快的制造出一个叶片样品,6个月之后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叶片样品被成功地制造出来,怎样测试叶片?在叶片的各个部位贴上应力感应器,测试过程中,叶片发生任何一点细微损伤都会通过感应器而被计算机发现并记录下来,实验室里将要模仿自然界最强的力量来考验叶片,当叶片20年的寿命当中相当于施加大载荷震动400万次,实验过程中让叶片震动500万次,将实验标准都提高了级别,四个月过去了,经过一整套的测试之后,被测试的叶片相当于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下度过了20年的设计寿命,检测结果,叶片内部结构完好无损,之后第一片叶片生产出来,2011年8月30日,风力发电机的组装首先从叶片开始,要严格要求避免叶片碰撞,否则一点会发展成重大缺陷,导致叶片中途报废,采用了新的叶片安装方法,很快,3支叶片顺利安装到位,海上巨无霸的风轮第一次展现它的面貌。

第二个要生产的重要部件是巨大的轴承,SL5000所需要的轴承将挑战轴承制造的最高难度,其中最大的一个轴承有两层楼的高度。轴承因为既要授力又要运动,而成为最容易损坏的部分,SL5000的轴承将挑战轴承制造的最高难度,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三家工厂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中国地图上,瓦房店是一座刚刚能被称为城市的的县级市,这里有两台神密的设备,它们是目前人类制造出来的最强大和最精确的机器怪兽,它们的存在给人们足够的信心,面对SL5000的制造困难,轴承就是一个封闭的圆形高速轨道,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非常平滑和均匀,精密轴承对平滑和均匀度有非常苛刻的标准,随着尺寸的变大,保证轴承达到精密标准的难度也随之成倍增加,这种巨型发电机需要巨大的轴承来支撑,这个轴承是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精密轴承,为了制造它必须动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大型铣床,这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大型金属构件加工设备,它有两个特殊功能,一、它削铁如泥;二、它可以以微米级的误差加工直径超过三米的构件;轴承使用的材料的硬度是家用不锈钢菜刀硬度的5倍,而这台机器在如此坚硬的材料上削切一条深槽的时间只需要45秒,3个小时过去了一个轴承的主要部件加工好了,在轴承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小的瑕疵都有可能 4

被急剧放大,导致轴承严重损坏,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了,世界上最大的三维精密检测仪,为了保证检测头有足够的硬度,达到微米级的检测标准,它的所有检测头都采用了昂贵的红宝石,这台检测仪的检测范围超过三米,检测精度达到了0.8微米,形象的比喻就是在直径3公里的完全平整的地面上,如果有一个沙粒高度的凸起,都会被它发现;使用的主要轴承尺寸超过3米,加工这么大的轴承,它的误差不能超过6微米,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有了如此强大的装备,SL所用的轴承全部生产出来了,其中最大的一个轴承有两层楼的高度;它将安装在发电机机舱的底部;有了它,海上巨无霸SL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转动,寻找风的方向。SL也将有一个展现身手的广阔舞台。

2011年7月,海上巨无霸SL设计和制造工作,在开始将近一年之后,主机架、变速箱、发电机等重要部件,都已经装入机舱并完成测试,SL的机舱终于可以出厂了,按照事先的计划,装车开出厂房的过程非常顺利,从400多公里外调运过来的平板车其貌不扬,但是有特殊的能耐,每一组车轮都可以独立控制,虽然车身超宽超长,转弯确非常灵活,三个小时之后,SL到达了它陆上运输的终点,在这里等待的货船,将把它运到最后的安装地点—洋山港。在海上安装风力发电机是一危险程度极高的工程挑战,在杭州湾的海面上,挑战的难度将成倍地增加,这个地方水流比较急,海上作业最大的敌人来自海风、海浪和易变的天气,有时候天空中风和日丽,但海面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从船转移到平台的危险在于船随涌浪起伏,而平台是固定不动的,在开阔的海面上,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最后的也是最困难的挑战,海面吊装地点的监测工作变得更加频繁,将要这附近吊装的SL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巨型发电机,高度超过150米,重量达到400吨,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海浪加上海风的影响,导致这种重量级的物体撞上固定的平台,哪怕是轻微的碰撞,都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安装SL将要面对的挑战,非比寻常。2011年9月3日,洋山岛上,SL最重要的安装程序开始了,安装风力发电机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把叶轮与机舱组接,在此之前,需要把机舱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角度固定到临时塔筒顶端,得益于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操作,庞大的机舱准 5

第八篇、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1、港珠澳大桥:

伶仃洋

圆钢筒围岛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盾构技术

沉管隧道技术

氯盐问题

抗震问题

杭州湾大桥、欧雷松德大桥

2、上海中心大厦:

632m

双层玻璃幕墙

空中花园

绿色环保,19种绿色技术,水循环,风力发电...... 高压注浆

BIM,建筑信息模型

上海金茂大厦,420.5m,密檐宝塔式样,中西风格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

纽约帝国大厦,381m

双子塔(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452m

台北101大楼,508m

迪拜塔(哈利法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821m

3、北京地铁网络:

文物保护

地质

盾构机

明挖,暗挖

信号系统

两轴两带多中心(北京)超级工程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4、海上巨型风机:

SL5000

主机架

叶片,材料环氧树脂,玻璃钢

轴承,大型金属加工设备和三维精密检测仪 交流电,尼古拉·克斯拉

5、超级LNG船:

长292m,宽43.35m,运载14.7万m3

天然气零下163摄氏度液化的天然气体积缩小60倍 分段建造模式,264个部分

双燃料锅炉系统

绝缘箱

殷瓦钢

泵塔

6、杭州湾跨海大桥

总长36公里,S型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安置钢椿 混凝土比钢材容易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