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张承志阅读答案_张承志:总在路上阅读答案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张承志:总在路上阅读答案

多年来,张承志似乎游离于文坛之外。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在路上”。

有人曾这么描述张承志:“不喝多酒时轻易不笑,生气时会把手上的骨节捏得咯吱作响,暴怒起来会凶恶地乱吼乱骂。他能拉下脸毫不客气地把专程从外地赶来邀稿的编辑轰出家门,他能当着朋友的面毫无控制地对妻子和母亲暴跳如雷。他一年大约最多只能在家待三分之一的时间,闷了,憋不住了,就像一头关在笼子里焦躁不安的困兽。妻子、母亲都已习惯于他的突然暴怒和突然出走。他急急地离开都市,急急地钻进穷乡僻壤……”

但是我接触的张承志,温和、善良而且宽容。他有他的坚持,比如,草原上情同手足的朋友给他来信,希望他帮忙做些事情,有些涉及钱权方面的交易,张承志会毫不客气地断然拒绝。但是,他也会和妻子千里迢迢奔赴草原,参加老朋友的女儿的婚礼。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那片土地。插队之后,张承志与内蒙古维持了30年的亲密关系。他不仅一趟一趟重回草原,也把牧民请到北京的家里来。他与他的蒙古族哥哥通了20多年信,一直到草原有了电话。这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行为,他只是遏制不住地想念他们。他甚至觉得,正是与一个民族的二三十年的联系造就了他这个作家。

他的坚持,更多地体现于写作。“哪怕再难,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一直坚持的。”自1989年以来,张承志就没有工作单位,出版是他取得生活费的基本方式。这种状况,反倒成全了他不愿堕落、追求真知的理想。

有人归纳张承志的性格特征为“任情,任性”。有时候,张承志确实率性而为,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的“率性”是有原则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他的《撕名片的方法》,早在1993年发表时,就受到了不少人的激烈批判,认为他做作,薄情寡义,不近人情。然而不能否认,张承志用这个方法完成了与恶俗的决裂。他比我们更先一步地从名目繁多的名片中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虚伪与险恶。的确,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名片的。

张承志从1978年开始写小说,他的小说大气磅礴,获奖无数,但是他放弃了。数年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各种类型的散文。他为什么不写小说,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谜。对此,他从未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

张承志在作品中这样写道:“唯结集时人才有空回忆并接触自己早期的习作。我不禁为自己和自己写下的所谓小说的单薄感到吃惊和害臊,也为容忍和成全了如此的自己的时代感到惊奇与慨叹。如今我对小说这形式已经几近放弃。我对故事的营造,愈发觉得缺少兴致,也缺乏才思。我更喜欢追求思想及朴素的表达,喜欢摒除迂回和编造,喜欢把发现和认识都直接写入随心所欲的散文之中。”张承志说,小说的本质不是故事,而是虚构。

散文本身照样可以有丰富的故事,只是散文不虚构,更自由。论述的,抒情的,甚至考据的内容,都能在散文中表达。所以在散文集《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中,他干脆写出了这样的感觉:“中国大致仍是散文的国度。因为命途多艰,小说的大潮尚未临近。”

时代、国家、民族、宗教、教育,人与上述问题冲突后的境遇……张承志一而再,再而三地思考这些问题。他不认为重新回到这些阵地就是重复自己。张承志的写作,始于他对内蒙古体验的激动。“我越来越发现,当年被动地被生活和命运抛到内蒙古大草原,没有想到会获取一种全新的、新鲜的体验,它的价值是永远不死的,永远能够在不同的时期不断地给我有营养的参照系。”张承志说,他花了二十几年,先是以专业的方式,后来是以自由的方式,在西北进行各方面的调查,再后来更多的是和当地的老百姓混在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每年他都有一半时间用于游学,扩大自己的观察范围,用心灵感受着异乡生动的历史和文明。他开始有意地在心中树立更多的文化参照系。他说,到了现在这样的年龄,自己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观点:“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文化参照系越多,知识就会越丰富。”事实证明,只有参照系越多,才越会有一种独立思考的本能。

(原文有删改)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承志给有些人的感觉是粗暴、不近人情,但作者却认为张承志温和、善良而且宽容。

B.张承志既会拒绝草原朋友的某些请求,也会奔赴草原参加老朋友的女儿的婚礼,这体现了张承志性格的两面性。

C.尽管《撕名片的方法》遭到了许多人的激烈批评,但张承志认为这是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D.“心中的文化参照系越多,知识就会越丰富”的意思是,只有不断地向其他作家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

E.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张承志对草原朋友不同的态度等,从而突出了张承志的性格特征。

解析:B项,“这体现了张承志性格的两面性”表述错误,“拒绝草原朋友的某些请求”说明张承志坚持原则,“奔赴草原参加老朋友的女儿的婚礼”说明张承志重感情;C项,“张承志认为这是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属无中生有;D项,“文化参照系”是指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明,而非“其他作家”。

答案:AE

17.“永远能够在不同的时期不断地给我有营养的参照系”一句中,“参照系”是指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释。(6分)

答案:参照系是指张承志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时所获得的价值观,它成为此后张承志在生活中用来衡量、比较的人生标准。(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18.文章题目为“张承志:总在路上”,从文中看,该题目包含哪几层意义?(6分)

答案:(1)总是坚持自己为人处世的风格:坚持原则,率真而为。(2)总是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坚持创作散文,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3)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止,坚持不懈。(4)每年他都有一半时间用于游学。(每点1.5分,共6分)

19.文中说“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名片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示例:真正的朋友之情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名片只起简单的介绍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名片有时候还代表虚伪与险恶,因而拥有对方的名片并不意味着拥有对方的友情。如张承志结识了许多草原朋友,他总会遏制不住地想念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是不需要名片的。(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张承志:总在路上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