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星期天作文800

时间:2021-11-10 18:36:15 800字

第一篇:《快乐星期天》

第三周 审视文化

拒绝“香蕉化”,过我中国节

在神州大地上,西洋文化正在以绵绵不绝的态势,浸染着中国

人的心灵和意识,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结构。这种惟西

洋文化马首是瞻的现象,被人噱称为是中国人的“香蕉化”——除

了皮肤是黄色的之外,内心和本质上都已经是“白色”的了。

“香蕉人”开口就是Hi、Ok、Bye,动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

比萨饼,满眼都是美国大片、日本卡通、韩国游戏。“西洋无限好,

惟恨皮肤黄。”黄色的皮肤自然不好剥掉换成白色的,但染染头发,

描描眉目,却是可以接近金发碧眼的。尤其是每逢那些本在西方渊

源有自而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的洋节日到来时,比如情人节、复活节、

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母亲节,等等,花店前总是排起长队,

商店里总是拥挤不堪,饭店里总是兴高采烈。“香蕉人”狂欢于洋

节之中,纵情于虚无之上。真可谓“西洋节日来临际,和风细雨不

须归”。

洋节日的成功尤其得益于它的商业化炒作,从而极大地

推动了它的大众化和世俗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洋节日也

有其人性化或亲情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洋节中过”

似乎也未尝不可。然而事实却并不这么简单。风俗习惯的背

后,是对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有一种价值观念作

为其支撑。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失去,没

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民族个性,

那么中华民族就会沦落成一个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族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这个民族的根本。一个民族,若是没有了自己的灵魂,忘了自己的本,丢了自己的根,是永远难以挺立起来的。“香蕉化”,是为忘本丢根,是为精神上的“挥刀自宫”。改变中国人的这种“香蕉化”趋势,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可以首先从拒斥“香蕉化”,过我中国节开始,不要再等到韩国注册端午节、纽约法定过春节的时候再喊“狼来了”。

端午节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最为有趣,因为它与

一个人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

七月初七虽也连着故事,但毕竟是两个人的,五

月五是血泪的歌行。而书写这一歌行的,便是一个名

叫屈原的人。

很少有人在吃粽子前知道这个名字的。时间长河

将历史的扉页洗刷的干干净净,正好应验了未来的诗

句——“古来圣贤皆寂寞”。

许多光辉的名字只能躺在史书中等待文人学者的

光顾,而不能走入平民百姓之中,让牧童野叟传诵。

而屈原是个例外。

聪明的先民们可能已经了解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便早早地将屈原拌上糯米,加上红枣,裹上苇叶,轻轻地送入了下一代口中。史书当然不能年年读,但是端午年年过,粽子年年吃。吃粽子的少年成家立业,又将故事喂给了下一代。——《端午节》

为何都选沙和尚?

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CCTV现场,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客串主持人,

向新东方的俞敏洪和阿里巴巴的马云提问:“从唐僧师徒四人中挑出两个

最适合创业的人,你会选谁?”面对老牛这个有趣的问题,两位著名的创业

人略加思考,俞敏洪选择了“孙悟空、沙僧”,马云则选择了“猪八戒、

沙僧”。

马云解释,选择“猪八戒”是因为创业是孤独寂寞的,需要左手温暖右手,

团队需要幽默;俞敏洪则觉得“猪八戒”意志不坚定,在创业过程中容易

发生偏移,而“孙悟空”有信念、有忠诚、还有头脑、有眼光,更适合创

业。至于为何两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沙和尚”,却没有更多的阐述。结

果老牛给了俞敏洪5分,给了马云3分。

牛根生、俞敏洪、马云都是赫赫有名的创业精英,他们的这个选人测

试很有意思。尽管他们的创业之路、行事风格各不相同,但选人用人是职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能同时看上沙僧,说明这沙和尚自有过人之处。

首先,沙和尚有很高的忠诚度。自打流沙河受观音菩萨指点、跟随唐僧之后,不管在西天取经的路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沙和尚从未主动打退堂鼓,而是拼尽全力。不像猪八戒动不动就要散伙走人,回高老庄享清福;也不像孙悟空自恃才高,有时连唐僧也不放在眼里,面对批评,抱了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态度,几次三番跺脚就走,几乎让取经团队土崩瓦解。

其次,沙和尚有较高的执行力。他在团队中有点像一个管家,伺候师

父、打点行李、问路化缘,事无巨细、认认真真。若逢需要冲锋陷阵,还

能显出卷帘大将的本色,或叫敌骂阵,或包抄后路,工作非常到位。不像

孙悟空经常爱耍个人英雄主义,一味好勇斗狠;也不像老猪拈轻怕重、好

吃懒做,有利就抢、无利就推,奉行个人利益至上。最后,沙和尚有很强

的亲和力。细数唐僧师徒四人,沙僧最符合一个谦谦君子的标准。他在四

人中排位最末, 因此他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但对师父礼敬有加,

而且张口必称“大师兄”“二师兄”,因此人缘最好。更难得的是,当师

父、猴哥、呆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沙和尚总是苦口婆心,充当“和事佬”

的角色,及时化解危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有此三条,沙和尚就足可在职场拼杀中站稳脚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

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或许做不了企业领袖、高层主管,但却是优秀员工的

表率,是团队里的中坚。精明如牛根生、俞敏洪、马云者,如何会不选沙

僧?

响力。他们留下的诗文、传记、言论都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走进大师,可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启迪智慧和灵气。

熟悉某位大师,熟练掌握某则素材甚至可以应对不同文题,百用不殆。

大师之一:苏轼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5全国甲卷)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

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

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

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

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

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忘记和铭记

(全国丙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

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

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

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

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

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说“安”

(2005北京卷)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

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

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

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

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

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

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

灵、淡泊与安然。

(江西卷)

品东坡年轻时候的脸,你能读懂东坡将纵横透辟的议论,博大精深的才学,喷薄

欲出的感情熔于一炉。我宁愿相信,残菊犹肯为他傲霜枝,只为看他傲视一切,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脸神,我宁愿相信,红梅为他零落为他开,只为看他“竹杖芒鞋轻胜马”{快乐星期天作文800}.

的脸神;我宁愿相信,映日荷花别样红,只为妒他“照水红渠细细吞”的柔情脸神。东

坡的脸或显款款柔情,红鬓沈腰,深情处红笺也黯然失色;东坡的脸或显朗朗豪迈,

举酒嘱客,引弓时天狼心惊胆寒。品东坡的脸,犹如品东坡的情,才情如海。

留给明天

(2005天津卷)

一直卷在新旧两党争权夺势的政治漩涡之中,苏子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

苟苟营营的勾当之上,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

会招致何等后果,与明天的命运有何利害,则一概臵之度外。当我们循着“杭州-

黄州-琼州”这条贬谪苦旅去寻觅先生精神家园的时候,我们找到的不是“食无肉,

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悔恨与惶惑,而是“苏堤春晓”的胜景,是“安乐医院”

的温馨,是“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是“吾与子共适”的安然。把对明天的忧虑留给明

天,不就意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今天的生活之中,用坦然无畏的心灵、认真负责

的态度、果断有力的行动去拥抱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吗?

纪 念

(2005广东卷)

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曾经说过 “西湖若没

有人工的浚掘,定会受到天然的淘汰”以肯定白堤、苏堤对西湖的重要意义。

可以假想,没有这两道大堤,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美景也许只能永远的留

在古画卷中了。

苏轼,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那些奇绝的诗文,更有这一道至今实实在在

横亘在西湖上的长堤。较之屈原、李白、杜甫,同是伟大诗人的苏轼在民间

有着更多的亲和力。他的诗文脍炙人口,他的轶事广为流传,以至于一道“东

坡肘子”的名菜,黄州、杭州、海南都争说自己才是正宗。

走在苏堤的烟柳中,踏着脚下坚实的土地,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纪

念的:高贵的人格、实在的成就、爱民的心。

圆形与星形

(2005福建卷)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

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

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

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

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

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

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

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

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湖北卷)

纵观历史,再没有一个人像东坡一样既具有温柔敦厚的入

世之心,又兼怀诙谐深广的出世之情了。受儒家经时济世的思

想影响,苏轼一生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即便

在辗转迁徙的贬谪苦旅中,每到一地,他都亲身体察民生疾苦,

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密州,他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

他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医坊,抗策减税;

直至远贬惠州,他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但同{快乐星期天作文800}.

时,他又高蹈出世,超脱于现实的种种磨难之上,在诗文、书

画、音乐、美酒、江山等诗意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体验精神的

至美。黄州五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东坡闭门静思,怀抱

自然,寄情佛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应

运而生。可以说,“入世”,让我们笑看人生,心怀一份热忱;“出世”,让我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守候精神的家园。在一入一出之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我们才得以成就完整意义上的人格。

一枝一叶一世界

(2005浙江){快乐星期天作文80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

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

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

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跑的体验

(湖南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的雨中徐行,这

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令人遗憾的东

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

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臵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

借助名著,论述话题。要写“读”的话题,肯定要涉及所读的内容。作者便以读《西游记》这部作品为例,通过对小说中悟空、八戒、沙僧几个主要人物的鉴赏分析,说明了读书不只是感性地一笑了之,而是可以从文学人物身上感悟出诸多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