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时间:2021-11-10 18:16:55 200字

篇一:《汉城为什么改称首尔》

汉城为什么改称首尔?

来源:baidu

2005年1月9日,韩国宣布:改"汉城"为首尔;

2005年10月23日,新华社:中国决定使用韩国首都新名"首尔";

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篇二:《汉城改名首尔2005年1月19日改名Word》

汉城为何改名叫首尔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2005年1月19日正式从“汉城”改为“首尔”,叫了这么多年的“汉城”,就要从中国的文件中消失了。

表面看来,汉城改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汉城市李明博市长说:中国人将Washington称为华盛顿、将London称为伦敦、将Moscow称为莫斯科,都是用与这些词的发音接近的汉语来标记的,只有Seoul仍按照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这引起了很大的混乱。

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中国中学的地理课本就明确告诉大家:韩国的首都是汉城,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最大的麻烦是在学英文的时候,人们往往难以把Seoul与汉城对应起来,但这也不过是中国人自己的麻烦而已。

汉城改名为首尔,其根在民族主义。其实,类似的“去汉语化”举动在韩国已经进行了多年。在韩国,关于是否保留汉字、保留多少汉字的争端就从来没有断过,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12月21日,韩国决定将现行759项法律文本中混用的汉字标记方式全部以韩文取代。“去汉语化”的程度,与韩国实力的提高、与韩国领导人的风格、与韩国不同派别的角力,甚至与中韩关系,都息息相关。

令人担忧的是,汉城的更名,还可能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国“软实力”的不足。自古以来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邻国更改了地名,说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在西方文化面前进一步弱化。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力稳步上升,但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提升却远不能与经济实力匹配。东南亚的青少年可以为F4疯狂,可以崇拜香港的电影明星,韩国的电视台也几乎每天都播放港台电视剧,但大陆文化产品在国外的影响力却相对不足。在亚洲,港台文化影响大;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人把日本文化当成了东方文化的代表。当年的中国是“上国天朝”,实际上是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到现在,我们只有先发扬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图创新,才能真正具备吸引力。

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大。然而在当今欧美文明盛行于世、占据主流的情况下,韩国摆脱或减少中国文化的影响、走文化独立的道路,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外交工作向来奉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一个国家给自己的城市改名,属于“内政”,自然不可干涉;但这个“内政”又要影响到中国的方方面面,涉外机构的文件、旅行社、教育部门等,都要做一系列变动,因而又似乎不是纯粹的“内政”。 对汉城的改名,中国首先应该予以理解:韩国以前曾是中国的属国,但现在两国是平等的伙伴。在理解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支持。中国在执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政策,没必要在一个城市的命名上闹出不愉快的事情。

另外,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过分在意,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正如我们没必要让人家把“Chinese”改为“Chinan(英语里面国名加“n”是褒义的称呼该国人,加ese含贬义)”,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Chinese”这个词变成褒义,变成令人敬重的一个词。在这方面,黑人应该受到尊重,最初他们被称为“Negro”,“Black”是贬义词,但他们在争取民权的过程中,理直气壮地告诉世人“我就是Black”,久而久之,“Black”成了褒义词,“Negro”反而成了贬义词。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城改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国实力的提升;中国人管“Seoul”叫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Seoul”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篇三:《首尔与汉城》

“汉城”与“首尔”

——也谈韩国首都中文名称的改变

王晖

韩国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在华文圈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其中既有客观中肯的评述,但也不乏上升到政治高度的过激之辞。这些过激之辞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冷静地看,主要涉及的还是一个改名的问题,所以,笔者以下的讨论主要限于改名的范畴内。

笔者以为,名不符实或者名易误解,那么这个名就很有改的必要。“汉城”是李氏朝鲜时期首都的汉字名称,前后使用了500多年(日本侵略朝鲜半岛以后曾改为“京城”)。1945年韩国独立以后,废除了“汉城”这个名称,而改用韩语固有词名称Seoul(“首都”的意思)。可能是中国对“汉城”这一名称已非常习惯了,再加上朝鲜战争以后,中国和韩国有近半个世纪的隔绝,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太方便,所以,就一直延续下来了。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随着双方各方面交流的密切,名称不便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像《语文建设通讯》第80期姚德怀先生所举的“北京大学想邀请Seoul大学校长参加学术会议,结果来了Hansung(汉城)大学的校长”的笑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从翻译外国地名的角度看,一般的国际惯例是音译。但中国和韩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日本也同样)。因为从历史上看,韩国的地名很早就是用汉字命名的,比如“釜山、仁川、大邱、京畿道、济州岛”等。虽然现在韩国的地图上不用汉字,但韩文字母标记的还是汉字在韩语中的发音。不过,Seoul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一致性,因为Seoul是韩语的固有词,跟汉字名称“汉城”没有像“釜山”等地名的那种对应性。这样的话,再以“汉城”去对应Seoul显然不合适。就像有人如果以“大都”或“北平”去对应Beijing一样,同样会让我们感到别扭。将心比心,也许我们就会理解韩国人的一片苦心了。

因为“汉城”和 Seoul有不对应性,所以,在民间早就有了 Seoul的音译名称,据笔者所知就有“苏乌、首坞、首午尔、首尔”等几个(“苏乌”是中国大陆早期的一种译法,“首尔”也是中国人最早音译出来的 )。韩国Seoul市政府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首尔”这个最接近Seoul发音的名称作为韩国首都的正式中文名称,也算是对民间名称的一种官方承认吧。

关于修改名称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是名从主人,作为韩国人,给他们的首都改名完全是他们的自由,我们当然无权干涉。但是,他们改的毕竟不是自己的语言对首都的称呼,而是中文对他们首都的称呼,这时候的主人就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了。中国接受不接受韩国当然也无权干涉,所以,他们也只是建议中国能接受这个名称。以笔者之见,我们完全可以接受韩国的这个合情而又合理的建议,道理如上所述。

刚开始运用“首尔”这个名称,我们可能有些不习惯,所以,“汉城”和“首尔”这两个名称会并行一段时间,各种媒体在使用时可以灵活一些,比如以“首尔(汉城)”的形式出现,等大家完全习惯了“首尔”这一新称呼以后再适时地去掉括号中的“汉城”。当然,改用新名称,不可避免地会给有关方面带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损失,这恐怕是必要的正常的代价吧。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 266071)

篇四:《悲催城市改名》

悲催城市改名 一、忍无可忍级

汝南——驻马店(私认为这是最坑爹的一个,没有之一!)要知道这可是“四世三公”的袁绍的故乡。嗯,对,就是这样的,想象一下袁绍说“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同时,琅琊——临沂(诸葛亮的故乡);九原——包头(吕布的故乡);常山——石家庄 (赵云的故乡);幽州——保定(张飞的故乡)……

辣么,上述几人见面之后,脑补一下:

“大家好,我是包头的吕布。”

“大家好,我是石家庄的赵云。”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张飞。”

“大家好,我是临沂的诸葛亮。”

“大家好,我是驻马店的袁绍……”

……

对不起,我实在写不下去了,画面太美……

二、仰天长笑级

1. 兰陵——枣庄。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画风都不一样了好么……“枣庄美酒郁金香”,“枣庄美酒夜光杯”,“枣庄笑笑生”,英俊的兰陵王以后也要叫枣庄王了,“枣庄王入阵曲”,小编已阵亡,乃萌体会下……

2. 庐州——合肥(对,就是那个“庐州月光洒心上”的庐州,请大声念三遍“合肥月光洒心上”),是包拯、李鸿章等人的故里。改名之后,庐州才子就变成了合肥才子,还有“我是合肥包拯”……更不用说,合肥自己推出的旅游口号就叫“两个胖胖欢迎你”,自黑起来简直让人心疼……

三、扼腕长叹级

1. 徽州——黄山。据说是为了突出旅游资源……“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就这么没了……还有,徽州是一系列文化符号的代表,有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文

化……安徽之所以叫安徽就是因为安庆和徽州好咩~据说,又有人吵着把池州改成九华市,建议把安庆也改成天柱山市算了,以彰显安徽人民有三座大山;而安徽省改叫安黄或者安山省吧,彻底弃疗算了。

2. 长安——西安。长安,多美的名字!丝绸之路的起点,取“长治久安”之意。“买花载酒入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长相思,在长安 ”……多少人的唐朝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好吧,现在改成了西安,原谅我,只能想到西安肉夹馍了……{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3. 云中——托克托。是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说的就是它。持节托克托……咳咳……

4. 宣武区、崇文区——西城区、东城区。北京的两个区,据说当时裁撤合并的时候,就有大把网民尤其是老北京人反对,但是还是未能阻止。这么有历史底蕴的两个名字,就真的成了历史。曾有网友抗议到:“不宣武,不崇文,只剩东西。”

四、差点感觉级

有些地名的更改,也说不上哪儿不好,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1. 渝州——重庆。就是“思君不见下渝州”的那个渝州,改叫重庆了,似乎还是渝州更有感;

2. 琴川 ——常熟。

3. 永嘉——温州。历史上永嘉也很有名气和文气的,如永嘉太守谢灵运。

4. 颛臾——平邑。就是《季氏将伐颛臾》里面的那个国家,以祭祀蒙山为主要任务。改叫平邑了……

5. 沔阳——仙桃。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属于古“云梦泽”,是着名的水乡湿地。1986年,默默地变成了“仙桃市”。

6. 庐陵——吉安。庐陵大家一定不陌生,“庐陵欧阳修”可是占据了大家青春的不少时光。此外,它还是文天祥的故乡。现在改了叫吉安,吉祥平安倒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被网友吐槽为“土地扔地上都能扬起来几两灰”。

7. 平阳/尧都——临汾。平阳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大司马卫青、将军霍去病的家乡,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于平阳侯故称平阳公主。现在改叫临汾了……(最不济你也叫个尧都啊喂)

8、河东——运城。是的,就是“柳河东”那个地方,“柳运城”,啧啧……

9、云中——大同(是不是很眼熟?是的,除了托克托,他们也叫过云中)。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幽云十六州,里面的云就是这里啊。幽大十六州……

10、金陵——南京 。南京十二钗、登南京凤凰台……

11、广陵——扬州。其实扬州之名也很好听,但是小编还是觉得广陵更酷炫更拽有木有!也许是受了《广陵散》的暗示,一曲广陵天下知啊!

12、当涂——马鞍山。这是李白仙逝的地方,还有当涂李白墓……

13、会稽——绍兴。绍兴其实也好听,只是《兰亭集序》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啊!

14、崇安——武夷山。又一个发展旅游业的牺牲品,你去找徽州哭一会儿吧……

15、月港——漳州。不知道为什么,月港真是给人一种诗意静谧的赶脚,我应该不是一个人……

16、夷陵——宜昌。本来夷陵取的是“山至此而夷,水至此而陵”之意,宜昌名字也不错,但是就少了点风韵~

17、葭县——佳县。据说是怕大家不会读……嘤嘤嘤,你还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啊!还有,鄠县——户县;鄜州改成富县(啊啊啊啊!就是“今夜鄜州月”的那个地方啊)

18、盩厔——周至。盩厔,在古文里,山环曰盩,水曲曰厔,山环水绕,是为盩厔。也就是说这个地名是因有山有水而得来。周至是个什么鬼?就为了读来方便吧……

19、建宁/槠洲——株洲 。汉末时孙权在此设建宁县,意喻“建安宁边境”之意,所以又名“建宁”。叫槠洲是因为这里多有沙洲与槠树之故。估计也是为了好读,就这样惨不忍睹了……

20、漾泉——阳泉。漾泉,因“有泉五处,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故称漾泉”这是古称的来历。现在……

21、长平——高平。长平之战,就是《史记》当中大名鼎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地方,现在叫“高平市”了。不是说古称多好,只是小编觉得,不改的话更有历史感~

22、澶渊——濮阳。襄公十二年晋齐诸侯会盟的地方,也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地方~

23、醴泉——礼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出自《礼记》。就因为方便改成了现在这个。

24、广济——武穴。广济天下,啧啧,多霸气!为什么要改成武穴?以及这个名字咋来的?

25、均州——丹江口。

26、郧阳——十堰。

27、襄阳——襄樊——襄阳。不管是从什么渠道得知,襄阳城都是一座历史名城,而襄樊的来历则是因为襄阳和樊城合并~~不过,现在已经改回来啦!

28、江陵——荆州。大家一定知道“千里江陵一日还”!大名鼎鼎的七省通衢,无形资产那是杠杠滴~~不过荆州其实也还好~

29、武陵——常德。因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名声大噪,在大家眼中完全就是“桃花源”的代名词有木有~~为熟么要改成一个没这么高美誉度的名字捏?

30、张垣——张家口。张垣只是因为用了古称比较文雅而已~不过如果我是张家口人,我宁可还是叫张垣。同理还有应城,现在叫平顶山。

31、浔阳——九江。不为什么,就为一想到“浔阳江头夜送客”,就会想到一个诗人和一个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事。

32、奉天/盛京——沈阳。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奉天名字好霸气!有木有!沈阳的小伙伴你们呢?!

33、朝歌——淇县。朝歌,两朝故都!看过《封神榜》的一定知道~名字也好啊,每朝高歌~

34、陈仓/凤翔——宝鸡。暗度陈仓——暗度宝鸡~~不过宝鸡也萌萌哒呢,你觉得呢?

35、桐丘——扶沟。这名字我就不吐槽了,同理,锦西——葫芦岛~~

五、我已尽力级{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有些名字其实改得也还好,无可厚非:

1、海洲府——连云港。

2、沙洲——张家港。

3、婺州——金华。

4、赢牟——莱芜。

5、嘉应——梅州。

6、登州——烟台。

7、榆次——晋中。

8、毗陵——常州。“此外无过醉,毗陵何限春”,满满的风景。不过常州也还好~

9、京口——镇江

10、上党——长治。据说上党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太霸气了~~~

11、骈邑——临朐。

12、颍州——阜阳。

13、海曲——日照。

14、晋阳——太原。

15、明州——宁波。

16、静海——南通。

17、梁溪/金匮——无锡。

18、登瀛——盐城。

19、鸣沙——中卫。

20、宝安——深圳。至今还有宝安机场,港漂的小伙伴一定不陌生。

21、邕州——南宁。

22、饶州——鄱阳。

23、下相 /钟吾 ——宿迁。

24、归绥——呼和浩特。

25、颍川——登封。其实登封还好,“登嵩山、封中岳”,霸气满满。

六、网友欢乐吐槽

篇五:《韩国首都》

韩国首都(首尔)

韩国经济首都:首尔(Seoul),人口1050万

(2007年)。

行政首都:世

宗。2005年1月19日,韩国首

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新闻发{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布会上宣布,汉城市的中文名称

正式更改为“首尔”,昔日的“汉{汉城为什么改名叫首尔}.

城”名称不再使用,汉城改名主

要有三大理由:第一,“汉城”的中文名字在韩国已停止使用,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汉城更名为韩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

“SEOUL”,只有中华文化圈继续

使用原中文名字“汉城”,这与其现

在的实名不符。第二,当今的时代

是按国际标准化行事的时代,汉城

的名称也应按国际标准更改。第三,

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日益频繁,汉

城的原名称在使用中引起了“很大

混乱”,举例说,韩国有两所大学,一个叫“首尔大学”,另一个叫“汉城大学”,但过去中文翻译都

“汉城大学”。其实,这是两

同的学校。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

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

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

城”(Hansung)。近代韩国受于汉纪末“汉日

本是所不

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

自2012年9月14日起,韩国政府16个中央部门和16个政府出资研究机构1.3万名公务员开始迁移到行政首都世宗市。迁都工作将在2014年之前完成。包括青瓦台和国会在内的外交、统一、法务、国防、行政安全、女性等部门不迁移,首尔市今后则主要承担“经济首都”的职能。

昌德宫

截至2011年10月,

韩国拥有9处世界文化遗

产和1处世界自然遗产,

被收录进世界遗产的韩国

文化遗产包括:首尔宗庙

(1995年)、海印寺(1995

年)、佛国寺和石窟庵(1995年)、水原华城(1997年)、昌德宫(1997年)、庆州历史遗址区(2000年),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址(2000年),朝鲜王陵40座(2009年),安东河回村。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窟于2007年被登载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韩国其他名胜有: 景福宫

韩国朝鲜时代最大的

王宫。景福宫是朝鲜王朝

(1392年~1910年)时期

首尔的五大宫之一,也是

朝鲜王朝的正宫,具有

500年历史。景福宫是朝

鲜王朝的始祖——太祖

李成桂(1392~1398年在位)于1395年将原来高丽的首都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位于首尔北部,因此也叫“北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