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略结合的作文

时间:2021-11-10 12:37:50 200字

第一篇:《作文指导详略》

用墨如泼 惜墨如金

——文章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作者:设计 / 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8 更新时间:2009-4-7 9:48:10 | 【字

体:小 大】

在法国巴黎现代艺术馆中陈列着许多巨匠伟人的雕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因为他的雕像没有手。为什么没有手呢?故事发生在一个深夜。雕塑大师罗丹经过许多天的精心雕刻,总算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他感到非常满意,于是叫学生来欣赏。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遍,不禁赞叹道:“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完美的手啊!”听完这话,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只见他从地上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在罗丹看来,雕像要表现出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却突出了那双手。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因此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

我们写文章也应该这样,如果突出了次要的内容,却把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忽略了,这样的文章就成了“完美的手”。这就是我们在作文中常常说过的详写和略写。什么是详写和略写呢?凡是和中心思想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就要作为重点材料,应该写得详细些,这就是详写;凡是和中心思想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材料,就应写得简略些或一笔带过,这就是略写。在作文的评语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老师的批注,诸如“记流水帐”“喧宾夺主”“眉毛胡子一把抓”等,这就是同学们的习作中出现了详略不得当的问题。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那么,如何做到详略得当,让文章的主题更集中、中心更明确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心中有中心

最能够表现文章中心主题的材料,应该有重点地进行描写,要用墨如泼;与表现文章的中心主题有关,但只是起到陪衬、辅助作用的材料,则应该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而那些只起说明或一般交代作用的内容,可惜墨如金,一笔带过。请看中考满分作文《我活着,我快乐》的片段:

我是湖边一棵小小的芦苇。一阵风拂过平静的湖面,吹起层层涟漪,漾起的波痕一圈圈散去,

越散越远,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斑斑点点地闪烁着。我没有高大的杨柳挥洒飞絮时的离愁与缠绵,没有雪白的云彩飘动时的清逸与洒脱,也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所散发的醉人香味。我只有在风中摇曳着的弱小身段。我爱看润红的太阳羞涩地将脸庞悄悄藏入地平线,爱听快乐的黄莺休息时的喃喃私语,爱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我不因寂寞而选择逃避,因为我拥有美丽的静湖,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快乐。

我是山间小溪里一条小小的鱼,不爱大海的广阔深沉,不爱大河的源远流长,我只爱小溪,爱游跃于鹅卵之间;我是树枝上一只小小的蝉,用柔弱的身躯展示生命的可贵,用嘶哑的喉咙咏叹青春的美好。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我是一滴小小的雨珠,我是一粒沙、一枚石,我是„„

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喻成一棵小小的芦苇、一条小小的鱼、一只小小的蝉、一片小小树叶等,目的是为了说明“我”虽然微小,但却拥有一颗博大的心。在描写这些事情时,文章没有平均用墨,而是详写芦苇享受大自然的愉悦和“不因寂寞而选择逃避”的品质,从而揭示“我活着,我快乐”的独特内涵。略写的“鱼”“蝉”等就成为衬笔,它们只是为了进一步映衬“我活着,我快乐”的中心。这样安排详略分明,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心中有点面

在大型场景或活动的叙述中,往往会涉及到点和面。一般来说,“面”应该略写,而“点”则需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当然,在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也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若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能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请看优秀作文《成功的感觉真好》的片段:

比赛开始了,各路豪杰大显身手。有的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把我们带进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的把鲁彦的《听潮》读得声情并茂,有的在《命运交响曲》中放飞《海燕》„„同学们的心情也随之时而轻松愉快,时而忧愁感伤。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组里的同学向我送来了鼓励的目光。“鱼美人。我知道,紫竹是怎样在今夜的月下生长。生长,是我无可挽回的哀伤。我的泪,滴落在你的梦里,你,是否能够感知?”我用平和缓慢的声调开始讲述美人鱼的故事。从她认识王子到她追着海轮嬉笑,从她救下落海的王子到她勇敢吞下巫婆给的能够长出双腿的药。我发现自己从未如此动情过,仿佛自己就是那小人鱼:“假如你的血溅在我的心上„„”我只感到泪水涌上双眼,又慢慢滑

落我的双颊。听众们已完全被小人鱼的遭遇吸引了。爱打闹的男生们托着腮帮听着,几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早已满眶含泪。“永别了,阳光已照在我身上„„”我略带伤感又饱含幸福的语调回荡在寂静的教室中,几秒钟后,热烈的掌声响起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经久不息„„ 开篇“有的„„有的„„有的„„”属于“面”上的叙述,为“我”后面的出场作铺垫,同时烘托出赛场上的热烈氛围。“我”的出场则属于“点”,文章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开始时的平和,继之的动情落泪,结束时的伤感幸福。略写同学的“大显身手”,详写“我”的朗诵,这样安排既突出了重点,又不使文章过于拖沓冗长,可谓一举两得。

心中有高潮

一般来说,我们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可安排详写和略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一般来说,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尤其是高潮部分,是整个事情、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如优秀习作《精彩的比赛》的片段:

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自己的对手。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了一个正手球,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了两个长球,又发了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加油啊!”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这是一段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文字。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而是对前两局粗做介绍,将第三局详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是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略写,最后一个球是详写。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而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到,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心中有文体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详略是有规律可遵循的。记叙一人多事的文章,详写其中一件事,略写其他事;记叙一事多人的文章,详写其中一人,略写其他人。写人记事中穿插有景物描写的文章,写人记事部分要详写、写景部分应略写。如中考满分作文《人间何处无风景》的片段: 夜已经很深了,蓝黑色的天幕上一颗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刚刚上完晚自习的我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黑漆漆的马路上穿梭,黯淡的眼睛中写着疲惫。巷口处一位老爷爷正在收着路边的小摊。我骑着自行车进入小巷的那瞬间,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回过头一看,原来是老爷爷拿着一盏闪着微弱灯光的小电灯照亮道路。小巷口的灯光,黑夜中的灯光,我想我永远忘不了这一道关心的风景线。

第一句的景物描写属于略写,起烘托氛围的作用,为后文灯光的出现埋下伏笔。后面的都属于对灯光的详写,将老爷爷的善良表露无遗。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追求的是情景交融。但“情”是缘于景和物而发生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要详写;抒情则应略写,如优秀习作《春天的风儿沙沙沙》的片段:

我站在田间的小路上,整个田野都是碧绿色的。风儿徐徐吹来,把绿色的麦苗吹得左摇右晃。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我觉得所有的东西仿佛都变成了绿色,连风也成了绿色的了。我站在东湖边,风儿向湖面吹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风儿又在湖面跳起了“草裙舞”,东湖姐姐的“裙子”绣上了点点白花。风儿好像很久没跳舞了,忘情地在湖面舞蹈着,它不时变换着舞姿,湖面好像是它展示自己的舞台。我站在小树林中,闻到一股清香气息。风儿又来了,它抚摸着树叶,树叶“沙、沙、沙”地唱着歌。风儿吹醒了大树,吹醒了在树上居住的小鸟。啊!这风儿今天怎么像穿了一件绿色的大衣呀?原来是我看花了眼,的确,这景色太美了。我喜欢春风,因为它给大地带来了生命。

选段大量的文字都是写景,并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是详写;只有最后一句是抒情,属于略写。景美,情才真。

【模拟题1】

题目:一路上有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详略得当;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模拟题2】

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人生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作为青春年少的你,正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学会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关于成长,你一定有很多故事讲给我们听„„请你以“成长的路上故事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第9练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训练目的]{详略结合的作文}.

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详略分明,张弛有致。

[复习指导]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条理清楚当然要讲究语言得体和恰当地运用记叙的顺序。可是,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作文语言是很棒的,所运用记叙的顺序也有利于表达主题,但读完文章之后还是给人一种懵懵懂懂的感觉。为什么呢?这可能是文章不讲究记叙的详略,详略不得当,文章主题的表达就失之偏颇,给人满头雾水的感觉。 使作文详略得当,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文章中心,写作时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思想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要详细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要简略写。

二、突出事情过程,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因为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三、把握好点和面,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若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从而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

四、记叙文中也应有适当的抒情、议论,但记叙文中的记叙描写应详写,抒情、议论应适当略写。运用先倒叙后顺叙相结合的,倒叙部分可略,顺叙部分可详。如果当中还安排了插叙,插叙部分应略写。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有对景物的描绘,写人记事部分要详,写景部分该略。

五、把握详略的“度”,我们还要弄清:详写的材料详到什么程度?略写的材料略到什么程度?要把握好详略的“度”,才能做到详略得当。详写,并不是越详越好,只要重点内容充分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就达到了要求,切不可画蛇添足;略写,也不是越少越好,也要

第二篇:《如何处理好作文的详略》

如何处理好作文的详略、过渡、照应

一.文章的详略

1.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2.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3.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依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

依据文章的中心,分主次材料;

依据文章的内容,点面结合。

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二.文章的过渡

过渡就是衔接,也叫连接。它的作用是使上下文之间的意思前后连贯起来,也有助于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严谨。

大多数文章需要用过渡语言,或用过渡词,或用过渡句,或用过渡段,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

怎样运用过渡语言呢?这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这样考虑。

(1)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时,或者两层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词组。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2)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过渡句。例如:有一篇文章,上一段写了广州的冬天,下段要写上海,就用设问句过渡:“广州的冬天是这样,上海呢?”又如:《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前面写了中国提出用自己的工程师修筑京张铁路,写了帝国主义的嘲笑和工程的艰巨,接着在第四自然段开头有一个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一句前半部分承接上文,下半句开启下文,即转入到勘测线路的叙述。

(3)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例如课文《伟大的友谊》中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

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课文的前半部是写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的事,后半部写两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如何亲密合作,两部分的事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从生活转到事业跳跃很大,就用了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严密地连接起来。{详略结合的作文}.

(1)表时间顺序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

(2)表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

(3)表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

(4)表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

(5)表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6)表目的的过渡词:为了、既然…如此、因此

(7)表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

(8)表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 、曾经

(9)表条件的过渡词:如果

过渡处理得好,文气才贯通,文章的结构才能严谨,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过渡。有些同学作文时,往往忽略这一点。下面这篇文章就是这样。

三.文章的照应

一篇文章不但要前后连贯,而且要前后照应。有的时候,前面说过的话,后面需要有着落,或再加以补充、发挥;有的时候,后面要说的话,前面需要先交代或暗示一下。照应就是这种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缺乏必要的照应,文章就会显得不严密、不周到。照应得好,就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有些同学写文章也不太注意前后照应,比如一个同学写“登山”,文章一开始说他带弟弟去登山,后来却只写自己登山情况以及下山以后独自回家的经过。弟弟呢?不知哪里去了。这样的作文就叫写到后面忘了前面。由于叙事不周到,别人读了就会产生疑问。

我们应该做到: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文照应、时间照应、物件照应。 一篇好的作文,前后的内容应该是相互连贯、相互照应的。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学会前后照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疏漏或自相矛盾的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除了作文前要统盘打算,作文时要反复斟酌外,还要在作文后认真修改,发现疏漏或者前后不一致的地方,都要一一补正。这样,就能避免叙事不周到的情况。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前后照应的句子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三篇:《初中作文训练 详略得当》

训练目标:

1、认识文章详略得当的好处。{详略结合的作文}.

2、掌握使文章详略得当的方法。

3、会把这些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

导入:同学们,苏轼有一首诗写得好:“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么,我们的文章能不能做到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记叙文写作要详略得当。

(一)知识链接

例文鉴赏:我们来读一读鲁迅先生《社戏》里的文段,感受详略的魅力。

①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

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

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

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

笑起来了。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

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

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

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比较两段文字,在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探究:第一段是略写,第二段是略写。因为“社戏”是文章的中心内容,而钓鱼钓虾则是为了衬托社戏,所以略写。

„„

.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