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作笙簧 芦苇荡

时间:2021-11-02 15:13:54 300字

女娲作笙簧 芦苇荡(一)

《女娲作笙簧》自从女娲造了人之后,从此世间上远离了荒凉寂寞,有了欢声笑语。这时女娲便爱上了这世间,她爱上了这里朴实工作的人们,爱上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直至后来,女娲才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没有什么乐趣,只懂得忙庄稼活,干活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欢乐,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奴隶园”一样。于是女娲又开始了一次路程,开始了一次帮人类寻找欢乐的路程。那时整个地球被分为:‘人’‘神’‘妖’三界,所以天界就有了一条规定,凡是天上的‘神’界一族就不能去帮助其他两界,如果要帮的话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使用仙术。路上,女娲翻越了无数座山、河,历尽了钱辛万枯苦,但不知怎么的,被女娲误打误撞的来到了一个三界共存的特殊地方——‘欢乐王国’。在那里,女娲看见了人人手上都拿着一跟长短不同的竹子,一吹!就可以听见欢快的乐曲。回到世间,女娲试想着用不同的竹子制造出能发出不同声音的笙簧。为了寻找不同的竹子,女娲几乎把整个世间给走遍了。最终,工夫不负有心人,把所有的竹子都找齐了。于是,她开始制造起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工具,经过了一段艰苦的制造生活,各种各样的笙簧“出炉”了。女娲便开始把这笙簧,发放给每一个人。在那以后……世间从此不仅充满欢声笑语、还有美妙绝伦的音乐声。在人类忙完一天的活儿时,总会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吹着笙簧,并且互相交流着自己创作的乐谱。每天的生活多姿多彩。看到这种场景,女娲欣慰的笑了~~ 

女娲作笙簧 芦苇荡(二)

绿松石:神话传说里的补天石

中国古代有个神话时代,这个时代,实际上就是华夏民族起始和文明滥觞时期的英雄时代。在这个时代产生了一个最著名的女英雄,那就是女娲,女娲位于三皇五帝之首。传说她炼石补天、拓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同婚姻、造笙簧、生万物。为人类的群居、繁衍创造了条件。她的功德“上际九天、下契黄栌”,被炎黄子孙尊奉为“华夏始祖”

中国的神话时代产生了一个古老而优美的神话——“女娲炼石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引出了一段关于石头的文化话

题。据专家们考证,女娲补天的石头就是绿松石。

中国神话学者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饱蘸深情的讲述了“女娲补天”那个荡气回肠、气吞山河、奇幻瑰丽的故事:

中国的远古神话塑造了为数不多的英雄女神形象,女娲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女娲为人类立下了五大功劳:一是拓土为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了人类;三是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兴婚丧喜嫁之礼,教化了人类;五是始制笙簧器乐,娱乐了人类。女娲用黄土造成了“黄种人”,当人类平安无事一直过着幸福的日子的时候,不料有一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也许是神国出了大乱子,也许是新开辟的天地还构造不结实,宇宙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劫。

半边天空坍塌了下来,天上露出了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也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在这种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猛烈燃烧的炎炎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人类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同时,还遭受着从山林里窜出来的各种凶猛鸟兽的残害,我们想想,这时候的世界,岂不是一副活地狱的画图。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样惨烈的灾祸,疼心极了,只得又辛辛苦苦地来修补天地的残破。这件工作又是何等地巨大而艰难。可是慈爱的人类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的辛福,一点也不怕艰难和辛苦,勇敢地独自来负担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是在大江大河里挑选很多无色的石子,架起火来将它们熔炼成胶装的液体,然后拿起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来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补好,仔细看虽然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产不多了。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一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了整整四年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这些石头的数字也都是中国古代的神秘数字。

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0块(还剩一块被曹雪芹用上了)。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天补好后,女娲又怕补好的天空坍塌,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于它,从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女娲用龟的四腿做了擎天柱,竖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撑了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没有坍塌的危险了。因而、北两面的短些,固有“天倾西北”的说法。

这以后她又去收拾了一条在中原地方作恶已久的黑龙。她杀死黑龙,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在惧怕禽兽的祸患。然后,她再把芦苇烧成灰,堆积加多,阻塞住了滔天的洪水。

女娲补天以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迎接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看到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的吹起了笙箫。

女娲费了很大的辛苦把天补好,地填平,灾祸平息了,人类获得了新生,大地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专家们说,这个传说确实有依据。人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对女性的崇拜集中在女娲这样的人物神身上,当初人们聚居在洞穴里,经常会发生洞穴坍塌的事,母亲们就用石头支起破洞,盖上洞顶,慢慢地就演变成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这个形象最早出现的典籍是屈原的《天问》和《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著。而女娲和伏羲二名,始于西汉《淮南子·览冥篇》。

在《楚辞·天问》中屈原问了“上天”172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