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时间:2021-11-01 21:21:44 200字

【第一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

附件2:

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

中期评估考核表

学科名称: 涵盖二级学科 名称及代码: 学科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所在学院 学院盖章

宁波大学科研处制表 2006 年 月 日 填

填 表 说 明

一、封面:学科名称为优势特色学科、优势特色后备学科名称;涵盖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二、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中期评估基本数据表

1、统计范围:应属本学科成员在校工作期间,以宁波大学名义获得的。 2、统计要求:数字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 3、学术专著、译著、编著中均不含教材。

4、项目经费指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

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高级专业职务人员数。

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近二年平均科研经费/近二年平均高级专业职务人员数。 7、实验室面积指建筑面积。

8、目前拥有的学科指在建学科,不包括已经验收的学科。 三、学科简况:

1、表Ⅰ-1本学科的组成及其人员配备:以2005年12月的数据为准。

2、Ⅰ-2-1学科负责人简况:若学科负责人兼任方向负责人的,只填写学科负责人简况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

3、Ⅱ-1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和意义:分别填写几个研究方向的简况。所填的学科方向与同行相比所具有的特色和所处的学术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水平,对当前与长远的经济、社会、科技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Ⅱ-3 至Ⅱ-6:应选择作者(完成人)署名本单位的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通过省部级以上获奖或鉴定的项目和有较重大效益的项目填写。“作者”和“项目完成人”栏只填属本学科梯队成员的作者或项目完成人。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单位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论文限填30篇。

5、Ⅱ-7:限填由本学科梯队成员作负责人的项目或子项目,“科研经费”栏应填与该项目对应部分的科研经费。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单位之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本单位人员在外单位获得的科研项目均不计入。把“教学研究项目费”列入“其他项目费”中,把学科经费、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列入事业费中的科研费。

6、Ⅲ-1栏目中“授予学位人数”按授予学位的年度统计。

7、Ⅲ-6栏目中,填写的项目应是以学生本人为主完成的,论文应是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应是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或获奖项目,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

8、Ⅳ-1栏目中,只需填写与培养研究生有关的实验室情况。

四、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止至2005年12月31日。

五、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端正、清楚。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

六、申请表中所有日期格式一律用yyyy-mm,如2005-12,2006-03。

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中期评估基本数据

学科名称: 学科类别:优势特色学科( )优势特色后备学科( )

1

2

学科简况

3

【第二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2017年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是浙江省首批五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一、报考形式和条件

我校美术类专业考试均采用各省统考成绩,不另行组织校考。报考对象和条件参照各省艺术类统考安排和要求执行。

二、设计学类和美术学专业报考说明

(一)招生专业类/专业及初定总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

备注:报考设计学类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只需要填报设计学类,进校后第一年按大类培养,一年后根据“志愿+考核”的原则在大类里选择专业。

(二)招生省份和各省初定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

三、录取原则 (一)报考我校的浙江省美术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参加浙江省的艺术联考并取得合格证;2.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浙江省划定的艺术类分数线。

(二)报考我校的外省美术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参加该省的艺术联考并取得合格证;2.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艺术类本科线。

符合以上要求的考生,我校将分省按综合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录取。

综合分换算方式:文化总分(高考总分按750分制计)×50%+专业成绩(总分折合100分制计)×7.5×50%。

备注:江苏省综合分换算方式:文化总分(高考总分按440分制计)×50%+专业成绩(总分折合100分制计)×4.4×50%。

四、招生学院及专业介绍

(一)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介绍

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简称“潘艺”,PADA)惠泽于潘天寿大师的艺术教育思想,得到了宁波市的大力支持,凝聚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宁波大学的综合性优势,整合原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工业设计系等校内资源,借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潘公凯先生的社会影响力等外部资源组建而成,于2015年6月正式挂牌。

以潘公凯先生提出的“设计就是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学院积极响应宁波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整体规划,以及宁波市委市政府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力求突破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单一发展模式,集创新、科研、育人、服务于一体,整合宁波市高校、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等各方设计资源,建立创意设计产业联盟,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国际视野和创新引领能力的一流现代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坚持高起点办学、差异化竞争的建设思路,致力于构建开放、灵活的艺术设计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艺术设计人才。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原院长徐仲偶教授担任我院院长,美国国家独立艺术与设计学院联盟主席、芝加哥艺术学院终身院长托尼·琼斯先生担任顾问和包玉刚讲座教

授,特聘中国著名设计教育专家、北京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至禹先生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吸收校外企事业单位资深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成为我院学术顾问和兼职专家,开放学术讲坛与学术活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合作培养基地等。学院大力推进以“大师+团队”方式引进国内外教授及团队开设讲座、论坛、短期课程或工作坊,多渠道提升国际化师资;每年组织国际艺术设计专业领军教授来学院讲学,吸收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军人物成为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在我院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科研发展及相关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首创筹建成立的“新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作为特色鲜明的理论与应用协同性创新研究机构,推动着学院的科学化、特色化发展,在国内艺术设计院校中独树一帜。作为“产学研用”孵化器与人才培养驱动器,研究院以“学术为先,应用为本、服务到家”为基本定位,融教学、科研、学工于“三位一体”,以学术创新为命脉、以科研生产为核心、以服务地方为特色,引领高端文化设计的学术创新与实践应用。

学院现有美术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璄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共有32个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正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9人,留学生15人。学院重视国际化培育工作,鼓励师生出国进修和学习,每年有一批师生出国交流、交换或深造,目的地包括英国、美国、法国,瑞典、韩国、台湾、香港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开展本科阶段的互访交流活动。

近年来,本院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全国工业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专业介绍

1.设计学类:设计学类下设四个本科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特色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品牌设计思想、艺术综合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精于品牌整合设计和现代家居设计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品牌设计和家居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品牌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行业领先的品牌设计思想和品牌整体塑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史、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展示与陈设、印刷与设计、广告摄影、影视广告、网页设计、设计心理学、广告通论、速写与卡通造型、插画设计等。家居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人文艺术素养、创新创造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整合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具美学研究、材料工艺学、生活美学、中国传统家具史、综合材料学、西方家具史。毕业去向:学校、媒体经营单位、传播机构、文化创意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大中型企业品牌中心、家居设计公司等。

本专业现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8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3人、学士5人。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积累了较高的学术成果。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创新创业精神引领专业结构的调整,本专业不断探讨社会实践项目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让学生走出去,企业走进来,推动课堂内外的互动,实现课堂操练真课真做,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丰富,近年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省大赛学生摄影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各项重要国家、省级竞赛中,获

【第三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重点学科行政管理

宁波大学重点学科:行政管理

2008年度工作报告

2008年度是中国非常不同寻常的一年,是宁波大学继2007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后快速发展的一年。乘着学校发展的东风,宁波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学科在学校、法学院和行政管理专业全体教师地努力下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评价

本项目自启动以来,该科学严格按照已批复的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和目标,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专业建设工作,在科学研究、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培养、条件建设以及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1.科学研究

行政管理科学队伍在宁波大学占有一定分量,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发挥着居住轻重的作用。2007年该学科的成员在科研项目立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方面都显示了强大的科学研究实力。据统计,截止2008年12月31号,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上获得了大丰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司法部课题1项;获得民政部课题各1项,获得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获得浙江省社科联项目1项,获得浙江省民政厅项目1项,获得浙江省软科学项目1项,获得宁波市软科学项目2项;获得宁波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获得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课题3项。同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2008年度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二级以上核心刊物22篇。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组作2部,在省级出版社出版社学术著作2部。在国内一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另计划在2009年度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套9册的新世纪行政管理专业教材。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承办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年会1次,本学科老师有26篇论文参会交流,参加国内外研讨会8人次,到欧洲考察学习1人次。MPA研究生学员有3篇论文入选全国MPA论坛交流,其中大会宣读的1篇。参照申报材料,行政管理专业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标

准的、超额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2.学科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1)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发展主要依托公共管理学科,依托校MPA教育中心,并结合其作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的优势,逐步建立起梯次清晰、方向明确、学风严谨、业务精湛、务实求新、配合协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科研团队。从整体规模与结构状态看,这支队伍符合专业定位要求,能够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本专业各门课程教师均已落实,且每门课程至少配备了2个专任教师,一些主干课程有个专业老师任教,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学生上课。今年以来,本专业有3位教师博士毕业回到教学岗位,另有2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

(2)专业建设规划与保障措施:对2007年的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了修订。新的专业建设规划更加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注重发挥师资优势、优化模块结构和课程结构,思路清晰,有措施,有保障。

(3)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了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社会发展需要。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优化,执行情况好。

3.条件建设:

(1)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本学科同时作为省重点建设学科,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行政管理重点实验室”,力求建成技术领先、设施和功能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综合开放型的行政管理实验室,更好地支持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实践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我们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不断巩固和扩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有56个。以本专业为基础,以本校MPA教育中心为依托,我校与宁波市民政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市民政局在我校建立了“宁波市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基地”。在实习基地、研究基地建立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2)图书资料:行政管理专业以法学院为依托,与院内其它专业共享院里的资料室和图书资料。此外,能反映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的图书及期刊资料一直

在跟踪购买订阅中。资料管理好,师生查阅方便。2008年购置了两架摄像机,供本学科研究人员科学研究使用。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4、对外交流

行政管理学科建设过程积极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推进行各个方面的学术交流,通过了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和提升宁波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宁波市、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同时也为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和拓宽学了教师术视野,尤其是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1)2008年5月项目负责人何翔舟教授随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到意大利、德国、法国进行了交流学习,重点考察了欧洲在行政管理专业与学科领域最为突出的德国威斯巴登大学、法国的巴黎政治学院,在国际对接方面找到了依据。

(2)2008年9月1日,应我校邀请,著名公共管理学家、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副校长娄成武教授来我校指导工作。期间,娄成武教授和赵伐副校长就双方学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及其教学科研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3)2008年4月,应我校邀请,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再生教授,国内著名行政管理学专家、全国MP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彭国甫教授,兰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政府绩效评价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包国宪教授等莅临我校,就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及其教学科研情况进行指导、交流并做学术讲座。

(4)2008年4月,派遣詹国彬博士参加了在郑州大学举办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举办“MPA案例教学研讨会”,通过现场案例教学的观摩与学习,提升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水平与能力,进而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加以推广,增强行政管理学科各专业教师案例教师的能力。

(5)2008年11月,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2008年会将在我校召开。本次年会将团结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实际工作部门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整合学科资源,解放思想,创新理论,推动公共管理部门的深化改革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我校作为年会主办单位,必定会从本次会议中获得更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学科制度建设和信息档案建设情况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1、完善科学研究计划与学科发展大纲:加强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根据专业特点,建章立制。管理制度日趋科学完善,执行严格。此外,还定期研讨学科发展计划和研究质量,合理修订、严格执行学科发展计划。

2、建立教师之间定期交流制度。通过教师定期交流活动的开展,完善了日常科学研究质量监控;同时在科研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师之间的相互评商榷活动,成效明显,不仅促进了教师科学研究经验的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研究实力与能力,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3、建立了教师科学成果上报和统计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地建立,及时了解教师在科学业绩方面的进展及其完成情况,以便于进行档案归类以及申报相应项目时能够便于查询。

4、为积极鼓励行政管理学科教师开展教研和科研项目地积极性,公共管理系还制定了一套《科研工作激励制度》,资助专著出版与高级别论文发表,对于不同级别地项目和发表在不同级别刊物上的论文均制定了相应地标准,从而给予相应的鼓励,为教师开展相关的教研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原动力。

5、建立出版基金制度。学科通过建立出版基金制度,对教师在不同级别出版社出版学术专业和教材的活动予以相应的资助,鼓励教师尽快地把自身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理想的推动效应。

三、学科负责人、学科专家组及院学术委员会相应职责履行情况

1.学科负责人何翔舟职责履行情况

自负责本学科建设以来,一直以学科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全面完成了当年的学科建设工作。在履行学科负责人职责上,把个人在科学研究上的发展与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专业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使学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为使本学科快速发展,瞄准国内前沿,为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首先从组织申报研究项目做起,确定好工作平台。为此,近年来瞄准公共管理理论与学术研究前沿,驾驭政府成本理论与实践的制高点,努力申请高级别

项目,打造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对已经主持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软科学项目,包括所有的省(部)级项目,进行研讨研究情况,保证质量进行认真研究,进展情况良好。同时,2008年组织本学科团队进一步申报不同级别的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目前,本学科20%的老师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90%以上的老师主持省(部)级项目,95%以上的老师主持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这些高级别的研究项目,为进一步做好本学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平台。

从学科建设的长远着想,落实好研究工作思路,在努力做好研究项目的同时,争取以高质量的成果夯实学科建设基础。身先士卒,通过自身的努力带领学术团队共同奋斗。一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学科团队2008年出版学术专著5部,其中3部为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56篇,作为学科建设带头人,自己身先士卒,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政府管理半径及其成本的研究》,在研究生学院资助下,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行政管理管理案例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由于本人的身先士卒,全面激发了学科团队科学研究的热情,当年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级别项目22项,发表论文65篇。本团队全职人员共18人,全年科研工作总量占全院的40%多,在法学院科研前10名中,本学科团队有5名。

2.行政执法与问责方向负责人周亚越职责履行情况

自负责本学科建设以来,作为行政执法与问责的方向负责人,把深入研究行政执法与问责的理论的前沿问题作为推动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科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在履行学科负责人职责上,把个人在科学研究上的发展与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从学科建设的长远着想,落实好研究工作思路,在努力做好研究项目的同时,争取以高质量的成果夯实学科建设基础。作为学科建设带头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带领学术团队共同奋斗。一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学科团队2008年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作为学科建设带头人,自己潜心科研工作,完成了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行政问责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考察—从西方到中国》,其研究成果之一——学术专著《行政问

【第四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接收国内交换生专业列表(定)

宁波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接收国内交换生专业列表

注:每个专业一般接收3-5人。

【第五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及扎实经管、经贸等方面专业知

识和技能,并能在各种组织形式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经贸、管理、研究

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商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 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国际商务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

现代国际商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商务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商务规则与惯例;对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 三、 核

心课程

1、 学位课程: 管理与组织、公司财务、市场营销学

2、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与组织、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商法、市场营销学、组织

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

四、 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 四年。

2、 毕业最低学分: 164,其中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个学分。 五、 培养模式

1、 2+2模式 :前2学年就读宁波大学;后2学年留学就读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毕

业可获曼尼托巴大学本科文凭、根据选修方向获相应学士学位,同时获得宁波大学工商管理

专业本科文凭、管理学学士学位。

2、 4+0模式 :4学年就读宁波大学,毕业获得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文凭、管理

学学士学位。 六、 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可授予宁波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如符合加拿大曼尼

托巴大学的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可同时授予曼尼托巴大学的相应学士学位。 七、 各类课程

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 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按照宁大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部署,结合学校

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基 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修订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培养方

案及教学计划。本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

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构成,共分金融与理财、企业资源计划、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供应

链物流、人力资源、精算、中小企业管理七大方向模块,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2、

学分分配汇总表

3、 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八、 课程设置总表

九、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十、 有关说明:

1、 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主要参照合作方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四年制商务管理本科教学 的课程设置体系(毕业总学分为126个学分),同时,也结合了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平

台+模块”的培养方案。

2、 2+2模式出国条件:(1)英语要求:托福应达到550分或雅思为6.5分。

(2)加方所承认学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两年内全部课程的平均成绩不低于75

分。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课程设置总表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二)

篇二:宁波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

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经济、法律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面与技巧方

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市场营销的

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

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 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国际

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市场营销学 消费心理学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 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管理学原理、营销策划、经济法、公共关系

学、市场调研和预测、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与实务、

国际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谈判与推销技巧、商务礼仪、企业战略管理、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

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

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

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

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学分,本专业主

干课程47学分。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篇三:宁波大学10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 宁波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广泛的知识背景;“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

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适应注册建筑师制度的执行;注重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德智

体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

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技术

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

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

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有较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有较强的和建筑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

较高的艺术素养,有较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的知

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建

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了解建筑与城市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熟悉与建筑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 具有项目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具有建筑美学的修养。 掌

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

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

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

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建筑设计(4)、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1) 2.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美术、建筑美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

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营造及经济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本专业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总学分为205,其中必修学分144,选修学分61。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本专业课程由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

任意选修课程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构成。 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综合等涉及

当代大学生所必需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组成;共计48学分,其中必

修32学分,选修16学分。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本平台课程为建筑规划大类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最基础的课程,

着眼于知识宽厚,共计27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主要由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其相关的实践环节组成,其中专业

基础课程必修49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主要由相关专业课、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两部分课程组成;

共计56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20学分。 任意选修课程:学生可结合兴趣和专业培养要求,在专业选修课中选修7学分,在全校

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任意选修8学分。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包括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

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至少选修4学分(该学分为免费修读)。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宁波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七、宁波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

篇四: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教育专业

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科学教

学研究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1.掌握自然科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科学思维和科学

实验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自然科学教学和自

然科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或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2.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3.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自然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大学化学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 2.主要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教师教

学语言艺术、书写技能、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育学等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

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 基础类课程(25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大学化学1、大学物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现代自然地理学1等; 物理类课程(15学分):电磁学导论、光学概论、近代物理导论等; 化学类课程(11

学分):大学化学2、绿色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等; 生物类课程(12学分):普通生态

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 地理类课程(15学分):现代自然地理学2、地

图学、旅游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自然灾害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12学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动画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31学分):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测量与

评价、教育研究方法、学科教育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 综合类课程(18学分):自然科学概论、科学史、专业英语、科学技术与社会、地球与

空间科学、当代科技等。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篇五: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

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

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2.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

方针、政策和法规; 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2、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

易、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

务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 实行弹性学年制,

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

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经济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

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

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10学分,管理大类课程8学分,本专业主

干课程43学分。

七、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注:打“★”课程为学位课程,打“◆”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必须修读)。

【第六篇】宁波大学特色专业

宁波大学各学院(专业)本科教学资源与质量监测数据一览表(2009年)

宁波大学各学院(专业)本科教学资源与质量监测数据一览表(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