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

时间:2021-11-01 16:23:31 100字

第一篇 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2015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方案一: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各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步伐,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逐步提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尽早发挥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目标任务

今年12月31日前,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转一批、试运行一批、管网建设动工一批。

三、具体安排

(一)监利县新沟镇、上车湾镇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小港镇、峰口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已基本建成,尽快完善各项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正式投运。

(二)监利县毛市镇、朱河镇、福田寺镇、汴河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收水能力。进一步加快各纳污支管网与主干管的连接以及纳污主干管与污水处理厂的连接,加快完善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2015年初正式投运。

(三)沙市区岑河镇,江陵县普济镇、熊河镇,监利县汪桥镇、棋盘乡、柘木乡、白螺镇,洪湖市戴家场镇、汊河镇、万全镇、曹市镇、瞿家湾镇、沙口镇、新滩镇等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积极争取和落实管网建设资金,年底前启动配套管网建设;监利县福田杜刘村,洪湖市万全镇全丰村、瞿家湾镇月池村等3个乡村污水处理站年底前完成污水管网的规划编制和建设设计,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尽快启动配套管网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细化整改方案。各地要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实施方案,安排工作计划和资金,制定管网建设时间表和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间表。

(二)完善运行条件。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完善运行条件,老城区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新城区加快污水管道建设力度,充分收集污水,力争项目高负荷运行。

(三)保障运行经费。所有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若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由各地财政按比例予以补贴。各地政府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收、管理、拨付污水处理费等方面的职责,实行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运营监管。建立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体制,实行三级监管,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县市区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的落实;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相关工作的实施。争取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转的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到6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荆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李国斌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物价局等单位负责人,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洪湖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按照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环保局。

(二)明确工作职责。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和洪湖市政府为各辖区内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承担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协调当地住建、财政、环保、供水、供电等部门和单位,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设计和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研究和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监管,明确财政补助和电价优惠办法,制定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完善运行条件,为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

(三)强化考核问责。市政府将对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和洪湖市政府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整改工作实行考核,作为各地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整改目标未落实的地区不得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表优对象。

(四)建立长效机制。对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投运后1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或无故不运行的地区,将暂缓审批该地区涉水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和省建设资金。

方案二: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今年9月江苏省建设厅对我厂2015年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在本次考核中,我们城北污水处理厂暴露了很多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被专家组评定为不合格。检查过后,我们依据《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排查落实,现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污水管理 我厂设计规模1万立方米/日,2015年实际处理水量111万立方米(折合 0.30 万立方米/日),负荷率较低,实际进水水质远远高于设计进水水质,设施难以稳定达标,设施减排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积极与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等联系,要求保证进水水质,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2、污泥管理 我厂污泥由政府指定地点填埋,我厂承担运输费用,我厂污泥处置较为规范。近期更是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脱泥。

3、生产运行管理 我厂存在问题:员工没有上岗证、生产计划不具体、工艺控制粗放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积极整改,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准备分批送员工外出培训学习以取得上岗证;生产计划方面由于我厂进水水质极不稳定,只能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同时加大了对工艺的控制,指定专人负责工艺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台账管理:虽有生产运行台账,但管理较差。建设厅检查后我们已经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前期生产运行台账进行了整理,对今后的台账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备和在线仪表台账要求完整、规范。对化验台账要求明细、可溯源。

5、污水处理能耗及成本:由于我厂进水水质超标严重,再加上设备选型等因素,造成我厂的能耗、成本过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够及时足额支付污水处理费用,也影响了我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我们一方面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护、更新改造,一方面积极向政府索要拖欠水费。

6、水质与检验:我厂具备常规化验项目的检测能力,所有的化验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检验方法,但监测频次不够,为此我们加大了水质监测频次,同时委托上级单位对我厂不能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加大了化验室的质量控制,同时筹措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7、设备与仪表:我厂虽然在工艺流程中安装了在线仪表,但由于水质腐蚀性太大,水费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仪器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到位。仪器设备带病工作,锈蚀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生产,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更换部分损坏仪器设备。

8、安全管理:我厂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为此我们对全厂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排查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购置了保险柜用于存放剧毒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避免造成恶性中毒事件。

9、厂容厂貌:检查中发现问题构筑物池面有漂浮物、出水不均匀。主要原因为园区内有多家化工排污单位不经处理排出废渣水、我厂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我厂无法正常连续进水,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达标。我们加大人手对构筑物内的漂浮物予以打捞,同时要求园区保证进水达标。

10、制度建设:我厂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

我们将依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加大运行管理工作,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优化工艺控制方案,规范台账管理,安全处置污泥,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安全运行。

方案三: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宜居水乡”行动计划,基本解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各项环境问题,规范入网企业排放行为,切实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桐乡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整治行动,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依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规范入网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行为,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健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工业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生活污水处理量持续增长,企业排污日趋规范,外排废水稳定达标,切实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

(二)工作步骤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

1.开展污染源大检查(2015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对五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重点废水排放入网企业以及沿线污水管网开展全面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以及各类涉及超标入网、超总量排放企业的排查力度,掌握污水管网中存在的串管、漏排等情况,进一步摸清现状,发现问题。

2.实施环境问题整治(201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2015年11月10日前对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发现问题的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进行限期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对其他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深入整治,对污水管网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予以落实,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入网水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完成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要求完成对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业污水总量实现有效下降,生活污水处理率得到大幅提升。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测等监控手段,提高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效率,构建全方位的环境监管体系。

(三)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12个镇(街道)、开发区。

2.重点行业:污水处理、印染、化工、制革、化纤等五个重点行业。

3.重点企业:

(1)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崇福污水厂、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桐乡市屠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五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2)在线监测数据或取样监测数据超标频繁、曾因超标排放等问题受到环境行政处罚的企业。

(3)涉及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企业。

(4)周边群众投诉强烈的涉水排放企业。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污水处理厂管控。

组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体检式检查。重点检查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污泥浓度等参数指标是否处于合理范围,设施运行及药剂添加是否满足处理要求,污泥处置是否符合法律规范,中控及在线数据采集是否达到标准,数据来源是否正确无误等。

责任单位:环保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梧桐街道、崇福镇、濮院镇、屠甸镇、开发区、水务集团

(二)加强重点企业监管

加大对污水收集范围内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清查污染治理设施使用情况和污染物排放去向,重点关注涉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情况。督促工业企业严格清污和雨污分流原则,对于排放污水不符合纳网标准或总量要求、废水治理不正常使用以及以规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实施环境行政处罚,促使企业的排放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责任单位:环保局

配合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

(三)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改造

抓紧实施崇福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2015年底前建成投运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2015年底前启动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桐乡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屠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改造项目和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提标扩建项目,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提标改造。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开发区、屠甸镇、水务集团

(四)推进生活污水管网建设

继续加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着重完善各镇区、人口聚集区生活污水毛细管网建设,有效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2015年前,桐乡中心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以上,各镇、街道镇区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新社区、“两新”社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推广农村分散型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大农户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水务集团

(五)强化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减排项目监管

针对上级环保部门发现的问题,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工艺,2015年11月10日前完成前期整改工作,处理工艺得到进一步优化,生化池表明浮泥现象基本消失,污水排放口在线监控监测数据实现稳定达标。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责任单位:开发区

配合单位:环保局

(六)强化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减排项目监管

濮院镇切实加大污水管网建设投入,扩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确保完成年度新增生活污水2000吨/日的年度目标。进一步推进印染行业转型升级,有效减少工业污水排放总量,至2015年,生活污水处理量需达到污水处理总量的40%以上。

责任单位:濮院镇

配合单位:环保局、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七)加快推进“两进两退”和四大行业整治提升

大力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着力抓好新产业、新企业的培育,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印染、造纸、化工、制革四大行业整治提升,按照“关停一批、整治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要求,优化全市重污染行业区域布局,全面提升工艺设备和污染治理水平,有效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

责任单位:环保局、经信局、发改局

配合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环保局、建设局、经信局、发改局、水务集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各责任单位要对照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整治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推动整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为整治行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镇、街道、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生活污水接入和处理率。各污水厂要切实提高运行管理,增加处理投入,确保治理工艺符合污水处理要求,实现污水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三)强化环境目标考核。市政府将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对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对于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和部门,将视情采取行政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对于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在2015年停止其区域内所有涉水新(改、扩)建项目的环保审批。对于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严厉查处,并将处罚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二篇 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城市规划

【文章编号】1006-3862(2001)06-0044-06

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FunctionChangeofShanghai’scentralurban

areaandurbanspatialrestructure

张水清ΠZHANGShui2qing 杜德斌ΠDUDe2bin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62)

(InstituteofUrbanandRegionalDevelopmentResearchECNU,Shanghai200062)

【摘 要】城市职能的调整与变化往往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文章通过对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过程与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引起了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关键词】 上海 职能转移 城市空间优化

Abstract:Thetransferringandadjustmentofurbanfunctionresultsinurbanspatialrestructure.Thepaperana2lyzesthetransferringprocessandcharacteristicsofShanghai’scentralurbanarea,andtriestoidentifytherela2tionbetweentheurbanfunctiontransferringandtheurbanspatialrestructure.Keywords:Shanghai functionchange urbanspatialre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城市学者认为城市职能是城市对城

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强调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国外学者则认为人们在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雅典宪章”中现代建筑学派进一步将城市的各项活动归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项职能。学者费利(Fely)强调了城市职能的动态性,认为城市职能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研究城市职能需引入时间层面。因而城市职能应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而地域分工性只是其一个方面。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内在机制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它既表现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即城市等级体系方面,也表现在城・44・

市内部结构方面,它是城市职能的空间载体与实现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也是随城市要素的变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其中城市职能转移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上海都市职能的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整合之间的关系。

1 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的过程111 传统制造业的转移

计划经济时期,在“变消费中心为生产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上海中心城区的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得到了急剧膨胀,其在全市的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远超过郊区。据1985年统计,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数为5397个,占全市的5016%;工业产值为594亿元,占全市的7116%。数千个工业企业星罗

城市发展研究8卷2001年6期 UrbanStudiesVol.8No.6,2001

城市规划

转”,对1Π3的都市型工业企业予以保留,对其他1Π3的工业企业进行改造。同时在工业

增量投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中心城区外围地带倾斜。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上海的传统制造业向外迁移的步伐明显加快。1988-1994年城区的工业企业占全市比重由4418%下降到3912%。1990年代以后上海中

棋布于280km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了8个工业区、70多个工业街坊和上千个工业点。工业过于集聚在中心城区,使得城区工业用地比例过于突出。1985年上海全市的工业用地比例高达2413%,人均工业用地达

2

到14139m(杨万钟,1988),远高于同期同等规模的国际大都市的比重;而且中央商业区的工业用地也达到较高的比例。1985年面

2

积仅5km的CBD地区工业用地比例为

2

914%;面积30km的CCD地区的工业用地比例为1512%(方今才,1986)。中心城区工业的高度密集不仅使得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上海的CBD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而且也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是上海市区“三废”的重要来源。据调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仅为5618%,处理达标率仅为3011%;工业废气处理率也仅为70%左右,致

2

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转移的速度趋快,尤其是中心城区核心区工业企业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明显减少,如1994-1998年,黄浦、南市、静安、卢湾、虹口所组成的核心区减少了441家,外缘区则增加了1992家;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数、总产值在全市所占的比重均趋于绝对下降的趋势(表1)。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数所占比例由1985年的5016%下降到1997年的2215%;而产值比重相应由7116%降至2818%;工业企业数变化不大,是因为中心城区的范围一直在扩大,并且1994年浦东新区部分地区纳入中心城区范围;从另一方面看,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工业企业一直趋于下降,如1994-1998年减少了441家,因而中心城区内部工业布局也趋于优化。

使上海地区酸雨频率上升至50%左右。

为优化上海城区的人居环境并提升上海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上海市政府通过存量调整与增量合理布局等手段对城区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如对总数1Π3的污染型企业实行“关、停、并、

表1

1985

1985—1997年上海工业布局变迁情况

1995

1997

企业个数(个)

全市中心城区郊区(县)外省市

10656(100)5397(5016)5170(4815)89(018)

工业产值(亿元)

830(100)594(7116)223(2711)1112(113)

企业个数(个)

15877(100)5528(3418)10331(6511)18(011)

工业产值(亿元)

4663(100)1628(3419)3001(6413)3516(018)

企业个数(个)

23986(100)5397(2215)18598(7715)14(-)

工业产值(亿元)

5448(100)1539(2818)3892(7114)17(013)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1986,1998年整理所得

注:本表市区主要指上海的黄浦、静安、卢湾、徐汇等10个旧城区,其面积1980年为22219km2,1985是280km2,1994年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浦东新区从南市、黄浦划出与川沙合并,2000年南市并入黄浦组成新黄浦区。

112 人口与居住职能的转移

经过长期聚集发展后的上海,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期的城区人口集中达到惊人的程度。与同等规模的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中心城区与内城区的人口密度显得过

大。上海城区1990年人口密度为22112人Π22km,纽约为9151人Πkm;上海的内环线以内

2

达到39057人Πkm,而与其功能相似的纽约曼哈顿区仅为20237Πkm,巴黎市区、东京核

22

心区则分别为20476人Πkm、13800人Πkm。

・45・

2

城市发展研究8卷2001年6期 UrbanStudiesVol.8No.6,2001

城市规划

人口过于集中使得上海不仅在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污水处理率、垃圾处

理率等方面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城市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在人均建设用地方面与国内大城市相比相差甚大,1980年代中后期上

2

海人均用地指标为30mΠ人,而同期北京、广

22

州分别为8218mΠ人、60mΠ人(同期建设部公

2

布的城市用地指标为60-120mΠ人),中心城区用地不足限制了上海城市功能的发挥。人口集中不仅加重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的负荷,也加剧了中心城区住房问题的长期性、严重性,并间接恶化了城市生态环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土地批租、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大规模进行,再加上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的大调整,促使中心城区核心部分的居民大量外迁,居住职能的外移趋势非常明显,中心城区人口高度集中的趋势开始有所缓解。自1991—1998年,中心城区共动迁40万户,150万人,单位12000

2

个,拆房3000万m,相当于1990年全区居住面积的1Π4,其人口绝对量持续减少,而城区外缘与城乡结合部人口则大量导入。根据对中心城区的93个街道调查,1990—1997年人口绝对减少的有52个,共减少74158万人(张善余,2000)。人口的大量外迁,减少了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口密度,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化。自1993—1998年,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口

2

密度减少了4651人Πkm,外缘区人口密度增

2

加了704人Πkm。其中中心城区超过60000

2

人Πkm的高密度区的范围和所居住的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半。随着城市土地市场和住宅市场的建立,城市郊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土地相对廉价、环境优美,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由国家、地方扶持的新型住宅与私营、合资经营的中高档花园别墅在此交错发展,因而边缘区成为居住选址的热点地区。由城市干道、地铁、轻轨组成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的・46・

建成,降低了居民的通勤成本,增加了城市近郊区的可达性,这使得上海城区的居住向外

转移的趋势有增无减。1993—1998年上海中

2

心城区核心区新建设住宅774万m,而边缘

2

区与郊区新建2927万m,远超过核心区。113 一般服务业与部分生产服务业的转移形势

随着上海制造业和居住向外转移,以零售商业为主的一般服务业也逐渐由中心城区向外转移,其转移的途径同样是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布局实现的。

城郊大片居住区的出现促成了郊区商业网络的发育、形成。目前在上海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地区新建了一批大型平价商城,如在北郊的共康地区新建的服饰商城营业面积

2

达35000m,双休日的营业额高达300万元;西北郊的锦江麦德龙商城固定客户多达18万个,月营业额达600万元;西南郊的IMM八百伴南方商城拥有固定客户20多万个;东北郊的“家乐福”超市年营业额更是高达215亿元(顾朝林,1999)。上海郊区已经形成了13个一级商业中心、27个二级商业中心和近500个三级和居住区级商业中心;自1988—1995年,郊区的商业就业人员增长率为2517%,而同期上海中心城区则仅为313%(崔彤彤,199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心城

区商业中心的相对衰落。号称“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商业街在1990年代初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14%,近年已降至10%,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商业街的情况与南京路相似(张善余,2000)。

在中心城区一般服务业向外转移的同时,部分高级生产服务业也开始出现转移和调整的趋势。生产服务业亦称办公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法律服务、银行信托、咨询等行业。生产服务业自都市中心区向边缘区扩张、转移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如多伦多市1988年的办公业机构数中心区有10887个,仅居都市区的3415%(总数

城市发展研究8卷2001年6期 UrbanStudiesVol.8No.6,2001

城市规划

和复兴繁荣时期(侯学钢,1998)。在前两个时期上海的办公业基本上位于外滩一带,如

上海外滩原有银行和办公大楼64幢、51幢;

22

办公面积分别为48175万m、23.12万m,分别居全市的90134%、47183%(外滩房屋置换公司资料,1996)。但1980年代中期以来,外滩的办公中心位置已发生了根本动摇,自1993—1998年静安、长宁、浦东的办公楼面积先后超过黄浦区(表2)

3

为31574个);中心城区的办公业就业人数26159万人,占都市区的4918%(总数为53135万);而多伦多都市区的次级办公业首要办公机构数在中心区(CD)、老郊区(IMA)、新郊区(OMA)的分布比例依次为2919%、5110%、191%(田文祝,1998)。上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办公业分布的分散化趋势也是

非常明显的。上海的办公业历经初步发展(1949年以前)、衰落(1949—1980年代后期)

表2

年份

黄浦

19931998

12216240

1993—1998年上海市区办公楼面积的变化和分布(单位:万m)

中心城区核心区静安

53176123

中心城区边缘区

虹口

6810335

卢湾

4213795

南市

157853

长宁

60205145

普陀

6711548

徐汇

100217117

杨浦

314817

闸北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

357742

浦东

5511459

增量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4,1999

  由表2可知,自90年代以来,中心城区外缘区办公楼新建的面积与规模明显超过核心区,而且其新增量的分布呈现均衡特征。办公楼供给区域的均衡性源于上海办公业发展的多极化特征。近年来,国内外办公机构在上海的区位选择不再局限于黄浦区的外滩、浦东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少数地区,长宁(主要是古北新区、虹桥商务区)、徐汇(主要是一些高级住宅区与商务楼的新建)、卢湾等也成为海内外办公机构选址的热点地区。因而相应的,上海的办公业已形成多极分散格局,其中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地位明显上升。2 上海空间结构优化

211 城市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向”

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职能活动的地域投影和空间载体,城市职能的转移必将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上海中心城区的制造业、居住与服务职能的转移,带来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这不仅表现在微观的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上,也集中体现在广域的城市拓展方向与城市体系优化上。

延伸

“摊大饼”圈层式模式适合于早期城市发展,但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大都市来说,已被证明是一种低效的城市扩展方式(E.W.Burgis,1933);而“轴向发展”与“点———轴”模式适合于经济较为发达阶段的区域发展与城市扩张(陆大道,1997)。过去上海的城市空间扩展的“摊大饼”式特征非常明显。建国后

2

上海的发展一直局限在280km的旧城区范围内,后来为解决工业的扩展而在近郊新建的北新泾、漕河泾、长桥和高桥等10个工业区很快与原来的老城区连为一体,并被为其配套的居住区层层包围,互相干扰。自1990年代开始实施的制造业郊迁与城市工业主战场转向郊区逐渐改变了这一格局,因为郊迁的产业布局基本上是采取连续性“轴向”伸展模式,即依托已建的和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交通道路,形成“居住走廊”型发展轴。目前上海已形成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构架,由“内环加十字”高架道、“三横三纵”和三环十射”组成的骨干道路网络和由地铁、轻轨、郊

・47・

城市发展研究8卷2001年6期 UrbanStudiesVol.8No.6,2001

城市规划

区高速公路组成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为城化城的地位也得到加强。可以预见,如果上

区外迁制造业、人口的再布局提供了区位指海城区疏解到郊区的产业与人口与郊区的城

向性。由指向西南莘庄方向的地铁一号线、镇建设相结合,并遵循“工业向工业园区集北部的沪嘉高速公路、东南的浦东国际机场中,居住向城镇集中”的原则,上海都市区城的地铁二号线、以及向西的地铁二号线、沪青市化必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并最终形成由平高速公路等沿线的城镇、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心城市2新城2中心镇2城镇”组成的完善的上海产业再布局重点,并形成上海城市发展的五条轴线。212 合理有序的城市体系的形成

目前上海的城市体系发育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1)小城镇过多。1999年上海郊区575159万人分散布局在202个乡镇中,乡镇镇域人口平均为5500人,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平均为21%,4000人以下的小城镇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城域人口在115-3万之间的有123个,占总数的61%;(2)郊区新城的缺位。小城镇过多,使得郊区无力重点建设新城与中心镇。上海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城,如1999年上海郊区最大的城镇松江也只有93824人。新城的缺位使得郊区城镇发育不足,无法形成对中心城市的“反磁力”的作用。目前上海的城市体系为“中心城区-郊区中心城镇-小城镇”的格局,而且中心镇与一般城镇的层级亦不甚分明,分工也不很明确。上海中心城区职能的疏解与转移为郊区城镇体系的发育提供了契机。因为针对中心城区职能疏解后的郊区产业与居住布局,上海市政府已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园区建设与郊区城镇化结合”的原则,并且明确提出“郊区要成为21世纪上海工业的主战场”,以“体现上海的实力和水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以及近来提出的“一城九镇”试点,有利于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并可发挥一些产业的规模效益与聚集效益,如汽车、钢铁、石化工业等。经过长期的中心城区职能疏解,上海郊区已形成一批专业城镇与特色城镇,如安亭汽车城、松江大学城、朱家角旅游城等,宝山钢铁城与金山石・48・

城镇体系。

213 产业空间布局的圈层结构

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向外迁移的结果,形成了布局合理、具有较强分工协作功能的产业空间结构。上海市内环线以内主要建设以印刷出版、食品饮料、成衣服装等为代表的“轻薄短小”的劳动密集型都市型工业;内外环线之间则主要发展以电子通讯、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外环线以外地区则以资本密集型的汽车、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为主。如目前在经认定的668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中心城区有532家,位于高校院所的有379家,占总数近60%(邱报等,2000),而上海的高校院所几乎都位于内外环线之间。目前从中心城区向外正在形成,单位土地面积工业生产产出效率逐渐降低、劳动密集程度逐渐减少、资本密集程度逐渐增加、对周围环境影响逐渐增强的圈层结构。这与上海的产业布局意图是基本相符合的,即市中心主要发展生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以都市工业为辅,以“体现上海的繁荣和繁华”;郊区则发展成为生产制造中心,以“体现上海的实力和水平”。214 中心城区用地结构逐渐优化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迁移与居民的迁移为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优化提供了空间。据统计,1991—1995年上海内城区调整了700多个工业生产点,涉及工业企业近450家,腾空工业用地面积300

2

万m;1996—1997年共调整了184个工业点,涉及近200家工业企业,共腾空工业用地170万m;1998、1999年则进一步加快了工业调整的步伐(曾刚,1999)。而自1995—1999

2

城市发展研究8卷2001年6期 UrbanStudiesVol.8No.6,2001

第三篇 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三是枢纽型和功能型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枢纽型、功能性设施建设快速提升。“三港两路”骨干工程相继建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和经济的辐射奠定了基础;以“申”字型高架道路、“半环加十字”的轨道交通、“三横三纵”地面主干道路为骨架的中心城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莘奉金、沪青平、外环线为先行的郊区高速公路网络初步构成,沪宁、沪杭、同三国道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外高桥电厂一期工程、吴淞煤气厂、长江引水、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等一大批功能性的重点骨干工程按规划相继建成,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是城市环境大大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全面完成。万里、春申等一批大型居住新区相继建成,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90年代初的6.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底的13.1平方米。一批电力、供水、排水、防汛、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市民居住配套设施明显完善,生活更加富足。

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以苏州河综合整治、清洁能源替代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苏州河干流黑臭基本消除,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绿化建设从美化城市为主转向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并重,以延中绿地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绿地相继建成,形成中心城绿化“环、楔、廊、园”全面建设的格局,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6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2.2%,并将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

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调整优化教育和文化资源,相继建成了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馆、松江大学园区和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一批多功能文化教育设施,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市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基于上述建设成就,上海分别获得了“世界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奖”殊荣。

近十多年,是上海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发展最快、成绩最显著的时期。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规划,在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坚持规划工作的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相统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

各级领导的规划意识极大增强。城市规划工作由市、区两级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协同抓,全社会共同关心规划,形成了上下一心、普遍重视规划的局面。城市规划立足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综合调控作用明显增强。

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为21世纪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框架。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有效地指导了浦东新区的形象建设和功能开发。1992年开始组织编制的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在一系列专题研究、征询意见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于1999年初编制完成,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为上海描绘了今后20年的发展蓝图。

第二,坚持规划编制的高起点和前瞻性,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质量。

规划编制方式实行开放式、市场化运作,引入国际方案征集、规划方案招投标等竞争机制,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借助“外智”和专家咨询辅助决策,倡导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普遍提高了规划质量。

第三,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规划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法制建设的发展,具有上海特点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以《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为代表的一整套法规规章的制订,为规划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城市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严格按照法规实施管理,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高了规划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第四,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是实施和完善“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适应了特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工作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分级管理”下,推行“一张蓝图、

一套法规、一个网络、一支队伍”的“四个一”工程,市和区县形成合力,提高了规划系统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了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步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的成功,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间的竞争,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世界级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在当前城市发展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引起重视。如中心城建筑容量过大,高层建筑总量过多,布局不够合理;郊区三个集中推进力度不够,城镇规模小、布局散等。为此,必须具有世界眼光,按照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明确新要求;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依靠全国、服务全国;必须加强区域合作,融入长江三角洲,取得和长江流域的整体发展。

我们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全面实施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间资源方面的调控作用,扎扎实实地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开创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国务院在批复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上海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和新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本行动计划重点对今后3年、5年和8年的城市规划建设任务作出部署和安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以“三港两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以举办一届出色的世博会为动力,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和布局调整,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加快浦东功能开发,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建设。

2、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郊一体化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连动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联动发展,统筹上海的交通网络、产业布局、能源建设和环境保护。立足于全市6340平方公里,合理安排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要增加绿化、增加公共空间,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郊区要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突出位置,高标准、严要求,在产业布局、城镇发展、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和土地等资源有效利用的力度,使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保护规划,健全保护法规,严格保护制度,在旧区改造和城市发展中,既要创造时代精品,又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 ——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发展。以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动力,努力提高国际化程度;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建设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加快实施信息化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信息技术的社

会化应用,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推进依法管理,鼓励公众参与,不断优化综合发展环境,提高法治化水平。

(二)总体目标

21世纪头20年,对上海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这个宏伟目标,中、近期上海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继续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到201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框架,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总体布局和主要标志。同时,要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1、总体布局

(1)人口布局

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充分考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和交通设施改善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按照2020年总人口为2000万左右的规模,考虑城市空间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人口综合调控,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户籍人口增长,合理调控非户籍常住人口规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合理人口布局,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加快中心城人口向郊区重点发展城镇疏解,吸引农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中心城常住人口2010年控制在850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800万人以内。

(2)城镇布局

着眼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在市域6340平方公里内统筹考虑中心城、新城、中心镇和一般镇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发展。切实防止中心城向外蔓延式发展和郊区沿交通线无序开发。中近期主要是:

中心城贯彻“双增双减”方针,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建设,有力推进人口疏解、功能提升、环境改善和景观优化;继续加快浦东新区的功能开发。

郊区实施“三个集中”,依托大交通和大产业支撑,充分发挥郊区城镇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中的重要作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集中力量建设新城,规划形成若干个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2010年人口规模在30万人以上的新城,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结合市级工业园区和高速公路节点、轨道交通站点,充分利用各城镇的历史基础和发展优势,加快推进试点城镇建设,稳步发展中心镇和一般镇,形成一批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与管理,积极调整规模小、布局散、占地多、环境差的农村自然村落,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点归并,大幅度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3)产业布局

坚持贯彻“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继续巩固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促进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中心城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中心城的金融、商贸、信息、管理等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无污染、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加快浦东的功能开发。加快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升级。

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张江微电子产业基地要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世界水平的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基地;安亭国际汽车产业基地要成为集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研发与科教、贸易与物流、汽车竞技体育与汽车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上海化学工业区石化产业基地要成为工艺先进、生态和谐、效益领先、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铁产业基地要建成我国最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铁生产及研发基地;临港新城产业基地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出口加工的新型产业基地;上海船舶产业基地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集常规船型优化、高新技术船型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船用关键配套设备以及专业服务于一体的船舶产业基地。

继续推进国家级、市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挥高新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鼓励大型新增高技术、高附加值工业项目向“1+3+9”国家级、市级工业园区集中,推进浦东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试点园区建设。

加大乡镇工业区整合力度。结合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逐步归并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工业区及零星工业点,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限制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工业区及零星工业点的发展。

2、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到2007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00美元左右。

(2)基本形成以“三港两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三港、两网”等枢纽型、功能性和网络化基础设施对于区域发展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之间的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条件;发挥轨道交通和重大基础设施对于市域城镇、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型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重点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的教育、医疗、体育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城市安全体系,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4)基本形成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创新体系。依托科技、依托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科技创新能力和配置资源的水平。二、主要任务

(一)科技教育

1、实施目标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人才资源高地,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科技进步、创新进取、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到2007年,基本建成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和学习型城市。

(1)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融合。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公共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技平台,建成若干与国际接轨、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加强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制。全面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形成若干个大学园区。

(3)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完善人才政策,优化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人才。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便利国内外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

(4)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全市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科教兴市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主要任务

(1)继续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完成“一区六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2007年,高新技术园区功能开发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0个以上。

(2)建成一批科教基础能力工程,推进集成电路、生物芯片、上海光源、动物医学等一批重要的国家、地方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3)基本完成“2+2+X”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构筑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大学城,建设以上海交通大学为重点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以及松江大学园区、南汇科教园区,做精做强若干所重点特色高校、一批强势学科、一批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孵化基地。建成金山、南汇、崇明、奉贤4所重点寄宿制高中。

(4)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工程。运用网络,提高科技资源共享程度,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平台和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篇 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五十年一遇的防洪堤呢?》

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五十年一遇的防洪堤呢?

原创2016-07-06俞孔坚

俞孔坚,景观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第一个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奖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我们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但水患越来越严重,裹掉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江河自己不能调节雨涝。

2014年,俞孔坚在一席曾经分享如上的观点。在全国大面积暴雨洪灾的当口,我们再一次推送这篇演讲给大家。文章略有删节,建议直接看视频。

大脚革命 俞孔坚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把乡下姑娘当作是土和丑的,只有是裹了脚才被认为是美的。比如这两个姑娘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脸很黑,脚很大,身体很结实健壮,另一个脸很白,脚很小,三寸金莲,我们一直认为后一个是典型的中国美女,腰不能站直,直了就不雅了。

中国古代对脚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三寸叫金莲,四寸叫银莲,五寸叫铁莲,再大就嫁不出去了,只能劳动,只能在乡下干活了。所以在中国,大家认为西施是最美的。西施走路弯腰,是因为她有病,后来有人研究她是得了心脏病,我们怎么会把一个病态的人看成是美,而把一个健康的能干活的大脚看成是丑的呢?

这是因为千百年来,美是少数城市人定义的。少数城市贵族为了有别于乡巴佬,为了有别于乡下人,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位,他的手段就是把正常的人变为不正常的人,把健康的人变为不健康的人,把能干活的人变为不事生产的人,这是我们对待人的审美观。

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就是让卖豆浆和油条的语言登了大雅之堂,变成了诗歌,变成了今天的白话文,那么我今天要讲的,是关于土地的、关于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场革命,一场设计的白话文革命。

大家也许会庆幸我们现在不裹脚了,为什么一百年前中国人这么傻,要把脚裹起来?也许一百年之后的人会说,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傻,因为我们还在裹脚,我们的审美观仍然是小脚的审美观,我们的价值观仍然是小脚的价值观。

你们看看我们的城市,再看看我们乡下的田园。丰产的稻田,稻田种的是稻子,丰产而美丽。但是我们不认为它是美的,

到了城里以后,我们把这样的田平掉了,种上了光鲜的草坪,灌溉施肥,一平米草坪每年要灌一吨的水才能把它养活,我们认为这是美的。

再看看我们乡下的田园,果实累累的桃子、梅子、梨子,但我们认为那是乡下的,一到城里我们都连根拔掉了。公园里种的都是这些树,都只开花不结果,我们不让它结果子,这些桃树的生殖器官变成了重瓣的花朵。

我们的鱼也是这样。我们农民养的鱼不是美的,河里的鱼不是美的。我们家里养的鱼都是中国特产的金鱼。金鱼实际上是最丑的,头是畸形的,腰是畸形的,尾巴是没有力气的,所以这个鱼如果放到黄浦江里,明天就死了。

我们对待土地、对待江河也是如此,用的是小脚这种畸形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你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大小江河,从这儿走出去五百米,你去看看我们黄浦江就是这样的。五百年一遇的防洪堤,一千年一遇的防洪堤,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

第五篇 上海污水厂,退二进三《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征求意见稿三)

——2011年2月**日在杭州市萧山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杭州市萧山区区长 盛阅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较好完成了区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 *%(现价);财政总收入*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分别增长* *%和*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920元,分别增长* *%和10.6%;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

一年来,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经济质量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新提高

产业升级持续深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75.01亿元,增长8.6%,其中五大特色产业产值64.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6.3%。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发展大厦建设进展顺利,10万亩江东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增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萧山萝卜干”被评为全市首只浙江区域名牌。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大力实施“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投资* *亿元,分别增长* *%和* *%。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 *亿元,增长* *%;新产品产值* *亿元,增长* *%,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和示范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申请专利* *件,授权专利* *件,分别增长* *%和*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只,浙江名牌13只。10家企业完成3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的主导制(修)订。获全省科技规模综合评价第一名。国防科技成果浙江技术转移中心萧山分中心挂牌成立,亚太机电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万向钱潮获得首批省政府质量奖。新增销售收入十亿元以上的企业* *家,其中百亿元以上* *家。* *家企业进

入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28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城)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财政总收入*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临江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工业性投入* *亿元。汽车产业实现销售产值* *亿元,增长* *%;青年莲花和东风裕隆汽车下线,杭维柯双离合器变速箱、重汽D08发动机、吉利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和广汽吉奥汽车产业合资项目落户。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产值* *亿元,增长* *%;万向新能源汽车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展广泛合作,东方电气风能及潮汐能发电机组等项目进展顺利;引进越西新能源客车、晶鑫科技太阳能坩埚、德国圣照光电太阳能光伏等项目。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亿元,增长* *%;三一重工等项目进展顺利;引进浙江南车轨道车辆、新松机器人、香港龙记模架、宁野农机等项目。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传化农业高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杭萧钢构成为首个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党山镇获“中国门业之乡”称号,建筑业实现产值* *亿元,增长* *%。

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 *亿元,增长* *%,12个项目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245亿元,占全省的12%。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成,引进杭州春天奥特莱斯购物

中心。浙江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十大商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镇街级农贸市场改造基本完成,村(社区)级农贸市场改造启动。积极落实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实现销售金额4.85亿元。全年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增长10.8%和15.7%。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等一系列节庆会展活动,扩大了“华东会客厅”品牌影响力。全力接轨世博,入围世博主题体验之旅“2010最受欢迎奖”线路。旅游“1010”工程加快推进,18个项目开工,7个项目建成开放。获“省十大市场强区”荣誉称号,闻堰镇被评为“中国江鲜美食之乡”。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举办萧山(北京)商务环境说明暨旅游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实际利用外资7.73亿美元,增长0.39%。到位市外内资85.67亿元,增长87.8%。单项合同外资平均值12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达38个。实现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74亿美元,增长31.7%。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2个,中方总投资8661.65万美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达到12804万美元和10286万美元,实现两个翻番。

发展潜力有效增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有力推进。实施* *个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实现中水回用* *吨,完成146家企业烟气污染整治。新增区镇两级污水管网* *公里,城区截污纳管率达到* *%,东片地区基本实现并网。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天。狠抓创模复检。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饮用水源地监测达标率达到100%。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大

力开展环保执法“雷霆”行动。省级生态区和3个省级生态镇创建通过市级核查,浦阳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新增* *个区级生态村,河庄街道建一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新增金融机构4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增长* *%。新增上市企业3家,第3家小额贷款公司着手组建,成立区再担保有限公司。国资经营总公司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城投集团组建并运作。完成区、镇(街)二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拓展用地空间近22万亩。争取各类用地指标20278亩,垦造耕地3258亩,复垦建设用地776亩,盘活存量土地* *亩。经营性土地出让3500亩,出让金180亿元。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2家,执行引智项目40项。

(二)推动城市化发展在城乡统筹中实现新突破

城乡规划日趋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不断细化,完成《萧山区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等31项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区控规单元和数字化地形图全覆盖。开展村庄布局规划修编,实行“有图纸建房”。专项规划不断深化,《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大江东航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浦阳江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完成。

基础设施不断延伸。道路投资再创新高,达到57亿元。“12881”工程加快建设,江东大道二期、义桥大桥南北接线、八柯线拓宽改造等道路通车,机场公路东段北半幅以及分流道路建成通车,临浦快速通道等工程开工建设,新开新城路隧道等工程有序推进。建设四路东伸二期、通城快速路、风情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