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林黛玉

时间:2021-10-30 17:40:24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2014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家。(1分) 10.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

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岁月钟声 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

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 有删改)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巍巍峻宇( ) ②方框( ) ③拆开( ) ④万籁俱静( ) ....18. 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四段 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 宋代戴复古说“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文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4分)

20. 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 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请分别概括出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21. 汪曾祺的散文温婉细腻,素朴中有挚味。正如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导的那样“贴”着生活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3分)

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 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22. “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3. 汪老六十六岁重归故里,童年的母校早已踪迹皆无,可这座记忆里的圣殿,却永远铸就在他 情感的基底,心灵的深处,生命的肌理,因此才有文末这些情谊款款的文字。文章最后一 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

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 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2分)

26.“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 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是”,一个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汉字。《说文解字》里解释,“是”指的是夏至时分太阳走到空间的基准点上。由此,“是”引申出“正确”、“善”、“遵从,以之为法则”等含义。人们习惯用“我是„„”这样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巴金说 :“我是作家,应当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置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是”字之前,是方方正正的“我”,“是”字之后是称谓。每种称谓,承载的是不同的职责和义务,诠释的是不同的信仰和理想,彰显的是不同的追求和坚守。

作为中学生,在不同的环境里你也会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我是学生,我是儿子(女儿),我是公民„„,请以“我是„„”开头,写出你在生活中的一种称谓,以及对这种称谓的认

篇二:《无题赏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译文 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 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 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 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 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

3、赏析 这篇《无题》全以首句“别”字为同篇主眼。“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别赋》是一篇惊心动魄而又美丽的赋而“黯然”二字也正是李商隐这首《无题》所表达的整个情怀与气氛。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离亭分首河桥洒泪——这是古代所常见描述的情景。离别之怀非可易当但若相逢未远重会不难那么分别自然也就无所用其魂销凄黯了。作者一句点破说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唯其暂时会之已是罕逢更觉长别之实难分舍。古有成语“别易会难”即是说会少离多。细解起来人生聚会一下常要费很大的经营安排周章曲折故为甚难而临到必须分手之时只说得一声“珍重”从此就要海角天涯风烟万里了——别易之意正所谓匆促片刻之间更咽一言之际便成长别是其易可知矣。“相见时难别亦难”其实是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义上翻进了一层感情缅邈深沉语言巧妙多姿。两个“难”字表面似同其实义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分量。 这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如异峰突起摄人心魄。它是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一个结论置于人的面前没有铺垫没有叙述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它打开了人对生活的理解空间何以相见难又何以别亦难。此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相见难难想见为这次的相见等待了多久渴望了多久?幻想了多久记得才刚刚分别为什么却如隔了三秋彼此注视的柔情还停留在眼中彼此相闻的气息还弥漫在鼻间彼此缠绵的呢喃还萦绕在耳畔彼此热恋的真挚还回旋在唇吻之间可是不见了心爱的人世界是如此空洞苍白。多想与那人形影不离多想与那人耳磨厮鬓。爱情的阻隔源于命运的阻隔可是即使隔着天涯海角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沿着这起句的感叹诗人不在直抒胸臆而是像飞流之下后的浅滩把人带入舒缓的情景之中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有两种意思一是东风软软地吹拂意识着力量的衰弱春天将尽百花凋残是从客观的场景中传递着春残局面也正是诗人的伤感的心境表现。其二是百花凋残曾经给百花带来生机的东风现在却没有能力扶助它们的保持鲜艳。既带将春来又何带了春去花自飘零水自流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这句又正好补充了首句的突兀。花经过了严冬好不容易在春天绽放了才让人看到它的美丽。这是相见难面对花的凋零这么美丽的东西一旦凋落又何时再见呢红楼梦中林黛玉叹道“明年花开知有谁”命运的无常

美丽的东西的无常更是爱情的无常。经过千难万阻百转千思“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感情升温于是离别更加恋恋不舍。如果一见之后更有可能永难再见这样的别就更加让人难。爱情的理想还能不能实现呢诗人是有着担忧的既希望于“东风”的救助也知是大势难转。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该做如何选择呢百花盛开得东风之有力也及至东风力尽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然。此句所咏者固非伤别适逢春晚的这一层浅意而实为身世遭逢、人生命运的深深叹惋。“东风无力百花残”令人置身于“闲愁万种”、“如花美眷似水年华”的痛苦而又美丽的境界中了。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两个"难"字浓缩了多少的爱怒哀愁孤独无助的苦恋凄凉无依的挣扎为盼一次重聚经历了多少曲折暮春时节百花也正纷纷凋零难道爱情在世俗面前也会如百花一般吗

这首诗中广为传诵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最为人称道它采用了比喻与双关的表现手法丝即是思蜡烛之泪与相思之泪蜡烛有心“替人垂泪到天明“此处烛泪却是把自己燃烧至死的决心。一种缠绵至死的执著一种无怨无悔的钟情将人带入一种人生境界这心声几乎就是誓言至死不愉的表白。这种彻底的感伤深情至无以复加的地步爱情升华到以一种彻底地牺牲精神来代替。春蚕那洁白柔韧的曲线不就是她伶娉袅娜的倩影吗也不正是她纯洁而柔韧的爱情内质吗蜡烛那刚直笔挺的躯体殒身不恤的个性不就是他风骨凛然的爱情象征吗阴柔与阳刚,优美与壮美汇成一条河流最后流向蓬莱仙境满怀希望的诗句恰恰写出了彻底绝望的心态,诗篇所表现的相思苦痛,浓郁的悲剧气氛绵延不绝使它成为爱情的绝唱。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诗人的思绪从自身开始转换成关注被思念者身上诗人想像着心上人一定和自己一样红颜易改青春易逝自己的爱情何时才能实现呢她多么希望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有一个美好的结果啊揽镜自照生怕华发早生。她日夜思念夜深了还在望月长吟“愿借月华流照君“。不仅想到对方而且还想到了她的冷暧她的感觉“夜吟应觉月光寒”正是“所思在远道”阻碍重重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她长久地望着月

光借长吟以抒郁闷情怀这时不仅是对人的思念还会有更为复杂的担忧、忧虑、失望、期待、渺茫等种种的情绪反映此时的月光便显得更加冷清。此情此景诗人同样有所体会于是联想到对方也会象自己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关心、体贴与牵念啊。 一个“改”字从诗的工巧而言是千锤百炼而后成从情的深挚而是千回百转而后得。青春不再逝水常东怎能不悄然心惊而唯恐容华有丝毫之退减留命以待沧桑保容以俟悦己其苦情密意全从一个“改”字传出。 夫当春暮百花已残岂有月光觉“寒”之理此寒如谓为“心境”所造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他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无题,林黛玉}.

本篇的尾联意致婉曲。蓬山海上三神山也自来以为可望而不可即之地。李商隐在另外一首诗中曾提到“刘郎已恨蓬山远”。而此处偏偏却说蓬山此去无多路。真的假的其答案在下一句已然自献分明试遣青鸟前往一探如何若果真是“无多路”又何须劳烦青鸟之仙翼神翔诗人之笔正是反面落墨蓬山去此不远乎曰不远——而此不远者实远之甚矣 蓬山万里青鸟难凭——毕竟是否能找到他面前而且带回音信呢抱着无限

的希望——可是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希望和祝祷罢了。只有这是春蚕和蜡烛的终生的期待。 爱情重于生命爱情又超越了生命。时光如此匆匆如此短暂还没来的及问他是否安然无恙还没来的及看她是否别来无恙离别的钟声已敲响,别离的笙箫已吹响聚会匆匆难以尽叙衷情再次分别不觉黯然魂断。下一次相见会是什么时候真担心难熬的相思会使自己云鬓改色容颜憔悴.相见无期眼看朱凋玉损芳颜难留怎不会令她深深愁苦?想他一定会夜夜重上高楼独自呤诗那清冷的月光是否会冻坏了他的身体那冰凉的露水是否会打湿他的衣衫就让那青鸟带去我的问候她的思念为她送去一些温暖。这是多么真挚又多么无奈的爱情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只能寄托于虚幻的神灵。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句既是安慰对方也是安慰自己。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此诗情绪由急到缓由喷薄而出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到缠绵悱恻哀感动人又由沉郁到一线光明柔肠百转宕荡起伏极尽曲婉之妙更兼其深情动人实为咏唱爱情的千古名作。 与情人相见不易因此离别便觉难舍。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雕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赵臣瑗赞曰言情至此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爱情让人悲伤至斯、绝望至斯、执着至斯、崇高至斯、美丽至斯。古今中外大凡伟大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总是充满艰辛和痛苦的一往情深、痴心不悔而且往往还得不到回报像一只执著的荆棘鸟惟有滴血才有歌唱。莎士比亚悲剧之冠《哈姆莱特》便是这样的例子。少年义山的初恋女冠与哈姆莱特的眷恋奥菲利娅在悲剧美学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哈姆莱特正是太过于强调爱情的诗美而这种诗美赖以向人间找寻对人心的变幻无常、人欲的险恶卑污有着深刻体认终于使自己的忧郁与患得患失、疑惧不安联了姻可怜的奥菲利娅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一种见面时借装疯以逃避她的真诚、炽热而不见面时又对她恋恋不忘的爱情

篇三:《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

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

《红楼梦》第40回里,林黛玉对贾宝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林黛玉为什么“最不喜欢”李商隐?在我们看来,林黛玉应该是喜欢李商隐的。黛玉诗情才情在众人之上,其诗"风流别致、诗新、立意新"(李纨评)。李商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可同样多愁善感的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知音?

首先必须清楚,黛玉并不是一个爱说假话的人。她宁可不说,也不说假话。所以这句话并不可能完全出于这个正统教育熏陶下的少女羞于在诗中表述“怀春之情”,一定与她的诗境、诗情有关。

李商隐约出生于公元811年,是大唐盛世正在衰败的时候,他只活了48岁。而这48年的生命有多半都处在内心极度的矛盾、痛苦之中。在政治上,他长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长期受到抑制和排挤,郁郁不得志;在感情上,他曾遇到过柳枝、宋华阳、锦瑟三次爱情,但都不得结果。后来与妻王氏感情笃厚,但其妻早逝。李商隐一生的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所以,他的诗大多隐僻甚至晦涩。

想来想去,私下以为,黛玉不喜欢李义山大概就在那"隐僻"二字之上。 第一,李商隐的“隐僻”对于自学诗歌、社会阅历甚浅的大观园少女来说,确实有相当大的阅读难度。要求她们领悟、欣赏诗中意蕴,未免太过苛求,林黛玉也概莫能外。

林黛玉的诗作大多是对未来命运的展望,很少怅惘徘徊于往事,从未言及父母俱在时如何共享天伦,失去双亲时如何悲痛,也从未试图改变命运,她一直以一种近乎审美的态度预知、欣赏自己将要遭遇的不幸。所以可以说,林黛玉不愿像李商隐那样在“惘然”中体验审美愉悦,而宁愿以自我欣赏的态度直面惨淡未来。且她极少从自己的爱情中取材,第34回在宝玉送来的手帕上题诗是唯一的一次。鉴于林黛玉偏于大气的诗境,也可知她并不屑于在爱情上耗费笔墨。

第二,林黛玉读诗写诗,最看重的不是“词句”而是“立意”、“意趣”真,情感真挚是她品诗作诗的基本原则;林黛玉欣赏的诗风多样,如王维的空灵、杜甫的沉郁、李白的爽朗,还有阮籍的精深、庾信的萧瑟、鲍照的忧愤等。李商隐的委婉缠绵则与林黛玉的喜好相去甚远。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林黛玉就说:“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她列举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和李白的七绝,再览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和鲍照诸家。林黛玉举出的诗人里,没有李商隐。

第三,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表现的多是爱情的失望,绝望,相思的苦闷等复杂的心情。黛玉本来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读了李商隐的诗后自然会更加感伤。而且宝玉、黛玉的爱情同诗中所写的也不太一样。他们由两小无猜而“存一段心事”,黛玉最初时时感到自己的爱情存在着威胁,来自宝钗,来自湘云。经过两人互相的试探,在三十二回宝玉“诉肺腑”之后,二人的感情就比较稳定了。在婚姻问题上,黛玉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父母,无人为自己“主张”,经常掉眼泪,多愁善感。可她对婚姻还是抱着希望的,她把希望寄托在封建家长,特别是贾母的身上。五十七回要认薛姨妈作娘,也是有这方面的打算。正因为得到了宝玉的爱情,又对婚姻抱着希望,所以从感情上,从内心深处或说在潜意识里,她拒绝接受描写悲观、绝望爱情的诗。

第四,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为“无题”,很难看出是表达给谁。这触动了黛玉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李义山那些懦弱隐忍的情感、那些令人费解的句子、那些把自己的思想、喜怒和真爱隐藏起来的时刻,黛玉是不喜欢的。她喜欢的是更豪迈、更坦诚、更自由抒发胸意的诗句。

然而,虽然林黛玉和李商隐审美趣味与性格差异不小,但他们的相似并不容抹煞。林黛玉欣赏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原诗应为:“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旅居在外,怀念朋友。风格一反往常绮丽晦涩,写景抒情,清疏秀朗。境界颇近林黛玉的诗作《秋窗风雨夕》。所以黛玉才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篇四:《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评析》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衙去,走马兰台如转蓬。

荷听雨的韵味--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众人游大观园,宝玉嫌"破荷叶可恨",嚷着要把池中的残荷拔去。林黛玉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读到这一节,我常常觉得诧异,诧异的不仅是林黛玉对"残荷听雨"意象的钟情,还有她对李商隐的拒斥态度。李商隐《柳枝五首》序记载了一个叫柳枝的少女,精通音律,当她听到李商隐的《燕台诗》时,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并相约诗人曰"与郎俱过"。同是多情少女,为什么林黛玉会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呢?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又有什么特别的意味,使得她如此留恋呢?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追忆。当人们很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追忆者有着意义,一对于一般的追忆而言,它往往也同时意味着一种面向未来的希望和规划;但残荷听雨却与此不同,那些摇曳在秋雨中的败叶枯枝,不再意味着对叶绿花红的任何憧憬,而是它的终结。在这自觉的终结体验中,却有着对枯萎过程最为深沉的绝望和抗议。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追忆,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它对李商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首《无题》诗能使我们进一步领略这种追忆的复杂韵味。

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爱意,它发生在一个通宵达旦的宴席上,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了的官场交际活动,从"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看来,那个女子是其中一个陪酒歌妓。但正是这个女子,却和李商隐在一片嘈杂之中,共同享有一份温情。我们还不能把它称为爱情,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是一个两情相悦的萌发状态,也许它只表现在一个相互怜惜的眼神中。诗人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一定想知道。一切都平淡如常:饮酒,行令,所有的感受都淹没在嘈嘈杂杂的喧嚣之中。没有表白,没有承诺,也没有任何约定,当应衙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消逝在忙忙碌碌的走马一般的日子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那只是一个温馨的情境,就象已经逝去的星辰和风,只留下一种淡淡的欢喜,一种深切感动,还有挥之不去的忧伤,使诗人不能放弃。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温馨的情境。

"身无彩凤双飞翼",所悲叹的首先是现实的困顿和绝望。李商隐少有才名,得显要赏识,人生象鼓满了风的帆,锦绣前程历历在目;但一次过于轻率的多少有些功利色彩的联姻,使这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不仅如此,李商隐还不得不背着忘恩负义和首鼠两端的罪责,艰难地前行。李商隐以自己的前途为年轻的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年的艰难的游幕生涯,使得李商隐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成为一个漂泊无根的人。一颗破碎的心灵由于对归宿的渴望,而变得多愁善感,变得多情。为了抗拒着冷漠无望的现实世界,诗人开始演绎、沉湎于一个又一个的温情体验。而"心有灵犀一点通",既是指相互赏识、两情相悦,也是指对彼此命运的认同。由此而生发的两情相悦,正是诗人所不断寻觅的自我拯救之道。

但一切都会改变。在"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失落感正被诗人酝酿着,使我们隐约闻到一种悲伤的气息。诗人在第一句重复了两个"昨夜",它提醒我们这只不过是一种追忆。据"走马兰台"一句推测,这一追忆发生在次日的官衙中。追忆是个人的事情,当诗人进入追忆之中的时候,它摒斥了外在现实世界,将"走马兰台"的无奈弃之一旁,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绝对真实之中,所以,它首先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此外,在一个感情波澜之后,诗人选择追忆,而不是--谋划和憧憬,它还表明了诗人就这一件情事本身,已经做出了一个了断,那就是自觉的放弃。正是这放弃的选择使我们感到震撼和失落,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断。

对这一段温情的放弃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当诗人在自己的脑海里象慢镜回放一样,重新体味着昨天晚上的一切,体味那已然消逝的星光和微风,体味永远伫立在那里的画楼和桂堂时,一切是如此的亲切,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遗漏,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有过深深的感动,这其中更有无限的惋惜和依恋。这是真正的追忆,它不包含有任何希望,这里有生命深处的大绝望。春酒已经饮尽,也许永远不会再有;蜡灯已经熄灭,也许永远不会再次点亮,但那种温润和暖意,将永远留在诗人的心中。追忆,使一切嘈杂都隐去,只剩下星光闪烁、微风轻拂,只剩下温暖的酒和摇曳的灯。就象无声电影一样,追忆虚化了昨晚的一切,只有温情,没有情节,因此无法谋划,只能回味。我们只能说,李商隐所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种虚幻的感受,他自觉地放弃了现实的可能性。但昨夜毕竟美好,令人深情留恋,那么,李商隐如何会心甘情愿做出放弃的选择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实仕途的绝望,人生信念的毁灭,可以通过感性世界来拯救。但在情感世界中,人就一定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吗?李商隐在自己的漂泊生涯中,有过多次爱情体验,恋爱的对象多不可考,有指为女冠、宫女、官妓,甚至主官的妻妾。无论如何,每一次爱情体验,对于李商隐来说,都是一次生命激情的燃烧,"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一个难熬的朝朝夕夕,既意味着对时光的珍惜,也意味着对时光的恐惧。所有的爱情都不会有结果,只留下深深的伤害和痛苦,留下一个个忧伤的追忆。那些毫无希望的爱情,还值得再次去追求吗?但追求中那些温馨的生命体验,又怎能轻易舍弃呢?一次次身心俱疲的失败,使得李商隐选择了追忆。追忆是一种退缩,是一种绝望的追求,也是最后的守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因为结局的"枉然",所以只能追忆;因为不让任何情节发生,所以只留下追忆,但在追忆中,温情却得到最小心翼翼的守护。对于李商隐来说,追忆已经成为一种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因为现实朝夕变幻,即使艳若娇荷,即使激情如火,也终将枯萎消逝,艳丽和激情是一种虚假,而虚假背后的悲哀才真

实,所以,李商隐只能把人生虚拟为一个情境,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