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之美的作文

时间:2021-10-30 14:10:55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美国母语作文研究》

美国“高考(SAT考试)”的母语作文研究

杨钟沛

文学院

汉(师)

【前段时间都在阅读黄全愈先生的《“高考”在美国》。作为一名师范生,以后是一定要从教的。当我们自己在从教的时候,注定是绕不过去教育评价的。而我们说,-不要】“考试”正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从小到大这些考试,特别是高考、中考,不仅仅是考的是学生,也在考老师,也在考家长。在中国的考试制度饱受诟病,议论纷纷的今日里面,对中美两国的考试制度进行研究既可以观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可以对我们的自身的考试教育评价系统产写【?】借鉴的作用。

黄全愈的名字在之前就听过,“《“高考”在美国》”这个书名也很吸引人,所以我从开学之初就借来看。我很喜欢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比如说道中国的教育考试非常注意“选拔和筛选”,而西方(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非常注意“检测和改善”。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是觉得这个观点应该是非常中肯的。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考试会只注意对学生的“淘汰”,而美国的考试则会更有人本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查漏补缺”呢?很明显,后者更具有人文的关怀,甚至说是离教育的本质更近一些,也似乎更加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说不论是“淘汰功能”还是“改善弥补”功能都是考试这种形式所具有的。何以中国的考试在前者挖掘的过深,更重要的,我们如何促进我们的考试朝“改善学生”的道路上走呢?

老实说【口语化的写作,不好】,我现在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思路。教育制度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人口息息相关,许多的问题我还没能进行有深度的考虑。作为一个没有留学背景的学生,在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国外的月亮”的时候,都诚惶诚恐,不敢完全信任。对黄全愈的这本书,有一个遗憾之处就是,写于2002年左右,距今已有十多年的距离。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面,中美两国都进行着课改,许多的情况和细节已经不能等量齐观了。所以,在但武刚老师的建议之下,结合我自己中文系的专业特质,我选择了研究美国的“高考(SAT)”考试中的作文考试,借此思考两国的教育评价不同。

二、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因此各个州的权利都很大,体现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不同的州可能会选用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考察形式。其中,SAT 考试 (Lhe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 ,为美国最具权威的大学入学考试,相当于我国的高考。刚才我在上文中已经讲到【不是文章或论文,是发言】,不仅中国在进行新课改,美国也同样在进行。2005年3月开始施行的新SAT(NEW SAT),增加了作文考试部分。美国SAT的写作部分,实际由作文考试与客观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即由一篇25分钟的限时作文和35分钟的49道多项选择题组成。本文当中所说的SAT作文考试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和语境,均指2005年开始施行的美国母语作文考试。

在2014年3月5日,美国大学委员会(CEEB)公布了新的SAT考试改革方案,并已于4月公布样题。新方案将于明年2016年正式实施,基本上与我国高考改革方案同步。新方案在考试内容上由过去的“批判性阅读、数学和作文”改为“论据阅读与写作、数学和作文”。【重要的信息要注释】不同于中国的一年一考的高考制度,美国的SAT考试在一年有七次,并且考生只要交报名费,就可以参加,并且可以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入学成绩。这几年也在争论,我们中国的“一年一考”是不是要被打破,看一些地方颁布的高考规则是即将被打破。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和质疑:一年多考会不会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复习负担?会不会给社会增添成本?的确说的有道理,也值得我们思考,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一年多考制度,试行一下。

SAT写作考试的满分为80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写作试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选择题型,主要考察(惯用)语法,这部分考试时间为35分钟,其分数约占SAT写作800满分的70%【也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分析,与写作有关吗?有什么特征?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或作文命题有什么启示】;另一部分为作文写作测试,考试时间为25分钟,其分数约占写作800满分的30%。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美国的SAT作文考试和我们中国的作文考试的不同。我们中国的母语作文考试分数一般是六十分,占到整张卷子满分(150分)的40%;相较之下,美国的写作(特指写作部分的议论文写作)明显在对SAT的影响是不及中国,可以看出,中国的高考非常重视写作。{母语之美的作文}.

美国的高考作文部分中包含了多项选择题,这是在中国的高考里面没有的。事实上,研究美国的考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考试里面的多项选择题这种题型都可见其身影,并且比重还不小;倒是主观题,在美国的许多考试中不太受青睐。我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因,但是我认为或许是美国人考虑到,在试卷中设立

主观题,教师的评分的效度不一定好;而单选题则有运气的成分,因此在一张试卷里面有许多的多选题。

美国SAT考试中的写作考试的多选题,有三种类型。一是改善句子(25道);二是发现句子的错误(18道);三是改进短文(6道)。

美国写作考试中的作文部分,时间只有二十五分钟,所以其推崇的文风是“观点明确,思路情绪,议论严谨,文风质朴”。另外美国的SAT的作文对于字数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一般是500个左右单词或者更多为宜。下面,我们选取了2011年10月,美国SAT写作部分考试的三个作文题目来进行分析:【最好能列举三年的作文题,要清晰概括这些作文题目的几个特征。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或作文命题有什么启示。分开写】

作文题一

提示语:对许多人而言“纪律”是一个贬义词,它与严酷的训练、严格的规章以及强烈的自律相联。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由只会来自纪律。纪律迫使我们牺牲即刻的报偿和欢愉,但是它也给我们生活以规则,防止我们铸成大错。它阻止我们屈服于冲动和弱点,从而解放我们,并达成我们的真正目标。

任务:人们需要纪律去达成自由?请计划和写作一篇论文,就此阐述您的观点。请注意运用推理和来自阅读、经验和观察所得的例证,支持您的立场。

作文题二{母语之美的作文}.

提示语:我们常常被鼓励要大胆,不要害怕会犯错误,不要纠缠于已犯的错误。但是,如果不对错误做出分析,例如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导致了一个项目的失败,那么,如何取得成功呢?而且,有一些众所周知别人已犯的错误,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也许,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能如此审慎理性地对待错误,我们就能避免各种错误了。

任务:为了取得进步,人们必须关注和反思错误? 请注意运用推理和来自阅读、经验和观察所得的例证,支持您的立场。

作文题三{母语之美的作文}.

提示语:制造幻觉,即误导的愿景、似是而非的理想,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重要事务之一了。不但广告商和政治家制造种种错误的承诺,而且,各种资讯、娱乐、升华我们生活的活动,例如最为优秀的作家、最具影响的领袖人物的作品,也在此列。这些承诺和活动,只是鼓励人们忽视基本的事实,拥有不切实

际的期望。

任务:不现实的承诺和误导的愿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 请注意运用推理和来自阅读、经验和观察所得的例证,支持您的立场。

这是三篇典型的美国SAT写作部分的作文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文题都由三部分构成,即提示语、问题和要求。其实这和中国许多的话题作文差不多。在一份试卷中,会有三个作文题,考生任选一个就可以(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作文考试应该学习)。但是我们发现,很不一样的是,就是作文具有的思辨性。

我们读美国的SAT作文题目,很难感受到出题人的主观倾向性。读这些题,感觉就像是辩论题,无论你选择哪一方面,都可以进行攻防,很多时候,并不存在选择哪一个就会好写一些。取决哪一个角度好些的,是你自己的直觉倾向和素材积累。而我们看中国的考试题,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都更加明确一些。于是总是感觉中国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主题都是惊人的相似,总是在歌颂相同的东西(这几年就在流行歌颂隐逸、不慕名利„„),当然我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确值得歌颂和肯定,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呼唤和渴望,但是问题在于,当考生很明确知道自己的作文是要有既定价值取向的时候,他能够说出多少的实话?反观美国的作文题目,并不想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在生活在已经成为了缄默知识的话题(比如要善良、要奉献„„),他们选取的话题没有明确的善恶判断和是非标准,更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非常大的渗透。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命题人却是希望学生选择一个方向,体现自己的观点。我们如果对比两个国家的作文试题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作文评分标准很在乎学生的思想倾向有没有问题;而美国,不是说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但是他们在出作文题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思想倾向性的暗示。或许这样的作文成绩,会更能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行文能力。

三、{母语之美的作文}.

当我们做完了一个简单地比较作文题之后,我还有两点要提出。首先第一点,就是美国对于作文能力的考查,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SAT里面的写作部分。比如AP考试中也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考察;学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还会给学校写一个“开卷作文”,这也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于母语作文的考查形式是多层次的;而中国就是通过高考的一篇作文来进行。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SAT考试中美国的作文分数并不高的原因,因为他们并没有打算用一篇作文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点,我们真的不能觉得国外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圆。不同的教育目的、文化积淀、社会制度、人口状态、思想观念都会导致教育评价的不同。在上文中,我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高考局部修改的建议,但是依旧没有推翻现行的高考制度大厦。或许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国家层面的不断重视,非教育力量的更少干预,改革的深入,我们的高考作文教育评价方式会更加人性和公正。

参考文献{母语之美的作文}.

1、 冯生尧 中美高考母语考科与作文考核之对比[J],中国考试,2013

2、 黄全愈 高考在美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朱建军 美国SAT高考作文及其启示_上_兼谈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 [J],中

学语文教学,2011

4、 陈彦琛 美国SAT考试概况介绍[D],华东理工大学

杨钟沛

文学院汉(师)

篇二:《中、美母语教材的一般比较》

龙源期刊网 .cn

中、美母语教材的一般比较

作者:邓维策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年第12期

本文称为一般比较,是因为笔者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只是在教材的外在形式上做简单的对比,指出形式上的异同,而不能对两国母语教材做全面的、深入的研究。本文用来比较的教材是:江苏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以下简称《语》)和马浩岚编译、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供12~18岁学生使用的《美国语文》 (以下简称《美》)。 现代课程是由课程理念、课程规划、教科书、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组成的系统,各个环节统一在课程对象之下,是课程对象运动、分化出的特殊形式。作为现代课程的一个环节,教科书必须具有现代课程意识,能够紧扣课程对象,贯彻课程精神,执行课程规划,通过导学系统把教学引向课程目标。

一、关于课程目标的比较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没有规定统一性的课程目标,对母语课程的规定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什么,人们还在争论,实体对象不明确,依赖于实体而存在的性质却成为课程的根据。无论是必修课程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还是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语言文字应用、文化等,都各自独立、相互排斥,其间并无内在联系同一的课程意识,所谓“共同基础”不过是主观方面的、空洞的一厢情愿罢了。

“国语”作为课程名称前后,学术界出版了多部“文法”专著,为国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从而摆脱了单纯的经验教学,走向了理性的母语教育。“语文”作为学科名称之后,六十多年过去了,出版了数量可观的专著,几乎没有一本专著阐述母语知识体系。学术界对母语的科学研究是课程规划的基础,我国没有课程规划,学术研究的缺席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理论混沌、规划阙如的情况下, 《语》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课程意识。“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能够关怀学生成长,指示获得教养的途径,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 《语》在每个单元的后面介绍了语言知识,体现了课程应有的品质。语言有理解和表达两种运动方式, 《语》课后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每一单元之后,设计了独立的写作训练。 《语》在理论界存在的道德论、文化论、人格论的喧嚣声里,拨开迷雾,坚守了“语言”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的总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的观念,作为有教养的、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这个标准规定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指出了语言学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价值。

篇三:《作文》

这就是我

我是一个刚上初中的活泼、调皮的小男孩。我,今年13岁,身高一米六二,有一头又

黑又硬的头发,有两道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嵌在黑脸蛋儿上,我有一个又高又大的鼻子,给我这张脸增加了个棱角。这就是我——钱程强。你们认识我吗?

在小学里,我有很多缺点,记得有一次数学测试时,我非常粗心大意。因为,我在试卷

上做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本来我可以做对的,但是,我把 数字“0”写成了”6“。后来,试卷发下来之后,我就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做完试卷,不认真检查。现在,我要在这个新的学校里改正这个粗心的坏习惯。

但是,我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我在小学的时候字写的非常马虎,一个个东倒西歪。现

在,我一定会在这个新校园改正这些毛病

虽然我有许多缺点,但是我是一个酷爱数学的小男孩。但我知道你们有些人都喜欢其他

科目,很少人喜欢数学。也许,你们听了我的缺点介绍,一定会问我:“你数学总是那么粗心大意,应该考试会考得很差,你怎么会喜欢数学,你应该会讨厌数学才对”。我老实告诉你们吧:“一个人本身就会有粗心大意,但是粗心大意并不会让你讨厌哪门功课,反而会让你更加喜欢它。努力地学好它,考试考好它。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每次数学考试,我总会粗心大意,但我每次都考了九十多分。”

现在,你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了吧!没错,我就是酷爱数学的小男孩,活泼

调皮的小男孩,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在许多人的眼中也许只是一门学科。但我认为,生活离不开语文,因为到处都有语文的痕迹。

文字是语文的“灵魂之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都在使用博大精深的语文汉字。它是我们的标志,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街道上,随便都能看见语文,能听见语文,能感受语文。她能纳百川,化作空气,一点点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书本上、电视上、报纸上满是汉字。街头的叫喊,街尾的叫骂,全都充斥着乡土气息、语文气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报刊中,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使我们的文字组织能力逐步地提高;平时的交谈,使我们更有语感。

仓颉创造文字到现在经济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祖辈就不断的改变文字,使文字更清楚,更清晰,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早上起来,跟父母说的“早上好”是语文;看书籍是语文;做作业是语文。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是语文。{母语之美的作文}.

早上一觉醒来,走出窗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啊。小贩的抬价声,买方的压价声,朋友的谈话声,充斥着街道图书馆里的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一个个我们所熟悉的汉字排起队来,抑扬顿挫,连缀成句。一切都在语文的基础上进行着,一切都是不平凡的。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只要掌握了母语,哪怕是亡国奴也能复国。”由此可见一斑,母语到底起着一个怎样的作用,语文又起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学会发现、寻找、使用语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春天是生机的,夏天是炽热的,冬天是纯真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寂的,我却要赞美她。 秋天是欢欣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错的。你看,秋姑娘是多么慷慨仁慈,她一挥水袖,大地便脱下了绿色的外袍,换上了金色的裙套。她所到之处,秋风飒爽。秋姑娘似乎要报答人们的辛劳,从果篮里像便是戏法似地掏出一个个瓜果,洒向大地。果园里,一棵棵的果树上挂满了色泽鲜艳的果子;田野里,稻子小姐早早换上了金灿灿的礼服,戴上了沉甸甸的耳

环、发饰,她弯着腰,毕恭毕敬地好像在迎接秋姑娘的到来;院子里,几株石榴咧开了嘴,露出一排排整齐的牙齿,正等着人们采摘。

秋天是忙碌的。秋天的大地,处处充满了丰收的欢喜,也浸满了勤劳的汗水。那地里的农民,鞠着腰弯着背,头上围着一条毛巾,手中的镰刀不住的挥舞着,在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的弧线。不一会,变得像小山一样高,土里,使他们快乐的汗水;果农也不闲着,他们七手八脚的采摘树上熟透的果子,偶尔还对不小心掉到地上的好水果发出“啧啧”的惋惜声,

很快,一筐筐的果子就集装成箱运到城里,卖给果贩,数着花花绿绿的票子笑得合不拢嘴。 秋天是芬芳的。那隆起的山坡上,金黄的田埂边,开满了一簇簇的野菊花,有白的,黄的,还有紫的,远远看去,如繁星,如瀑布,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像一条被舞台灯光照着闪烁发光的长裙。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的垂落交叉着,有着一种山林的“野味”。近看这些野菊花也不那么动人,只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啊,那丰收的秋,那忙碌的秋,那芬芳的秋,无不独具韵味,敞开你心灵的眼睛,去看一看这美丽的、诗情画意的秋吧!

秋天的枫叶

慢慢地,草黄了,风凉了,衣多了,我们知道,美丽的秋姑娘已经向我们走来了

我漫步在树林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灿烂燃烧着的枫树叶,远远望去,宛如一团团

淋不灭的火焰。这让我不由地想起唐朝大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走进枫林,一阵微风吹过,枫叶宝宝们热情地点头,好像是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想,这些枫叶肯定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它们为了迎接我们都不惜把手拍红了。我轻轻捡起一片枫叶,仔细观察起来。一片枫叶由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边上有些粗糙,红色的茎细细长长,活像一只张开的红色小手。另外,我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它变化的色彩。春天,枫叶是绿油油的,但一到秋天,它们就会来一次彻底的换装——全装都是穿上红色时装。为整个秋天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再走进一看,又发现每一片枫叶都有它的独特之美:正的,歪的,直的,卷的,高高翘

起的,倒吊在枝干上的,五花八门,形态各异。有的三两片聚在一起,仿佛在一起商量着什么;有的整片叶子都卷缩在一起,或许它觉得秋天太冷了,卷缩起来会暖和一些;有的两侧微曲,好似双手合十,祈祷着什么;还有的全身都舒展开来了,好像在美美地享受着这秋天的习习凉风。

又一阵风吹来了,枫叶“沙沙”作响,一片片枫叶随风飘落,犹如一只只正在盘旋的竹

蜻蜓,又如一个身穿红衣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看着这些枫叶一片片地落下来。我心中不禁充满疑惑:为什么这些枫叶会没完没了地落下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再次看着这枫叶,心中便有了答案。噢,原来它们是为了报答枫树妈妈和大地的养育之恩愿化作泥土献给她们。这真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泥土更护花”啊!

我又一次低头看着这片美丽且古老的枫叶,叶面深红胜火,背面鲜红如舞。我用手轻轻

抚叶面,感受着它叶脉的苍劲有力,深深凝视着它,于是它便映进了我的心里,直到永远,永远……

哦,我爱这美丽、迷人的枫叶!

篇四:《爱中华爱母语试卷》

1、《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C.《西游记》

3、D.冬天景色

4、A.春秋战国

5、A.杜甫

6、B.井栏

7、D. 屈原

8、B.林则徐

19、A.雷锋

10、A.1997,1999

11、A、1949.10.1

12、A、北京

13、B、4

14、C 、56 汉族

15、A、李四光

16、B、胡锦涛

17、C、香港、澳门

18、B、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19、 A.陆游

20、C.培根

21、B.高尔基

22、B、第二

23、A、扁鹊

24、A.孙武

25、A.计量单位

26 、C

27、C

28、C

29、B

30、B. 笔画是5画

【参考答案】

9、应划掉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

10、粗略的反义词是“细致”、瞬间的反义词是“永恒”

11、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12、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13、作者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

14、阅读书籍

15、【改题标准】表明你的观点(得1分),引述作者观点(1分)、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论说自己观点(1分)、语言通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