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壮族的作文

时间:2021-10-30 08:05:48 初一作文

篇一:《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二)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三)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

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篇二:《初中作文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作文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者:蔡小珍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12期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各具特色,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壮族儿女,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把自己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初中作文教学中,让壮族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传承,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沐浴在本民族的灿烂传统文化阳光下,将会使初中作文教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使学生作文更丰富多彩。

一、壮族传统文化特点

广西是壮族人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自古以来,我们的壮族先民,古骆越人一直在岭南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他们在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生存生活方式,创造出壮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璀璨的精神文化。他们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形成了灿烂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尤其在右江流域的隆安,是我国野生稻的原生地之一,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稻作中心区,因此隆安的“那”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在隆安境内相继出土的大石铲、牙章、遗骨等文物以及发现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为隆安县是“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为隆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一)壮民族把“稻田”称为“那”,壮族传统文化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文化。(二)人们在劳动活动中,以歌传言,以歌传情,因而产生了“排歌”,排歌,多以五言为主,四句为一组,以“嘿那”为后缀音而结束。(三)壮民族的俚语、歌谣,是先人劳动生活的积累,幽默风趣,朗朗上口。(四)壮民族的传说、道巫多以惩恶扬善为内容,力劝人们孝敬父母、团结同族,行善积德等。

总之,壮族传统文化虽没有文字记载,但其历史悠久,语汇丰富,并以押腹韵为主,采用比兴手法,亦庄亦谐的诠释出经岁月锤炼又光彩夺目的人生哲理,真实地演绎着壮族人民从容洒脱的生活态度,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已经构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系列文化。

二、壮族传统文化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联系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隆安县民族中学,作为民族学校,95%的学生来自壮族地区,他们在壮语言氛围中长大,从小听壮话、说壮话,耳染目睹这些没有文字的壮族语言,同时也受到了其特有文化的熏陶。但是,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壮族初中生,他们不仅仅是壮族的后代,更是炎黄子孙,对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于大汉民族留下的无数灿烂文化精髓,他们更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发扬光大。而对于壮族传统文化这朵奇葩也不应该丢掉。

篇三:《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

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篇四:《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写壮族的作文}.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一)

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直到去年暑假,我才得以有幸去到桂林,饱览了一番桂林的山水风光。

要说起桂林,最有名的地方莫过于漓江了。漓江的水,不比西湖的秀丽,不够长江的雄伟,更比不上黄河气势磅礴,但我却觉得它是最美丽的。我们去年去桂林,就船游了一次漓江。

那时还是早上,云雾还没有散尽,我们就出发了。漓江两岸山恋起伏,奇峰怪石数不胜数,山谷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蒙上了一层轻纱,显得更加朦胧、神秘了。这漓江好像一条绸带,在山峰间蜿蜒盘旋。远远望去,江面波光粼粼,近看江水又绿得出奇,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仰望两岸的高峰,峰上云雾缭绕,山谷曲折蜿蜒,像一条带子从云间飘落下来,还有一些稀散的小草星星般点缀其间。船慢慢行进突然,太阳出来了,云雾散尽,青山绿水现出了自己的倩影。

一座座屏风般的悬悬崖峭壁上,涂抹着七色的彩霞,赤橙黄绿青蓝紫,像给山谷化上了五彩缤纷的浓妆,真是美不胜收。漓江也现出了它的秀姿,它是那么的清,那么的绿,那么的静,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咦,前面不是象鼻山吗?象鼻山就像一头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在喝水,真是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写壮族的作文}.

啊,桂林山水真是名不虚传,我也算是不枉此行了。桂林,我爱你!{写壮族的作文}.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二)

桂林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风景区,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提起桂林的美丽,人们往往想到,挺拔峻峭的山峰,形状各异的岩洞里的奇石,倒影清翠的漓江,这一切令人留连往返。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桂林玩,从飞机上往下看,田地向一块块黄绿相间的地毯,山峰从平地崛起,如莲似笋的样子。

当我坐船在漓江畅游时,我更近距离地感觉到了这些山的诱人魅力。漓江上最先看见的景点是鲤鱼挂壁,真像一只鲤鱼挂在山壁上。最后这来到了阳朔,到了千里画廊。看见有像猪八戒的山,有的山从后看像小企鹅,从侧面看像一个驼背的老大爷,从前面看像一个小男孩儿。

桂林真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也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三){写壮族的作文}.

早闻桂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暑假里,我身临其境,令rén dà开眼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下了车以后,我与爸爸妈妈悠闲自在地漫步着,这儿的风景可真不错!远望那蔚蓝的万里晴空,绿油油的草地,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桂林的山,果然名不虚传。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凶猛的老鹰,还有的像怒吼的雄狮。但是这些石峰都比不上大名鼎鼎的象鼻!

我们来到象鼻山脚下。啊!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一只硕大无比的石象。瞧!这只石象翘起了长长的鼻子,竖起了又细又小的尾巴,抬起了柱子似的大腿,好像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

桂林的水,果然甲天下!在那清澈见底的漓江里,还可以看见一条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在嬉戏呢!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桂林山水可真美啊!

篇五:《六年级下人教版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

六年级下人教版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写壮族的作文}.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作文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人教版二单元作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篇六:《壮族农村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壮族农村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写壮族的作文}.

【摘 要】目前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本文仅就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壮族 农村 中学作文教学

与北方汉族地区和发达城市相比较,广大的壮族农村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上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这对学习语文,即学习汉语和汉语文学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困难。笔者身处壮族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前线,对目前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深刻的体会。现仅就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的理解,并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然而,对目前广大的壮族农村语文教师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纵观之,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材料贫乏,内容无新意

壮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总体的感觉是材料非常贫乏。许

篇七:《壮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郑陆中心小学六(2)班 徐舒苑 我和妈妈观看完了《开学第一课》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一季,《 开学第一课》是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着“爱国”“勇敢”“团結”“自强”4个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回顾历史。

唱响国歌,在激昂的歌声中,我们奋勇向前。在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奶奶登台讲述,秦怡奶奶不仅会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述的是真正的战斗,还透露自己与国歌之门的“特殊缘分”想想那些没有老辈的革命先驱,那有时至分日的乐享和平,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向这些老英雄们致敬、敬礼。在第一篇章中让我们明白一定要爱国。

当我们通过“王二小”的少年英雄形象,人们在歌曲和故事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了“王二小”的小伙伴史林山老人时,我的眼洭湿润了,溢出䁔暖的泪水,史林山老人在电视里还有原来这些英雄少年的真实面貌,更细致入微地重视“王二小”选择英勇牺牲的情感脉络,史林山老人声情并茂,几度落泪。

《开学第一课》让我学习了平时不知道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收看,被认为有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爱国”。

指导老师:承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