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的习俗

时间:2021-10-29 13:56:59 初一作文

篇一:《六 一民俗秀》

六一 民俗秀

篇二:《6人生礼仪习俗》

第六章、人生仪礼民俗

内容:主要就人的一生的主要阶段介绍人生仪礼的内涵和功能。

重点:民众生活中最为隆重最丰富多彩的婚丧仪礼和习俗。

难点:透过人生仪礼,从中理解中国人的生死观。掌握人生礼仪概念,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1、人生礼仪,是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人生礼仪,在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中有一种独特的称谓,叫“通过礼仪”,即在生命的某些环节上,通过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2、“洗三”是指婴儿出生之后第三天举行的庆贺仪式,也叫做“三朝”。

3、“抓周”是在孩子周岁生日这一天举行的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仪式。

4、所谓“产翁”,通俗一点讲,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丈夫)坐月子。具体形式是:妇女分娩后,由丈夫代替妻子坐褥,接受饮食和医疗等方面的特殊照顾以及亲友的祝贺,禁吃某些食物,不事繁重劳动。而产妇却需下地干活,服侍产翁。“产翁”是在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它是在母权制势力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男子为迅速获得对子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采取的一种方式。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子女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中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族中曾流行产翁习俗。西欧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中,也有此俗。学者们认为,这种产育习俗,表现了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的一种斗争。现在这种习俗已绝迹。

5、成年礼仪中的考验具有多重意义,比较明显的意义上使那些具将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的得到身心的磨练,从而具有迎接未来艰苦生活的能力。从情绪感受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在仪式中所遭受的痛苦越大,就越会强烈的意识到自身社会地位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此外,这种考验本身具有“死亡与再生”的象征意义,使年轻人从依赖父母的状态中分离出来。

6、抢婚。又叫“掠夺婚”。指通过抢掠妇女而缔结的婚姻关系。这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存在。

7、姑舅表婚。是指兄弟的子女与姊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这种近亲婚配常以某种亲族感情和继承关系作为依据。按照传统的伦理观念,它被认为是“亲上加亲”而肯定下来。

8、转房婚。转房婚是指长兄亡故,小叔与嫂子结为夫妻。这种叔嫂婚使财产、劳力、后代子女都不至于流失。与之情形相似的,还有弟亡后弟媳转嫁给兄长;姊亡后,妹妹续嫁给姐夫;父亡后儿子娶父亲的妾氏等。

9、不落夫家。已出嫁的女子,除了在节日喜庆的日子由丈夫专程接回家住几天之外,婚后生育以前不能在夫家住。女子要在娘家直至怀孕临产才被接回夫家。这种婚姻形态,叫做“不落夫家”,又叫“长住娘家”,主要存在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惠安一带及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10、我国古代的婚姻礼仪讲究“六礼”,即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

11、悬棺葬。这种葬法,是将装有死者的棺木置于悬崖绝壁之上,置于形式险峻的崖洞内。这些形势险峻的崖洞,或利用天然洞穴,或人工凿石头成穴,以放置棺木。

12、瓮葬。也称“二次葬”、“捡骨葬”。指初葬若干年,待尸体腐烂后,再通过正式的仪式开墓地拾遗骨装入瓦瓮中进行再次安葬。

14、丧葬礼仪的主题基本上是:1表现生者对死者的哀悼;2怀念死者生前的功德;3超度亡灵,使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4通过信仰和禁忌仪式,免除生者对于死者的惧怕心理和寄托对于死者的美好愿望。

第一节 人生仪礼概论

一、人生仪礼的概念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文化人类学上叫做通过仪礼。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中国传统人生仪礼习俗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俗。生的各个阶段的仪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脱离前状况的仪式:人生中凡是脱离以前状况的异常重要的变化,都叫做脱离前状况,这时举行的仪式就叫脱离前状况的仪式。如,诞生礼、丧礼等

(二)过渡阶段的仪式:人生中各重要阶段相间隔的过程,都是过渡阶段,此时举行的仪式叫作过渡阶段的仪式。如满月、百日、周岁、十二岁等。

(三)进入新状况的仪式: 过渡阶段后进入重要生活阶段的所有仪式都叫作进入新状况的仪式。如成年礼、婚礼。

二、人生仪礼的类型(一)诞生仪礼(二)成年仪礼(三)婚姻仪礼(四)丧葬仪礼

第二节 诞生仪礼

一、求子习俗:包括向神灵祈子、由旁人送子、性器官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孕期习俗:包括怀孕、胎教、饮食、服饰、起居、行为举止等几项。

三、诞生习俗:包括准备产房、坐草和临盆、报喜、开奶、洗三、坐月子、满月、百晬、周岁等。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就是新生儿诞生后举行的仪式,其目的主要是祈福和驱邪。 中国人既重男女之生,又重男女之别。《礼记》中载,生男孩“设弧于门左”,生女孩“设帨于门右”。这期间的过度礼仪较多,如洗三、满月、百日、剃发礼、命名礼、周岁(抓周)、认舅礼、等。

诞生礼及其后的过渡期礼在我国有两个突出特点: 1、所有仪式的意义都在于长命、长寿,这是自古以来育儿的主导观念。 2、历来以生男的仪式为重,生女后的仪式一切从简。{6一的习俗}.

第三节 成年仪礼

一、成年礼的意义:成年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仪形式,是指男子二十岁时加冠转入成年阶段的仪礼,又称冠礼。古时,偶用冠礼来表述年龄:如“弱冠”、“冠岁”、“冠者”。

二、成年礼的规范与特征{6一的习俗}.

(一)年龄规定

(二)成年礼的性别区分

(三)成年礼中的考验

(四)成熟标志

第四节 婚姻仪礼{6一的习俗}.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二、婚姻的发展

按马克思的研究和观点,人类婚姻经历了如下各阶段:

(一)群婚阶段(二)血缘婚阶段(三)伙婚阶段(四)对偶婚阶段(五)专偶婚阶段

三、婚姻形态:中国传统的婚姻形态包括掠夺婚、服役婚、买卖婚、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招养夫婚、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共妻婚、职注婚、试验婚、自愿婚等形态。

在我国婚姻民俗史上,大致有十六种婚姻民俗形式,具体如下:

1、掠夺婚,称抢婚,是一种古代婚姻形式,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婚姻形式。

2、服役婚:服役婚是以男方到女方家服劳役为结婚条件的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 男方服劳役等于男子向女家支付妻子的身价,是对女家失去一个女劳力的先期赔偿。

3、买卖婚: 买卖婚是以男方用相当数量财物为代价换娶女方为妻的一种婚姻形式,是古代氏族外婚议婚的一种发展形式。

4、表亲婚:表亲婚是指兄弟的子女与姊妹的子女成婚的一种婚姻形式。 表亲婚的民俗传统依据:亲族之间固有的感情基础;兄弟姊妹间在财产继承关系方面的某种联系;古老的姑舅观念,即古代认为舅家娶姑家女儿为媳,是对当年姑的出嫁的一种赔偿或互换。

5、交换婚: 交换婚是古代氏族外婚的一种古俗形式,它是两个氏族的男方协议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的做法,是一种几乎完全对等的交换议婚形式。{6一的习俗}.

6、转房婚:学术上又称做逆缘婚,是古代“夫兄弟”、“妻姊妹”共夫共妻的残余形式。 表现为:兄亡,嫂嫁其弟;弟亡,弟妻转嫁其兄;姊亡,妹续嫁给姐夫;嫡子继承父妾;伯叔母转嫁侄儿等。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

7、招养婚:招养婚,即古已有之的入赘婚形式的典型样式,民间俗称“招养老女婿”或“倒插门”。其表现为:女不出嫁,招男方入女家为婿,主要是女方需要养老接代。

8、招养夫婚。招养夫婚,是一种重婚的一妻多夫的变异形式,在东北俗称为“搭伙”或“拉帮套”。其特点是已婚女子的本夫患重病不能抚养妻子儿女或老人,家境贫困,只得依靠另招一夫,负责负担全家生活重担。

9、典妻婚:典妻婚,又称做承典婚,是旧社会买卖婚派生出来的临时婚形式,其以男方用财物租用已婚女子作临时夫妻为特点。

10、童养婚,是我国封建剥削制度加家长制产生的一种婚姻畸形。童养婚包括两种情况:

(一)家有子嗣,同时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作为养女,长大后转为儿媳;(二)暂无子嗣,先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作为养女,待生子再将养女转为儿媳--等郎婚。

11、指腹婚,俗称“胎婚”,是封建时代兴起的一种包办婚姻形式。其特点是:两家女主人同时有孕,指腹相约,产后如一男一女,结为夫妻,是家长制为子女包办预订婚约的变态形式。

12、冥婚,又称为嫁殇婚或“鬼婚”,是一种古老的封建迷信的婚俗类型,它是以男女双方为已死儿女联姻的婚嫁关系为特点的。

13、共妻婚:共妻婚是解放前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古婚俗残余形式,是古代血缘婚、亚血缘婚的对偶变异形式。这种形式多以兄弟共妻为特点的。

14、阿注婚,“阿注”是朋友的意思,阿注婚是我国永宁纳西族的一种“望门居”或“访妻婚”婚俗形式。它是以女子招夫,男不过门,只到女家偶居为特点的一种古老婚俗。

15、试验婚,是过去西南少数民族中常见的婚姻形式,它以未正式结婚前先举行试婚同居仪礼为婚俗特点的,是自愿婚的一种萌芽形式。

16、自愿婚,是以男女双方在经济、生活、感情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平等与均衡,不受其他外力左右或支配为特点的正常婚俗。

四、婚姻的仪礼习俗:中国传统的婚姻仪礼习俗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除此之外还有媒人和离婚等习俗。

五、我国婚姻习俗举例:婚礼是标志一个人进入了建立个体家庭、发展家族的重要礼仪。 我国自古以来为婚礼制定了“六礼”,分别代表婚礼六个阶段的不同仪式。

婚礼的“六礼”分别是: 1、纳采: 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程序是: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用雁。

2、问名:这是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出生年月日准备合婚的仪式。此礼男方仍送雁为礼。 问名礼对我国婚礼影响很深,迷信成分极大。

3、纳吉: 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再通知女方的仪式。后世称这个阶段的礼仪为“订盟”,现代称“订婚”,是婚礼中关键的礼仪。此阶段送礼仍为雁,并以此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4、纳征:又称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也叫“完聘”、“大聘”、“过大礼”等。

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好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女方同意时的仪式。仍以雁为礼。

6、亲迎:是新郎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是婚礼的主要过程。

亲迎仪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迎亲 (2)等亲

附:我国婚姻的其他民俗传承

一、离婚: 我国古代把离婚叫做“出妻”,离婚的妇女叫做“弃妇”。

(一)古代离婚的条件--“七出三不去”

1、,七出,也叫七去或七弃,就是七个弃妻的理由:

(1)无子 (2)淫泆 (3)不事姑舅 (4)口舌

(5)盗窃 (6)妒忌 (7)恶疾

2、三不去,虽然有七出的行为,但有三种情况是不允许弃妻的。三不去,就是三个不弃妻的理由。 (1)经持舅姑之丧; (2)娶时贱后贵; (3)有所受无所归。{6一的习俗}.

(二)促成离婚的根据

1、以夫妻双方同意为根据的离婚;

2、以丈夫一方的意志为依据提出的离婚,是以夫权为转移的离婚制;

3、以妻子一方的意志为依据提出的离婚,是有一定保护妇女权益作用的离婚制;

4、以男女任何一方要求离婚并无法调节为依据的离婚制,是一种尊重现实的合理婚俗; 5、以男女双方以外的第三者的意志为根据的离婚,是一种封建强制性婚俗。

(三)构成离婚的因素

无论是旧式婚姻还是新式婚姻,构成离婚的因素有八种,分别是:

1、性格不合 2、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3、侮辱虐待

4、与老人不睦 5、经济生活矛盾 6、犯罪{6一的习俗}.

7、恶疾 8、遗弃

二、 媒,是婚姻习俗中派生出来的婚姻职业,以此为职业者被称为“媒人”,古时称为“媒妁”,是说合婚姻的中介人,现代社会也称其为介绍人。

(一)在古代,媒有两种形式:

1、民间媒人,宋代出现“鬼媒人”

2、官媒,也称媒官或媒互人

(二)现代媒的两种状态

1、沿袭旧俗,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的媒人,但没有旧制的特权;

2、为自愿婚牵线搭桥,有媒的形式,没有媒的性质的媒人。

第五节 寿辰仪礼

第六节 丧葬仪礼

一、丧葬仪礼的类型:中国的丧葬习俗主要包括停尸仪式、报丧仪式、招魂、送魂仪式、做七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等。传统的丧葬仪礼包括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曝葬、腹葬、拣骨葬、崖葬、塔葬等几种类型。

丧葬礼,简称丧礼或葬礼,是人结束了一生后,由亲戚、邻里、好友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

(一)我国各民族的古老葬礼类型: 1、土葬 2、火葬 3、水葬 4、天葬,又名露天葬、鸟葬、风葬 5、药物存尸 6、复合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