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安静的人作文

时间:2021-10-27 20:20:58 节日作文

篇一:《讲章 安静的人》

立志作安静人

经文:131.1耶和华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131:2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131:3以色列阿、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

现代中文译本对诗131:1-3有新的译法:“上主啊,我不敢再狂傲,也不敢再妄自尊大。我不敢再有大企图,也不敢再做力所不及的事。我安适满足。像断奶的婴儿倚偎在母亲怀里,我的心宁静。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这三节经文,分别是对神说话、对己说话、对他人说话。和合本三次提到“我的心”,说明这诗是在写照心灵。刻画了心无宁静的原因是:“心里狂傲”、“眼目高大”、“轻举妄动”,这正是一个浮躁之人生的生动写照。同时,诗人也告诉我们得到心灵平安的秘诀则是:“单纯依偎”、“断奶成长”,这是一个日渐成熟基督徒的真实描写。

显然,一个已经断了奶的孩子还是来到母亲怀里,其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奶,他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有奶便是娘”的蒙昧婴孩,而是一个懂得在母亲怀里享受温暖和亲情的人。当一个基督徒到神面前来,不再是因为得饼吃饱,而是为了享受与神之间那种爱的关系,那么,此时神的心意是何等地得到满足。

引言:今日,有些信徒来到主前祈祷,其内容总是离不开“求告”,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长此以往,将“祷告”变成“申请报告”就离开了“祈祷是与神交通”的本质和宗旨。一旦祈祷未蒙应允,“报告”未被告批准,内心便充满怨言、灰心和疑惑,平安尽失、喜乐顿消,难有平静,不能安稳。事实上,真正的祷告精髓是“与神作爱的交谈”,倚偎于主怀中,在爱中校正自己、建立自己、长大自己。忙,忘,亡

1

“忙”,似乎是现代人的最大特点,活在当下,少见有谁不忙的。似乎无一人有空闲,无一刻可歇息。男人不忙,被怀疑事业无成,人缘寡合。女人不忙,便有四肢不勤,家务失查之嫌。于是,“忙着哪!”成为人可以不读书、不回家,不礼拜、不事奉等最响亮的借口。

古汉字是一种形象文字,我的理解是:“忙”字即“心亡”,就是“心”若偏离了,就成了“忘”,故“忙”人一般易“忘”。情况若继续下去,“心”不见了,那就成了“亡”,这就更不妙了!“心”一动,情况更不一样。知道这个,你就知道不能再瞎忙了。

“忘”常常是“忙”的结果,忘记生日、忘记约会、忘记所托、忘记感恩、忘记灵修......忘了不该忘的。而“亡”更是“忘”后之结局,因为忙而忘了对身体的保养顾惜,结果身体虚耗,未老先衰。因为忙而忘了对灵命的活水滋润,结果灵命枯干,昏睡跌倒。

人们因为忙,忘了原本与家人团聚分享爱情亲情的机会。信徒因为忙,忽略了与上帝亲近享受甜蜜团契的良辰。因为忙,身体经常透支,心灵陷入疲惫。夜深人静之时突然发现,已经与家人好久没有坐下来进行深度层面的倾谈了,也日渐陌生了做一做“一日三省吾身”的功夫,更是没有时光“进入内室,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父”了(太6:6)。就这样,因为生活的琐事,忘却了生命中要事。

网络上有一份为期长达5年的研究报告称,全球的基督徒都因为越来越忙以至无暇事奉上帝。此份关于妨碍灵命成长的调查共对2万多名年龄介乎15岁至88岁的基督徒进行问卷和走访,涵盖139个国家。其中有超过40%的基督徒表示,他们“经常”或“时常”为这事或那事不断地忙碌着,这忙碌的生活使他们疏离神。大约60%的基督徒认为自己“经常”或“时常”因生活的繁琐而妨碍他们与神建立关系。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牧师也承认自己忙得不可开交(54%),且也妨碍着他们与神的关系(65%)。“这是可悲的,也是讽刺的。牧师本来是最应该能够帮助人们逃离忙碌枷锁的,但他们自己竟然也被忙碌的锁链缠绕着”,带领该课题进行研究的南查尔斯顿大学商业学院管理学副教授MichaelZigarelli博士说道。“当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数量的提升,使我们与神的关系疏离,也

2

使我们与神想要加给我们的丰盛、充满喜乐及得胜的生命无缘。”基督徒被忙碌的文化所同化,变得匆忙及超负荷,这导致神在基督徒的生命中被边缘化,引致与神的关系变坏,而这又导致基督徒越来越容易受世俗生活的法则所影响,最终更加趋同于那样的忙碌文化,匆忙又超负荷。之后,这样的恶性循环又再一次开始。所以Zigarelli博士建议通过“重新整理我们的想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其中包括“重新整理我们思考的方式去思索上帝是谁以及上帝要我们如何生活”。

当年主耶稣昼夜作工,也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但他知道美好的音乐需要“细拉”(休止),伟大的圣工需要学习“静中得力”的秘诀,所以他最忙也要带门徒“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可6:31)。在种种危机和困难面前,耶稣不选择“枉然劳力”,而是与门徒一起退到神怀里“歇一歇”。这是一种工作、休息及等候与奔跑的节奏,也是神创造及赐福的生活方式。而今在这高度文明与物质化的时代,默想是打造心灵花园的工具,专注是提升心灵境界的态度。透过灵修默想的操练,你将重寻面对明天的力量,并使空虚的心灵得着满足。以至你不会像马大一样“忙乱”,也不会像以扫一样“累昏”。因为赐人安息的上帝给人的生活原本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无须手忙脚乱,更不必头昏脑涨。

因此,当你说“唉,忙死了”的时候,请先检查一下,是否事先是那平稳安静的“心”已经丢了!

彼前3:4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箴言14:30“心里平静,可使身体健康。但嫉妒能使骨头朽烂。”

的确,现代人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是来源于心理问题,有统计说约有2/3的疾病是由于精神、心理的因素造成的。身居现实社会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人的笑容被还贷之苦压垮,有人的舒坦被升职之累驱逐,也有人的平安被物价之高吓飞,也有人的喜乐被突如其来的飞来到横祸所冲走......基督徒在这汹涌澎湃的世俗浪潮中难免会随波逐流,因此需要“灵魂的锚”!

一、嘴巴安静(出14:14)

14:13 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

14:14 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

以色列人过红海的故事中,面对外面因法老凶险危机重重,内部因百姓惧怕而怨言多多。此时,神仆摩西对百姓发出指令,要静候主恩:“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这的意思十他清楚,神要亲自为人作战,人只要镇定,不要作声。出埃及是神的计划,摩西率众前往迦南是神的心意,行在神自己旨意中的每一个脚步,他的路径一定充满脂油。这是基督徒可以放心的:顺服神的旨意未必样样都顺利。但听从主的安排,主一定负责你到底。信徒在世难免经过试炼危难,但危难一定有赖,试炼一定得助,静侯一定得恩!我们当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神应许的人”,我们当深信先知的经验:“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赛28:16)

3

风最大无法扰乱星星的宁静,因为星星在天上;浪最凶无法搅动海底的平静,因为海底在深处。孩子们为何对陌人显得惊恐万状,而只要投入母亲的怀抱就有平安,因为他们知道母亲最爱他们。大卫深知所信的是谁,故此能在逆境中说:“我默默无声,专等候神!”(诗62:1)今天身处艰难之中的弟兄姐妹,请不要“心里烦躁”,也不必“忧愁焦虑”,忍耐等候主吧!

林前14:33

14:32 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

14:33 因为 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

14:34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他们说话.他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

14:35 他们若要学甚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性格安静的人作文}.

“安静的人不会困惑、畏惧,就像挂钟在风雨中依然摆动,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安静的人继续走自己的路程。而能在黑夜里凭信心行路的人,必会看见胜利的曙光!”-----史蒂文逊

二、身体安静(赛30:15)

30:15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30:16 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30:17 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们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顶的旗杆、冈上的大旗。30:18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因为耶和华是公平的 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至高的上主──以色列神圣的上帝对他的子民说∶“回来吧,安心信靠我,你们就得安全;镇静等待我,你们就有力量。”但是你们不愿意......得救、在乎归回与安静;得力、在于宁静与信靠。

宇宙中充满“静中藏力”的哲理,“万有引力”从未发出雷声隆隆,却维系着大小星球的秩序;太阳不曾像风暴一样强劲有声、呼呼作响,但却让那些穿着厚衣服的人们纷纷解衣宽带。力量并不一定存在于喧嚷和热闹之中,却总让人感受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妙!

基督徒在安静中可领受圣言(王上19:11-14),在平稳中经历神的同在。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着能力,神就是我们的力量的泉源。正常的灵修生活,能保持与神美好关系,意味我们与力量之源相连,与活水江河相通,我们行走不会疲乏,奔跑不会困倦。

诗46: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这“休息”一词,有人把它翻译成“不徒然挣扎!”今天这个充满博弈的社会中,有人在“拚搏”,但也有太多的人在“徒然挣扎”,包括一些基督徒。然而神的命令却是“你们要休息!”格里斐斯博士说:“安静不只是嘈杂的反面,而是完全不激动,不匆忙,心中没有任何 4

搅扰。因为这一切都消耗我们的力量,惟有安静和从容,才能积蓄我们的能力。”想想也对,世上伟大人物差不多都是从安静中培养出来的:摩西在山上韬光养晦、保罗在沙漠闭静退修、主耶稣在旷野静中得力。

三、做事安静(赛42:1-3)

42:1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42:2 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42:3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 以赛亚宣讲的基督是一位受苦的仆人的样式,“他不声张、不喧嚷,街上也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赛53:2)基督到世上来,他重视的工作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但他为人却从来不敲锣打鼓或哗众取宠,总是谦卑隐藏、默默无闻。这也许正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宣传神的创造奇功这是何等伟大的事,然而,对于人来说,整个宇宙却是“无言无语、无声音可听”,这依然是“静作主工”的范例。

主耶稣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太6:

1)其实,善事行在人面前并不算错,错是错在“故意”所为。难怪主耶稣行了很妙的神迹,做了很大的善事,却总是说“不可将这事告诉人”!(路9:21)这正是中国古人所言的:“上善若水,水默流无息”。

帖前4:11

4:11 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

安静做主工作,决不徒然。而爱的行动又每每比言语更能打动人,使作工更有果效。讲道不一定人听清,但行动比讲章更生动。有这样一首诗,是一位信徒写给传福音给他的牧师:“并非因为你的讲道/也非因是你的奔跑/而是因为你的微笑/让我看见基督之音容笑貌”。

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一种静作主工。“安静”不单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状态,更是一种生命装饰。让我们“立志作安静人。”

5

篇二:《作文》

1

人非圣贤,多有不足,人必须度量大,对他人要宽容。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对于人生,也许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就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涉身世上,相信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 人和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也就因此点点滴滴在心头郁结成冰。

常常听见周围的人不住地说累,殊不知每个人原本都可以很轻松、很潇洒的,前提就是彼此多一些宽容,少一点苛求计较。一个天性善良、心地纯洁的乐观主义者,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而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心胸开朗的乐观主义者,待人接物都抱着宽大为怀的态度,自然他把万事万物都会看得很正常而毫无邪恶。而往往有些人则会陷谴责、迁怒于容颜中,恨不能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自然便不会领略到开心的真谛。所谓有修养的君子,做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尤其是做事方面,宁可显得笨拙一些,绝对不愿自作聪明。

宽容是一种力量,在冲突与不愉快发生时,宽容是“以柔克刚”,进而达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境。

宽容是一种品格,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曾经以为缺少宽容,生活中的很多人会为琐碎小事,耿耿于怀,冲冠一怒,甚至彼此恶语相伤;曾经以为缺少宽容,会使正常的生活陷入斤斤计较的泥潭,生活暗淡无光。

宽容是一种淡泊的人情味,让心头弥漫着感动和友善,领略到为人的操守和品位;宽容犹如爱,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坚强有力的表现,看似仅仅对别人做出了善意的举动,而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内心的充实和肯定呢?理智地退却,大度地谦让,将会有一片海阔天空的灿烂天地任你驰骋。理解宽容,学会宽容,宽容是潇洒处世的精髓,

宽容是你永保魅力的一道永恒的风景。

2

我认为汉字最杰出的是在成语和文言文方面。

成语,含五一文,是简洁精辟的,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当然也可以是古代文人造词或从典故引申而来。比如亡羊补牢、梁上君子、刻舟求剑等十典型的典故类成语,如空空如也、临深履薄、任重道远等则是典型的造词而得的成语。

文人造成语最为频繁的时期当是春秋战国时期,比如《论语》,就是一本很好的成语手册,里面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成语,有比如《庄子》,亦有许多诸如游刃有余、庖丁解牛等非常漂亮的成语。那么为什么在当时会涌现出如此多绝妙的成语呢?这恐怕要归功于战争这东西。如果没有战争,没有兵慌马乱、战火纷飞,各诸侯国之间和平相处,搞搞贸易,玩玩经济,那恐怕中国的文字(至少成语方面)不会有如此高的造诣。正是由于战争,许多有识之士就已是到他们有活干了,于是涌现出诸子百家,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各派人士奔走于各国之间,努力向君主和愚民们灌输他们的思想,愚民们容易糊弄,而君主们,尤其是他们手下的爪牙心服,个个老奸巨滑,居心叵测,不讲究些技巧策略是必败无疑的。于是,各派人士不管是胡编乱造还是道听途说,搜刮来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来作为事实论据,以此来直接或间接证明他们的观点(事实证明效果非常非常的好)。于是,许许多多典故类的成语也就诞生了,至于每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真是假,那就很难说了,但对于成语本身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文字这种东西本身就是真真假假。

至于人们流传下来的成语,则是属于“实利”的,不漂亮不精彩但很到位、很贴切,所以往往和俗语分不清楚。但又是何必呢?何必去区分成语与俗语呢?成语本身不就是变相的俗语吗?

汉字极讲究“音”“形”,成语亦是如此。比如“风驰电掣”,不但读起来如同闪电一般,而且在字形上给人一种快节奏、迅猛的感觉;又比如“魑魅魍魉”,一看这词就给人阴森森恐怖的感觉,好像感觉鬼怪结伴者过来。

关于文言文,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最为辉煌的成就了。在我看来,从文言文到简体中文,可以以算是一种极大的退步(虽然我不太爱做文言文的练习)。还是说《论语》,有人说半本《论语》可以治天下,那是对的。《论语》字数并不多,半本更少,却蕴含着无穷的道理,这岂是现代书可以做到?又比如唐诗宋词,好的诗词,随手钠一片,就可以将其扩展成洋洋洒洒的一篇美文,然诗词只需寥寥数语,所以说诗词是艺术的结晶是毫不夸张的。二现代诗,不仅长而且啰嗦,意境不美,内涵俗套,往往着两三行就看不下去,故好诗不多,雅诗难觅。

文言文的优点不仅在于其极为精辟、极为简洁,而且在于其极有书卷味,可谓读之甚爽、甚爽。

文言文的精辟是登峰造极的。故绝大部分成语都出自文言文,至于为何古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惜墨如金,我猜测是由于科举制度。因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字的发展方向。而儒学经义恰好绝大部分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精品,当时为了讲学,为了游说,不得不把语言简化简化再简化,毕竟愚民和奸臣们不会浪费时间在听你滔滔不绝当中。所以,就得到登峰造极的文言文并一再流传。

文言文是极有“味”的,这个“味”即书卷味,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几年前,马悦然写过一篇随笔《巨人都到哪里去了》。巨人都到哪里去了?自从巨人赵元任去世后,哪里去找第二个用文言文上课的人?这个瑞典人已经意识到汉字文化的衰退。 想象文言文中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不得不对古代文人的学识而惊叹

1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生命线在自己手中,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不因别人改变自己,自己决定一切。 在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则是叛逆的;在老师眼中,成绩差的学生,则是无知的;在众人眼中,平庸的人,则是无能的。

有时,会因父母的责备,而生气发怒;有时,会因老师的夸奖,沾沾自喜;有时,会因别人的一句不屑,而产生敌意。也许,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因别人的行为、语言、表情等,而引发出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为什么要为别人而改变自己,让别人左右自己呢?

我是一个安静的人,有时可以说是沉默寡言。在童年时光里,别人的回忆,都充满着嬉闹欢悦的笑声,而我的回忆,是一点点的蓝;步入少年、青年,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偶尔观赏窗外风景,偶尔聆听细细雨声。我的心里,一直是静的。

静,使我不敢和别人敞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交流;静,使我变得沉默寡言;静,使我上课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许,这一切,都是对我以后成长的不利因素吧!父母曾多次教导我,多沟通、交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