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2021-10-27 19:38:52 节日作文

篇一:《对被征土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对被征土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李大来等

【案由】在我市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就业是一大难题。他们人口众多,但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还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这就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技能性人才严重短缺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情况。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尖锐矛盾,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建议】对大多数被征地农民来讲,就业是他们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保障。建议加强培训规划,在依托各地现有劳动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努力把培训点设到基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培训设施、设备及资金的投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后的成功就业率。

要采取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1+1”模式,为被征地农民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为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提供机会。鼓励参加考核,对已获得《就业培训合格证》的中年被征地农民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社保、医保,也可以是生活必需品等。

篇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请表》

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补贴申请表

注:此申报表一式四份

篇三:《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已成为高层共识,广大农民对此满怀期望。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关系着广大农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就业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的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被征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除了用土地换社会养老保障金的安置办法之外,再就业问题成为被征地农民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应技能培训的农民,早已找到工作;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或年龄偏大的农民,根本无法或者很难找到工作,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生活底线,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城市弱势群体。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稳定、对城乡和谐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成为政府、社会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建立健全被

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建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了切实解决沙尔沁镇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信念,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联合以就业为指导的万联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开展了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事宜。通过开展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培训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

从2015年2月开始至4月底,从最初的调研,宣传,组织培训,到考试结业,历时3个月之久的关于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在4月29日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5年2月6日,开发区人社局副局长刘志强同志到沙尔沁镇开展培训专业调研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持证上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面对现状,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人做出对沙尔沁镇被征地农民进行“四免”式岗前培训的工作计划。“四免”即免培训费,免午餐费,免考试费,免职业技能证费。凡经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发放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同时人社局将优先考虑推荐到驻区企业工作。此次培训充分利用万联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资,实训就业,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的确保被征地农民学有所长。

对培训对象的要求则是:凡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身体健康的被征地劳动力人员(男,18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内;女18周岁以上至50周岁以内,18周岁至40周岁的被征地劳动力人员则为此次培训的重点对象)。

培训方式:按照培训专业课程的要求,采取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培训时长:为期20天的学习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10天,实际操作能力学习10天。

当日,刘局长带领人社局同志亲自走访村民家中,为村民耐心讲解此项工作的意义,村民反映强烈,都表示愿意积极配合。

2015年3月10日,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与万联职业技能学校的校长一行人,来到沙尔沁镇色令板村和沙尔沁村对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就业培训事项进行实地调研。考虑到被征地农民提升职业技能意识差,原有职业技能单一,技术含量低,适应性差等劣势,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工作人员亲自到被征地农民家中进行讲解,还到村名经常聚集的地方宣传,张贴通知海报。经过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商讨最终确定色令板村报名时间为2015年3月12日上午,沙尔沁村报名时间为2015年3月12日下午,报名地点均为各村村委会,培训内容主要以餐饮服务为主。2015年3月13日,开发区职业技能培训班正式开课。

2015年4月1日,为期20天的课程在开心愉悦的学习氛围

中结束。4月2日,开发区人社局联系沙尔沁工业区的三家企业(大友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精德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华蒙通物流公司)和呼和浩特市女神大酒店,昭君大酒店,为参加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的学员组织就业推荐招聘会,招聘会选址在沙尔沁中心学校。此次招聘以就近工作为准则,重点服务对象是沙尔沁镇被征地农民,当然没有参加就业培训班的被征地农民我们也欢迎他们参加此次招聘会。招聘会为农民提供多种岗位,推荐招聘会为用工企业与求职人员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会场招聘企业与被招聘者积极互动,现场气氛良好。参与到此次招聘会的被征地农民有60人左右,其中30人签订了就业推荐协议,2人现场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2015年4月29日,在开发区人社局的主办下,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在沙尔沁中心学校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实操,考试内容为餐饮服务业,考试人数为51人。至此关于第一期职业技能培训事项告一段落。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变为市民,就应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

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开发区人社局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总结此次培训的经验和教训,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他们今后的“就业之忧”。

篇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开展报告》

关于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问题,事关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界的关注。现将我县2014年底以前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社会保险情况: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县累计被征地农民人数达到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9626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1374人,其中老被征地农民4330人,符合享受被征地农民政策的有4528人,累计征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1525.88万元,应参加医疗保险1.1万人,实际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万人。

2.就业培训情况: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培训的有1215人,免费获得就业培训1703人,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春风行动”进行劳动推介和规模化劳务输出等多项有力举措,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86%.

3.配套政策情况:根据陕人社发„2011‟149号文件和商政发„2012‟27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洛南

县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洛政办发„2013‟145号文件)。

二、被征地农民生存现状

1.由农业居民向城镇居民思想转换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不断的扩张,使得农民在短期内丧失土地,无论是政府的保障能力,还是农民对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认知能力都没有做好充分的认识,政府保障被征地农民政策落实不到位,被征地农民思想转变跟不上节奏,出现部分抵触情绪,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出现“过敏”现象。

2.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

客观上被征地农民受自身年龄、受教育情况、个人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失去土地后在社会上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较差,难以实现就业。主观上被征地农民“地主”观念严重,对再就业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强;加之对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性不强,未能很好提升其职业技能,引导就业、指导创业不够,提供就业岗位有限,因此,就业仍十分困难。

3.被征地农民增收困难

部分被征地农民依靠地方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收入普遍偏低,仅能保障农民生存养老问题,无法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县城区居民依赖产权于归属集体的土地进

行流转从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开发小产权房产等,收入相当可观,被拆迁后收入来源明显减少,造成增收困难。城郊居民主要依靠在自主土地从事花木、蔬菜种植和乳肉蛋养殖等活动,被征地后经营规模缩小,收入减少,经营成本增大,造成增收困难。

4.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筹集困难

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筹集应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责,以政府土地收益筹集为主。但是,全县的征地项目多数是城镇建设规划用地和招商引资用地,政府的土地收益难以保证被征地农民社保所需,县财政无力兜底,经办部门不敢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加之征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已被部分村社分给了个人,集体拿不出,从而也增大了征收难度。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被征地农民丧失土地后,他们往往重视的是补偿费用的高低合理问题,对于今后的生计问题和如何提高再就业机会问题有所忽视,在拿到补偿金和补助金后急于买车建房、享受生活,对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不够重视,不能理解,在没有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急于涉足暴利高风险行业,对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2.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

培训覆盖面小,针对性不强,只有部分被征地农民有机会、有意愿参加,而且培训所涉及的项目相对简单技术含量较低,行业收入不及被征地前情况,部分人不愿意参加培训,政府开发就业项目有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

3.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配套体系不健全

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供求信息反馈无序;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 意见和建议

1.政府加大舆论政策导向宣传,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尽可能让被征地农民利益落到实处,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2.开展好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扩大技能培训范围,职业介绍和小额信贷扶持力度;

3.增加培训费用拨款,与高等职业院校签订培训协议,提升培训质量,提升培训能力;

4.涉及被征地农民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合作,需要政府做好科学统筹。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政策

被征地农民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大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依靠所处区位优势长期发展形成以仓储、租赁、保障城市生活为主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以拥有土地为基础的条件下,被征地以后打破了这种生产模式,被征地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鼓励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优势再就业,另一方面呼吁社会、企业来关注被征地农民的生存,“伸出公益之手,助推和谐洛南。”尽快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积极与民政、扶贫、经贸等单位协调,为被征地农民做好坚实的后盾,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放心的把土地交给国家,大胆去闯,去实现自己的“洛南梦”。

2.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加强被征地农民培训

寻求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针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

篇五:《关于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869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869号提案内容

2010-02-09

案由:关于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提案

提案者:黄小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办理

去年11月15日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然发生地面塌陷,从而发生了“中国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三天后,国家安监总局通报,在此次事故中暴露了承建企业和地方政府五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在如此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过硬的管理队伍和经过培训上岗的施工队伍是造成此次重大事故的两个原因。我们知道,这些年许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都是通过竟标来实现承包的。然后又通过层层分包、转包才能完成开工建设,这好象已经成了建筑业内的规则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得到承建项目,各承包商想尽办法,以最低标中标。以低价夺标后的这些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又不得不聘用毫无经验的却十分廉价的农民工。难怪,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特别是基础建设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对这些刚上岗的民工有没有进行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呢?据有关媒体介绍,此次杭州地铁工程事故出来后,他们走访了20多位民工,得到的答复,所谓培训就是“要求戴安全帽”。

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国务院决定拿出四万亿财政资金上项目,拉动内需,保增长,解决民生问题。一时,各地建设项目蜂拥而上。全国各省一下子要上那么多项目,考虑没考虑施工能力,包括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如此多的项目上马,是可以拉动就业,拉动内需,但是技术熟练的,特别是专业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上项目要科学,各项工程建设更要科学。否则,不可避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出现死人事件,出现腐败。

不容质疑,这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1.3亿左右,也有说是1.5亿的。在有些城市,农民工已经占了最大比例:例如,深圳市的人口中80%是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中80%就是农民工。他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特别是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这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主要是自身素质,特别是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通过培训,迅速提高。最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着手摸索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例如,深圳等地区。深圳的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但是深圳的产业结构,对技术型工种的劳

动力需求是大量的,而现实是,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比重太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深圳从2006年启动了“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计划”,计划5年内组织500万在深圳的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每年100万。费用是政府给埋单。中央转移支付一笔钱,地方还要拿一部分。东莞随后也开始了培训农民工的行动。这些地区培训工作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不是一般的学习培训,而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包括电子、机械、家具、服装、玩具、餐饮及服务业。)而且不仅是从低到高的技能转型,还包括转变工种,转变行业的培训。同时还有激励机制。这样就真正给广大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为农民工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也为新农村的建设培养了力量。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山东济南等地也是比较早开展农民工培训的,但是由于针对性不强,缺乏就业指导和明确的就业方向,时间短,也就根本没有解决了农民工就业的问题。也有些地方把对农民工的培训任务交给用工企业,实践证明也有问题,实际上,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因为,企业担心培训后的农民工会流动走,或被其他企业挖走。所以许多企业也成立了工人夜校,但这种夜校更象是俱乐部,学习培训主要是形势、政策、纪律等方面教育,更主要是从稳定队伍,加强管理出发,避免农民工工余时随便出去惹事,这样的培训起不到真正的职业技术培训效果。

所以建议,一、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认真总结这些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在近期制定出对广大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对各级政府应该有刚性的要求。二、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必须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必须要改变有些地方对农民工的培训,只满足于应付上级要求,做表面文章;或者做些“大路货”的培训,解决不了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可以以用工地区为主,由政府出面,劳动部门针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三、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应该注意农民工自身的学历、文化程度,要进行分类分工种施教,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求,时间不能太短。四、也是最重要的,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资金来源,必须是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而不是推向企业,更不能转嫁到农民工身上。应该把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作为政府的责任。当然,也可以政府、行业(企业)结合起来,针对本地区、本行业发展需要制定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这样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当前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就业问题凸显的时候,政府更应该利用这个时段,拿出专项资金,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培训工作,以缓解就业的社会压力,更主要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再就业的能力,也为我国经济形势摆脱困难后,继续发展时提前做了人力方面的准备。

以上建议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研究参考。

3869号提案复文

2010-0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年8月12日以(2009)人社提字第100号文函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农民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