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玉龙雪山

时间:2021-10-27 16:22:21 节日作文

篇一:《爬玉龙雪山》

爬玉龙雪山

容桂小学 六年10班 黄安玥

指导老师:蔡赣玉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玉龙雪山爬山。

到了玉龙雪山脚下,我抬头仰望,只能看到被云雾环绕的山腰。见了这样雄伟的雪山,谁不想快点到山上去看看是什么情景呢?于是,我们排队准备乘缆车上雪山。

要上玉龙雪山的人可真多。队伍拐了好几道弯。排队的时候,妈妈和一家人聊起天来。这家人有老有小。听说,老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小孩年纪比我小多了。我诧异了,这么大年纪的老奶奶,也能登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导游不是说,雪山上海拔高,空气稀薄,老人和小孩特别要小心吗?他们可真大胆的。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们上缆车了。缆车把我们送到半山腰。我们下了缆车,向上看,还是看不到山顶,只能看到了一条呈多个连接起来的“Z”型的木栈道,好似一条金蟒蛇般地“爬”上了玉龙雪山。我们就沿着栈道往上走。越走越远,越走越高,越走我越紧张,越走气越喘。我出现了严重缺氧的情况,那种感觉就像累的想睡觉一样,我不得不走两步吸一口氧气瓶的氧气。

当我们到走一个休息台,再也走不动了,就坐在凳子上一边休息,一边吸氧。妈妈给了我一块巧克力补充体力。我很想放弃,不想再往上爬了。就在这时候,刚才在山下碰到的那位奶奶和她的女儿。

妈妈说:“阿姨好!您这么快就上来了?有吸过氧气瓶里的氧气吗?”

阿姨面带微笑说:“没有。”

“哇!阿姨好厉害!请问阿姨这样上山有什么诀窍?”妈妈问。 “先静下心,”阿姨把双手从胸口压到肚子那里,“然后边走边呼吸。”阿姨把手从肚子提到胸口,说“走的时候要慢,你就可以上到终点去的……”说完,奶奶和她的女儿继续往上走。

看到了奶奶居然不用吸氧气,也能爬上玉龙雪山。我也要爬上去。不知道是因为,老奶奶给我的鼓励起的作用,还是妈妈给我吃的巧克力为我补充了体力。我一下子充满了力量。休息完毕,我们重新站了起来,按着奶奶教我们的方法向终点走去。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最终我们上到了终点。虽然,在终点,还是看不到山顶。但是,我的心情何等的高兴,自豪!我终于战胜了困难,胜过了自己!我学会了“永不放弃”!

篇二:《玉龙雪山下的小九寨》

玉龙雪山下的小九寨

冬去春来的玉龙雪山是全年中最壮观的时候,山顶白雪皑皑,巍峨延绵,形成了壮丽的玉龙山脉。我赶上了最佳的玉龙雪山参观时间,跟丽江客栈里的其他住客一起,包了一辆车,奔向了玉龙雪山景区。

我们先看了场景浩大的《印象丽江》,感动于剧中的殉情故事和感人马帮生活。我们带着这种精神食粮,挑战于玉龙的高原反应,我们终于战胜了自己,登上了玉龙雪山的最高点,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下山了。正当我们要离开景区时,有一个队员说还有一个蓝月谷去看看。我没有反对,因为我感受了玉龙的壮观和豪情,欣赏了《印象丽江》的感动,感受于心,满足于眼睛的我知足了,跟着他们在走走。

突然,我眼睛的余光被一片蓝色吸引了过去,仔细一看,仿佛宝石般清澈见底的蓝色湖面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她是如此的漂亮,我惊呆了,她像美少女的双眼,流露出了纯净的善意,时间在她面前都静止了,我的心碎在了她的纯净的蓝里了。我没有马上去拍照,我更多的是享受见到她的这一刻。蓝月谷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美丽的水,如同洒在玉龙雪山中的粒粒蓝色宝石,仿佛有着生命般的灵动,让人感到一种千尘不染的纯净,唤起了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我联想到了爱情。蓝月谷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山谷还是一个多情的山谷,一个见证爱情的山谷。

蓝月谷是上天赐给玉龙雪山的美丽明眸,她在玉龙雪山的怀抱中注视着蓝天,见证着人间的爱情,看到她的人也因此增添了灵性,增加了探知大自然神秘的动力。 文章源于丽江他乡故事客栈!

篇三:《玉龙雪山脚下的苗族村》

记玉龙雪山脚下的苗族村

时间过的很快,大学毕业快四年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一直流浪,一直期待,一直努力,但黄天不负有心人,致三十而功不成名不就。特别是回丽江后,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其他的工作待遇还不够交房租和吃饭,没办法就的到工地打工,工地上包吃抱住,待遇还可以,因此就到工地上干活。不要认为大学生到工地上干活很害羞,不要总把自己当天之骄子,工地上其实有很多大学生,我们一个工地上就有四个大学生,我们一样的干体力活,抬钢筋,扎钢筋,在工地上干很脏很累的活,在工地上待过的人,总能体会到干活的辛苦,如果你在工地上干过,那一生将是刻苦铭心的,不是说:多累,多苦,最重要的是心理的坎过不去,为什么是自己,和其他的一比,就会自卑,不如别人,因此战胜自己是要很大的勇气。 我同样陷入大学生到工地打工的地步,都怪自己,不好好努力,走到今天这地步不是自找的吗?“不做死就不会死”这是真理,都是自找的,怨天怨地,还不是怨自己,当初的决定给自己的一生带来无穷的伤害,不过这或许是好事,人只有经历过痛和苦才知道应该珍惜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才值得留恋,才值得珍惜,在人生的道路才能走的更长,更稳,才能让自己的生命释放更多的精彩。

到玉龙雪山工地大概来了两个月,和工地山的人处熟了,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四川的,贵州的,广西的,我们在一起干活,我们有说有笑,每天都一起上班下班,晚饭后有时还喝酒,即使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但我们相互照顾,亲如一家人。我们之间很少有吵架或打架的,到过工地的人都能理解。

连日来雪山上天天下雨,干不了活,闲来无事,有时跑到山上去玩,或者打打牌,或者好好的睡觉。在雪山时我的一个老表和我在一起干活,他是苗族,我们相处的很好,恰好这几天下雨没事做,他说:在雪山脚下认识一个村的苗族,说要不要去玩下,去体会体会苗族的生活,那村离我们不是很远,我说:可以啊,我们两换好衣服,买了点礼品,就到路边打车。不多一会儿就有车,我们上车后,就和车上的聊天,他们说着雪山脚下这些年的改变,我们听的很认真。车在山路上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路两边完全是原生态,自雪山开发旅游以来保护的很好,再加上政府大力的宣传,雪山下的人们更是把生态当作神一样的,不去破坏,更不会让别人去破坏,他们知道旅游是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旅游收入,政府大量补贴,办学校,兴修水利,因此许多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看山护林,保证雪山的生态的原貌。

车顺着弯弯的小道不知疲倦的行驶,我呆呆的看着窗外,一路上没有人家,路上更没有行人,偶尔能看到空中飞翔的小鸟。时间过的很快,大约行驶近一个小时,远远的看到几个村,真像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山村在群山的怀抱之中,处在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男耕女放牧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不过以如此吧了,这时也是下午,催烟袅袅升起,随着风轻轻飞舞。几个村处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夕

阳照的余辉照在山间上,山石闪闪发光,够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我想,每一个见

到这美景的人,即使不会做诗、写词,都想高歌一曲吧,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车终于到村了,我们打电话告诉他的亲戚说:我们到啦,那苗族大哥便一会儿就来接我们了,苗族大哥见到我们很热情,一路走一路聊,不多一会儿就到大哥家了,大嫂见我们到了,很高兴,忙着给我们端茶倒水,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关心我们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是好客的,苗族以不例外,喝点茶之后,就吃饭晚饭了,做的都是些家常菜,炒土豆丝,炖猪脚,还有山间的野菜,做了满满一桌子,让我快流口水了,在工地上好久了,吃的不好,见到这么好的菜,谁不心动,谁不想吃,大嫂给我们打好饭,就开始吃了,大哥给我们倒上满满自己烤的酒,酒很香很淳,平时很少喝酒的我,忍不住被这酒香给诱惑了,端起小碗,一大口下去,大半碗快没了,一个字爽,不仅是酒香更重要的人美。

大嫂不停的给我们夹菜,叫我们多吃,我们边吃边说笑,都很高兴,今天才体会到蒙古高原上的人,为什么能大块吃肉,大腕喝酒,我想就是这样的场景吧,我们吃的很饱,聊的很开心,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小时。

饭后我们聚在火塘边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天渐渐暗下来,大哥家周围的很多邻居听说有亲戚来,都到大哥家来玩,我们举起酒杯,一起大口喝酒,聊东聊西,天南海北,无事不谈,有说不尽的话,每个人都掏心窝子,事无大小都聊。我们都很尽兴,恨时间不能在慢点,我们可以尽情的聊,近情的喝。

不知不觉到十一点了,客人都渐渐散去了,临走时都邀我们去他们家玩,我们都说有时间改天来,大哥安排我们睡下,我们住在苗族特有的房子里,住着是那么的舒服,真正的体会到苗族生活方式,我们住的是用木头做成的,在丽江城里把他叫做客栈,住一晚很贵的。躺在舒服的床上,我美美的睡了。睡的那么香,睡的让人留恋。 突然半夜时分惊醒,原来窗外有沙沙的风声,吹的树叶沙沙的响,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中渡过一生,我想定胜过诸葛亮的躬耕南阳的生活还有意义,是人生一大幸事,有此人的一生足以。听着窗外沙沙的风声,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有坎坷,有风雨,有曲折,酸甜苦辣都尝过,在苦难中时是折磨,但现在回想起来是甘甜、是美酒。听着这沙沙的风声,把昨日烦恼都抛向九霄云外,人该向前看,敢于面对,做坚强的自己。

听着这沙沙的风声,夹杂着阵阵的山上动物的叫声,给这安静的环境带来美妙的音乐,在空荡的山谷中回响。让人陷入无限的幻想,生命如此。

由于第二天要早回工地,大哥早早的起来做饭给我们吃,主要是车方便,大哥的一个邻居要去城里,顺路带我们回去,大哥想的真周到,不然回去的车很少,我们就麻

烦了。我们吃了饭,谢别大哥一家,就匆匆的上了车,走的时候大哥叫我们常来,我们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玉龙雪山脚下的苗族村,让我体会到在复杂的今天,这里的民风淳朴,保持当初的传统,是多少人所向往的。

车沿着来的路一直前行,山谷中到处是鸟的叫声,似欢迎我们再来。

雪山下的苗族村让我很难忘。

有诗云:

房前青山直入天

幽静乡村山中睡

主人好客把杯举

笑饮畅谈家乡事

小楼一夜听风声

黎前鸟鸣回山谷

依依不舍离苗村

唯有梦中在见时

2015年4月14日星期二李联军

篇四:《2012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拓展精练》11)》

语文知识复习拓展精练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

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①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

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

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

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

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

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战胜玉龙雪山}.

1. 把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

(2)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 。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

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请联系作品具体分析。

(2)此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李白《将进酒》)

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臣生当陨首, 。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李商隐《锦瑟》)

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7题。

虎跳峡再记

于坚

①我走到了虎跳峡风景区,著名的虎跳石就在下面。已经筋疲力尽,但峡谷下面百万老虎咆哮的声音使我再次振奋起来。我站在巨流旁边,不敢太靠近。金沙江在上游那边还是平如镜子,到了虎跳石一带,一条巨川忽然塌下,爆炸、碎裂,汹涌奔泻,呼啸奔突,几条水流如疯狂的长舌头或者旗帜上下飘着。我害怕得发抖,后退着,担心那百万猛虎忽然朝我转过头来。回到公路上,心中有一种经历了大悲喜的平静,我又到了虎跳峡,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的生命又开阔厚重了许多,我的生命更自然了。所谓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感通天人合一,这在书房里是无法达到的。

②一个纳西族的司机载我连夜去丽江。他沉默地开车,我在车厢中默想。这次经历令我再一次领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西方相信一切都是可以克隆的,虎跳峡也是可以克隆的。技术改天换地之后,西方可以在教堂里忏悔,等待着复活,总是心安理得。中国文化骨子里迷信自然,中国人的教堂是在大地和人生之中,是此在而不是彼岸。为什么古代中国山水画和山水诗歌如此发达,因为大地在中国心目中不是对象,而是万物与我一体,是一个家。

③古代山水画大师倪云林,因为钟情于山水,整日在太湖间云游。他画的一幅竹子,画面上有六竹在山野水滨挺立,被称为六君子图。倪云林笔下的山水并非山水,而是精神的寄托。陶渊明厌倦了车水马龙的世界,一声归去来,就重返田园世界悠然见南山了。南山在陶渊明的词汇里,与天堂的意思差不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讲究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在野,在野并不只是一个隐喻,在古代中国,在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有自然世界的桃花源、伊甸园作为基础。老子讲“道法自然”,这个“自然”除了自然而然的万物运行之“道”这个意思外,其实指的也就是可见可感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自然世界。

④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自然世界被作为天堂来歌咏,因此山水诗画才大行其道。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出宗教、教堂之类的东西,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寄托在自然中,自然世界就是中国精神的教堂。伟大的诗人、画家无不从自然世界获得关于人生的领悟,诗歌的灵感,自然世界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虎跳峡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教堂,一个归宿,它就像巴黎圣母院一样,是令人心灵安息的地方。

⑤天空逐渐昏暗,山野俯伏下来,远处的黑暗中,别人的故乡一盏盏灯亮起来,很温暖的样子。想起故乡昆明,那里是我的天堂,我领悟了作为一个诗人的基本元素。1966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学校宣布停课,我就在野了,像一个小陶渊明那样,奔向美丽的大自然。我记得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走路去滇池钓鱼,垂钓落日下,悠然见新月,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倪云林那样的山水诗人。我最近重返滇池,那里已经成为现代化昆明的一个污水排泄池,往昔阳光灿烂,沙鸥集翔、沙粒泛着金光的湖湾荒草丛生。

⑥现代所向无敌,它已经不可战胜,传统中国一去不返,那不仅仅是长袍马褂、雕梁画栋、文言文和毛笔,也是野。那些洋洋得意的正在与“全球化”弹冠相庆的知识分子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在他们中间不会再产生陶渊明,他们惟一的命运就是“流放”。当他们与一个标准的西方公民同样厌倦了摩天大楼、超级市场和自动取款机的时候,那些西方人随时可以一头钻进教堂,在神秘的尖顶下面,依偎在上帝母亲的怀中小憩片刻。而我们无处可去,只能乘电梯回家,看电视、发呆„„

⑦胡思乱想,车到丽江。去找旅馆,忽然发现背心忘记在车上了,钱和证件都在那背心里。试着给司机打了个电话,说是他正在某处吃晚饭,吃完送回来给我。黑暗中,纳西人又出现了,把背心递给我,我想给他些钱表示谢意,答都不答,走了。月亮出来了,云南的雨季就是这样,下一阵雨晴一阵。下一场雨到来还早,月亮把玉龙雪山弄得朦朦胧胧的,深藏着什么的样子,我知道它藏着什么。

(节选自《2l世纪年度散文·2006年卷》,有删改)

4.作者再次游历虎跳峡,在情感和思想上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5.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独善其身就是在野,在野并不只是一个隐喻。

(2)在他们中间不会再产生陶渊明,他们惟一的命运就是“流放”。

6.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教堂是在大地和人生之中,是此在而不是彼岸”?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阐释。(6分)

7.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作者写“纳西司机”的用意是什么?第⑦段末的写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8. 按照不同的要求, 把下面的话组成不同的句子。(3分)

年轻人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年轻人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1) 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2) 强调世界观的重要性:

(3) 强调实干的重要性:

9. 下面一段文字,存在标点及表达错误,请找出6处并加以改正。(6分)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对大家来说,一定很感兴趣。如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金杖和青

铜树是否是神权象征?三星堆“祭祀坑”之谜„„等等,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个全新的研究。迄今为止,即使研究者很多,著述也不少,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仍如同千古之谜,尚待人们上下求索,获取及破译其中宝贵的信息。

(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4) 改为 ;

(5) 改为 ;

(6) 改为 。

10. 热门网络词汇“给力”据说原本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带劲”“给劲”“很棒”“精彩”等意思。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大呼“标题给力”。在年末岁首的两个月中,“给力”一词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打开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中央、省市级媒体纷纷套用,有人夸张地说,就连大街上的老婆婆都在用“给力”这个词了。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简明通顺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6分)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年轻人因屡受挫折,欲从悬崖跳下去了结生命。被寺庙里的和尚看见。和尚问:“年轻人何故轻生?”年轻人说:“人为幸福而生,可我却充满不幸。故生此念。”和尚说:“那你的债还了吗?”其人曰:“我虽贫寒,却不曾欠任何人的债。”

和尚说:“世间之凡,莫过小草。然即便如微不足道的小草,也不能自行生长。土壤供给它营养,阳光供给它热量,雨露供给它水分。人贵为万物之灵,从落地到长大成人,倾注了多少人心血汗水?怎能说不欠任何人什么债呢?生命来自父母,你报答了吗?吃穿用来自自然,你报恩了吗?知识能力来自社会,你回报了吗?”

年轻人沉思片刻,叩谢过和尚,健步向山下走去„„

请就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1)又有市易司担心蜀地私盐贩卖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蜀地。(落实“患”、“禁”、“实”、“辇”、“给”各1分)

(2)沈括(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呈献给朝廷。(落实“图”、“庞”、“背”、“为”、“上”和1分)

2. (1)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反衬溪水的清澈透明的。(2分)作者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之“清”。(2分)

(2)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如今只有赋闲乡野,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寂寞。(2分)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 (1)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乾坤日夜浮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令而行

(2) 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札札弄机杼 沧海月明珠有泪 患不知人也

4. 先是感到疲惫,等看到虎跳峡时感到震奋,进而为其呼啸奔突的壮观景象而感到震惊害怕。(2分)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作者在路途中心情平静下来,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深刻领悟了中华文化的魅力。(2分)(根据1段2段开头内容作答)

5. (1)“在野”,此处指的就是回归自然。(1分)从而使自己获得身心的自由,通过自然来使自己心灵纯洁,行为高尚(1分)。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自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一个比喻说法,而是一种实际行动。(1分)

(2)指现代知识分子中间再也不会产生像陶渊明那样伟大的山水诗人及真作品。(1分)因为大自然被毁坏,知识分子再也找不到身心憩息的家园,失去了生活和创作的根本,他们的精神将无所依托。(2分)

6. “此在”即以“大地”为代表的自然,中国文化骨子里迷信自然,把自然当成自己的家园,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与我融为一体。(3分)古代中国的山水画和山水诗人非常发达,自然在诗歌中被当成了天堂来歌咏,自然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3分)

7. “纳西司机”在文中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他”是作者心目中更想化的人物,是神奇美丽的雪山,巍峨壮丽的虎跳峡,孕育出了质朴淳厚的纳西人。(2分)“纳西司机”在文中具有连接前后内容的线索的作用。(1分)末段写景柔美、朦胧而又清新神奇,与首段雄伟壮阔的描写形成对比,营造了月光下玉龙雪山作为心灵家园和诗意栖息地的美好意境,寄寓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祝愿。

8.(1)年轻人既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2)年轻人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但更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

(3)年轻人不仅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更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9. (1)“对大家来说一定很感兴趣”改为“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2)“金杖„„象征?”改为“金杖„„象征,”

(3)“之谜„„等等”改为“之谜等等”

(4)“一个个全新的研究”改为“一个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5)“即使”改为“尽管(或虽然)”

(6)“获取及破译”改为“破译及获取”。

10. 示例一:语言是灵动、鲜活的,它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淘汰,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2分)民间语言,网络语言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对传统语言进行补充、修正,使之更有活力,也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发展。(2分)主流官方语言,不能只是板着冷峻的面孔,也应从民间的语言中汲取滋养,使之更有亲和力、生命力。(2分)

示例二: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约定俗成性,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明。(2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盲目追风赶潮,要让时间来过滤,去粗取精。(2 分)作为主

篇五:《云南考察》

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来到这里,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美好,多天的旅途奔波在看到这碧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高原的风景的时候都荡然无存,留在心中的,只有藏语中的“香格里拉”这最淳朴的解释,心灵在这一刻受到洗礼,变得澄澈,都市的喧嚣在这一刻都远离,我们听到的是心中最真的呐喊。这里有悠远的神话传说,这里有最淳朴的民族风情,峡谷深林,湖泊花海,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往返,应接不暇。

美景再此并不用我一一赘述,但必须一提的就是那里的佛寺建筑。寺庙络绎不绝,我们在震惊于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信仰。很明显,他们信仰佛教,并且这份信仰是坚不可摧的。藏族人口中大约99%的人都信奉佛教,这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非常罕见。关于藏族人的佛教信仰,其实在《无垢称经》等经典中早已对之进行过各种授记,在这些佛典中,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到未来佛法将在藏地普遍弘扬的情况。藏族人为了佛法的确可以做到即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的地步,他们对佛法的虔信真真切切可谓一片赤诚、纯净无染。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我们来到这里,感受到他得纯正的民族风气,干干净净,不带一丝的杂质,我们讶异于他们的语言服饰和一些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或者是稀奇古怪的或者是搞笑的再或者是令人尊敬的行为,我们不禁会在心中问自己,我们汉族的风俗呢?

朋友,不要着急,我们也有,语言,服饰,传统的礼节,等等等等。但是,对于这些我们不知道多少,说起这些风俗我们感觉很懵懂,最近汉服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绝望,当有人想为汉服的复兴而出一份力时,我们这些同胞所做的不是把它们当做怪人,就是把它们当做卖国贼,还正义的说他们穿的是和服,把穿着汉族服装的中国人当做穿着和服的卖国贼打。这就是我们的爱,

对我们民族的爱?大家都在批判现代社会的

浮躁,对我们的人性提出了质疑,汉族,这是一个大的民族,至少在数量上说,它是强大的,但是难道我们就满足于稠密的人口吗?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接触了太多高科技的东西,我们得到了很多,生活方便了很多,但,我们也丢失了很多,我们丢了我们民族发展最重要的东西——信仰

反过来看看,藏族,西藏大多数人

被其佛教文化形式所塑造,对此采取认

同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信仰藏传佛教,

宗教浸润到整个民族的生活中,深入到

社会各阶层。在西藏,只要有藏民居住

的地方,大小的佛塔和寺院几乎无处不

在。活佛、喇嘛和寺院构成藏区无处不

在的几层精神体系。在藏民的传统思维

中,是始终以佛为指向,以探索人与佛

的关系为思考中心,关于人生和社会的

各种问题都围绕着这一轴心展开。信佛的藏人更多的是追求来世,怀着大慈大悲的信念,追求来世幸福的幻想。而达赖喇嘛是藏人心中观音菩萨的转世,他把握着藏人进入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经过达赖喇嘛的超度,才能进入天堂。基于这样的信仰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 全民信教”的藏族。很久以来西藏社会一直保持封闭状态,当藏传佛教的文化模式设立之后,来自外部文化的强烈入侵被顽强地阻止了,政教合一的模式得以长久稳固,同时要想依然保持住藏族人心的纯净与高尚,唯一的应对措施、唯一的希望只能是继续把佛教当成我们的生存命脉。佛教铸造了藏族人慈悲、坚韧的心,而藏族人将在心的指引下奔赴佛法指出的终极光明。他们做到了,他们给了我们一个纯净的自然的心灵的疗养院,你在这里伸开双臂拥抱蓝天,白云,拥抱你曾经拥有但在前进过程中丢失了的东西。衡量一个民族的品性是看她千百年来的文化创造、道德伦理水准,抑或精神面貌、基本心里特质、行为方式等等诸如此类相对稳定的因素、成分,还是仅仅顾及这个民族在某些特定时期内的特别或反常的外在行为,然后就此得出对这个繁衍生息了几千年的民族的整体印象?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上都会或多或少地走过一段,甚至长时期的痛苦、艰难、歪曲、错乱、颠倒或者血腥、疯狂、变态的历程,这种种的异化现象其实都是一个民族主导文化品性的副产品而已。以个体几十年的生存经验来看,如果意识不到漫长历史进程中黑暗时期的存在,那他眼中恐怕就再也不会有一个纯净的民族、一个纯净的人存在于世了。相对于汉地而言,如果我们也以大量的、成千上亿的汉族人在那场浩劫中的表现来类推整个汉族的民族性,那么这个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恐怕也只能剩下一大堆丑陋、可怕、不可救药的劣根性了。或许有人会反驳,他们思想觉悟低,当时解放军解放农奴时,有相当多的农奴也帮着一些贵族进行暴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是基于他们的知识的缺乏,在那么闭塞的环境中,民主他们还是不能理解的,并且在达赖流亡后,西藏传统的政教合一的体制被正式打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开始施行社会主义制度。目前,接受西方教育的一些西藏年轻人已经不再信教,藏民从物质上考虑也不希望再回到农奴社会,但是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依然崇拜达赖喇嘛和活佛。在相对开放的今天,我相信,他们有了是非的判断标准,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的文化没丢。他们对自然的景仰没丢,现代的科技和近代人定胜天的思想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的冲击。他们依然保留天葬的传统。依然保留着对自然的那份敬畏。这不是愚昧,这是人心灵的回归,回归自然,回归赋予我们生命的大地母亲的怀抱。看到他们的这份信仰,让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术》,其中神经外科的主任说过这样一段话“虽然有的人天资比我们好,但是他们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那是因为他们差了一点点东西,可你们有,

这就是信念,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在我们这受过各种打击

和磨难后而无怨无悔”。我想一个人的信仰与一个人的信念是有共同点的,藏族人坚持着他们的信仰,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们保持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与自然最原生态的美丽共存,而这些使我们没有的。我们的自然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臭水沟。

有时候自己对白雪皑皑的山峰感到好奇,山上是多年不化的冰雪,山下是美不胜收的花海,我以为这是仙境中才有的,所以当我置身在玉龙雪山脚下时,我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这不是天堂,但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处在这样的环境,心中只有祥和安宁,谁也不会想打破这样的美梦,这里是“香格里拉”是《失去的地平线》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没有战争,没有暴力,祥和,宁静的人间天堂。玉龙雪山不仅是纳西人的精神家园,也是滋润丽江古城、造就纳西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