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时间:2021-10-27 13:09:12 节日作文

篇一:《美文欣赏 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

美文欣赏: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

本文来自:【爱学啦】原文地址:/yuwen/zuowen/25491.html

奥运会结束了,暑假结束了,“感悟文化名城”的旅行也要结束了。9月开学了,就让我们抓住旅行这最后的尾巴——好好听听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看看厦门雨中的园博园。听王宗仁的故事则时而如江南弹唱,时而如黄河说书,张弛有度,动人心魄。看陈世旭的文字宛如在画中一般,明朗清新,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编 者)

我是说可可西里有两个月亮,只因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安放在那里,便有了美丽的传说。格尔木一个念中学的女孩写的作文题目就是这样,她写道,一个月亮挂在可可西里的夜空,另一个月亮在楚玛尔河里,那是太阳播撒的一粒种子;一位叫德吉达娃的牧民也告诉我,楚玛尔河面上确实有一个又大又圆又亮的红月亮。就在索南达杰献身的那天夜里,她在羊栏里亲眼所见。那个红月亮本来蛰伏在漩里,被藏羚羊的呼唤声拽出来,挂在了雪山顶。

人间所有的美好传说,无不寄托着民众的浓浓思念和善良祝愿。在藏地,月亮是纯洁、真爱、平安的象征。在藏地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会遇到许多叫卓玛、达娃的人。藏语里卓玛就是太阳,达娃就是月亮。太阳的光芒舒暖温馨,月亮的味道至善至美。

可可西里有两个月亮的美丽传说,是人们对为了保护藏羚羊献出宝贵生命的索南达杰的真心赞美,也是大家祈祷藏羚羊平安无事的良好愿望。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尤其是世界珍稀动物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

可可西里一词系蒙古语“神秘的少女”或“美丽的少女”的意思。它是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最理想的生存地,那里的藏羚羊最多的时候达15万只。自从18世纪欧美、印度等国家把一种叫“沙图什”的披肩作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后,就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藏羚羊的绒毛是制作“沙图什”的唯一原料。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一度锐减至不足5万只。一条“沙图什”披肩在英国最高价可达5万美元。据说,拿破仑就曾经将一条“沙图什”披肩送给自己的情妇约瑟芬。约瑟芬爱之深切,一下就定购了许多条。国际市场上“沙图什”价格的不断攀升与青藏高原藏羚羊的减少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1994年,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被盗猎分子疯狂猎杀的时候,索南达杰以自己的生命阻挡了这场噩梦的延续。正是因为他这个响亮的名字,遥远、寂寞的可可西里才从此名震天下。索南达杰是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兼任可可西里经济开发公司总经理。他带领巡山队5个藏族队员长年在可可西里巡查,保护藏羚羊。他们遭受过寒冷、饥饿、误解、恫吓、打击报复,但从来没有退缩过。1994年1月18日,那是可可西里历史上一个黑色的日子。索南达杰和两名巡山队员押送着扣押的近2000张藏羚羊皮张的汽车,还有18个犯罪嫌疑人,前往格尔木。傍晚,人车在月亮湖边小憩,犯罪分子出其不意地突然反抗,他们威逼索南达杰缴械。索南达杰奋起与犯罪分子拼搏,寡不敌众,他腹部中弹后仍然是一副举枪瞄准犯罪分子的半跪姿势。

索南达杰倒在月亮湖畔的那一刻,藏羚羊像失掉主心骨似的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英雄的血不会白流,索南达杰生命最后时刻那跪卧瞄准的不朽姿势,唤醒了多少有良知的沉睡的人。他的妹夫扎巴多杰不顾所有亲人和好友的反对,毅然辞去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奔赴可可西里继承哥哥未竟的事业,成立了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不久,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挂牌成立。接着,在昆仑山口耸立起高20米的索南达杰纪念碑,花岗石碑上书写着“功盖昆仑,音容长在”。人们把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热爱,完

全融入了保护藏羚羊的行动中。从上个世纪最后一个夏天开始,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跋涉来到可可西里为藏羚羊站岗放哨,志愿者分期分批上山,每批10人,一期一个月。志愿者们用一腔忠诚和勇敢谱写出了保护藏羚羊的故事。

离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有一座高高的瞭望塔,塔下是一片天然的石头滩,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石头足有上百块,大的能卧牛,小的可坐人。这些原本平平常常的石头因了志愿者的光临,陡然间闪烁起了光彩。他们刚来可可西里时在石头上写下誓词,离开时又在石头上刻下留言。还有不少进藏观光的游客途经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时,也在石头上写下了只言片语的感言。石头上的这些精短美好的文字无不与索南达杰有关。久而久之,这片石头滩就成了可可西里的一片“新碑林”,青藏线上的一处新景观。其中有“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永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地球是我们的家,幸福靠大家”;“我们不希望只在网上回味大地母亲的温柔”;“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能流向未来”;“尽我们所能,还母亲河本色”;“把寒冷推远,也许能用上我的力;把冰雪融化,也许能用上我的热”等等。这些“碑文”像颗颗小星星亮在荒原的高处,星月辉映,可可西里星光灿烂。在这些众多的“碑文”中,恐怕最引人感兴趣的还是这样一则:“可可西里有两个月亮,一个月亮在天上,另一个月亮在楚玛尔河里。她就是索南达杰——北京一军人!”

篇二:《爱我青海作文》

[爱我青海作文]

我的家乡青海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因青海湖而得名,爱我青海作文。 这儿有高原明珠德令哈、戈壁新城格尔木、丹噶尔古城湟源、夏都西宁&&在众多的青藏高原的特产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的青稞。 每年清明过后,农民伯伯们把经过筛选的青稞籽儿撒在地里。将近一个月后,翠绿的嫩芽从泥土里钻出来,再过几天又长出两片嫩叶,那么绿,那么鲜,很是让人喜爱,小学一年级作文《爱我青海作文》。青稞杆长到三四寸时,用它做哨吹,吹出的声音好脆、好脆哟! 到了六月份,也就是青稞出穗的时候,刚出来的青稞穗儿毛茸茸的,按在脸上擦一擦,又痒又舒服。待到七月底,青稞穗已全部出齐,又绿又整齐。一阵微风吹来,青稞穗摇头晃脑,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 八月初,青稞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时候是吃麦穗饭的好时候。你到田里摘几把青稞穗儿,拿到家里煮熟,再用手揉出籽儿用簸箕把皮簸干净,然后用手磨破,拌上熟油、葱、蒜、盐等就可以吃了。吃一口让人叫好,那味儿可正是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家乡的男女老少都爱吃这麦穗饭'。 到了秋收时节,田野里一片金黄,饱满的穗儿,沉甸甸地挂在青稞杆上。农民伯伯摘一个,用双手揉出籽儿,吹一吹,看着,看着,脸上露出压抑不住的喜悦。 紧张的秋收大战结束后,人们又忙着把青稞捆用手扶拖拉机运到场院里打碾。打完收仓后,一年的农活才算结束,青稞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可以酿酒,也可以磨饲料。我省许多名酒,如青稞酒、互助头曲、青稞神等等,都是用青稞酿造的。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青稞,它那朴实无华、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的精神,也体现在众多勤劳质朴的青海人身上。我为我是一个青海人而由衷地自豪!

篇三:《人生哲理美文 在可可西里回头》

在可可西里回头

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时,由于前方公路坍塌,只好到保护站里休息,在这里认识了思贤。思贤17岁,是保护站年龄最小的一位志愿者。 他看到我胸前挂着相机,就过来请我拍照,跟我聊起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志愿者们每天都要扯着横幅,在青藏公路上,为试图穿过青藏公路向西迁徙的藏羚羊“开路”,因为这些藏羚羊每年初夏都要赶往卓乃湖、太阳湖去孕育下一代。每天,他们在藏羚羊经常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有藏羚羊来到公路旁,他就和朋友们远远地站起来,在公路上扯起横幅,提示来往的车辆,横幅上写着:“藏羚羊经过公路,请汽车熄火。”然后,人们就停下车,安静地等待那被藏族人视为神物的藏羚羊慢慢穿过公路,深入可可西里的腹地繁衍后代。思贤说:“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很简单,但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我问他:“你这么小,怎么就来这里当志愿者了呢?父母不担心吗?”

他听后,头一低,淡然笑道:“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他告诉我,他是一名高中生,但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爱好是摄影,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摄影器材和取景构图,学习成绩非常差。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摔碎了。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这里。他说,实在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倒是如今,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找到了深深的使命感。

听完他的故事,我们合影留念。第二天,公路通了,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前往那曲。

他把我们送上公路,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道别。在车上,我一直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认可并鼓励他。我隐隐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最终快乐地走向梦想。

半个月后,我们从那曲回格尔木,又途经那个保护站。车还没有到达保护站的小木屋,就远远看到路边有个人在挥手。不是别人,正是思贤。

思贤看上去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一样,有些红肿。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我们,3天前,他们在路上为藏羚羊开路时,有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居然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撞飞了一只小羊羔,庞大的藏羚羊群也被惊得四散而逃。他们悲愤不已,把可怜的羊羔安葬在坟墓里,然而整整一个下午,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他们知道,那是羊羔的母亲,她在呼唤自己的孩子。大家含泪把羊羔挖出来,放在母羊面前。母羊低垂着头颅,用鼻尖拱着小羊羔已经冰冷僵硬的身体,那悲伤的神情让在场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思贤眼中再次泛起泪光,我试图驱散悲伤的气氛,搂着他的肩膀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思贤忽然泪如泉涌,握住我的手,哽咽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一把抱住他,我的眼泪也涌了出来。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藏羚羊的哀伤后,深深地明白了爱的真谛,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篇四:《青海西藏攻略》

青海、西藏、新疆旅行计划

一、青海

1、北京----西宁

火车票(T27:370; T 151:420)

2、西宁----格尔木

火车票

3、格尔木---拉萨

国营的卧铺车,在火车站对面

每天下午四点发车,上铺260元,下铺280元(最好下铺)

住宿选择

拉萨

1、拉萨平措康桑青年旅社0891-6915222 45元/4人间/天

2、八朗学旅馆

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东路8号

日喀则

定日

那木措

物品准备:

大背包: 45-55L的足够了

小背包:去到某个地方放下行李背着小背包就能四处走了,里面可以放零食、旅游资料、水、手信。但相机千万别放进去,天下无处无贼啊!

现金:分散放,小偷比较多。

身份证/学生证:谁敢不带?有些景点有半价

信用卡/国际卡/借记卡:万一现金没了,还能补救

手机/dv/相机及其电池、充电器:现代人的悲哀,记得带一个能让你充电器适应当地插座类型的转换插头

小物品:笔、笔记本、橡皮筋、小刀(瑞士军刀)、手电筒、干电池{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牙签、塑料袋(装垃圾和脏衣服),棉绳(捆东西,晾衣服等),

生活物品:洗漱袋里有:牙膏牙刷、杯、毛巾、洗发水等,还有水壶、雨伞,

印刷品:地图、旅游书

衣服:青海的气候变化异常,至少带一件长袖衣服和长裤,遮阳帽

鞋:不用太多,一双登山鞋,一双凉鞋(可以当拖鞋用)就行。

药品: 创可贴、纱布、胶布、药水、红花油(及朱蚊虫叮咬,又治扭伤)、感冒药、治拉肚子药(如氟哌酸,你可能水土不服,一定要带。)高原药,红景天,或者葡萄糖水,可带一小盒葡萄糖口服液

总之必要的不嫌麻烦,都带上,及省钱用的时候方便。

篇五:《青藏地区123》{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青藏地区

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 长江 澜沧江(湄公河)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简介

青藏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又称中华水塔。青藏铁路被称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经纬度位置73°E—104°E ,28°N—38°N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分布大小湖泊一千多个,其中青海湖面积4340平方千米

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有“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山峰之间高差不大,地形相对山区较为平坦,“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除雅鲁藏布江峡谷极少数地区)

河流分布

这里是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黄河 长江 澜沧江(湄公河)都发源在这里。还有许多的大江大河也在此地,如: 怒江(萨尔温江)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 印度河等等。

青藏铁路 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四年建设,于2006年7月试通车。它将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高原黄金旅游路线。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还分布着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旅游资源。在这些无以伦比的自然景观背后,还映衬着千百年来积淀的以藏文化。 进藏列车

高原进藏列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车厢,车厢有两套供氧系统。为抵御青藏高原风沙大、紫外线强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藏列车实行全封闭;厕所采取真空集便器,废物废水有专门设备回收;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采用了密接式车钩,不会漏风。为了应对青藏高原

的缺氧环境,进藏列车车厢内的氧气浓度、温度、压力都可以保持均衡。

每辆列车的配置几乎与飞机一样,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供氧,使每节车厢含氧量都保持在23%,旅客如同进入“氧吧”;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如果有旅客需要更多的氧气,可以随时戴上面罩呼吸,以免旅客出现高原反应。这个列车如果是行走在4千多米海拔的时候,你的感觉就好像在3千多米,实际的海拔高度,能够降低1千多米,这样来缓解由于高原缺氧给旅客带来的不适。

此外,进藏列车内部装饰既豪华现代,充分展现青藏地区的民族风情,还会设立舒适的餐厅和供洗浴的卫生间。除配备供氧设备外,还预备配置医务人员、器械及药品,建立游客生命保障系统,帮助客人平稳的适应高原气候,减轻高原反应。

行车时间

沪藏线列车全程运行时间预计在52小时左右,成都至拉萨预计45小时。西宁至拉萨预计22小时。格尔木至拉萨预计12小时。

世界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环境保护{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青藏铁路的修建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吗?

首先应明确“环境”的概念。从大环境来说,青藏高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而修建铁路所影响的范围最多仅在线路两侧各500米内,青藏铁路全线也不过1000平方公里,而且呈线状分布,可以说修建青藏铁路不会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大环境产生影响;从小环境来说,修建这样的大型工程,

肯定会在工地范围内,对当地局部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铁一院从一开始设计青藏铁路,就已经把维护生态和环境保护作为一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青藏铁路大部分是沿青藏公路走行,基本上没有新开辟通道,而且设计方案中还采取了一系列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这就把对高原生态的扰动降到了最低程度。从长远看,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对青藏高原大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西藏缺乏煤炭资源,人均产煤量只有6公斤,通过青藏公路运进区内的煤炭成本非常高,每吨达600多元,而在西宁,这一价格仅为160~200元。昂贵的煤价,造成了能源结构的极度不合理。农、牧区的主要生活能源为木材和畜粪,在线路所经的藏北地区,居民主要靠砍伐坡地生长的爬地松作燃料,而低矮的爬地松往往需要几十年的生长期,这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铁路的建设,可以将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通过经济、便捷的通道运进西藏,满足西藏对能源的需求,从而为西藏改变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同时,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必然会成为旅游及进出藏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分流青藏公路庞大的运输车队,从而起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大气质量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铁路的修建将直接拉动青藏两省区经济的发展,加速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将使很大一部分牧民转变为工业、建筑业和其他行业人群,从而大大降低了草原和植被的负荷,既保护了生态,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青藏铁路对自然保护区有影响吗?

青藏铁路将要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自然保护区,但线路通过地区是两大保护区的边缘交界地带,并没有从其中任何一个区内穿越,因此对保护区的生态和野生动物基本上没有影响。同时,铁一院在设计中还专门预留了供野生动物迁徙的专用通道,这在我国的铁路建设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境内公路

中尼公路(拉萨——加德满都)

川藏公路(拉萨——成都)

青藏公路(拉萨——西宁)

新藏公路(拉萨——叶城)

滇藏公路(下关——芒康)

资源优势 1、青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本区全年日照时数比东部同纬度地区约多1000小时,西藏的拉萨,每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有“日光城”之称

2、地热资源丰富。

拉萨北面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有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

3、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西藏正在建设中的羊卓雍湖水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水电站。

农牧业

1、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2、受气温的制约,本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谷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称为“谷地农业”。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 牛、藏绵羊等。

聚宝盆柴达木

篇六:《青海湖之游》

西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青藏高原梦,而西宁作为青海省省会,高原上的古城,往往是游人去往青藏高原、西藏或青海湖的最佳中转站。如果去青海湖,在西宁也是最好找拼车的。西宁这座城市整体让人很舒服,绝对值得花上一天时间以上去转转,首先是以东关清真寺为中心的区域,这一片每走几百米都能遇到一个别具一格的清真寺,塔尔寺、马步芳公馆、青海省博物馆都比较值得前往,晚上去莫家街找下西宁最有特色的美食,手抓羊肉、羊肉串、酿皮、酸奶,好吃又不贵。夏季西宁的旅游旺季,住宿也是水涨船高,一般的快捷酒店都要三、四百多,大什字商业区的住宿比较发达,从火车站坐1路公交可直达,学生党和独行的最好住青旅,火车站周边也多。

西宁美食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城市,以回、藏、撒拉族居多,口味偏咸,食物制作相对比较粗糙,不是那么的精致。西宁的餐饮在西北地区是颇有名气的,当地人大多依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工艺,配以本地的土特产品为原料,饮食风味独特。尤其是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如手抓羊肉、酸奶、酿皮、狗浇尿、尕面片、酥油糌粑、甜醅等,大多经济实惠,是在其他城市难以尝到的风味佳肴。{描写格尔木的美文}.

手抓羊肉

是青海牧民们的传统饮食。因其吃时直接用手抓,香而不腻,肉质鲜嫩且不膻,区别于内地平原的羊肉口感,是来到青海西宁不得不品尝的美食之一。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1]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皇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皇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2]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3] 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4-5]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脊山也称为拉鸡山、积石山、唐述山等,位于中国青海省祁连山脉东段。山体两翼明显不对称,北翼湟水谷地南侧切割较浅;南翼黄河谷地北侧切割深,较陡峻。山体中下部覆盖黄土,第三系红层出露比较广泛。在流水作用侵蚀下,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显得破碎,黄土地貌发育较典型,并时有滑坡发生。

拉脊山曾称小积石山或唐述山。位于湟水和黄河干流之间,西起干子河口,东到青海省界。长260公里,宽20-40公里,山峰多在海拔4.000-4 500米之间,最高峰野牛山海拔4 832米。

由于水系切割已形成很多山口。青沙山口、拉脊山口、日月山口均是出入西宁的重要交通要道。

拉脊山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东,东段近东西向,是拉脊山的主体,西段近北西—南东向叫日月山。

日月山又叫纳喇萨喇。古称赤岭。位于日月山口与干子河口之间。长90公里,宽10-2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4 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 455米。日月山自古以来是青海省东西之间的交通要道,西宁至格尔木的公路、铁路由此通过。

远望云雾缭绕中的拉脊山,搜索网络后得知,也被称为拉鸡山、积石山、唐述山,藏语意思为“湟水南面的 山”,位于青海东部,湟水谷地与黄河谷地之间,由此看来过了拉脊山,黄河也就不远

了...... 拉脊山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从地理特征上来讲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地区。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

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在历史上,日月山还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 公元7世纪,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一个叫逻些(拉萨)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松赞干布被推为赞普后,他倾慕唐王朝的繁荣与文明,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唐太宗对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视,当即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致意还礼。松赞干布“见德遐,大悦。

闻突殿与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可是,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通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松州之战”。吐蕃兵败后,松赞干布遣使到长安谢罪,并派大相禄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并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指派江夏王李道宗随同吐蕃王朝使者禄东赞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王朝的国都逻些。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发生在农牧区交接地带的互市,赤岭互市就是较著名的一个。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治今乐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与吐谷浑讲和修好,并达成互市协议,互市于承风戍(今拉脊山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与吐蕃定点在赤岭互市,以一缣易一马。当时青海是重要的产马之地,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

骢”在唐代仍驰名于世,产于今黄南、海南等地区的“河曲马”也是国内名马。 唐肃宗以后开展了“茶马互市”,青海大批的马牛被交换到内地;内地的茶、丝绢等同时也交换到了牧区。

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增有镇海堡、多巴、白塔儿(今大通老城关)等。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对互市严格控制,规定只准每年2、8月在日月山进行互市交易,并派军队弹压。后因这种规定不能满足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换需要,清廷便数次放宽政策,并将日月山互市地点移至丹噶尔(今湟源县),日期也予以放宽。丹噶尔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继续,很快成为“汉土回民远近番人及蒙古人往来交易之所”,在嘉庆、道光之际,商业尤其繁盛。清《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地市场“青海、西藏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 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 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1]

“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

历史传说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1]

气候特征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6]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

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

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

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