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

时间:2021-10-26 20:50:40 节日作文

篇一:《读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有感》

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有感

这是当代女作家张洁的作品,当时不知道是作家的名字吸引了我还是作品的名字吸引了我,所以我选择了它。这是一本对母亲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对母爱凄婉,深长的颂歌,十几万字,详尽记录了作者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的书。很少又这样刻骨铭心的长篇自述,它讲述的是生命、爱和灵魂的故事。

作家张洁自小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了几十个艰苦的岁月,在家庭困难的时候,她母亲甚至还跑到大街上去卖冰棍。这一切,张洁都心痛地看在眼里。她喜欢写作,在她有了稿费收入以后,她把钱交给了母亲,叮嘱她别再上街卖冰棍了。后来她母亲病了,在外奋斗的她才搬回和母亲住,照顾她。在张洁的回忆中总是觉得自己愧疚于母亲,因为她好像只是把这里当成“凉亭”,一回来就往电脑里钻去写作。直到她母亲的病情加重了,她就带着她到处奔波求医,还下定决心半年不写作,好好地照顾母亲。检查的结果是母亲患上了脑垂体瘤,视力在减退生命在消减,到底该不该做手术困扰着她,毕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她幻想着母亲做完手术可以和她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手术的风险很大,作为母亲的不希望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也拖累儿女,她自己也要求做,也在幻想着术后健康的她不用老是麻烦张洁了。可是一切只是老天给她们开的一个玩笑,手术是成功了,术后初期的康复也很乐观。可是到最后,她的生活依然不能自理,不过她还很努力地按照女儿的吩咐锻炼从椅子上站起来的能力,即使十次没有九次是成功的,只要女儿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就很开心了。最后,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凌晨,悄然地离开了人世,她终于不再连累女儿了,不再令她为了自己四处奔波求医、找药„„张洁很伤心,而且一直在愧疚,想了很多种假设,要是当时怎么样怎么样,她也许还有妈。在张洁的生命中,妈和她的女儿唐棣就是她的精神寄托,如今女儿独立了,妈也走了,这个世界似乎和她没有了一点关系,再也没有人需要她为之劳累、为之争气、为之出息的人了。难怪她会感慨道“一个人在五十四岁(张洁当时的年龄)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时成为孤儿苦多了。”我本人也深有感触,喊了五十四年的“妈”,一下子就没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面对。母亲去世后,张洁大病了一场,挣扎了一年多,几度被命运捉弄,她终于写完了这些不能不写的文字,她追念着最后的日子里,柔韧宽仁的母亲对女儿的顺从、依赖、忍让,刚强率真的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埋怨、痛悔„„她甚至还会在母亲去世后仍感到母亲就在身旁,看到适合母亲穿的衣服也会有想买下来送给母亲的冲动、听见别人叫“妈”,忽然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妈”可以叫的悲凉„„所有的一切,在那一夜之间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永远地诉说着母亲的故事、母女的故事,以及母亲、女儿、外孙女的故事。

在我读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的时候,不禁一边被她的故事感动着,一边想起自己的母亲以及母亲的母亲。我虽不是和妈相依为命长大的,却是我妈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地养大的,我是在一个幸福的一家四口中长大的。看着张洁的故事,想起我妈妈也曾经动过手术,她动手术时我完全不知,没有在手术房外给她勇气。在她术后住院期间,恰好遇上放寒假,我就经常因为自己的私事而动不动就对病床上的妈发脾气。由于住院费用昂贵,妈说要回家休养,在家中她什么事也不能操劳。记得有一次我很大逆不道,妈说想洗头(这是她术后第一次可以洗头),吩咐我给她端一盘水并且帮她洗,我却因为其他事而推却,被她呵斥后,我很不服气地端了给她。现在回想起我那个态度自己真该被雷劈死,妈当时肯定很伤心,她这一辈子都是为了我们而劳累,我就这样子对她,跟张洁对她母亲的态度完全相反,真惭愧。那段时间家里的事乱得一团糟,很难想象没有妈的日子会怎样,但妈妈只是休息了十几天又开始干起农活了,真后悔那时我没有悉心照顾她,让她好好休息,而我居然可以这样子对一个病人,我真该死!我在是世上活了二十年,曾经多少次因为自己的任性伤害了父母,而父母又曾经多少次原谅我们,为我们付出?难道儿女真的是来讨父母债的工具?

世界上最疼你的是谁,也许很难有人代替得了母亲。正如张洁所说“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他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地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伤痛。所以在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慨就是珍惜眼前那些疼爱你的人!

篇二:《《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深深得感到亲情在世上是多么的重要,又多么的温暖。而这部《世界上最疼我那个人去了》可堪称歌颂母爱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令所有为人子女的人们都该深刻自省的影片。影片通过成功女作家对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病后到离开人世前后的经历,来反映了现实中的一种现象——人们总在忙着自己的事业,可没想到忙忙碌碌中我们又为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母亲想要的吗?我们知道母亲只想子女多陪伴在自己身边吗?

中国自古讲‘忠’、‘孝’、‘信’、‘义’。又讲万事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人人所作的事。可是到了现代“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象却到处可见。是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也变了,变得冷漠无情了?逆反心理也出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也变成抱怨和愤怒了?其中,体现的最裸露的例子是,有些子女事业有成了,生活富裕了,自然使得自己父母也犯不着为生活发愁。于是他们就认为只要自己给父母好吃的好喝的,然后就可以把父母放置一旁,有空的时候就偶尔去看一下,去了也只是吃顿饭敷衍了事,更不耐烦用真心跟父母沟通感情。难道这是父母想要的吗,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喝吃不愁的生活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金银财宝摆在他们面前又怎样?他们想要的仅仅是自己女子的孝心!

在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片中的那位母亲对自己的女儿说:“母亲在这么多年来也没给你留下什么遗产。”片中女主角:“母亲你给了我生命把我辛辛苦苦扯大就是世上最好的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子女在父母去世后为了争夺遗产不仅伤了亲情甚至大打出手。在他们的眼里金钱已经蒙蔽了他们的眼睛。有的甚至父母还在时就开始争夺遗产了。在金钱的社会里亲情简直是一文不值。这些人太愚昧了他们不知道父母给了他们的生命就已经是这世上最好的遗产了,是用金钱也换不来的。

对母亲的关爱并不是挣了多少钱,卖了多大的房子。对母亲的关爱是平常的。洗洗碗,多回家看看吃顿饭。有人出外几年也不回家探望高龄的母亲,只是想挣钱让母亲有好日子过但是家中的老人们想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女在外面挣了多少钱而是自己的儿女在外面生活的怎么样,什么时候回家。其实人老了并没有什么奢望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拼搏,那种事业心只是想着自己的儿女希望一家人吃上一顿饭。看着让我想起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在外读书了两年每当我打电话说放假回家时,母亲的语气都与平常与众不同。我听得出母亲的喜悦的心情。

片中主人公到了五十多岁了才懂得珍惜,才知道母亲已经老了希望补偿自己多年来的过失,但最后母亲连新屋都还没住进就已经去世了,这是一场多么催人泪下的场面再也无法挽回,所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让自己后悔一辈子,在父母健在时多点尽孝给母亲、父亲多一点关怀。{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

********班

****

篇三:《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

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有感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可以换的,而父母却是唯一的。

——题记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很久之前看到这句话,没有太深的感触,只是觉得妈妈照顾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朝夕相处,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女作家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这里的每个情节都会让人掉眼泪,也就是这个时候才真正读懂了这句话。故事中记录了作者与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她的逆反心理和善良美好的愿望构成了故事的主要力量。我是非常爱你的,我期望你会好好的,好到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可是你不好了,我就想法让你好,我耗尽所有的精力你却没有达到我想象的程度,那倾注的巨大的爱里面有纷争、挫折、压力、磨难、急躁,所有的一切都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本质没有变,爱是依然存在的,整本书中无不透着作者内心的自责与愧疚,还有那份割不断的哀伤,同时也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父母亲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父母的爱同样需要理解,最让人心痛的往往不在于失去本身,而是失去后的那份牵挂和对拥有时的愧疚。{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

作者在母亲病危之际,突然感觉到,母女的角色一下子换了过来,母亲对自己的那份恋情愈来愈重,有时像孩子一般听从女儿的指挥。曾几时,作者以为母亲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以为她是在消极厌世甚至于折腾女儿,待母亲突然辞世后,才渐渐感悟出她的苦心,痛恨自己为什么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如何多爱一点自己的母亲,作为母亲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实在被她依靠得太少了„„妈妈 , 多么亲切的称呼 , 被奉上这个称呼的人是多么的伟大 ! 然而 , 又有谁曾真心诚意地对她说过一句 “ 妈妈,我爱你!” 呢?人生中最难忘的莫过于母爱,那是流淌在血液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情怀。它总是在无意间包围着我们,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作儿女的又有多少能真正意识到,世上最疼爱自己的恰恰也是最需要自己的人„„母爱,是平常的,关好门窗、注意天气变化,诸如此类的“提醒”平常又平常,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对这种爱满不在乎,从来没有细细品味,总觉得这是平平常常的。但是当父母突然离开我们时,才发觉这种“平平常常”的爱,一去不复返,再也觅不到它的踪迹。当母亲询问我们学习、生活上的情况时,我们是否耐心的回答;当母亲对我们嘘寒问暖时,我们是否嫌她太唠叨了;当母亲批评或指正我们的缺点不足时,我们是否曾认为他们的思想太落伍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做的不尽人意,是我们不曾反过来去关心他们,去听他们内心的倾诉。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他们永远也不会记恨儿女,那种宽容,不是不在意孩子的态度,而是不忍去指责与要求„„

回顾整个照顾母亲的过程中,作者责怪过很多人,当然,恨得最多的还是自己。为了让母亲的大脑不至于全部萎缩,她狠下心来让母亲独自行走。殊不知,已到人生尽头的母亲,何须再承受这无妄之苦。为了让母亲安静,作者又编出许多理由来吓唬母亲„„种种在照顾亲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能够于自己同甘共苦的人突然离去了,那时,她是如何独自一人面对这个哀伤的时刻,又是用怎样的忍耐去面对一个昏昏沉沉的病人和一个只会在半夜里哇哇大哭的孩子,当然,那个孩子就是我。我不想去回忆,去勾勒,虽然,后来的我一直陪在母亲身边,但是,当想到那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成这般模样,我早已失去了镇定。照顾亲人,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亲人,会遭受的压力痛苦,我无法想象。现在,我还是始终不能够体后母亲是如何走过来的。也许,只有当自己为人父母,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明白吧。如今,这个独身子女到来的时代,我在想,以后究竟有多少年迈的父母可以得到儿女全心的照顾呢?说实话,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慈祥、坚韧、豁达、善良,甚至是伟大,一切溢美之词用在我母亲身上都不为过,因为她是世界最好的母亲。正如张洁所说:“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妈对我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那个最疼我的人,如今正生活在病痛之中,我不知道,当属于我的无法那份割舍的亲情离去的时候,我可以用什么来宽慰自己?我没有钱,无法提供最好的医疗;独自在外求学,没有每周都打电话去听听她的声音,因为我害

怕,害怕有一天会突然听不到„„看过这本书,也许我必须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显然,书中没有给我答案,相反,却有我没有预料到的哀伤与同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留下了一张模糊的面孔,让我们去苦苦回忆,疗养自我。”虽然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谁都无法避免。但是尘歌如梦,不要等到失去才知珍贵。乘着自己还有机会做点什么,就不能在再忽视这份真正永恒的爱了,真的应该为父母真正做些什么了!就像张洁说的:“等到自己渐渐地对很多事情淡漠,懂得了只有父母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宝贵的爱以后,便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那就是让父母快快乐乐地多活几年。他们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

每个人都有疼他,爱他的父母。每位父母对爱的诠释都是不一样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本就是无常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好好爱父母,不要等到他们离去才后悔。“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这句歌词是适用于情人之间,却更似父母的心声。从现在开始,收敛你的脾气,听父母的话,好好的爱父母。

篇四:《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关于儿女,关于母亲,再关于成长,始终是一条线,一本书,翻三页哭十三回,彻底的沉浸在那些情感里,长长的人生路,在这里的一个侧影,却令读的人无比的惆怅,于是生出很多感想。这种沉重的心理,加上最近学习、工作忙碌,很多私人空间都给予了学习、工作,而准备自己的行程,是紧张仓促之感,很久很久之前期待的悠悠载载,亦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其实这些书很早之前就知,却一直没买回来细读,也许那时候觉得这样的书本,对于自己,是遥远的事情,先把青春颓废感伤喧哗浮躁的文字全部收入囊中吧,再来细细消化这些情感。

小说我刚看过,我就知道自己肯定会流泪,我是那样一个容易被触动的人,我的心里始终回旋的仍是亲情,面对亲情我从不吝啬自己的泪水,毕竟,对一个女人来讲,流泪是件奢侈的事情。关上门,房间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嘈杂的声音,躺在床上,隆重地思乡。{世界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

老人常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老人常有不合时宜的言语和举动,老人的时代属于过去,不管它曾经多么繁华似锦。

不知何故竟在一股脑全部装入心里时,原来,对于感情的眷念,已经是另外一种方式,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把时刻关注自己的眼神,转向我们身边的人的?

一个年轻的母亲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万千呵爱新生女儿的时候,猛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的理解是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的,因为母爱之琐碎、之寻常、之平淡常常遥看有却近看无。就象影片,作家的母亲直到患了脑萎缩、白内障和脑瘤需要推上手术台的时候,忙碌的作家才反思自己曾经一直忽略的亲情。失去的迫近、迟来的珍惜加上急功近利的补偿,两个生命在一个生命即将结束之前碰撞摩擦。妈说“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女儿说“你不会死、永远不会!”母女连心,才真正的最疼。而世界上所有的妈都曾说过类似的话吧?我妈就说过。尽管我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叫过“妈”。 我没机会叫,我在外边,学习或工作,忙碌或清闲,我写信,也打电话,信越写越少,电话越打越疏,叫“妈”的时候,竟有些迟疑和羞涩了。电影里妈说“我也没有什么遗产。”电影里的孩子说“妈,你把我们拉扯大,不就是最大的遗产吗?”而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会是妈的遗产。对于更多的有妈在身边的人来说,妈是什么?是一个枯萎渺小的老太太,是一个拖带

着孩子的工具,是一个唠唠叨叨的烦着你围着你的人。她甚至很难伺候,或者什么事都插一杠子。如果她得了老年痴呆症,或者瘫痪或者大小便失禁了,那么生活中又多了一份索然的负担。这个时候,还记得挂在身上的负担曾经是放在心头的最疼么?世界上最伟大的是妈,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是失去。

作家的女儿远在美国,影片结尾的时候采取戏剧化的处理,女儿站在门口,作家昏花的眼睛无法辨认出变化巨大的女儿,竟然问:“你找谁?”这与作家和作家妈妈之间的情形巧合着,象一个带着反讽意味的轮回。记得斯琴高娃在某一个电视节目里谈过她主演的这部影片,说它反映着城市和时代里的亲情关系。忽略,一概的忽略,没什么忘不了的。小的时候记得跟妈撒娇和索要东西却不记得妈也是女人也会有女人的贪小和敏感。大了以后忙着生存和生活了,自然还有自己若干次又若干次的爱情,心里那个钟情的女性绝不会是妈。再大了以后膝下有子女,身旁有忙不完的操心事,妈不过是个生命符号罢了。这很正常,多少人就是这样变成符号的,包括自己。而我,却突然想妈,想起我们老北方的老话,七十岁有个家,八十岁有个妈。

我的床单是自己洗的,散发着洗衣粉残留的香味儿。

妈曾帮我洗过的床单只能枕在遥远的记忆里,我很想让她再帮我洗一次。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除了哭,我没有任何办法。作家捧着妈的骨灰在山冈上喊:“妈——”喊得我心撕裂了。我从来没这么喊过,是的,我含蓄,我害羞,我没机会。没有人不害怕失去最亲的人,也没有人不会失去,生命是个客观冷静的流程。

只是,不要等失去了再去哭,妈是不可再生的财富。

篇五:《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斯琴高娃用她精湛的演技向我们展现了作为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她自私的灵魂。当母亲生病时,她心力交瘁,希望母亲快点好起来,而心里最希望的是这一切成为过去,快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世界上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意识到和母亲的相处也会如流星般稍纵即逝,更没有人会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最辛苦的其实是生病的母亲。每个人都一厢情愿的认为来日方长,手头上没完没了的工作和自己的孩子似乎比含辛茹苦养育了自己的几十年母亲来得更重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子女可守候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现在社会发展了,为了让子女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多少家长强忍着思念的痛苦默默支持者自己的子女。

而现在“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父母能为我们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而我们不能将心比心的对待他们呢?非要体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遗憾吗?

最近读到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作者柔肠百转,终于慢慢的、慢慢的领悟到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

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爸爸妈妈,多关心一下他们,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

愿天下父母都健健康康!

愿天下子女都至善至孝!

篇六:《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观《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有感

亲情总被比喻为空气,最重要,也最易被人忽视。如果和身边的朋友谈起亲情、友情、爱情何者最重要时,多数人都会说:亲情。可是在心理最受重视的亲情,实际行动中往往最轻视。爱情、友情,有意去维护,亲情却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不仅如此,亲情也是在不经意间被伤害最多的。常说人只有在有把握不会离开自己的人面前才会发脾气,令人惭愧也令人伤感,亲情就是这样“穷尽一生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亲情是最单纯的感情,也是最无私的感情。心里清楚的知道我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爱自己的外公外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对待长辈的感情总是显得含蓄甚至略显冷淡。嘘寒问暖都觉得矫情,关心爱护也从不直接,只是等到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徒留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暗自神伤。

主人公用“刚愎自用”归结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指出了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们总是太过自以为是,抓住我们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忽略老人真真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显而易见,也便于直接给予照顾,可是心理上的需要我们很少去探究,总问他们想不想喝水,很少问他们想不想聊天。这或许是一种惰性使然,毕竟心理上的需要隐蔽、不确定且难于直接回应。

老人对新鲜事物的探究有如孩童般强烈,电脑的神奇在她们看来宛如神物,不敢靠近仅仅是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担心煮猫食就可能影响其正常运作。日常生活中,当老人询问关于电脑的问题时,我们也总用你们用不上回应,殊不知老人也有好奇心,当他们从视频看到远方的孙子时脸上有开心、不可思议的惊奇和满足。

老人在对待钱的问题上也总是令我们感到难以理解的“一毛不拔”。单纯的考虑到为子女省几毛钱的问题而不去考虑因此可能带来的对自己的伤害。子女买了新衣服也舍不得穿,宁愿放着压箱底,病了舍不得买药,饿了也斤斤计较多一毛少一毛,直到惹火了孩子边说会改会改边继续吃脱了水的水果。

在我们看来,老人的美来自历经沧桑后的智慧沉淀,布满皱纹的脸我们很少细细端详,挂着薄皮的双手也很少去抚摸,曾经有神的双眼也很少去凝视去赞美了。我们忽略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所以母亲在备皮前拼命想留张自己还有头发的相片,在理了头发后迫不及待的询问小月怎么样,女儿给自己带帽子时开玩笑是不是很像她姥爷。女儿安慰母亲她的美丽禁得起时间考验才令她露出笑容。子女们在尽孝道时总用一堆钱能解决的东西敷衍了事少有触及老人心理的需要与满足。母亲离去后,女儿才醒悟到在母亲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把母亲交给小阿姨了事才是大不孝,终究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