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up是说的什么内容

时间:2021-10-26 18:38:59 节日作文

篇一:《56up 观后感》

56up 观后感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8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味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 7up,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儿童,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每隔7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这些年来的感触,了解他们这些年来的变化,从而感受他们的一生。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是生活仍在继续。

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这部纪录片,分为上中下三部,总共150分钟,通过这短短的150分钟,我在感叹这是一部伟大的纪录片之余,也有很多感触。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知道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在小时候,每个孩子的想法就有如此大的不同。而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当初想好的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一个人的人生和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价值观,理想有很大关系,而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或许让人感叹甚至心有不甘。除了这些,这部纪录片里还有其他引起我注意的话题。

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

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

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所说,而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这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12级行政2班 邹野 120302205

篇二:《《56up》观后感—社会分层角度》

浅谈社会分层.

——社会学视角下的《56up》观后感

从来没有一部纪录片能像《56up》一样拍摄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从来没有一部纪录片能像《56up》一样时至今日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从来没有一部纪录片能像《56up》一样映射不止一种社会问题。而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感触最深的则是一直贯穿其中的“社会分层”问题,随着被采访者年龄的增长,“社会分层”的影响也日趋严重,这似乎和导演在最初拍摄时的初衷——“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作为观看者的我想要认真探讨一下关于“社会分层”的问题。

一、社会分层初显

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差别与社会地位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种种态度和行为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别主要不是由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别及气质差别等自然差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不同社会地位造成的。就像拍摄《56up》第一次接触这些七岁的孩子们时,富人家的孩子们读的是高级寄宿学校,喜欢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等读物。仅仅七岁的他们已经会用拉丁文唱歌,并知道自己有朝一日想做律师,要上剑桥的三一学院。而同样是七岁,十四人中唯一的非白人,在慈善儿童中心长大的西蒙,完全没有富人家孩子们一样宽阔的“眼界”,更从未规划过自己的将来。对他来说,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就已经很高兴了。当有人问他“你怎么看有钱人”时,他回答说“没想过”,因为当时的他可能根本未曾见过真正的有钱人。这些,都是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而不可避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孩子身份的划定此时还谈不上和自身努力的结果相关联,而是根据血缘、地缘关系先天决定的,社会层次的不同在一开始就赋予了他们生活和思想上的差异。

二、社会分层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那么,社会分层的存在会对人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首先,它肯定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第一,由于社会分层还是因其个人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有其不合理性。因此,社会分层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人们的能力和贡献,从而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第二,由于社会分层所依据的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这样,富有者将会更富,贫穷者将会更穷,其结果就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影响甚至危害社会运行和发展。去观察这十四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富人家的孩子很早就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和远见,而穷人家的孩子则一辈子每天都忙着为当天的生计操心。相隔五十年回头看,依旧是几个来自精英阶层孩子的人生相对光鲜,而来自底层的两个在慈善机构长大的孩子,一个做了卡车司机,另一个做了养老院工作人员,他们依旧在社会的最底层摸爬滚打地活着。

(二)积极影响

当然,社会分层既有负功能,也有正功能。其正功能至少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社会分层是对社会成员的不同能力的认可,因而它会激励人们为增强自己的能力而努力。就像《56up》中,十四个孩子中有两三个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跻身真正中产或准精英阶层的,这就说明了社会分层带来的积极作用;第二,由于社会分层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声望地位的差别,因此,社会分层会形成一种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竞争机制,从而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力争上游,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三、社会分层的启示

从理性角度来看,社会分层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其正负功能,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发挥和利用其正功能,抑制和克服其负功能。从感性角度来看,纪录片反复强调社会分层的结果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像《56up》的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慧语开篇:“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其实不管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期待着出现驳斥拍摄初衷的特例。当然,如果说在年轻时,还可以改变或者重新规划他们自己的人生,那么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篇三:《56UP_49年跟拍》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个农家子弟Nick从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

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一、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片中的精英阶级Andrew和John 56岁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晋升为精英阶级的美国教授Nick夫妻,中层佼佼者——公务员Peter夫妻,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二、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

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三、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四、一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的多少确实与生活品质大有关系。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