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学习焦裕禄,争做好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报告
学习焦裕禄,争做好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呈现在焦裕禄眼前的兰考是这样的一副景象:贫瘠的土地,成千上万的逃荒者,拥挤的火车站,以及满天的黄沙、肆意的洪水等等,农业产量十分低下,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艰苦。看到这样的情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兰考的面貌。

学习焦裕禄,首先是学习他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作风。兰考是一个贫困县,县里的一些干部不能忍受这样艰苦的环境,想方设法的调到好的地方去,而焦裕禄确实迎难而上,就是要来这最困难的地方工作。如今,我们国家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虽然也有贫困落后的地区,但是,再贫困再落后,会有六七十年代得兰考落后?所以我们应该庆幸,也应该感谢,我们出生在这个美好的年代,那些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基层干部,就应该好好学习学习焦裕禄的精神,看看焦裕禄同志在艰苦的环境下是怎么工作的。

其次,我们要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焦裕禄到兰考县之后,经常下乡,与老百姓拉家常,了解兰考的实际情况,寻找群众中治理风沙的能人。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有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其中有一件关于抗洪涝的:有个村被洪水淹没了,庄稼都被淹了,焦裕禄领着县里干部摸着黑,顶着暴风雨,实地查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措施,而当地老百姓面对天灾都是哭哭啼啼,焦裕禄鼓励大家,坚定信心,与天进行了一次争斗,焦裕禄和当地的老百姓不畏艰险,齐心协力,终于抢挖了一条排水道,保住了庄稼。我们基层干部在抗险救灾的时候,一是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二是了解灾难的具体情况,三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样才能战胜困难。

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千千万万,总之,他就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做任何工作都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现今,我们基层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很有必要,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宗旨!

学习焦裕禄,争做好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二)

焦裕禄精神,核心内容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焦裕禄精神,为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学习的了标杆,是领导干部实践的标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把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确定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兰考县,严肃表明了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坚决搞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全党学习焦裕禄,为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标杆,为领导干部确立了实践标准。

焦裕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焦裕禄精神居首位的内容,这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焦裕禄精神居首位的内容,这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域干群矛盾突出,贪污腐败问题严重,干群关系紧张,归根到底都可以从干部淡化宗旨意识上找到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号召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焦裕禄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疾苦,坚持为人民服务,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内在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精神,要求新时代干部带头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态度鲜明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带头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情党情,根据社情民意,校正领导干部错误思想观念和不良作风的重要措施。

焦裕禄精神,要求新时代干部培育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勇敢精神些党员干部面对困难和风险,思想和行为表现差异很大。毫无疑问,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始终时代主流。但是,少数领导干部畏惧困难,惧怕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党的光辉形象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回避社会主要问题,处理问题避重就轻;有的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对党的事业信心不足;有的考虑个人后路,把家属子女移居国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须臾不可松懈,培育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勇敢精神和意志品质任务特别紧迫。。

学习焦裕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学习焦裕禄精神,群众路线不能停在纸上,要让工作见实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热热闹闹地掀起学习浪潮,各种学习资料、学习笔记成为了学习的主要形式。第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群众路线不能空喊口号,要让活动“接地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根本,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是基层工作的奠基石。第三:学习焦裕禄精神,群众路线不能挂在墙上,要让标准有分量。群众路线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学习热情高涨对于贯彻落实此项活动至关重要。在机关单位,都会设立学习园地,将调研成果、心得体会、活动简报等内容上墙。对于上墙制度,笔者认为必不可少,但不可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