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时间:2021-10-26 16:11:36 节日作文

【篇一】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关于《错误》中“错误”的几种理解——关于《错误》中“错误”的几种理解(网友来稿)◆陈立宏 李正兵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轻扬,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正在苦苦等待心上人归来。在绵渺无期的等待中,她始终没有听到青石街道上意中人的足音,因而她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孤寂的心宛若寂寞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此时,浪迹天涯的“我”恰巧打从这里经过。听到窗外响起了“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开放般绽开了笑颜,以为朝思暮想的他已经回来,正准备推开久闭的小窗,但转瞬间,马蹄声又渐行渐远。此时女子才意识到刚才燃起的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窗外的那人,并不是她日夜守望的归人,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失意万分之余,她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多情的女子再次陷入了无穷的苦苦等待之中。二、《错误》是一首以“我”为主体的浪子宣言,错误由“我”造成。诗歌以男子的视角,渲染了女子等待的痛苦。“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想起还在家中等侯“我”的女子。“我”不但知道女子在寂寞中苦苦的等待,也知道她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等待得将她的生命如同莲花开落般寂寞的消逝,等待得心如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小城般绝望,等待得心如无声无息、春帷不揭的窗扉般空寂,然而“我”却不能选择和她相见,只因 “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至于“我”为什么不能和她想见,诗人没有说明,但读者可以在无尽的空间中大胆的想象:“我”或许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战士,即将投入激烈的战斗;或许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即将投入紧张的工作;或许是一个志在四方的仁侠之士,一心要普救苍生。总而言之,女子爱上了一个有家不能回的人,这就是“错误”的根源所在。三、《错误》是一首假托爱情之外壳,表达游子对故乡思念的诗作。此诗作于1954年,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诗人都有一种孤独漂泊之感,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自己的亲人团聚。然而,岛内的台独势力费尽心思阻挠,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因而游子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他们只能将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情感寄托于诗作之中。此诗如果从这个角度解读,不难发现,“我”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思妇”可以理解为“祖国母亲”对游子的思念,整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假托爱情之外壳,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将诗歌命名为《错误》,实质是在告诉读者:游子之所以浪迹天涯,这一切错误都归根于政治因素。诗人希望这种“错误”不再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是一首期盼大陆与台湾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当然,《错误》这首小诗我们还可以从其它的角度进行解读,它丰富的意蕴就像诗中的“莲花”一样,散发着幽香,清新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单位:湖南华容五中 414211)作者邮箱: ningxi5117@sina.com

【篇二】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草原散章 草原散章楚楚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识记文中的生字词。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3、感受作者对大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重点:1、如何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2、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采取的分节描述这种结构形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原野放歌,前面我们学习了《敕勒歌》《静默草原》都是描写草原的文章,由于每个作者生活经历不同写作的风格也不同。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楚楚一同走进她眼中的草原。今天我们学习〈〈草原散章〉〉二、作者简介楚楚,女,1964年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福建日报》社。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作品集《行走的风景》《生命转弯的地方》《轻轻踏在我的梦上》《淡墨轻衫》《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余项。作品被收入《中国50年文学名作文库》《新中国50年诗选》《中华百年游记精华》《当代散文经典》《新时期中国散文精选》《当代美文百屏息(     )俯瞰(      )缠绕(      )撒娇(      )黔贵(     )踱步(      )铸成(      )嚼草(      )喘气(      )繁衍(      )簇拥(      )羞涩(      )一瞥(      )昙花(      )蝉蜕(      )搭讪(      )叨扰(      )引吭高歌(       )捉襟见肘(    )(    )恣情率性(     )肆无忌惮(     )心旌摇荡(       )四、再读课文,详析课文。五、互动学习:互动1: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草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水乳交融。教师讲解:楚楚写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是,她是带着想象的去看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心态,带着这种心情看草原的天空自然就不一样。写草原的宽广,无边无际说成是草和天空赛跑,带着孩子气的描绘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楚楚的特点率性自然。(天空会走开是黑夜)互动2: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低,云也因此上变得矮了。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化为散文。教师讲解:化用诗句是散文家常用的手法。下文的把雾形容成猫:“象收了爪子、蹲在膝前的撒娇的猫”化用了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的俯视 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互动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云?明确:1、从心理效果方面。说是看云看得让人要“痴”过去。这个“痴”字,和前面的看草有相近之处,很着迷,很任性。2、抓云的特点,把自己想象成云:洁白、柔软、温情。3、云的动态:“半推半就,半掩半露”用了拟人的手法,少了点孩子气,多了点温柔而多情的淑女气。4、 楚楚没花太多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爱情的等待,很是淑女气。楚楚笔下的云就象她向往的爱情一样,飘飘渺渺,充满了错觉,变化无常,即使沾着地面,也不化为尘泥。互动4: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那些特点?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草原上的花很美,美的自足,美的自信,美的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互动5:从这部分关于虹的描绘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楚楚怎样的特点?明确:全是女性关注的,从外表的装饰(七彩发夹、柳叶眉)到内心(比爱情短)的期盼,淑女气质更加集中了。虽然这一切都没有脱离草原的现实环境,但是仍然以“神的一滴”,把这淑女心态诗化童话化。互动6:作者在写到草原上的“水”时,仍然用的是女性的拟人格,找一找文章中那些描写体现了这些特征?明确:见课本互动7:如何理解‘小水死去了,如秋蝉走后留下一枚惨白的蝉蜕。’?明确:小水干涸以后,将是土地的盐碱化,那是很严重很可怕的生态悲剧,蝉蜕即使惨白,也不能表现生态的丑陋和草原的命运威胁。再作者看来悲剧应该淡化才够艺术,她将悲剧淡化为哀愁,把哀愁淡化为回忆,而回忆还不能是痛苦的,而是优美的。“草原上的水,最终将变成一段回忆,让爱它的人只能隔着记忆的木窗,拓一副“小池烟雨”。唯美到了极端,显得这个淑女真有点不识人间烟火,他的诗意模式发挥到了极致。互动8:文章的最后写到了蒙古长歌,作者写长歌是为了表现什么?明确:草原上的牧人用歌声来抒发对草原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互动9:结合前面学过的〈〈静默草原〉〉谈谈这两《草原散章》以柔美为主,柔中含壮;描写细腻,修辞手法多样,抒情意味重;外乡人看草原,写出了别于各地的草原奇美,别人少谈的柔美。《静默草原》以壮美为主,壮中有柔;叙述 议论凝练,富有哲理韵味;草原人看草,表达了新异独特的感受。互动10:作者采取分节描述的结构形式的好处是什么?明确:茫茫草原上,牛羊成群,繁华似锦,物种丰富,可以描写的内容许许多多。作者选取草原极具代表性的又为人所熟悉的六种景物,采取小标题,用分节的形式加以描绘,既集中笔墨描述了美丽的个景,又从整体上让他们群芳争艳,交相辉映,结构严谨而不拖沓,避免了繁冗杂乱之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六、课文主旨:作者通过采取分节、空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草原上的动人景象:胖草、矮云、薄虹、笑花、小水就像把一副副优美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很好的揭示了草原的 广阔、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积极进取、笑对人生的志趣和理想。七、写作特色1结构安排新颖巧妙2选取人们熟悉的事物描写,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八、板书胖草----姿情率性矮云----洁白柔软  笑花----笑对生活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笑对人生薄虹----神的一瞥小水----死而后已长歌----长于歌唱

【篇三】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错误》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    郑光程一、导入: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二、简介作者。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四、整体把握诗意。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五、分析诗的“前奏”。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1、学生齐读本部分。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                    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板书:寂寞的城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窗扉紧掩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板书:等待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2、学生齐读本部分。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板书:(蹄声)惊喜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板书:(过客)失望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八、总结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明确: (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2)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板书:(美丽)               (错误)九、解决课后练习。十、扩展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附:整体板书设计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寂寞的城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窗扉紧掩               (蹄声)        (过客)等待             惊喜            失望               (美丽)        (错误) 作者邮箱: zhenggc84222@163.com

【篇四】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美丽的错误赏析

美丽的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全诗只有九行,分为三个小节。诗人借无法归抵的离人的情怀, 抒写出一个倦守春闺的少妇内心的寂寞、期待和怅惘。诗的第一小节只有两行:“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诗在全体的分段中低两格排列,具有“诗序”的作用, 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首句六个字的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次句十五个字的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第二节五行是过客的想象之景,实写思妇。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从《诗经·召南·殷其雷》和《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等篇章已经开启了歌咏, 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 更是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这些诗词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 却假借女子口吻, 抒写思妇怨女的不尽情思。而《错误》别出新意, 以浪子过客的眼睛观察江南小城, 想象思妇独守空室的情感、心态。这正是江南的春天,诗人独自策马经过空寂的小城。也许是因为他也在想念着心中的情人, 所以他仿佛感受到了那楼上思妇的孤寂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春天也变成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季节。她听到了远处街道上传来的声声蹄音, 那是远方的他回来了吗?但是春来秋去, 几多等待, 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她没有揭开春帷,但她在聆听,期待有足音走近,来叩响她紧闭的心的窗扉。但是——终究是“跫音不响”——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诗人仿佛感受到了那深深的期盼和失望后更深的忧伤, 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点明了诗题和全诗的抒情视角,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短短九行,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全诗词句明朗,却是蕴藉深沉, 令人回味无穷,如入梦幻之境。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精心运用的中西合璧的艺术技巧。

【篇五】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美丽的错误”写作指导及范例

“美丽的错误”写作指导及范例

一、理解题意:

“错误”是什么?“错误”即“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也指“不正确的事物和行为”。错误一般都是不美丽的,也应该少犯或不犯才好。错误之美,绝不是美在错误本身,那美在何处?

不妨来给“错误”分类。这样的分类需要我们有一种差异意识,任何事情都是有差异的。这要求我们在看到共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特例。“美丽的错误”就应该是“错误”中的特例,就应该是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其他错误的不同之处。

从错误产生原因看,错误有无意为之和有意为之之分,大多人是无心犯错,但不排除一些错误是因为出于某种善良的目的,它能够体现人性之美。

比如:小女孩把花坛里最美的鲜花摘了下来.小女孩不是不爱护花草,而是因为“我奶奶病了,不能下床,我要把这朵花带回去给奶奶”这个动机不美吗?这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花儿被摘了它还会再开,可小女孩的童真和善良比花朵更值得呵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将这个“美丽的错误”继续了下去——他摘下更多更美的花交给了小女孩,要女孩带给她的奶奶看. 美好的品质远比那朵真实的鲜花要美丽一千一万倍!

从错误所产生的结果来看,大多数错误会造成伤害和损失,但也不排除一些错误会给我们以警示和启迪,会引领我们的人生走上另一条阳光大道,尽管有可能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但阴差阳错同样成就大美,这也不失为“美丽的错误”。比如:走错了一段路,却意外地相逢一段美好的风景。又比如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上了一个不错的人,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二、选材必须合意:

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写才能切题呢。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事属于“美丽的错误”。

1、快递公司送花,却送错了地方。受花人意外地得到一束花,改变了忧郁的心理,感到人间的温暖,并可能以此为契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这是美丽的错误。

2、走错了一段路,却意外地相逢一段美好的风景。这是美丽的错误。

3、实验时,或放错了试剂,或弄错了材料成分,却得到了意外的结果,或有了某种发现,或取得了科学上的某个成就。这是美丽的错误。

4、孩子的天真无邪,说了一句不符合自然规律或与人们通常理解不同的错话,却错出了“哲理”或“特殊的含义”,给人以别样的启发。这是美丽的错误。

5、文学作品中,有的意象有多重理解,有的内涵有不同解释,一种“错误”的理解,不符合实际的理解,却错出了诗意,错出了别样的内涵。这是美丽的错误。

6、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道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

以上的选材都是恰当的。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三、例文

美丽的错误

恰如平静的湖心里误投的一枚石子,恰如幽蓝的天幕中惊飞的一只鸿雁,恰如荒僻的草丛中偏巧开出的一朵娇花——人生的有些际遇,即使错了,也错得那么美丽。情感的青藤就在那美丽的错误中蠕蠕而生。

着一袭纱衣,撑一把纸伞,从郑愁予的江南里缓缓走来。他笔下的三月,那三月里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秀美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轻轻地,悠长而略带惆怅的情感从他口中吟咏而出。人的一生,永远都在寻找心灵的归属。漫漫长途,一脚踏进路旁小屋,想要停下,可是 ,远方才是你真正的家。感谢错误,因为忧伤之余,你发现,再远的征程都挡不住自己归家的脚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间精神小屋是完全属于你的。它等了好久,等你把它当成温暖的家。

执一卷诗词,觅一缕春愁,从陆放翁的满城春色里缓缓走来。他心中的沈园,是个凄美的错误。“东风恶,欢情薄。”与唐婉表妹的错误,成了铁血男儿一生的柔软的遗憾。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或许,这个凄美的错误用天各一方的距离让他们的心紧贴在一起。“错错错!”幸福,如果唾手可得,便体现不出金子般的价值。那个在沈园,在《钗头凤》里演绎了千年的错误,直到今天还可以将泪水唤回我们的眼睛。

掬一捧江水,寻一份豪气,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里缓缓走来。他眼中的赤壁,是个壮美的错误。东坡的一生,本来就受到许多错误的对待。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弃雕梁之美,而居松茅之椽。在不公的命运里,他尚且吟啸徐行,这小小的赤鼻矶,又何足挂齿?错误的地点遇上不错的人,错误的地点引发不错的诗情。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情感找一个载体。不必太在意载体的对错,只要能让你向着天地高昂起灵魂的旗帜,便已足够。你还在为小小错误纠缠不清吗?且看东坡壮怀激烈,歌大江东去。

在这个过分讲究是非对错的时代,有些不伤原则也不伤大雅的小错误,恰恰成就了人生的美丽。美丽的错误,让你拥有砰然心动的巧合,让你珍惜生命里的点点滴滴,让你包容命运中深深浅浅的缘分。

生命,本是一潭静水,小小的错误,像是照影的鸿雁,只用羽翼轻轻一点,便留下了美丽的涟漪。

评点: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总是富有磁性,充满魅力的。本文的作者有

深厚的文学积淀,并深知经典的诗文是人类多彩情感最好的代言,所以选取了文化长廊中最富情韵的三个片断来诠释美丽的错误,角度各异,却又气韵贯通。

美 丽 的 错 误

星期天大家都回家了,宿舍里只剩下圆圆和我。一整天,我都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有人能记起今天是我的生日。天渐渐暗了下来,我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心中的泪水慢慢积聚,快要冲破眼眶的防线。“小柯,我去浴室洗澡了。”是圆圆的声音。她走以后,空荡荡的宿舍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拉过被子,怀着委屈的心情沉沉睡去。

隐约中,听到有人在敲门,我揉了揉湿润的双眼,理了理蓬松的头发去开门。门开了,外面却没有人,只有一个精致的纸盒。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抽出插在里面的纸片:“生日快乐!”我一下子震惊了,激动与喜悦一下子涌上心头。捧着这份意外的惊喜,先前的失意与难过一扫而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只蓝底白星的发卡。虽然有点奇怪(我是短发),但我依旧把它放在手心里,满含爱惜地端详了一阵。虽然纸片上没有署名,但那娟秀的字迹让我肯定:一定是某位朋友或同学送的!此刻我最想把这快乐的事告诉圆圆,希望她也来分享我的喜悦。

这时门开了,圆圆披着湿漉漉的长发进来了。“圆圆,你知道吗?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跑过去拉着圆圆高兴地说。“是吗?我也„„”“我刚刚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只发卡。还有一张卡片哦!”我把礼物递过去 ,圆圆先是一愣,后来又问我:“小柯,你知道这礼物是谁送的吗?”“不知道,我开门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只留下礼物。你知道吗?我今天一整天都在等待,希望有人记起我的生日。没想到真的有人会记起,好开心啊!”“今天是你的生日?太好了!祝你生日快乐!”圆圆一下子兴奋起来,让我有点奇怪。那几天都都在喜悦中度过,人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直到那一天那场突如其来的雨。

那天放学后雨下得特别大,我不能回宿舍,只能躲在走廊下避雨。那时恰巧看到了圆圆和她表姐,也无意中得知那只发卡来自圆圆的表姐,是要送给长发飘飘的圆圆作为生日礼物的,而我却将那只发卡据为己有,而圆圆却要帮我继续这个错误。

晚上,我愧疚地看着圆圆,从贴身的衣兜里拿出发卡,放到她的手里,说了句:“对不起。”她摆摆手,笑道:“你没有错。如果这只发卡能让你快乐,我甘愿一直守着这个美丽的错误。”看着眼前这个和我同一天出生的善良的女孩,我潸然泪下„„

评点:这篇文章属于典型的记叙文,写得很质朴,读来有一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觉。文章在看似不经意间却处处都在制造“错误”的环节,事情发生的背景

交代,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都很到位,小作者还注意到了为最后这个错误的揭晓作一些铺垫,构思缜密。

美丽的错误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蒙娜丽莎的微笑,错过了费加罗的婚礼,错过了十四朵向日葵,错过了日出印象,在错过了这些美丽之后,请不要再错过。珍藏一种美丽,它叫做错误。

一曲《梁祝》掀开史册

不顾封建礼教的禁锢,祝英台竟扮起公子进了学堂,却也缘分凑巧,在这里,她与梁山伯相遇了。在错误的时间里遇见错误的人,结果却也只是错误。门不当,户不对,祝府竭力阻止的爱情,终以梁祝的殉情而完结。“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若见欢怜时,棺木为侬开。”一片孤坟,两片彩蝶,迎着朝阳的温和,斯守一生一世。

一壶美酒倾其一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载着满腔壮志步入朝堂,也步入缚其性情的牢笼。皇帝对他的赏识仅限于他的才情,这使得他的政治抱负无处施展。借酒浇愁之际时,却得罪了朝廷权贵。一直将为其脱靴之耻铭记于心的高力士不时向皇上进谗言,终究,李白抱着赐金放还之恩回到他久违的大自然。当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冥之际,绣口一吐,气满山河:“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柄二胡如歌如慕

这是上苍的一个错误,他把迷茫的眼睛给了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孤独的夜,他用琴声点缀了别人的世界,可却没有一缕光明点缀他的梦。阿柄,开始用别人所没有的安宁心境体会自然之清风,品味人世之温寒。上弦、运气、拉弓,委婉悠扬的音乐如流水一样逝去 ,如雾气一般氤氲开,打动了所有人的,是一曲绝唱——《二泉映月》。

一幅题字笔走龙蛇

一位清朝的皇帝携众官员去灵隐寺游玩。当主持呈上文房四宝请皇上用墨时,皇帝欣然提笔。可却将“灵”字上的“雨”头写得大了,下面不够再写“灵”字。官员们都替皇上捏了一把汗。可他却灵机一动,将这幅字改成“云灵隐寺”,众人不禁高声喝彩。这幅字至今还挂在灵隐寺内,供游人赏玩。

错误的美丽是一种缺憾的美丽,它不很完整,却让人感动。有时,正是那一处小小的缺口,更能展现人性的真实,触动人心的善良。

点评:本篇作者机智地重现了几个历史场景,明确地指出了“错”在何处,但同时也点出这些错误错得值,错出了价值。立意明确,笔力集中,结构清晰,语言

洗练。

美丽的错误

小孩子经常会犯错误,有些时候甚至是莫名其妙的错。有一个小男孩出门前总是缠着爸妈帮他系鞋带,爸妈奇怪地问:“昨天不是才教过你的嘛?”小男孩不置可否地跳开去,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一天,爸妈接他放学回家。在幼儿园外,见活蹦乱跳的儿子鞋带散了,刚要上去帮忙,却见儿子迅速地系好自己的鞋带,然后又融入小伙伴的游戏中去了。爸妈大吃一惊,回家质问孩子:“你为什么撒谎?”小男孩满脸的委屈:“我想每天去上学时抱抱你们。爸爸帮我系鞋带时,我可以搂着他宽宽的肩膀;妈妈帮我系鞋带的话,我就可以闻闻她头上的香味,还可以亲亲她的脸„„”

说着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落下来,一旁的爸妈也感动地把他搂进怀里。

我不是那个聪明的小男孩,无法犯下这么美丽感人的错误 。如果,稍稍用心留意,我们的老爸老妈可是经常会犯这样美的错呢!

早晨,阳光穿过窗帘,隐隐绰绰地照在脸上,缓缓睁开睡眼,却见老妈火急地跑来:“哎呀,又错了,本来要早点叫你的嘛!”我舒展开清晨的第一抹微笑,冲老妈叫:“不碍事的,我讲求的一直是速度呀!”嘴上这么解释老妈的错,可心里暗自笑道:上了高中以后,哪天早上不要说一句“我错了!”你心里的那些想法我都懂,不就是看我前一晚上熬太迟,舍不得我早上起太早,故意迟点叫醒我,还假装说自己错了,真是个可爱的女人啊!

午饭时,老爸总会给我解释:“最近物价上涨,不能天天买肉,这几天就吃鱼。现在的猪肉哪,全是 „„”我皱着眉头盘算着:“到底鱼和肉哪个涨得多,好象是鱼吧?”转而一 想,老爸的阴谋诡计就被揭穿:明知道我最爱肉,最讨厌鱼,却还说一堆谎来圆。要我加强营养,不要犯这个美丽的错嘛,要我改掉挑食的毛病,不要编这么些漏洞百出的理由嘛,因为我真的很感动啊!

晚餐,经常在食堂解决,只有星期天在家补上一顿,却总是绿豆汤,老爸老妈却坚持:“你得和我们一起艰苦朴素一顿。”好个艰苦朴素,其意在给我满肚子的食堂油来个定期排放吧!

就是这样的早中晚,就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如同海底的珍珠,经过再多的磨练,都闪耀着光泽。在生命的荆棘路上,镶满最感动的亲情,即使有泪,也会微笑。

点评:生活枯燥,淡而无味。读罢本文,你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平凡生活中的这一个个“错误”恰是父母用心营造出的温馨,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浓浓的爱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需要用“心眼”去发现和感悟的。并非品评历史的文字才显恢弘博学,源自生活的真实感悟是亦是别样的美丽。

【篇六】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美丽的错误

“美丽的错误”——郑愁予《错误》赏析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8528

作者:陈杰 赵士化 来源:学语文 时间:2008-07-01 点击:8529 收藏 推荐 【大 中 小】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中国的现代汉语诗发展到20世纪五十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 当大陆的诗界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一统天下之时, 台湾诗坛却经历了一个以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主潮的迅猛发展期。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台湾诗界在“现代派”、“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的推动下, 延续了大陆三十年代以来逐渐断裂的诗歌现代化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纪弦、余光中、洛夫等人为代表的三大社诗人, 群星璀璨,共同照耀着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诗坛。郑愁予便是其中的一位。这首《错误》(见卷首) 正是他广为传诵的一首著名诗篇。

郑愁予是台湾著名诗人, 原名郑文韬, 原籍河北,1933 年出生于山东。1949 年随家人去台,1954 年开始在《现代诗》发表作品, 佳作迭出, 为纪弦《现代诗》主要作者和“现代派”的筹委之一。《错误》一诗被收入诗集《梦土上》,这个诗集是郑愁予的成名作。童年在大陆形同漂泊的南北转徙所留下的美好记忆, 青年时代在台湾家世的零落和无法回归的实际的流浪, 纠结成他诗歌时间和空间、理性和感性、社会和个人的虚虚实实的错落的悲剧, 从而传达出一种恍如置身于“梦土上”的缱倦的思绪: 这是郑愁予全部创作中最牵动人心的一个情结。《错误》写的是思妇闺怨, 却充满着一种羁旅乡愁的悲郁情调和堪足玩味的苍凉, 加之中西合璧的优美意境和语言运用, 一经刊出即广为传唱, 成为作者诗作中脍炙人口的抒情名篇。

《错误》全诗只有九行,分为三个小节。诗人借无法归抵的离人的情怀, 抒写出一个倦守春闺的少妇内心的寂寞、期待和怅惘。诗的第一小节只有两行:“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诗在全体的分段中低两格排列,具有“诗序”的作用, 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首句六个字的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次句十五个字的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第二节五行是过客的想象之景,实写思妇。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从《诗经·召南·殷其雷》和《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等篇章已经开启了歌咏, 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 更是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这些诗词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 却假借女子口吻, 抒写思妇怨女的不尽情思。而《错误》别出新意, 以浪子过客的眼睛观察江南小城, 想象思妇独守空室的情感、心态。这正是江南的春天,诗人独自策马经过空寂的小城。也许是因为他也在想念着心中的情人, 所以他仿佛感受到了那楼上思妇的孤寂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春天也变成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季节。她听到了远处街道上传来的

声声蹄音, 那是远方的他回来了吗?但是春来秋去, 几多等待, 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她没有揭开春帷,但她在聆听,期待有足音走近,来叩响她紧闭的心的窗扉。但是——终究是“跫音不响”——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诗人仿佛感受到了那深深的期盼和失望后更深的忧伤, 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点明了诗题和全诗的抒情视角,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短短九行,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全诗词句明朗,却是蕴藉深沉, 令人回味无穷,如入梦幻之境。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精心运用的中西合璧的艺术技巧。

台湾的新诗现代化运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便是西方的现代主义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虽然纪弦曾提倡过“横的移植”, 但在创作上并未得到真正的响应。在艺术方法的运用上,成熟的诗作充分表现出中西对接、融合的特点。它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强调的意象、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的强烈影响;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诗人们又将其与意境、比兴、含蓄等典型的中国手法熔于一炉, 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现代主义文学风格。在语言上,他们也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语言创新的优长, 不仅对传统修辞手段如隐喻、反讽、通感、暗示等进行了翻新出奇的运用,而且运用了幻觉、梦幻、甚至自动、半自动的语言,以充满新鲜和陌生化的手段给读者造成强烈刺激。但诗人们更注重现代汉语的自身特点, 以音乐感来增强现代诗的美感和魅力。实际上,现代主义诗歌的语言创新始终还是在现代汉语的河床里奔流。

在这方面,郑愁予是一位突出代表。他的作品洋溢着现代人的复杂的感觉、感情、感悟, 在意象的创造上也表现出充分的现代技巧, 但当他用优美的中国文字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时, 浓郁的诗情、深邃的意境就出现了。《错误》正是如此,“莲花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窗扉紧掩”、“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各种意象翩然飞入, 无一字写人, 可总有一个美丽的倩影若隐若现。“不来”、“不飞”、“不响”、“不揭”, 四个否定句式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呼应重复, 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性, 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诗人把思妇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把思妇的心喻作“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比喻新颖巧妙; 而且这三句的语序原本应是“开落的莲花”、“向晚的青石的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 如今把“开落”、“向晚”和“紧掩”这些动态的语词倒装在后,既照顾了音韵的谐美, 更是化板为活, 去俗取新, 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至于最后一节的“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更是已经成为经典名句。“达达的马蹄”与“青石的街道”相照应, 既突出了江南小城的寂静和思妇内心的苦寂, 更喻示着这马蹄声声仿佛敲打在思妇的心坎上,牵扯出无尽的愁思。“美丽的错误”则是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及修辞学中所谓的“矛盾语”, 即由矛盾的句法、不合逻辑的比喻、互相冲突的意象等等联结形成一个新的和谐统一的秩序。“美丽”和“错误”这两个词语的表层意义是互相背离的, 作者把它们搭配在一起, 表现出游子的马蹄叩响了思妇的希望之门,却不能在思妇身边驻足的悲凉与无奈。“美丽”和“错误”相反相生,韵味无穷,令人涵泳不已。

《错误》一诗恰如其分地运用意象、潜心于语言的锤炼, 营造出美妙而迷幻的意境, 流溢着唐诗宋词一般的隽永、幽美, 使作者无愧于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杨牧语) 。

本文来自:情诗网(www.qingshi.net) 原文链接:

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cn 2001/04/12 11:22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世说新语2001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

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

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

另外,《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

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篇七】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赏析郑愁予《错误》

赏析郑愁予《错误》

原文: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若与此诗的中国性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意境。 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

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篇八】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错误--郑愁予

《错误》原文 郑愁予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是台湾现代诗社的重要成员.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并能把传统的诗词意境与现代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相揉和.在台湾诗人诗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郑愁予和余光中.

郑愁予诗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我认为在台湾诗人中郑愁予的诗是写得最好的.余光中的诗在清新淡雅方面是无法和郑愁予相比的.

诗人西渡曾指出台湾诗歌缺少现代意识,这在郑愁予诗中也能体现出来.郑愁予的诗的确可以放在任何时代.他的诗的现代感表现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在诗歌的内容方面,的确不够宽广.

但是爱情是世代流传的话题,关键是怎样写好它.这也是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张爱玲的作品为什么还被现代的读者所喜爱.戴望舒是经典的是<雨巷>而不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尽管后者的时代感更加强烈,思想内容更加进步.

西渡在提到台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时候,他指出是纪弦.我所看到台湾诗歌中内容上最具有现实感的是白灵的<爸爸,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

郑愁予的<小小的岛>和<赋别>这两首诗也是我极其喜爱的.郑愁予的诗情浓以淡笔写出,回味悠长

【篇九】美丽的错误郑愁予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

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

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

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第一句不仅写出了“你”的美貌,而且极为省略地刻画出“你”苦盼不得的憔悴。后两

句以“城”和“窗扉”喻“心 ”,新颖又形象;两次用叠词“小小的”加以修饰,使意境显得轻倩柔美;将本属句中的“向晚”“紧掩”这两个动态词语倒装于句末。显得摇曳多姿,也更婉曲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

美丽的结构

《错误》这首诗共9行,96个字,篇幅不长.但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令人赞叹不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明显可见的纵线是由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上,从而使诗情层层推向高潮。从横线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途经女子的住所而不进去,才使期盼的她“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最后两句本应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诗人在这里又用了一个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不齐,在不协调中焕发出光彩。

美丽的语言

这首诗的另一个动人之处就是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这一说法,粗看似乎矛盾,细品便知其妙。“达达的马蹄声”敲响了思妇希望重逢的心灵,因而美丽。但是,这马蹄声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因此对思妇而言又是个错误,它表现出了相思女子的心理变化

过程。另外,此诗语言之美还体现在意象之美。诗中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帷”,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体现了诗人的中国性的根本所在。

杨牧在《郑愁予传奇》中说,“郑愁予是中国的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现代化的”.可谓切中肯綮之论。

美丽的主题

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位在思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执着的爱情上.未免太肤浅了。其实诗中的“我”难道不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吗?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有一种漂泊的心态,他们在台湾岛仅仅是一个“过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自己的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感情。时至今日,岛内的台独势力仍费尽心思地阻挠“三通”,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留给中华民族的将是永远的悲哀。这个“错误”决不会再是美丽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错误》中有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首期盼大陆与台湾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