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自己的

时间:2021-10-26 09:18:48 节日作文

第一篇 诠释自己的《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

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记我的父亲李瑛 ■李小雨 【人物简介】李瑛,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曾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出版诗集56部,多次获全国、全军文学大奖。1月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总政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李瑛诗文总集》出版暨李瑛同志诗歌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为此,我们发表李小雨的文章,以资纪念。 我的父亲李瑛是个诗人。在这个世界上,能把诗作为自己毕生至爱并坚持不懈,历尽磨难而无悔的人本来就少,而在今天这个日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中,仍不改初衷,以诗为荣、为乐、为叹、为痛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我的父亲却做到了:他从16岁写诗到84岁,这70年来,磨秃的铅笔有半抽屉,抄录的笔记本有几尺厚,出版的诗集达56部,其中一版的发行量最高达30万册。他的生活中似乎缺少很多东西,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但他却永远遨游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他用诗诠释了自己的一生。诗之痛:我看着火焰渐渐吞噬了父亲工整的字迹在我儿时的印象里,父亲始终是个瘦高、严肃、穿着一身绿色军装的英姿勃勃的年轻军人。早出晚归的父亲像一阵风。那年,我家搬到鼓楼附近,上班下班,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准点擦过晨钟暮鼓,穿过雨雪风霜,来往于北京一条偏僻狭小的胡同里。每天回家,一放好车,他必先去北屋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有时还给他们捎去路上买来的点心,然后就一头扎在我们的小南屋里,静静地看书写作,直到深夜。院子里的丁香花、枣花开了又谢,一年又一年。那时候,我并不理会诗是什么,也不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呕心沥血地痴迷于这些分行的文字。直到有一天,一场风暴惊醒了我少年的梦,我才明白了我的父亲和诗…… 1966年,我上初中。在一片“破四旧”、“打倒帝修反”的批判声中,我每天悄悄把父亲出国访问时带回来的东欧各国的纪念章等装满一兜,趁大雾天走到后海,一把一把扔到湖中。湖水的溅落让我心惊。我不知道一个“红卫兵”袖标究竟能给我多大的保护,因为我的同学中常有昨天还是红卫兵,今天就因为父母被揪出来而变成“黑五类”的。我还推着小车到胡同口卖掉了家里的一批藏书。记得有一本淡黄色封面的《飘》,竖版,扉页上的题字是1948年送给我父母订婚纪念的。抚摸着这本精心保存了多年的书,厚纸的封面,光滑如缎,我犹豫再三,终于横下心来,把它放入书堆,以三分钱一斤的价格处理掉了。过完秤,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又疼痛又麻木……最令我感到对不起父亲的,是

在一个阴暗的下午,我烧毁了他珍藏多年的四五本手抄诗集。那是他大学时代写的许多旧作,暗蓝色封面,发黄的厚纸,父亲工整的蓝色的蝇头小字,还配着精美的钢笔插图……我没想到父亲还有这么高的美术天分,这么漂亮的字!记得其中有一本名叫《曲——给艾玲娟》,是父亲写给母亲的爱情诗集,浪漫、忧郁、纯美,如森林中的舞会,这是40年代父亲的“朦胧诗”啊!它使我既感到新鲜,又感到莫名的紧张、慌乱。现在,这该不是“有问题”的东西吧?当我看着火焰渐渐吞噬了父亲工整的字迹时,我似乎已经感觉到无可挽回地做错了什么。事后,我喃喃地向父亲说起这件事,可能父亲已经预感到单位里日渐紧张的大批判风暴,他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文革”以后,父亲还曾亲自去首都图书馆翻找以前发表的旧作,但每次都收获甚微。我也暗下决心钻图书馆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但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其实,我心里深知这些诗是再不可能复还的了,它们已经随着时间和青烟一起飘散,一起飘散的还有父亲的一部分生命。每当我看到父亲徒劳地给一些朋友写信,希望帮助找到那些过去的诗的线索时,我都会陷入无言的、深深的懊悔和自责。第二年冬天,母亲带着弟弟去了河南干校,我在家里等待插队,父亲也被下放到连队当兵。临走时,他交给我两大捆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我明白,这可能是父亲最无法割舍的重要之物。夜里,我一人躺在四壁空空的床上,巡视小小的房间,想着如何才能保存这两包“秘密文件”。突然,我想到一进门的方砖地。这老屋的方砖十分结实,又可以撬起来,如果抄家的人来了:势必会站在紧贴门槛的方砖上,环顾四周,绝不会想到脚下的“机关”。我真为我的主意激动!待到月上中天、万籁俱寂时,我翻身下床,用铁铲一点点撬起青砖,挖出深深的湿土,待到把两包稿子放妥,再填土踩实盖上沉沉的青砖,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记得那夜很冷,我没穿长袖衫,没敢开灯,却干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心跳怦怦。之后,我去插队,全家4口人分为3处,都不在北京。这个地下秘密也就在两年之后才被打开。原来这就是父亲“文革”前写就的《枣林村集》和《红花满山》的手稿。此后,在“文革”期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发行30多万册。 如果说我烧毁了诗和保护了诗都仅仅出于某种情感的本能,那么,1976年,才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歌。那年1月,周总理逝世。冷风中,黑纱、白花漫天盖地。当时我正在铁道兵团卫生队当卫生

员。我清楚地记得,有天晚上回家,看见父亲在台灯下伏案。我十分奇怪,因为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写作了。直到有一天,我偶尔拉开抽屉,读到了父亲为悼念总理而写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当我读到“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时,再也忍不住泪水,一任它滴落在稿纸上。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是,让这首诗快快飞向沉沉的夜空,它肯定会在人们心中活下来的!同时,我又为我的父亲自豪,为诗自豪,我深感父亲坚守着诗的阵地,说出每个中国人的心声,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诗歌是每个人的心,诗歌是会呼吸的思想,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以后,我才又渐渐地知道,父亲因诗而受的磨难还有许多。1955年反胡风运动中,他曾因为在大学时代写过评绿原先生诗的文章而被隔离审查。听妈妈说:“你爸爸放回来以后,夜里睡着睡着,就会突然坐起来拉灯绳,满身冷汗,真吓人。”原来,在父亲被审查时,每夜都被大灯泡照着,所以留下了后遗症,一年多后才渐渐减缓了症状。1957年,只是因为株连,又被划为“中右”。1959年,又因为曾写过歌颂彭德怀元帅的诗文《在朝鲜战场上,有这样一个人》等,而又被第三次审查、三次下放,后来又两次派往农村“四清”…… 因诗而痛,因痛而思,因思而无悔地歌唱。对于身心所受到的极大伤害,父亲只是埋首诗中,以诗来抚摸自己的伤口,以诗代言。这是无奈,更是另一种痛苦的激励,好诗只能从伤口中涌出。回顾往昔漫长岁月,84岁的父亲满脸沧桑。他心怀对诗的感激,只轻轻说了一句:“坐在书堆中,百年只似一日,是诗拯救了我!”诗之乐:平静地写诗,快乐仿佛渐渐涨大起来诗路漫漫,不因满程风雨而感伤,却为随时可以采掬到的一朵小花而惊喜。是诗给了父亲全新的世界和亮丽的生活。 父亲是从河北乡下柴烟熏黑四壁的草房里走出来的。他是兄弟姐妹9人中的长子,大家庭的艰辛养成了他沉稳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冬天没有钱买袜子,他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进中学。他一边读文学名著,一边写诗,笔下全是挥之不去的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乡下的青苗。1944年,他和同学们共同出版了一本诗歌合集《石城底青苗》。那时他身穿铜纽扣制服,头戴硬檐帽,16岁的眼睛从发黄的旧照片上兴奋地望着我。又经过一年多的失学和流浪,父亲借钱考上北大。在唐山到北京的火车上,父亲雪上加霜地丢掉了祖母给他拼凑的白色包袱,里面有他的全部衣服和干粮。父亲就一袭长衫、两袖清风地跨进了北大。 在北大,他加入的是“吃窝头的食堂”和文艺社

。沈从文先生和冯至先生给他的创作以极大的帮助,与他讨论诗歌,帮他发表作品,并给了父亲家庭般的亲情和温暖。父亲的诗歌,就诞生于北平“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高潮中,他在这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年之后,他怀揣北大特有的自由空气,带着满脸阳光,告别了沙滩红楼,参加了第四野战军南下。枪林弹雨中,父亲惊心动魄的经历有两个:一是刚解放武汉后,他奉命带领十七八条大木帆船,沿汉水到襄樊紧急采购粮食。沿途土匪出没,暗打黑枪,保甲长公开阻止群众卖粮,而群众也疑虑重重。他们人生地不熟,连语言都不通,最恐怖的是听见枪响却无法断定谁是暗藏的敌人。于是,他们白天做群众工作,买粮食,天黑了,怕敌人半夜摸上来,就每晚换船睡。终于,在洪水下来之前,凭两支手枪完成了任务。后来同行的孙景瑞同志据此写了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并搬上银幕。 二是部队南下解放江西、广东、广西,翻越五岭。上路时给父亲配备了一匹白马,但父亲很少骑,都用来驮粮食或伤员。长途跋山涉水,磨破了白马的背,父亲不忍再让它驮东西,就自己背上粮袋和盐袋。天下大雨,盐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山陡路滑,满脚是泡。经过昼夜急行军,部队终于打进广州。然而,广州留给他们的却是国民党逃跑时炸毁的珠江大桥,江面上漂着尸体,树枝和电线上挂满了血肉模糊的布片。残酷的战争使父亲读懂了书本之外的更多的知识,那就是正义与邪恶,祖国和民族。当他的白马上缴时,他恋恋不舍地留下了白马的一片蹄铁,一片记录着他们共同跨过的千山万水、日日夜夜的蹄铁。如今,这片长满黄锈、磨得又薄又弯的马蹄铁,仍然端放在父亲的书柜里。为了纪念这匹白马,父亲还写了两首诗《一只马蹄铁》和《马鸣》。 父亲自大学毕业穿上军装,几十年的军旅生活,使他能在滚滚硝烟中疾步如飞。使他能在细腻清新的诗风中融入金戈之声。在朝鲜战场,他与刘白羽、郑律成、欧阳山尊等坐在卡车上沿着大同江冒着敌人呼啸的炮火前进;在浓烟滚滚的坑道掩体里,父亲点着煤油灯,用罐头盒上的纸写出了诗集《战场上的节日》;在东海前线的工事里,他写下《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广西十万大山和大连高山哨所中,他写下了《红花满山》,在老山夕阳斜射的猫耳洞里,他写下了《在燃烧的战场》;最后,他给那些与他同呼吸共命运的牺牲了的和活着的军人们献上了一本厚厚的《战士们万岁》,这是他用情感筑构的诗意的边关,也是他向着军营的永远的敬礼。 丰富的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多次

获奖,许多人记住了他的诗句。记得1979年《广西日报》上有一则报道:广西某部队战斗英雄、一等功荣立者刘勇,上战场前曾在笔记本上抄下了父亲《关于生命》的诗句,然后揣在怀里,呐喊着向敌人冲去……这就是诗歌的力量!父亲得知后激动不已,他感谢战士,也更坚定了在生活中创作的决心。 然而,诗歌是贫穷的,获奖也是一时的。有一天我问父亲:“关于诗歌,你感到什么最能使你快乐?”父亲眯着眼,仔细想了想说:“什么都不是。能让我平静地写诗,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快乐。”是啊,生活如水,荣辱皆去,而最后剩下的,还是写作。不断地角逐生活,不断地追寻艺术,而只有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哦,多么难得的平静的写作!于是我想起60年代的一个平常日子,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在那些饥饿的夜晚,喝完粥,我和妈妈都挤在小床上看书,爸爸就在昏黄的台灯下铺开稿纸写诗。夜渐渐深了,北风吹得窗纸沙沙地响。父亲照例把我们推醒,让我们听他朗诵刚写完的诗:“晚上/灯下/我读着黑非洲的诗/喝着热茶/忽然好像看到/摩洛哥阿兹鲁谷地/一片茶花……”念完,爸爸让我们提意见,妈妈在梦中迷迷糊糊地说了点什么,而我在爸爸的追问下,不知提什么,只好信口胡说:“你在中国是闻不到非洲的花香的。”父亲和母亲都大笑起来……平静地写诗,平静地读诗,快乐仿佛渐渐涨大起来,如小灯溢出的温馨,在一夜北风扫净的小院里,这声音,那么清冽,那么甘美…… 诗之烛:多年来,他就用颤抖的手写下了那么多的字父亲常说:“我其实只是个业余诗人,我更重要的工作是编辑。”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诗歌的光辉洒得更远。父亲在《解放军文艺》当诗歌编辑28年,他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除了朱德、陈毅等老帅的作品外,肖华同志的《长征组歌》就是由他们共同几经研改后发表的,还有大量的处女作和战士诗抄。父亲还协助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昆仑》,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父亲爱才,许多有创作苗头的人都被借调来工作,如雷抒雁、叶文福、韩作荣等。父亲对编辑工作勤恳认真,无论是改稿或是复信,《解放军文艺》成了诗歌的“黄埔军校”。凡是给他寄信、寄稿、寄书的,他一律亲笔回信,不管是天涯海角、贫困山村、或是陌生的基层作者,他帮人家转稿、编书、推荐出版……直到现在,我知道还有不少作者保留着父亲给他们的复信。父亲曾经批评我不给人家复信,说:“再忙也得回信啊,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他的手颤抖了十多年,医治不好。十多年来,他

第二篇 诠释自己的《用故事诠释你的优点》

用故事诠释你的优点

廖仲毛

“19XX年X月XX日晚7时,我写完最后一篇工作日志,关紧厂房里的最后一扇窗,窗上有一小片白灰溅上的印迹,我用指尖蘸了点口水将它擦掉。我明天要去一个新的公司上班。”

这不是工作日记,而是一位求职者向一家美国跨国公司应聘时写的简历的开头。这个流水帐式的开头,使他得到董事长的钦点录用。该公司以严格的现场管理著称,需要的正是这种工作严谨的生产工人。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用故事诠释你的优点,比用一百个华丽的形容词来修饰更具冲击力。

“如果你想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请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来说话。”这并非笔者的突发奇想,而是另一位求职者的忠告。这个求职者现在已是一家出版社的英文编辑。他去出版祖社应聘时,社长请他作自我介绍,他没有过多地讲自己的业务能力,而是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说他还在上大三时,看到一本英语杂志上有一篇文章的翻译,存在一点小问题。出于对杂志的喜爱,他给主编写了一封信,指出错误,并提供了自己的译法。半个月后,他收到主编的回信,主编对他的意见表示感谢,并赠给他一本翻译小说。诠释自己的

讲完这个故事后,社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说道:“你说的这本杂志很不错,我也很喜欢。好了,回家等通知吧。”没过多久,这位编辑被通知上班了。这个编辑为什么会成功呢,关键是他用故事诠释了自己的优点——爱较真,这正是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

有人哀叹自己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却从不检讨自己是否用最佳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很多千篇一律的求职简历总是讲自己学了什么专业,拿过什么学位,干过什么工作,得过什么奖励,然后再来一番豪言壮语,无非是说“吃苦耐劳是他的本性”、“要干就干得最好是他的做人理念”等等。这样的求职者不是没有自己的长处,但没有用最佳的方式展示出自己的长处,失去成功的机会。

试着用故事来诠释你的长处。如果你热爱那个岗位,又确有能证明你具备相应能力的故事,为什么不让主考官一道分享呢?

第三篇 诠释自己的《不要解释自己》

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

1、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

因为喜欢你的人不需要

而不喜欢你的人不会相信

2、别让某人成为你生命中的优先,当你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选择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彼此达到平衡时,运作的最恰当

3、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可以有两个简单的选择

回头去睡,继续做梦

或者起身去追逐梦想

选择权在你手中百合

4、我们总让在乎我们的人为我们哭泣

并总为那些永远不会在乎我们的人哭泣

且我们在意那些永远不会为我们哭泣的人

这是存在于生命的真实,奇怪却真实

一旦你了解了,改变不会太迟

5、别在喜悦时许下承诺

别在忧伤时做出回答

别在愤怒时做下决定

三思而后行,做出睿智的行为

6、时间就像流水

你永远无法触摸同样的流水两次

因为已经流逝的流水不会再来

享受生命的每个当下!

7、当你持续的说你非常忙碌,就永远不会得到空间

当你持续的说你没有时间,就永远不会得到时间诠释自己的

当你持续的说这件事明天再做,你的明天就永远不会来

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等有机会见了,却又犹豫了,相见不如不见。

有些事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

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诠释自己的

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

有些人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事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

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

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当初是什么原因分开彼此的。 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天晴便各自散了。

也许只是赌气,也许只是因为小小的事。

幻想着和好的甜蜜,或重逢时的拥抱,那个时候会是边流泪边捶打对方,还傻笑着。该是多美的画面。

没想到的是,一别竟是一辈子了。

于是,各有各的生活,各自爱着别的人。曾经相爱,现在已互不相干。

即使在同一个小小的城市,也不曾再相逢。

某一天某一刻,走在同一条街,也看不见对方。先是感叹,后来是无奈。

也许你很幸福,因为找到另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也许你不幸福,因为可能你这一生就只有那个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很久很久,没有对方的消息,也不再想起这个人,也是不想再想起.

我们不是圣人,但可以伪装成圣人,跟生活的正面**,受伤的只是你自己!

第四篇 诠释自己的《重新诠释自己的过去》

重新诠释自己的过去

——成绩意味着什么?

没有考进名校,一事无成,没有很多知心朋友,没有漂亮的女友,成绩一直不理想,没有迷人的外表……这构成了我的自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成长中的阴暗面,是我一直在努力克服的,只是感觉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要与之作战可不容易。

心理学上有种疗法叫做认知疗法,认为我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往往不是实物本身引起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在的评价。事物引起我们注意,我们会对之做出评价,然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比如男生走在街上遇到一名老妇人,很可能不会看她第二眼,但假如那人是自己的母亲,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同样,我们自己的情绪状态也深受自我评价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我总是很努力的学希望通过学习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惧怕没完没了的考试。不喜欢用分数评价自己,感觉一份简单的试卷无法衡量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自己又深受社会的影响,无形中总把自己跟别人包括自己喜欢的人对比。

社会总是会给我们灌输各种莫名其妙的价值评判标准,比如,男人要有房有车有漂亮的老婆,女人要有漂亮的容颜诠释自己的

苗条的身材有钱的老公。

虽然,我们早已把这些奉为了人生至理,但事实上这是很荒谬的,从理性角度看,我们都知道建立在这些东西之上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可是,一旦我们抛弃这些,我们便会沉受巨大的压力。社会是用这些来评价我们的,周围人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深深影响着我们。

考试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用分数评价自己是不对的,可无形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别人乃至自己是在用分数评价自己。

从理智角度看,我坚定的认为分数并不代表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大小。但事实上,我对自己的评价不可避免的受了周围人的影响。或许在日常交谈中,没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很看重大学里的考试成绩,但考个好成绩在大多数人特别是好学生看来还是天经地义的,即使秉持“但求不挂”的态度的同学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考得好一点的。

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不喜欢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意味着我们很难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或者说社会希望我们考的比较好,否则我们就是失败者!这也难怪大家为什么比较喜欢会学又会玩的同学了吧。我们喜欢他们平时生活上的洒脱和时不时表现出来的对考试有意无意的蔑视,另一方面,我们又实在羡慕他们的成绩!其实这真的很荒谬!考试和分数到底意味着什么?通过各种方

式,无论是死记硬背,临阵磨枪,还是采取“非常”措施考个好成绩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事实上是,大家认为很重要,这才是关键!

我向来主张独立思考,不过人一思考就会发现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我们认为自己不一定要瘦,不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另一方面,我们又被社会意识左右着,你一定要瘦,一定要考高分!

我是一个对自己期许比较高的人,所以从社会评价标准来看,我真的不算成功。但从初中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生活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生活呢?

社会上很多流行的观点就像迷信思想一样,是没有道理的却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人类要前进,就需要独立的思想者,然而每一个社会对特立独行的人很难说是宽容的!

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呢?

首先,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关于成功我有自己的理解。其次,我的智商绝不低,一个明证是,我初一时英语刚开始只能考三十四来分,经过半年努力,我就进入了班级前五名。初中时数学成绩向来很一般,但也考过满分,稍稍努力一下,我总分也考过两次全班第一(因为中途转学,这两次考试是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考的,而且两个班都不缺乏勤奋或者智商比较高的人)。中考之前,摸底考试的状态总是不太好,最后老师都失望了,觉得我连县一中都考不上,

劝我考试时放聪明点,毕竟中考时坐我旁边的那哥们儿常考全校第一的。(现在那哥们儿在北航)我自己不服气,第一场考语文怕看不清楚卷子就带了眼镜,考试时嫌麻烦放一边去了。第二堂考试,一同学向我借眼镜,就给她了,我这个近视眼是下定决心,听天由命了。结果考的还不错,过了省重点,还超过了两分。高一时成绩也是还可以的,一千多人的考试(约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五县一市的精英,还有一小半是掏钱进的吧)考个前四百是没问题的,最好的是考了270名。如果继续做乖学生,考个重点大学问题或许不大,因为当黑马对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我当然希望去全国知名的大学上学,如果咬牙忍忍,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只是,一直觉得自己过得太辛苦了,倒不是说怕累什么的,我只是在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靠好学校呢?

老师告诉我们,上大学就好玩了,上大学就有光明的前程了。我也确实在努力,可是现实是,总有人比你会考试。从初中到高中最大的感受是竞争对手变多了,压力大了,学习的痛苦增多了。

可是我并不相信学习本身就应该是这样的。于是,我选择了泡图书馆。读了几本心理学书,我了解了兴趣的重要性,读书其实是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的。只是,现今的教育基本上成了晋升的阶梯。功利性的学习,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空

间真的很小,学生在考试面前早已没了尊严和自信,自由和快乐已不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所能宽容的了!

可是初二时,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很可能我们只是人世间匆匆拂过的一粒微尘之时,我就无法阻止自己思索生命的意义的了。不想成为应试教育下的没有个性甚至缺乏人性的“产品”,我希望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不愿为了考试而奋斗,觉得比考试更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时间,不要让社会的流毒,侵蚀了自己的大脑。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回自己的人性,于是便开始孤军奋战着。只是,我自己已被社会深深影响着,“你要考个好成绩,要上个好大学”的呼声总是会从我的潜意识里跳出来。面对考试的重压,有时我也感到了崩溃。向何处去?坚持自我还是不顾一切为了分数拼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

现在,我依然常为分数纠结着。作为一个男人得慢慢学会承担其各种责任。我也希望通过一些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学里,分数似乎依然很重要,尽管大家假装不那么在乎,事实却是我们已习惯了用分数去衡量自己和他人。

人类要前进是不得不与偏见和谬误作斗争的,我们每一个人要真正守护住自己的灵魂是不得不与已存的各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