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读书随笔

时间:2021-10-26 07:23:57 节日作文

第一篇:《2012教师读书随笔》

认真听,我表扬她;她来参加考试,我称赞她敢于面对挫折,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她战胜了自己。我鼓励她与同学们交朋友,让同学们多与她交流,多帮助她,跟她做游戏。我也在课余时间经常找她谈心,开导她,支持她。李梅非常高兴,渐渐地,她凝重的表情完全舒展开来,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她享受到了友爱带给她的满足。李梅的状态良好,每当看到她甜甜的笑,我知道,她正在慢慢找回生活的乐趣,她的需要正在慢慢被满足。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首歌,歌里有天真,有欢乐,有忧愁,也有自己淡淡的悲伤。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浅浅的也是纯纯的感受,有时他们甚至会有我们不曾经历的痛苦和无奈,父母离婚了,亲人离去了。不要用喋喋不休的说教堵住了孩子的嘴,不要用盛气凌人的姿态压抑了他们告白的冲动。有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聆听他们的声音„„所以我学会了耐心聆听。

说起“我和我的学生”一种特殊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的脸庞,那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个个共同探究的日子,充实着我的生活,丰富着我的人生。其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工作中也要获得满足,如果无法满足,那么教师将无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续教学工作。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教师节,办工作桌上虽然没有香喷

喷的鲜花,但是一个个短信,一封封邮件足够让我感动。看了姜力新的邮件“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请您接受我诚挚的祝福吧,教师节快乐!”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还有什么比开启孩子心灵的工作更有意义的呢?爱在我与学生之间传递,我要为孩子们架桥,让他们登上理想的殿堂;我要为孩子们铺路,让他们感受文学的芬芳。 英国有句谚语说:“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学生是花园,而我们就是打理花园的园丁。埋头苦干拔掉杂草固然重要,但更要学会放眼欣赏竞相开放的花朵,学会发现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可爱,每一朵花都在慢慢长大。所以,我学会了如何宽容与爱。

是的,作为老师,我是快乐的,因为我的一生都会有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学生与我同行,是他们让我永葆青春,让我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在我和我的学生相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着、吸取着、分析着、聪明着,变换着、适应着、快乐着、幸福着。课堂上,一起和学生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看见学生期许的目光,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为他们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会觉得很幸福;校园里,每一个迎面走来的学生都会大声说:“老师好!”,即使他们已经不做我学生了,即使他们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还是会对我纯真的笑,我会觉得很幸福;毕业了,当我和学生一起留下合影,我会觉得很幸福。我知道,我浅薄的知识因为有了学生而碰撞激荡,我渺小的身影因为有了学生而忙碌活跃,我平凡的人生因为有了学生而丰满动人。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我所热爱的学生,是那

样生动地融入了我的生命,一刻也不能分离,我因他们而喜,我因他们而乐!老师,是我一生不悔的选择,我将用我的爱与我的智慧,去编织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教师读书随笔1》

教师读书随笔

王洪翠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

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

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三篇:《《教师成长密码》读书随笔》

《教师成长密码》读后感

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不平凡的。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结,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都想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知名教师。“快乐干教育,幸福做教师”,这成为我教育生涯中不断向往、探索、追求的一种境界。自从读了《教师成长密码》一书后,自己豁然开朗,因为我寻找到了通往这种美好境界的必由之路。

放眼教坛,但凡取得一些成就,拥有教育幸福感的成功人士们,哪个不是具备丰厚的专业素养,才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围绕“教师成长”这个关键词,书中记录了优秀的教师优秀文章,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他们在讲故事,我在看,在思,同时也在心里构思着属于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

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出路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其次,必须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与家长的联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决定了教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人们不但通过读书获得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书籍是每一个现代人的精神食粮。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敬重他。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味人生、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与生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要养成反思的习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实习教师受欢迎我们该反思什么》《400耳光的反思》《我带学生社团的经历》,无不说明教师反思所给教师成长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一个教学反思基

本功差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可能有进步。假如一个教师只满足于在师范学到的东西,不去思考,不去辨别,那么他工作几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课的重复,会永远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准上。教师“反思”的基本功包括: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思,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家庭状况等的反思。

第三,要寻求合作。现在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没有合作就很难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亦如此。新教师用积极的态度寻求同事的合作,与家长、学生的合作显得很重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特长各异,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长补短,取长补长的最佳途径。因此懂得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借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新教师弥补自己教学经验不足的最好办法就是向老教师“取经”,在各方面与他们多交流,吸取有益的看法和建议。再有就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你在成功路上迈的步子更快捷,更坚定,更有力。

第四,要善教学生。 善教有多条原则和多种形式,但没有一条原则是“讲得越多越好”,也没有一种形式是“灌”。教师整节课都自始至终讲个不停,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狠狠地灌,结果老师和学生都累死了,教学效果却每况愈下,这种做法是新教师的普遍倾向。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即合理的教学设计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快乐、高效的学习。另外教师面对学生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关心去打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心的去爱去教学生。

总而言之,想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必须在教学实践上下工夫,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学会在实践中探索未知,求得新知,用新知推动教学前进;不断反思自己,通过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我们学校也努力让教师做到课后思、日日思、周末思、月后思、期中期末思。倡导老师们每周写一篇反思博客,每学期写一篇反思案例,每学期讲一节研讨公开课,每期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持研究一项教育科研小课题。在反思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初中教师读书随笔}.

解读教师成长密码,让学习、研究、反思成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路程中有力的助手。

第四篇:《读书随笔教师合作与共赢》

2013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教师合作与共赢

-------读《藏獒》有感

蓬莱市村里集中学 薛惠文

暑假期间凑热闹也翻了翻热销的《藏獒》和《狼图腾》,对狼这种曾不屑且陌生的动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狼,食肉目,哺乳动物,性凶残、机警、多疑、贪婪。捕食中、小型兽类,喜群居。狼非常机警。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最近一些企业一直在鼓吹和实践狼文化,但无论在书里书外,直到现在我对狼的野蛮、残忍、贪婪、暴虐还心有余悸,并不对 “狼道”一路看好,但是狼的善于集体作战让我印象颇深,狼以短小体型一次打围能猎杀庞大的马群或牛群,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明确的分工,相互的补位,甚至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正是狼性的这种特征,才造就了狼群的可怕。本想以《读<狼图腾>有感教师合作与共赢》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越写越不是滋味,狼的所谓团队精神体现在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但在一群狼中,为了抢到一块肉,强者会毫不客气地咬伤弱者。如果在进攻目标时,对方咬死了自己的同伴,它们抢着要做的不是奋起报仇,而是吃掉同伴。这真是我们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吗?看了《藏獒》后,不由得对这种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鬣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驯化,开始了和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藏獒有许多当之无愧的称号,古人说它是“龙狗”,乾隆皇帝说它是“狗状元”,藏民说它是“森格”(狮子),藏獒研究者们说它是“国宝”,是“东方神犬”,是“世界罕见的猛犬”,是“举世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最凶猛的大型犬种”,是“世界猛犬的祖先”。藏獒也有团队,就是青藏高原上的领地狗集团,在《藏獒二》里,藏獒带领领地狗集团与几个草原的狼群联合体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博斗。那么藏獒的团队合作与狼的团队合作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想想狼这种天性自私、狡猾、残忍动物是基于怎样的基础联合的?狼虽然机警,但是体型瘦小,如果以单枪匹马而论,应属食物链的末端,比狼还狡猾的狐狸没有狼可怕,就是没有狼聪明到拉帮结派。狼的合作是一种生存的必然性,是一种弱者的策略,是建立在个体的自私自利这上的,狼一生都是为自己而战,一旦从此温饱无忧,它甚至可以嗜杀同类。这种的合作在商界比比皆是,下场都很不妙。可悲的是“狼道”至今仍为许多企业津津乐道。

藏獒体形巨大,如同驴子,凶猛声壮,如同狮子,有力量有智慧有速度,一獒能杀五匹狼、一头熊,不怕一对一的厮杀,众多猛兽闻风丧胆,狼生存就是要逃脱藏獒的追杀。强大的獒为什么要合作?藏獒生存的理由就是要杀狼、吃狼、防范狼,保护牧民的牛羊。在一对一的厮杀中,藏獒是无敌的,但狼有群狼战法,所以藏獒为中心的领地狗集团要抗衡强大的狼群,必须以更具有团结性和凝聚力的精神作为准则,才能够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拥有立足之地。藏獒一生都为保护人而战,是人类的忠实同盟,藏獒忠诚、无私、仗义、勇猛,不仅集中了草原的野兽和圈养的家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而且集中了草原牧民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自尊自敬,自强自立;善解人意,感恩为怀;精忠报主,忠诚可靠;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如果狼的合作是为了“生存”,而藏獒的合作是为了“责任”,它们专注目标,不辱使命;爱岗敬业,安守本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自动自发,全力以赴;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计回报;遵守规则,服从命令。狼一生都为自己而战,藏獒一生都为别人而战。狼以食为天,它的搏杀只为苟活;藏獒以道为天,它们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狼与藏獒,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藏獒精神”在许多领域都是适用的。比如包括我们的教师团队。我个人认为,在合作的态度上,我们老师中有三种人:

一类少数人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他们一般都自视甚高,不怕一对一的竟争,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还有一类少数人象狼那样的合作,明白自已有缺陷,可能需要某些方面的帮助。在短期内可以合作,不能长期合作。

再就是有大数人象藏獒那样的合作,个人水平很高,乐于跟他人合作,工作出发点不是为个人,而是对教育忠诚,对学生负责。这类人在长期内都自愿自觉地合作。

对于教师的合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学博士崔允漷有如下说法,值得我们深思:

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对学校与师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单兵作战、学科分割、部门主义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专业发展上的合作有助于形成学校中的合作文化,真正促进专业共同体的形成。劳动的个体性以及传统的学校组织使得教师之间相互隔绝,教师评价制度上的缺陷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性,使得隔绝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能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摸索,教师之间的经验传承受到阻隔,学校的整体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延续。合作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激发自觉发展的动力;有助于教师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与效益;有助于教师克服个人常有的偏见,作出适合的专业判断或决策;更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上的支持。当然,合作本身也是发展新的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教学专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的发展本应成为所有教师合力的结果,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却成了教师之间隔绝和竞争的牺牲品。当所有教师通过合作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时,学生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作为教育者正该如此,这就是藏獒的合作给我的启发。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师随笔》

初中语文教师随笔《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即“舍生取义”)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 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