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时间:2021-10-10 20:37:56 三年级作文

【篇一】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5月质量监测(最后一模)语文.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2017.5

语文 I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

A.温静 寂静 虚静 温文尔雅

B.虚静 温静 寂静 温柔敦厚

C.寂静 温静 虚静 温文尔雅

D.温静 虚静 寂静 温柔敦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并成功在轨运行,这不仅让人类对无垠太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根据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C919大型客机在5月5日的首飞过程中,空中飞行状态正常,各种飞行动作完美无缺,飞行过程顺利,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D.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的出现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3. 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甲——滕王阁 乙——岳阳楼 丙——鹳雀楼 丁——黄鹤楼

B.甲——黄鹤楼 乙——鹳雀楼 丙——岳阳楼 丁——滕王阁

C.甲——岳阳楼 乙——滕王阁 丙——黄鹤楼 丁——鹳雀楼

D.甲——岳阳楼 乙——黄鹤楼 丙——滕王阁 丁——鹳雀楼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转过身来,循墙向旧西门走去。。。 , 。。我的眼睛再装不下别的景致了。 ①栏杆像许许多多中国桥一样,随着桥身慢慢升起

②桥不很大,却也不是小桥,大概类似中篇小说吧

③那天水面格外清澈,桥下三个半圆的洞,和水中倒影合成了三轮满月

④忽然看见了那桥,那白色的桥

⑤若把个个柱顶连接起来,就成为好看的弧线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③①⑤ D.③④②⑤①

5.下列各句中,所引名言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

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李静向同学发送微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张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王送他一幅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对那些一味抱怨生活的愤青,我们要善意地提醒:“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要珍惜当下难得的机遇,谱写人生的壮丽诗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为伍,自纳银助大.

工,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自是愈益骄恣。是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

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俸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覆。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私藏珍宝之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凡衣食稍温厚者,.

无不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微有议者,仅一守训为祟耳。他日坏乃公.

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增初闻犹峻拒,既又歆之曰:“守训暴敛,所入什佰于公。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其富甲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

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李中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宝瑰异无算,并畜龙凤僭逆之衣,将谋不轨。李又怵增急以上闻:.

“公不第积谤可雪,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上即命李三才.

捕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所朘取不能如岁额。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又苛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臣密揭入奏,上又.

允矣。”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增不胜愧悔,一夕雉经死。

(节选自《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

【注】①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②雉经:自缢。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 .直:当值,值班

B.许人不时告密问理 理:道理,规律 .

C.并畜龙凤僭逆之衣 僭:超越本分 .

D.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赀:计量 .

7. 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

A.自京师从增以出 B.佯以好语陈增曰 ..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C.公以半献之朝 D.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 ..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3分)

⑵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3分)

⑶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3分)

9.请简要概括李三才剪除程守训的过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②①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10.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4分)

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 》)

⑵,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⑷,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⑸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⑹,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

⑻桃李春风一杯酒,。(黄庭坚《寄黄几复》)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我的两位老师

萧乾

我早年——也就是20年代——读书时,学校里颇有几位老师是体罚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他们中间,特别凶狠的是一位教代数的老师。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课堂里的秩序靠板子维持,学生的作业也靠板子来督促。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而紫。接着,他就抡起他所倚重的那件‚教育‛武器,在我们手心上显示起威风来。有一阵子,我这由私塾混过来的学生,忽然对代数产生起浓厚的兴味,觉得代数题好像有点情节,而‚设X‛还颇能启发点想象力。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

当时我们念的课本叫《温德华氏代数学》,大概是根据什么外国教科书改编的,书挺厚,要一块多钱一本。每天上下学途中,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同旁的教科书裹在一块蓝布包袱皮里,夹在腋下。可有一天走在东直门大街上,突然对面奔来一匹惊马,它像发了疯似地在马路中心横冲直撞起来。顿时街上人声鼎沸,我也没命地朝一家专营殡葬的杠房大黑门跑去。哎呀,迈沟的时候一不小心,蓝包袱散了。我慌忙把零乱的书册拾了起来,重新包起,躲进那家杠房。

晚上一温习功课才发现:糟了,‚温德华‛不见了。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丢失‚温德华‛所造成的危机更大的了,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呢!我溜出大门,摸着黑儿跑回惊马的地方找,还去敲杠房的门,问掌柜的可曾见到那本书。掌柜的说:‚什么‘温德华’‘热德华’的,没有!‛然后,‚咣当‛一声,板门又关上了。

那一夜我尽做噩梦,天好像塌了下来。早晨,我提心吊胆地走向学校。上代数课之前,

我央求邻座的同学把书放在两人合用的课桌当中。他吐了下舌头,就答应了。

可是,他答应了管什么用!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目光炯炯的老鹰,‚老鹰‛立刻张开翅膀扑了过来。

几分钟后,我抚着红肿的手,淌着泪,回到座位上。‚老鹰‛在讲台上横眉立目(一手还攥着那个刚才抽过我手心的板子),大声咆哮道:‚哪天你不带书来,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算!‛

那刚好是月头上,是交饭费的时候。记得当时每月饭费是两块半大洋。我有了主意。我向管膳务的先生说明了情况,苦苦哀求他,准许我只吃早饭和晚饭。这样,中饭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买那本‚温德华‛了。这本来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人的心肠软,并且也耳闻过‚麻‛老师的威风,就真的同意了。

于是,每当中午下课,大家熙熙攘攘拥到饭厅里去吃午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留在篮球场上,无精打采地投篮。当有人路过球场,好奇地问我干吗不去吃午饭的时候,我还笑嘻嘻地说:‚不饿。‛

有一位教高班地理的贾老师——哎,现在我连他的名字也忘掉了,只记得他戴副近视眼镜,细高挑个儿——听了我那个答复并不满足。他跑去问我班上的同学,才弄明了真相。

他不声不响地替我补上了饭费,然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用充满温情的目光望着我说:‚不是你粗心,是马惊了,这怪不得你。从明天起,你去吃午饭吧。‛

我含着泪问他:‚那——钱呢?‛

他把手一挥,用诙谐的口吻说:‚等你毕了业,再双倍还我。‛

谁想到没等毕业,我就被开除了。那以后,走南闯北,这位贾老师的慈祥面孔却时常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每次都感到一泓暖意。

13.文章首节是如何表现代数老师的“凶狠”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14.文章两处画线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15.作者围绕“温德华”把主体事件交待得有条不紊,请作概括。(4分)

16.本文题为“我的两位老师”,但写贾老师只用了很短的篇幅,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和效果。(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周国平

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的可贵就在于此。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排遣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的法子有的是。“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前停住了。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这个自我,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8.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维码形象简单,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维码的背后,则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各种可能的世界。它被广泛应用在身份识别、车票防伪、微信红包、电子购物、共享单车的使用等众多领域,给人们带来便捷的生活。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2017.5

语文Ⅱ(附加题)

本部分为选考历史科目学生加试内容。总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孔夫子删书,圣也;秦始皇烧书,暴也。则非始皇与孔子,前人著作,不得妄加芟除矣。

【篇二】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萧乾研究述评

羁旅人生 心系家国

——萧乾研究述评

(一)

1910年1月27日,在北京东北城根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里,一个男婴诞生了,孩子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孩子的父亲在自己这唯一的儿子出生前月余就死去了,从此母子俩便是彼此生命里唯一的支柱,当然贫困与耻辱就是这个不完整的家庭的副产品。尽管一直以来母亲的爱对他来说几乎就是整个世界,然而,“他10岁时,已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辛酸;18岁便背井离乡,去汕头探索人生了;30岁作为《大公报》特派记者活跃在欧战前线,目睹了人类的正义和罪恶;47岁时,一夜间成了右派,被押到渤海湾的农场去改造,进一步体味到人间的险恶;69岁右派改正,恢复了做人的尊严”①。 充满坎坷不平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一生在其晚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尽管已近耄耋之年他仍保持着相当旺盛的创作活力,对于自己的生活始终充满信心,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到最后一刻,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惊讶的坚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来源便是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对生命的无限激情和热爱。

可以说萧乾的一生就是二十世纪的时代同行人:三十年代走上文坛,他是一个作家;四十年代漂泊欧美,他是一位记者;五十年代国家政治气候下,他是一名翻译者;八十年代以后,他的笔又恢复了生命,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回忆录;然而贯穿他一生的还有个书评家的梦,除此之外他还热心鼓励和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以及台湾与大陆两岸文学的研究和交流。多难的国家,复杂的社会,坎坷的经历,萧乾漫长的一生走的路很远,见的人也太多,师长、朋友、晚辈,无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有时候还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萧乾曾经说过他最佩服和敬重的中国现代作家就有鲁迅、冰心、巴金等。冰心和萧乾的世纪之交一直是为人们所称颂的,早在二十年代,作为冰心弟弟的同学的“饼干”就已经是冰心家的常客了,而且在冰心的心目中俨然也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弟弟。九十年代冰心为台湾版《浪迹人生——萧乾传》作的序言字里行间无不满溢着爱与亲切,同时也不乏褒奖之辞“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文学创作上,他是个多面手,他会创作,会翻译,会评论,会报导„„像他这样的,什么都来一手的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是罕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冰心对萧乾的评价是既真且挚的,并非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于他在现代中国作家和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评判也是颇为中肯的。而另一位更近于师长的挚友便是巴金,他曾说过在自己周围所接触的作家

中,最有才华的有三个,一个是沈从文,一个是曹禺,还有一个就是萧乾。我们不能说巴老的话就一定是真理,但是这个评价从巴老这样一位奉行“讲真话”且具有伟大人格的尊者口中说出至少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可以说是更具实在意义的老师,这就是沈从文,可以说如果萧乾没有遇到沈从文,我们真的无法确定是否还会有后来的为人所知的萧乾。在萧乾于黑暗中不停地辛苦摸索的时候,沈从文如一颗启明星,指引着他一步一步迈进文学的殿堂。他的第一篇小说《蚕》是经过沈从文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此后又指导其写作,亲自为其审阅批改,可谓用心良苦,同时又把他带进了所谓“太太的客厅”,结实了徐志摩、林徽因等人,他自己身上也便多了一个“京派”的标签,这些都说明了沈从文的爱才和惜才,而对于萧乾来说,这对他以后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带地图的旅人”,这已几乎成了萧乾的特有称呼,而个中缘由便是一个真正的朋友——杨刚跟他之间的一次对话,1929年他们都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杨刚总是引导和督促他学习革命理论以分析生活、理解生活,而当时的他心里却只想着漂泊、流浪,想着把自己全身心投进生活之流,当一个“百代之过客”,毫不在意朋友的好心警告:不带张地图会掉进深渊或在生活之林迷路被老虎狮子吃掉,正如他自己所说“没关系。反正只有一辈子好活。掉进深渊——深渊就不该去体验体验?既然总有死的一天,狮子老虎肚子里不是比埋在埋在黄土里还暖和吗?”②萧乾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他跟他的朋友可不一样,他不愿按图索骥,不想活在既定的轨道里,而是要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去投入和体验真正的生活,这是否就注定了他大半生的漂泊命运?李辉,傅光明等都是和萧乾接触较多的晚辈,也是在萧乾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几位学者。李辉有《浪迹天涯——萧乾传》,对于萧乾的一生尽其所能的还原于自己的笔下,同时也赋予了更为诗意的理解。傅光明编了《“解读”萧乾》,对于萧乾的小说、特写、散文都有所研究,并且在于萧乾交往的过程中深为其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就连萧老曾告诉他的一句古谚语——“我没有鞋,我抱怨,直到我看到有人没有了脚”,也铭记于心。对于我们来说,从萧老对这句谚语的厚爱,静下心来,仔细思之,应该多多少少可以窥见萧乾走完这一生是怎样一种力量在心底发挥着作用。

(二)

萧乾在《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中说“在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小说仅仅占去五年(1933——1938)时间”“回想最初那五年,创作欲真是旺盛,仿佛遍地都是题材,拿起笔来就有人物和故事向我扑来”,如果以时间和数量来衡量萧乾的小说,那么得出的必然不

是准确公允的评价,五年时间,十九个短篇加上一个不足十五万字的长篇《梦之谷》,数量真的不多,但是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在这些作品本身以及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和他当时的心态、在作品中所渗入的真实的生活体验等。早在萧乾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篱下集》出版时,沈从文作《萧乾小说集题记》③说到“他的文章我除了觉得很好,说不出别的意见”“他的为人,他的创作态度呢,我认为只有一个‘乡下人’,才能那么生气勃勃勇敢结实”“我希望他永远是乡下人”,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沈从文对于萧乾小说的赞美同时也对他做了“乡下人”的定位并希望他永远保持。其实,萧乾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乡下人,他作品中的人物也多是城市边缘中的贫民,沈从文之所以看到了“乡下人”,是因为更注重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萧乾曾说过:“伟大的作品在实质上多是自传的。想象的工作只在修剪,弥补,调配,转换已有的材料,以解释人生的某方面” ④,所回归到创作中,他取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多半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蓝本,书写自己在生活中深切感受过的那些东西,借以述说世事的艰辛,咀嚼人生的况味。从初期短篇《篱下》、《矮檐》、《落日》及宗教题材小说,30年代后期写出的长篇《梦之谷》,莫不有此特点” ⑤。不幸的童年伴随着贫困,“矮檐”下的屈辱,在很大程度上滋养了作者身上的忧郁气质,“此其(萧乾)所以现实主义的小说,几乎没有一部部深深拓着忧郁的印记” ⑥。焦俭在《无意流露的与有意追求的——谈萧乾小说的特征》中也说到“萧乾有了一颗脆弱的心和忧郁敏感、易被伤害的气质性格”“忧郁在萧乾的作品里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气质,是所谓生之忧郁,它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思考”“萧乾的忧郁是感受性的”,从而得出尽管作者否认他在作品里渲染或传播忧郁甚至去努力克服,但是忧郁作为一种无意流露的情绪还是弥漫了作品。

萧乾宗教题材的小说一直是较为研究者所关注的。在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提到,三十年代萧乾的小说“有的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毒化中国人民和教会内部的腐败(《皈依》、《昙》)这些在新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可见这类小说出现于当时的文坛的独特意义。《一本褪色的相册》中萧乾写到“我早年整个生活在基督教的环境里”“宗教是强迫灌输的”“宗教对我幼时的心灵给予的不是慰藉而是压迫、凌辱和创伤,因而它引起的只是反感、怀疑和反抗”,由此可以得知萧乾小说对宗教表现的内在原因。“在《蚕》里,‘我揭示给拜神者:如果宇宙真有一个创造者,对于人类命运他也是束手无策的。祈求除了现露自己的丑相以外,是徒然的。’此后,他又在《参商》里揭示了基督宣扬‘爱的力量’的虚妄,在《昙》里批判了‘上帝公平说’,毫不掩饰他对宗教教义的反感。而对宗教教义的否定,恰是源于与现实生活的不协调性,否定宗教实际是构成对人间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因此,在萧乾的宗教题材小说里,宗教文化外壳包裹的是世俗文化的实质内涵。”⑦美国学

者罗宾逊也作《萧乾:一位反基督教作家》,通过对于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来渗入分析萧乾小说中对宗教的倾向问题。《梦之谷》是萧乾唯一一部可以说是长篇的小说,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自传性、诗意化和情感性倾向都为研究者所注意到。傅光明有《诗意的<梦之谷>》,着重分析了《梦之谷》同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诗人拉马丁的小说《格莱齐拉》之间的联系,因为萧乾承认了写作时曾受到后者的影响。北京大学学生余凌《失落的歌者——评<梦之谷>》立分析足于作者本人,将这部小说作为个人的一段深刻情感经历,它之所以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主要“在于它的抒情笔触所渲染的强烈的悲剧氛围”《梦之谷》就是“一首失落者所倾诉的美丽的挽歌”。

作为小说家的萧乾,不乏才气和灵性,也足够勤奋和投入,虽然在数量上不够丰厚,但是评价一个作家或作品并不以此为标准,古就有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而盖全唐。萧乾的小说无论在其思想性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也为其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中赢得的自己的地位而且是不可代替的。如果他不是急于踏上旅途,投进更为广阔的人生,或许我们还会看到“矮檐”以外的生活或更为丰富绚烂的“梦之谷”。但是,谁又能说那时的萧乾离开了小说就一定是损失呢?

(三)

萧乾曾说过他有幸今生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假如有来生的话,他还是会选择新闻记者,足见他对记者这一职业的喜爱。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的越深,做的越好,我想萧乾可以说就是个例子吧。他之所以走上记者之路,简单地说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一是萧乾本人就是个“好动”的人,早在燕京大学是就渴望不带地图的旅行了,迫切要去体验茫茫未知的人生,而记者就要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广泛地游历各个地方;另一是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学时作为老师的斯诺对他的影响很大以及毕业后经沈从文等介绍进入《大公报》工作,这在客观上就为他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提供了条件。结果,本来想以新闻为手段,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的萧乾,倒一头扎进“手段”里,拔不出来了。特写在萧乾的写作中占的位置位置相当大,他从1933年一直写到五十年代。三十年代一组报导水灾的《流民图》可以说是萧乾旅行记者生涯的开始。1935年夏天鲁西、苏北大水来袭,无情地吞噬生命。当时《大公报》便派萧乾和画家赵望云奔赴灾区采访,一写一画,真实、逼真地再现了灾区难民的生之无望的状态以及当时社会的不公不义。《鲁西流民图》、《大明湖畔啼哭声》、《宿羊山麓之哀鸿》等仅从题目就可感受到所报道内容之恸人,然而《流民图》的创作过程是这样的,“当

田野村庄全浸在汪洋大水里,城市为大水围起,人们成千成万地冻死饿死的时候,萧乾被派到鲁西采访时住的客栈里,却还有官老爷大叫条子,又是猜拳又是清唱” ⑧,此时的萧乾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所横着的那条不知其深的鸿沟,因而《流民图》虽然写的是天灾,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的却是人祸。1939年到1946年的七年,漂泊异乡,亲历生死,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活经验在萧乾的心理和情感层面也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人看世也有了不一样的视野,当然诉诸笔下的世界图像和内心潜流也更具力量。傅光明《欧战风云中的中国记者》详细介绍了萧乾当时的生活以及创作状况。1946年,萧乾作为战地记者三访德国,用日记体写下了《南德的暮秋》,记录了战后满目疮痍的德国,“城市化为废墟;田野里,断枝的树无家可归的人们,闲荡着的军马和焚毁的飞机坦克,比比皆是”,不仅抒发了自己对于战争的控诉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深受战争之苦的普通民众的同情。孙雨的《文坛野马,报界奇才——萧乾报告文学研究》在萧乾报告文学研究史上是一篇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文中笔者对萧乾报告文学进行了颇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从萧乾的文学观及其文学创作、萧乾报告文学的主题阐释、萧乾报告文学的艺术个性和萧乾报告文学的地位与影响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结语中作者明确指出报告文学应该是集文学性、生活性、使命感与正义感于一体的文学样式。鲍霁《鲜活•实在•亲切动人——评萧乾特写的艺术特色》突出了萧乾特写的三个特点:“对当前现实生活的反映迅速而及时,往往给读者以新鲜活泼之感”;“实在”“真实可信,充实饱满”;“特写里力避发议论”“用语非常注意语气,不饰、不夸、不拿腔作调,与读者平等相待”“在阅读萧乾特写时产生特有的亲切感”。总而言之,萧乾的特写首先是从自我出发,隐藏主体但不会让其消失。在《流民图》中虽然只是用笔描画了一幅幅速写,看似主体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但是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愤之情。其次在写作手法上,萧乾尤擅“抓拍”,善于用形象表达观点和思想。“在《血肉筑成的滇缅路》里,2500万筑路罗汉,有的负了干粮,走七八天路到达工地;有的白天筑路,晚上沿门讨饭;有的祖孙三代上阵;有的夫妻双双牺牲在工地,硬是用汗、血、肉,实际上是用中国老百姓的心筑起了西南通向国外的唯一的抗战生命线” ⑨,这样一幅幅实地抓拍的形象(群像),一方面丰富了特写的艺术性,同时增强了其感染力,即使今天的读来依然有种触目惊心的心灵的震颤,这样的特写就是成功的,就是好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轰动一时的社会效益,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不会削减反而愈见其坚。

萧乾报告文学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报告文学的科学定义,这一要求在萧乾的创作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贯彻实践,他自己也曾说“特写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赵遐秋在文章中便指出萧乾的努力强化了中国报

【篇三】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萧乾”的“乾”字这么读

萧乾”的“乾”字这么读

陕西子洲中学 高光雄

萧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他老人家的名字怎么读,本不需我们现在才来讨论。但不料我前日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谈话间,竟意外地听到他把“萧乾” 称为“萧干(gān)”,这着实让我大跌眼镜。我当即纠正说那个“乾”字读qián,可他却坚持说应读“gān”,并随即找来1999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8·9期合刊与我论理。该刊中有一篇题为《萧乾的“乾”字怎么读》(署名田传宝)的短文,明确提出“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应读为‘gān’”。 我在惊讶之余细读其文,看作者持论有何依据。原来作者田传宝先生的“佐证”来自几篇回忆悼念冰心先生的文章。其一是闵捷的《文坛三老世纪情》,称“萧乾原名‘萧秉乾’,因为谐音而被冰心昵称为小饼干,直到后来成为冰心子女的‘饼干舅舅’、孙辈的‘饼干爷爷’”(引自田先生文,着重号为田先生所加)。其二是昌华的《叶落树常青》,其中有“冰心老人„„步她亲爱的‘饼干弟弟’萧乾的后尘,结伴赴天国旅游永不再归了”之语。以此二据,田先生便断言:“萧乾的‘乾’应读作‘gān’。”

我以为田先生之说大谬不然。

正如田先生所说:“‘乾’有两个读音,1 gān,2qián。”但是,田先生也该明白,“乾”字在1956年汉字简化之前才有两个读音,《简化字方案》公布实施之后,它就只有一个读音了,那就是qián;而读gān的那个“乾”字已经被简化为“干”了。因此,如果这个“乾”应该读为gān,那么它就应该写作“干”,否则就是不规范用字了。既然现行的语文课本中“萧乾”的“乾”并未写作“干”,那就说明它不读gān,而读qián。可见,田先生之所以把“乾”字视为多音字,误将“乾”字当“干”读,正是由于他忽略了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常识。

汉字在简化之前或之后,都存在许多多音多读的情况。但是,无论哪一个多音字,一旦进入具体语言环境,它的读音就自然显示出来了,一般不会影响阅读。即使人名中的多音字也是如此。我们国人取名用字非常看重其中的意义,而这些字的意义与字的读音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稍有文化的人,谁也不会把“刘少奇”“陈省身”“王任重”“蒋海澄”“舒舍予”„„以及“田传宝”等名字中的多音字给读错了的,否则便要贻笑大方了。

“乾”字读作gān或qián,其意思大不相同。纵观古今,用“干(gān)”取名者难寻其例,虽古有韩干、徐干、蒋干等名,但这些名字中所用的“干”都读gàn(繁体的写法是“幹”),而非“gān”。“乾(qián)”字则常被用于人名,且与萧老同叫“秉乾”者也大有人在,(如国家前财政部长王秉乾)他们名字中的“乾”字,没有一个读作gān的。再说,就算给萧乾取名时家里没有一个识文断字的,也不至于取一个与某种食物名称同音或谐音的名字吧,除非他们对这样食物有着特殊的感情。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照你如此说来,难道作为一代文坛巨匠的冰心居然也把好友的名字给读错了,而且一错七十年?我的回答是:冰心绝对不会读错。——那她为什么要把“萧秉乾”称为“小饼干”呢?原因很简单:她在和萧乾开玩笑。谢萧之间交往甚早,关系甚密,在他们当初交往的那个时代,“乾”就是个多音字,如果把“萧秉乾”的“乾”“误读”为gān,听起来就像“小饼干”。这么称呼起来,多么新鲜有趣好玩啊!冰心以她的聪明睿智和她的大姐身份,

有意用这种谐音谬读造成的幽默来向这位小兄弟(萧乾与冰心的弟弟是同窗好友)表示亲昵友好,岂不是非常美妙得体吗?(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同学朋友之间故意谬读对方姓名来逗乐的情形,修辞学上称之为“语音飞白”。《牡丹亭·闹学》中春香解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说的“一飞飞到何知州家”亦属此例。)

最能够直接证明这个“乾”字读qián音的有力证据是冰心于1990年为再版的萧乾传《浪迹天涯》(李辉著 1997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所作的序。她在这篇序言中提及“小饼干”这个雅号的来由时说:“他是我的孩子们 的‘饼干舅舅’,因为他给我的信末,总是写‘弟秉乾’。孩子们不知道这‘乾’字是‘乾坤’的‘乾’(音前),而念做‘乾净’的‘乾’(音甘)。所以每逢他 来了,孩子们就围上去叫‘饼干舅舅’。他们觉得这样叫很‘亲昵’,至今还不改 口!”(引自“新国学网”) 显然,把“乾”读为gān是对qián音的误读。

一点不难想象,假如萧乾长于冰心,或者谢萧之间关系平淡,那么冰心绝不可能呼萧乾为“饼干”。或者说,假如萧乾就叫“萧乾”而不叫“萧秉乾”,那么冰心绝不可能把萧乾叫作“萧干(gān)”。正由于“乾”字不读gān,冰心叫他“小饼干”才显得有趣亲切;假如它就读gān,那“萧秉乾”与“小饼干”就几乎完全同音了,这就等于所有用“萧秉乾”这个名字称呼萧乾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叫他“小饼干”了。凭我个人的臆想来判断:大概只有德高望重且亲如胞姐的冰心才有资格七十年如一日地称萧乾为“饼干”,并使后者倍感亲切与幸福。否则,那些回忆、悼念冰心的文章频繁提及此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那位语文教师说,自他读了那篇《萧乾的“乾”字怎么读》之后,他就一直按照田先生的读法教学生。看来,田先生误将冰心对萧乾的戏謔称呼当成了真,误导的不是少数人啊。

(原载于<现代语文>2000.3)

【篇四】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萧乾 文章三篇分析

中文系 八班 唐诗 20201111020056

萧乾文章分析

三篇萧乾的文章,用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也体现了母亲的爱。三篇不同的文体,其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

第一篇是散文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儿时的回忆,用记忆中的事件来直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第一段中,尽管作者说没有见过父亲,对他的一生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通过他人对父亲的评价,还是觉得母亲委屈了她的一生,继而从下文开始记叙对母亲的回忆。从作者的记叙中,母亲用乐观的心态将其抚养长大,宁可自己过得苦一些,也一定要让儿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尽量满足儿子的心愿。母亲的呵护和爱使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披满阳光。然而噩运传来,母亲就这样离去了,只留下作者对着冰凉的尸体发愣。曾经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的母亲就这样离开了,只留给作者悲伤和怀念。全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既有母亲离开后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母亲爱的怀念。

第二篇也是散文的形式。作者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又想起了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情形。第二篇文章重点讲了上学的事情。“卖什么!妈妈惟一的一副镯子和爸爸遗下的一件皮袄什么的,早都脱手了。我还记得卖我们最后一件家具——一张用来吃饭或写点什么的小炕桌的情景。”文中讲卖东西这一情节,明显表现出母亲对萧乾的爱。他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和母亲一起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的童年里寒冷无比。为了让萧乾上学,母亲卖掉了自己的镯子,丈夫的皮袄和所有的家具。用这些幼时的回忆,表现出母亲的爱和不容易。

年幼的萧乾成了一个孤儿,寄住在三堂兄家,三叔和母亲相继离开后,唯有四堂嫂和一位没有出嫁的老姐姐能带给他一点温暖。老姐姐和四堂嫂成了他的启蒙教师,四堂嫂不经意间教的英文更是让萧乾受益终身。

第三篇是小说。十一岁这年,萧乾在地毡房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钱,在小说《落日》中,他描写了一个地毡房的学徒,如何忍气吞声领来钱,那个学徒就是他自己。作者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地毡房学徒挣钱的辛酸。面对生病的母亲,种种不舍,为了让母亲吃上鲜果,他在地毡房吃尽苦头。终于领到工钱,带着鲜果回家时,母亲却即将离去。“及至苹果塞到嘴里后,她松软的眼皮又阖上了”,母亲含着果子离去,只留给他一个冰冷的世界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三篇文章各有不同,第一篇通过回忆,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爱的想念。第二篇通过讲述寄人篱下的生活,表现出母亲对自己的爱,回忆了自己上学的情形。第三篇用小说的形式,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地毡房学徒和母亲之间的回忆,实则是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种种。三篇文章用不同的形式,都表现了母亲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篇五】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萧乾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docx

萧乾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

一九三七年元旦来临之际,作为曹禺的一位朋友,萧乾在其主持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用三个整版的篇幅对《日出》进行了一次“集体批评”。对于在文坛上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一位新人的一部新作,能够及时地展开如此规模的“集体批评”,在中国现代戏剧史和现代文学史上,不失为一例空前之举。

曹禺曾说过:“萧乾是文化界熟识的人,他很聪明,能写作,中、英文都好。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圆滑、深沉,叫人摸不着他的底。过去,他曾在混水里钻来钻去,自以为是龙一样的人物,然而在今天的清水里,大家就看得清清楚楚,他原来是一条泥鳅。”

随着文革的告一段落,被斥为“洋奴政客”的萧乾也可以重新拿起笔杆子继续写稿子发文章了,那篇被巴金评定为“觉得平常,不算精彩”的《鱼饵·论坛·阵地》,就这样发表了出来。萧乾写这篇文章时虽说不上是出于秋后算账的报复心理,不平则鸣的心思还是有的。

一、青年时代萧乾与曹禺

萧乾出生于老北京(北平)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家庭,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十一岁时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少年时代就走南闯北,疲于奔命,直到一九三三年因投稿而结识沈从文,才算正式交上好运、登上文坛。

关于自己的文坛经历,萧乾本人在《我这两辈子》中写道:“一九三三年,我也在北平《晨报》上写过稿儿,可那时候的北平文学界可老气横秋,是苦雨斋的周二先生和清华园的吴宓教授两位老头儿的天下,没有我们毛孩子的份儿。但是,一九三三年我打福州一回来,北平好像变了个样儿。郑振铎、巴金和靳以都打南边儿来了啦。他们办起《文学季刊》和《水星》,在来今雨轩开起座谈会。他们跟老熟人杨振声和沈从文联合起来,给憋闷的北平开了天窗。”“您说多巧,我就是那时候回到北平的。九月的一天,我坐在未名湖石舫上东想西想,忽然跑回六楼宿舍,摊开稿纸一口气拉出一篇小说—《蚕》。我登上自行车,由大钟寺抄近,一口气就来到达子营沈家。我只是说,划拉了一篇东西请沈先生过过目。„„抽冷子我看见我那篇《蚕》登在《大公报·文艺版》上。”

萧乾的这番话与历史事实是有出入的。正如沈从文是萧乾的恩师一样,周作人与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人物一道,是杨振声的恩师。而周作

人、吴宓、杨振声、郁达夫、胡适、徐志摩等人,又是沈从文的恩师。据《沈从文研究资料》一书记载,一九三一年,胡也频遇难,丁玲入狱,沈从文也被武汉大学解聘,“胡适、徐志摩向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推荐沈从文任教职”。到一九三二年秋天,沈从文又随杨振声赴北京参与由杨主持的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工作,并经杨振声的推荐,从吴宓手中接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一九三三年京派文学的异军突起,周作人、杨振声、吴宓是最为关键的人物,说他们是京派文学的精神领袖,也不算过誉。连郑振铎、巴金、靳以操办的《文学季刊》,也得到了周作人诸人的大力支持;《水星》、《骆驼草》更是在周作人直接支持下创办起来的文学刊物。是《水星》、《骆驼草》、《文学季刊》、《晨报》和《大公报》文艺副刊等诸多媒介一道,联合了周作人、吴宓、郑振铎、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沈从文、林徽音、凌叔华,巴金、李健吾、冯文炳、冰心、冯至、梁宗岱、曹禺、章靳以、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萧乾、芦焚、林庚等一大批新老作家,从而形成了足以与上海的海派文坛相抗衡的京派文学阵营。在一九三三年京派文学崛起之前,既没有那么多的文学刊物,萧乾本人也没有写出过像样的作品,他与周作人、吴宓之间更隔着两代恩师(杨振声、沈从文)的代沟,“没有我们毛孩子的份儿”,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其实怨不得两位前辈。

正是打从《蚕》的发表开始,萧乾成了新婚不久的沈家的座上客。也正是由于恩师沈从文的推举,于1935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的萧乾,才得以进入《大公报》工作,并继沈从文之后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因此也就有了萧乾与曹禺之间的正式缔交。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从美国归来的张彭春,再度邀请自己的得意门生曹禺回南开校园与自己合作,一起改译并排演莫里哀的《悭吝人》。这时候中国旅行剧团已经把《雷雨》演红了大江南北。盛名之下,张彭春动用了强大的阵容并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严格排练,还特邀留美归来并成为京派文坛又一位核心人物的才女林徽音担任舞台设计。十二月七、八两日,《财狂》在南开中学隆重公演,为配合《财狂》的演出,由萧乾负责编务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于十二月七日推出了“财狂公演特刊”,萧乾自己还在《南开校友》上发表《〈财狂〉之演出》一文,对曹禺的成功表演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与捧场:“他简直把整个自我投入了韩伯康的灵魂中。„„在喜剧角色中,远了使我们想到贾波林(卓别林——引者

注),近了应是花果山上的郝振基,那么慷慨地把每条神经纤维都交托给所饰演的角色。失财以后那段著名的‘有贼呀’的独白,已为万君血肉活灵的表演,将那悲喜交集的情绪都传染给我们整个感官了。”

1936年6月,由靳以、巴金主编的《文季月刊》在南京创刊,继在北京的《文学季刊》上推出《雷雨》之后,又推出了《日出》第一幕,全剧到9月份第4期全部连载完毕。11月份,《日出》又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三集、《曹禺戏剧集》第二种,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37年元旦来临之际,作为曹禺的一位朋友,萧乾在其主持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用三个整版的篇幅对《日出》进行了一次“集体批评”。在1936年12月27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第273期上,刊发的文章有燕京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谢迪克(H.E.Shadick)《一个异邦人的意见》、李广田《我更爱〈雷雨〉》、杨刚《现实的侦探》、陈蓝《戏剧的进展》、李影心《多方面的穿插》和王朔《活现的廿世纪图》。在1937年1月1日元旦吉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第276期上,更为郑重地刊发了茅盾《渴望早早排演》、孟实(即朱光潜)《舍不得分手》、圣陶《成功的群像》、沈从文《伟大的收获》、巴金《雄壮的景象》、靳以《更亲切一些》、黎烈文《大胆的手法》、荒煤《还有些茫然》、李蕤《从〈雷雨〉到〈日出〉》。时隔一个多月后的2月18日,作为对前两个整版的“集体批评”的一种答复和回应,《大公报》“文艺”副刊又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曹禺题为《我怎样写〈日出〉》的长文;也就是早在3个月前的1936年11月,就被收入《日出》单行本的《日出·跋》。

对于在文坛上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一位新人的一部新作,能够及时地展开如此规模的“集体批评”,在中国现代戏剧史和现代文学史上,不失为一例空前之举。被曹禺《日出·跋》称为“一位好心的编辑”的萧乾,四十年后在《新文学史料》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题为《鱼饵·论坛·阵地》的文章,对这一次的“集体批评”做了交待:“关于《日出》的讨论,这个剧本问世后,我想通过它把评论搞得‘立体化’一些。我长时期感到一部作品——尤其一部重要作品,由专业书评家来评论是必要的,由作者自剖一下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但应不应该也让读者发表一下意见?要不要请文艺界同行来议论它一下?我用三个整版做了一次试验,头两次是‘集体批评’,也即是请文艺界新老作家对它各抒己见,

最后一期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当时除了为加深读者对于剧本的理解之外,我还有一个意图,想用这种方式提倡一下‘超捧场超攻讦’,‘不阿谀,不中伤’,心平气和,与人为善的批评。讨论是热烈的,评者与作者的态度是诚恳的”。

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被萧乾称之为“超捧场超攻讦”的这次集体批评,颇有些刻意策划、精心导演、苦心经营的双簧戏的嫌疑;所谓的“超捧场”,落到实处的则是并没有脱尽“捧场”意味的“超级捧场”。

1936年是《大公报》改版十周年,作为纪念,报社专门策划设立了“文艺和科学奖金”。萧乾还于这一年的春天来到上海,筹办沪版《大公报》,无形中起到了勾通上海与京津文艺家的作用。由萧乾一手操办的这场围绕《日出》的集体批评,在某种意义上,堪称是《大公报》在这次评奖活动中大造声势、大事宣传的一幕重头戏。

正是由于萧乾的煞费苦心,才保证了每个撰稿人能够及时读到由靳以和巴金主编的《文季月刊》,并及时地把各自的稿件交到作为编辑者的萧乾本人手中。《日出》于9月份在《文季月刊》连载完毕,11月份便由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空档。在这两个月里,萧乾不仅成功地组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还及时把稿件转交给曹禺,好让他参照着这些批评意见写作《我怎样写〈日出〉》,先作为《日出·跋》收入11月份出版的《日出》单行本,之后再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

作为这次集体批评的最为直接的一种结果,曹禺的《日出》与卢焚(即师陀)的小说《谷》、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于1937年5月一同赢得了《大公报》文艺奖。这次获奖,更进一步也更为正式地奠定了的小字辈的曹禺的文坛地位。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场出于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动机,并收到了良好效果的集体批评,萧乾与曹禺之间平空多出了一层施惠者与受惠者的私人关系。这种私人关系一直维持到1957年的反右运动。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二、政治风浪中的萧乾与曹禺

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萧乾与曹禺之间原本无可指摘的友好关系,却成了一心要求进步与革命的曹禺急于划清界限、解脱自己的一块心病、一个负担。在题为《斥洋奴政客萧乾》的一篇文章中,曹禺一上来就摆出了你死我活的大架式,以极巧妙的一个比喻透出了杀机:“萧乾是文化界熟识的人,他很聪明,能

写作,中、英文都好。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圆滑、深沉,叫人摸不着他的底。过去,他曾在混水里钻来钻去,自以为是龙一样的人物,然而在今天的清水里,大家就看得清清楚楚,他原来是一条泥鳅。”接着,他又翻出了对方的老账:“我们都知道他的过去,他在《大公报》和《新路》上所写的那些反共、反苏的文章,我们还没有忘记。”最厉害的的是,发人隐私,竟然成了曹禺置对方于死地的杀手锏:“他的前妻梅韬同志讲,萧乾一生为人做事都脚踏两条船,从不落空。他的格言是,准备最坏的,希望最好的。„„萧乾,你这脚踏两条船的政客,你这只脚踩着共产党的船,你那只脚踩着谁的船?”

曹禺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古已有之并在他自己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戏剧作品中一再轮回、一再兑现的大报应、大轮回、大清洗、大罚罪、大劫变、大革命的宗教式宿命,有一天会轮回兑现在他自己的头上。至于曹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表现,田本相《曹禺传》中记载有他本人的说辞:“在铁狮子胡同三号,我往着三间房子,有一间书房,抄了,封了。在我们大院门口张贴着‘反动学术权威曹禺在此’的对联。„„我跪在地上,求着方瑞:‘你帮助我死了吧!用电电死我吧!’真不想活下去了,好几次都想从四楼跳下去„„”

已经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萧乾,比起曹禺来,反倒因祸得福,没有更深地卷入文化大革命的一场劫难:“您想,在非撒谎不可的年代里,是当个没人待见的准处理品好还是当个抢手货好?所以四八年和五七年的祸,其实是替我种下了福根,还打心眼儿里感谢。”(语出《我这两辈子》)

三、文革后的反思与遮掩

随着文革的告一段落,被斥为“洋奴政客”的萧乾也可以重新拿起笔杆子继续写稿子发文章了,那篇被巴金评定为“觉得平常,不算精彩”的《鱼饵·论坛·阵地》,就这样发表了出来。萧乾写这篇文章时虽说不上是出于秋后算账的报复心理,不平则鸣的心思还是有的,用当时的时髦话,就是“拨乱反正”的心理摆平。萧乾所谓“刊物编者就像寻宝者那样以发现新人为乐”,表面上说的是巴金们,同时也隐含着不便明说的曾经煞费苦心地成全过、帮助过曹禺的他自己。

晚年萧乾在《我这两辈子》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有时候用‘利害’和‘是非’把人分成三类。甲类是只问是非,不顾利害的。他们是头上有光环的圣者„„另一种是只管利害不问是非的,这当然是人中的败类。这种人谁得势紧跟谁,怎

【篇六】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2011届语文高考专题练习:传记(二)

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改)我的两位老师,萧乾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版《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意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著、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解析:A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D项,“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答案:CE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至于兰姆的作品„„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的含意。它的意思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以参考全集的翻译,翻译《伊利亚随笔》没有可参考的,得独立工作。可见翻译工作不容易。理解了这点,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答案:①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②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考。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作者第一次看到小纸条是与萧老先生初次见面时,他初步感觉到萧老先生比较惜时。文中第二次提到,一方面再次说明小纸条的存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写出了萧乾先生不会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含蓄委婉的方式给以暗示的细节,更全面地表现了萧乾先生的特点。

答案: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四、五、六段的内容,概括特点时注意不要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作答。回答启发时,注意多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思考。本文多处使用了对话;另外,作者在文中很客观地评价了萧乾的“倔”,考生抓住这两点写启发即可。

答案:特点:①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②说话文雅和蔼,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③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④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⑤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①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②要辩证地、全面地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的同时,说“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

B.在作者看来,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已经研究得差不多的物理,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C.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爱国的物理学家的形象。

D.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学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

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反映出他对科学始终不渝的探索。

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而他本人,也不得

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

解析:A项,“向上帝走去”中的“上帝”,正是普朗克所信奉的科学,文章着力表现的正是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没有人性的矛盾。B项,作者陈述这件事时并没有流露出“可惜”之情,而是要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兴趣与坚守。E项,时间表述有误,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是1914年的事情,“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是纳粹上台后的事情。 答案:CD

2.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 ,这是否会影响普朗克的形象?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解析: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表述有关普朗克的选择的,他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受到讽刺,说明最初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并不突出,而后来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他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化学家的讽刺正起到反衬的作用。

答案:不会。这正照应了前面那位物理学教授关于他选学物理学的劝告,也为后面普

朗克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了铺垫。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普朗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这样写起到反衬的作用,突出了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德国科学的屋檐下的?请举例表述。 答:

解析:文章题目是“守在科学的屋檐下”,通篇都在讲述普朗克在一战、二战如此大的世界动荡面前对德国科学的坚守。理清文章的脉络后,分条表述即可。要注意的是,回答时要点要全,而且要把握准“守”的范围。

答案:①一战中,在亲人相继死去,家庭遭遇巨变之时,仍坚持科学研究。②在德国科学研究陷入困境时,仍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并与他人创立德国科学临时学会,积极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③二战中,其他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时,他选择了留下,保护已支离破碎的德国科学研究。④年老时,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走向科学。

4.在其他科学家选择了“不得不离去”后,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他的这个选择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