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真傻》

时间:2021-10-10 19:35:00 三年级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那一次,我真傻》

那一次,我真傻

在我三年级时,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他们一直都是很晚回家。有一次他们在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门窗一定要关好,早点睡,我们要晚一点回来。”而我刚好做完作业,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便心不在焉的答应了。

电视看完了,我睡意全无。当我关灯的一霎那,黑夜便笼罩了整个房间……那屋子像是一个吃人的妖怪,随时会吞没我这个“小不点”。

突然,我发现电视机的右上角有一个奇怪的小亮点,闪着阴森的红光,我的头发唰地“竖”了起来。天哪,不可能是鬼吧?这时,所有的鬼故事都一股脑从我的记忆深处涌了出来。此时的我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惊动了那个家伙。我感觉那个家伙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莫非……我不敢往下想了,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几分钟过去了,我感觉没有什么动静,便小心翼翼地睁开了眼睛。此时,我的理智占了上风,我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大脑的所有细胞,又以最快的速度去想那些能制服鬼怪的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出了一招??用狗血浇。可是,到哪儿去找狗血呢?别说附近没有,就是有我也不敢去找啊!

就在这时,响起了开门的声音,我看到了老爸那熟悉的身影,我从床上连滚带爬的跑到爸爸身边,害怕地说:“爸爸,屋里有鬼!”爸爸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有什么鬼啊,是不是有你这个胆小鬼啊。”爸爸说完后打开了日光灯。哦,原来是爸爸的手机在充电啊。

爸爸拿好手机又出去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假如爸爸不回来拿手机的话,我恐怕真要害怕一个晚上呢。 哎!我真是太傻了。

篇二:《我真傻作文700字》

我真傻作文700字

我真傻

一说起公民道德二十个字,我的童年里的两件事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早晨,王力高兴地对我说:“凌慧,明天早上8点,我们一起去滑旱冰,好吗?”我听了,爽快地答应了:“好,明天早上8点见,不见不散!”放学回到家,妈妈对我说:“孩子,明天是星期六,我带你去漳州玩,怎么样?”我听了,乐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我突然想起来:不行呀!我已经和王力约好明天早上8点去滑旱冰了。怎么办呢?去漳州吧,觉得对不起王力;不过去漳州嘛,又比在长泰滑旱冰好玩得多。我的脑海里好像有两个小孩在争吵。穿红衣服的小孩说:“你不能去漳州玩,因为你已经和王力约好去滑旱冰了。”穿蓝衣服的小孩说:“为什么不能去?漳州可比滑旱冰好玩多了!漳州有九龙公园、欢乐天地„„”穿红衣服的小孩毫不示弱地说:“可是做人就得守信用,你怎么能言而无信呢?”穿蓝衣服的小孩哑口无言了。最后,我决定和王力一起去滑旱冰。因为,做人就是得守信用。

第二天早上,妈妈知道我不去漳州的这件事后,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做得对,做人就是要讲信用,这是金钱买不到的高尚品德啊!”

记得今年年头,我拿着一张20元的压岁钱去买作业本,老板找给我19元钱。过了几天之后,我又去另一家文具店买圆珠笔,我拿上次找回的一张10元钱的钞票给老板,那个老板接过钱,甩了甩,听了钞票的声音,然后对我说:“小朋友,你这张是假钞,不能买东西。”我大吃一惊,接过钱,飞快地跑回家。我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妈妈,请帮我看看这钱是不是假钞?”当财务的妈妈接过钱,把钱放进验钞机里,验钞机突然说:“请注意,这张是假币。”我楞住了,努力地回忆着,哦,原来这钱是上次我买作业本时,那个老板找给我的。

下午,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就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凌慧,你把这钱拿去跟那个老板换回来吧!”“算了吧,那个老板肯定不认帐。你干脆用这10元钱到街上给摆摊的老爷爷或老奶奶吧,反正他们不会识别真假币的。”“那怎么行呢?那不是你又骗别人吗?”„„听了同学们这一番议论,我拿定主意把它交给银行回收。同学们有的说我傻,有的夸我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同学。从银行回来的路上,我感觉天仿佛格外地蓝,过路的行人都对我微笑。我为自己学会了诚实守信而感到欣慰呢!

篇三:《作文鉴赏》

结构

一、结构要完整

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知道什么是残缺,也就明白什么是完整了。例如记叙文,写了一件事的开头和结尾,而最主要的部分——中间的过程却写丢了。举例来说,写“规则伴我行”,开头写过去如何缺乏遵守规则的意识,洋洋洒洒写了几十行,然后写现在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增强了规则意识,这两部分占了全文绝大部分篇幅,而中间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规则伴我行”的“伴”字一笔带过,给写丢了,这就丢掉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不符合记叙文的结构特点,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二、层次要清楚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否合理、清晰,直接反映着思路是否合理和清晰。

有些考生作文的层次欠缺合理、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太碎,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另一个是这个段落的内容和那个段落的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这些表现虽然不同,但是都反映了作者写作前欠缺整体构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心中没谱,自然就模糊不清、杂乱无章了。

这里讲的是首尾照应,前后一致。有的同学作文,段落之间意思跳跃性很大,彼此缺乏过渡和照应,显得文意不是那么圆合贯通,更谈不上浑然一体。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一些结构的技法:

(一)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须有一定的注释、说明。因些行文标题起了注释和点化的作用。

(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

(五)关键词句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为补充。

(六)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下悬念,并不急于解开,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比如萧乾的《枣核》

(七)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先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比如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前伏后应的特点。

取材

古人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从哪里来?学习古今中外众多作家文豪的写作取材经验,不难总结出其中的两条:读书注重积累和生活细心观察。

一、读书注重积累

蜜蜂每酿一公斤蜜,需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提炼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在8吨重的矿石。同样的道理,要写出好作文,也如“采蜜”、“炼镭”一样,应掌握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采集原材料,建立一个用于自己的材料仓库。

1、乐读、多读、善读、读精

首先读好语文教材。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特别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每一篇语文教材,都是作者根据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范文。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摘记、去积累佳词好句。要认真上好语文课,而不是舍本取末,不好好让学生学教材,硬塞给他们众多的书目,名曰丰富教学。老师讲课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做作业;不懂就问,上课问,下课问,问老师,问同学,不要不好意思问。

接着才是有选择地推荐学生读些课外书,好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指导学生不要只看故事、情节,要准备好笔记本,把书上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和知识抄记下来。要学会查字典,并且经常把字典带在身旁,写东西、看书,遇到不认识或不太熟识、不太懂的字词就查。

始终要把博览群书的意识深植于学生头脑中,尤其要精读经典著作和名著。读书的方法,一般说,首先粗读,了解书中梗概和中心内容,然后细读,细嚼慢咽,在精采处划下记号;最后精读,专心把精采的部分再三琢磨,消化成为自己的血液。

2、背诵

这是看似愚笨实则是学好语文的捷径。教材中的精彩句段篇章当然是学生必背项目,指导学生在细读精读后熟练背诵。然后是学生自主背诵所能接触到的课外名篇名段。 凡是熟读成诵背下来了的东西,仿佛就成了自己的财富,张口就来,提笔就写。

3、批注

读书,最好是做点读书笔记,像我们的革命导师列宁,他把人造海(即水库)的水比做“绿煤”多么鲜明而生动;他在《哲学笔记》里做了许多严正而又有趣的读书记号,除了在认为是重要处加上着重点之外,有的还划上一根到三根杠杠。同时,又在书中旁批:“注意!”、“说得好!”以至批上“哈哈!”等字,读书读得有声有色,使我们也感到兴味无穷。我们不妨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指导学生在所读的书上,只要可以批注的,就尽量做上批注,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想,学习的收获,不同的意见,岂不是收获良多。

4、做卡片

记卡片十分简便易行,只是要手勤心细,形成习惯。读书(包括报刊)时就把卡片摆在旁边,遇有应该记的(包括自己读书时的一闪念的心得)就写在卡片上,如果环境不允许当

时写,就把卡片夹在应该记的书页里,以后追忆补记下来。

知识是逐渐积累的,手勤说的是应该记下的随时记下(比如电视中的材料),不可偷懒,或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细说的是不要忘记记下卡片内容的出处和日期。古语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记卡片就是积细流的方法之一,每类的卡片多了,就可以积累下有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头脑,它(卡片盒)就是储存知识信息的宝库。

二、细心观察生活

叶老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就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出来。”这句精辟的名言,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生活的“米”,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这样观察的质量就大大提高了。

(2)就地摄取素材观察。

经常接触的,不一定就是熟悉的。比如学生写“我家的住房”,学生天天生活其中,时时举目可见,但不一定都能写好,原因是没有留心观察。因此,要指导学生善于就地观察熟悉的环境。如校园。教室、院内……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写好作文。

(3)带着感情去观察。

小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2、 根据写作任务,有目的地在写作前组织各种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例:写作文《记一次体育比赛》,语文教师根据习作要求和体育老师共同商量,在体育上开展各种小型体育比赛活动。要写《我喜爱

的小动物》,教师在写作前可根据各人条件养殖各自喜爱的小动物,组织学生以小队或个人去花鸟市场,或动物园去观察小动物……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和记下最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

3、引导学生把耳闻目睹,亲身感受的事物通过日记等形式积累下来,为作文提供素材。 让学生在作文中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正确运用写作方法去表达自己的生活,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六年级(上)学生阅读了《游善卷洞》这一篇游记后,除了积累了不少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外,还积累了写游览和参观活动的方法。(1)按游览先后顺序排一张游览线路图。(2)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它略写。(3)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4)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5)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形象描绘。(6)地点转换时,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然后,我们根据作文四个题目:《我喜欢这个地方》、《登山记》、《一日游》、《展览巡礼》,按照学到的方法可组织班队游览名胜、参观展览等活动,也可由家长陪同去活动,收集大量写作素材。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作文《我真傻》}.

世界之广阔,人生之绚丽,到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它存在于你的前前后后,随时随刻准备着为你服务,但是,这取决于你的思想解放,取决于你的发现,取决于你的归纳整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言

小朋友先看下面两句话:

一、 我们的老师瘦瘦的。二、我们的老师瘦瘦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挂到树枝上。 你觉得哪句写得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能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对人和事物进行恰当的描写,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这样的语言就是精彩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内容再精彩,思想再深刻,别人

也无从了解。同样内容的作文,语言的精彩与否,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也是影响作文

篇四:《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细节描写

3.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细节,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过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密密缝。

“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

二、认识细节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巴尔扎克也曾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三、怎样写好细节

1.明察秋毫。我们要彻底地认识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尤其要“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红楼梦》第27回载,薛宝钗在厢房外偷听丫环说春话,被丫环发现,躲闪不及,情急之中喊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房内的丫环们犯愁了:被薛姐姐听见还好,被林姑娘那个伶牙利齿不饶人的小姐听见了怎么得了?其实以林姑娘那样的为人,绝不屑于墙外有耳,可被薛宝钗金蝉脱壳、就势栽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薛宝钗真是煞费苦心、害人不浅。“观人者,必于其微。”曹雪芹一笔带过,虽是家常琐事,却有一般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薛宝钗扭曲的、阴暗的灵魂的窗口,瞻前顾后,凉风飕飕,我们不禁替林黛玉担惊受怕了。

2.想象奇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是我们思维的翅膀,当我们的学生写出“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雪融化后变成春天”,这些被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的细节,多么富有神灵之气啊。

3.抓住特征。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开展区别性思维,“求小同而存大异”,大题小作,小处见大,写出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

点”来。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女人遇到不善言辞或做事不力之时,一般自称之词绝不用“呆、笨、蠢”,而喜欢用“傻”,如“我真傻”“我好傻”,而不说“我真笨”“我好呆”。他认为这是女人当代性生存的一种不经意的深刻,命之为“存在编码”。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征”。因为有特征,所以才独特,才令人感兴趣。

4.揭示冲突。细节之所以能深刻地提示主题、体现特征,因为它异乎寻常达到了真实,捕捉到了生活中最为矛盾的戏剧性冲突。许多人盛赞高尔基《母亲》中写尼洛夫娜在散发传单时面对特务凶恶的眼睛而凸现出来的心灵的恐惧写得极为真

实,花木兰白天驰骋疆场而夜晚思念爷娘并未损坏其形象的光辉伟大,《封神演义》中处处与姜子牙作对的申公豹死后仍然被册封为神……凡此种种,载着矛盾的细节犹如“最富孕蕴性的瞬间”(莱辛《拉奥孔》)响彻一点而又通透全文,借助细节塑造的人物形象进一步以无与伦比的真实和饱满充沛的激情赢得了读者的心。

5.用语精工。“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谓“画眼法”、“浮雕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说抓住了细节还要善于勾勒描摹。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曾例举“五分钱硬币在地上滚着”不如“五分钱硬币在地上叮叮铛铛地滚着”来得好。金圣叹《杜诗解》评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一句说:“一字未落,却已使读者胸中、眼中,隐隐隆隆具有„岳‟字、„望‟字。盖此题非此三字,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题,亦用不着也!„夫如何‟犹云:„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一题当面,心手茫然,更落笔不得,恰成绝妙落笔。此二语皆神助之句。”可见拙于言辞的细节也将成为折翅的飞鸟和无船的水手,广阔的天空和浩翰的海洋对于他们永远是个梦。

名家美文

等一个电话

苏苏

办公室里很静,静得可以听到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走秒声。我在电脑前坐立不安,心里没着没落的,手中的文件一遍遍拿起又放下,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我在等一个电话。

想起女儿中午回家时满脸的委屈,不由得一阵内疚,不用说,今天的迟到一定挨批得不轻。早上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手忙脚乱梳洗一番便带女儿冲出家门。屋漏偏逢连夜雨,车刚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