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整首诗的意思

时间:2021-10-10 17:11:24 五年级作文

篇一:《七律长征1》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且现在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无法想象当时长征的情景,所以必须得借助大量的资料从感观上让学生认识长征。所以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3.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等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

1、知道毛泽东是谁吗?

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2、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深情):七律长征 (缓慢):七律 长征

(设计意图: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介绍长征;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

1.细读三遍诗:

学法渗透: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三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读通顺,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

2.指名读诗,正音:好,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你来。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4个生字,看他有没有念错。

来,谁来给他一些建议。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

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次吗?

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出示,生字显红)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设计意图: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到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意

1、默读,静思大意。

读得好!书读到这儿,老师有个要求了:联系书上的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提出疑惑的并一起尝试解决。(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那句诗?(生试着说说意思)

哪些地方还不理解呢?预设:

(1)a “逶迤”与“磅礴”的理解。b“腾细浪”与“走泥丸”的理解。c “云崖暖”和“铁索寒”意思。d“万水千山”虚指,如“万言千语、万险千阻”。

(2)若学生提问为什么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觉得是暖的,过大渡河的时候觉得寒呢时将第五部分提前。

3、明确诗意: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

四、深入探究,感悟体会(10分钟)

1.体会“远征”。

这里有段资料,让咱们特别留意一下这段话中的这几个数据。(引读)在短短一年时间里,

红军穿过了——11个省

翻过了——12座大山

跨过了——24条长河

行程——二万五千里(点击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过了半个地球呀。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远征。

2、透过资料我们明白“远征难”,那毛泽东是如何透过这56个字告诉我们远征难呢?你从哪里知道?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铁索寒”“岷山千里雪”等。)(播放长征途中的课件)1934年10月,毛泽东率领8.6万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这一路走来,除了偶尔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面队飞夺泸定桥的那种惊心动魄。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吃的是草根和树皮,脚下是吞噬他们生命的沼泽地。在红军走过这漫长的征途的时候,八万六千人只剩下八千人??这一切都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段征途的“难”。

面对这样重重的困难,红军有没有被吓倒?(没有)

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不怕(师板书:不怕)

指导读:坚定地说——不怕

铿锵有力地说——不怕

3、是的,不怕,因为他们坚信胜利就在前方,坚信一切困难都将被踩在脚下。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无所畏惧、豪迈、乐观??)

4、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5、看着地图,读着毛泽东的诗,我们感受了 “远征难”。但是,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远征难”吗?(不是)他还想表达什么情感?从哪知道?

预设:A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体会出毛泽东还想表达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与危险。{七律长征整首诗的意思}.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不怕与只等闲(板书)

师:什么对他们来说只等闲?在红军的眼里,那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什么?(那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一个滚动的小泥丸;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个细浪而已。)

从这儿咱们感受到,诗人毛泽东还想告诉我们不怕,带着这样的感受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诗。

B从“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体会到他们到达之后的喜悦心情,你能感受到他们为什么而喜悦?

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的心情齐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透过远征难且不怕,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钻研文本的空间。)

五、探究重难点

1、自由读全诗,想想还有哪里不太明白?(交流)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行诗中,诗人用了一对反义词,能不能找出来?(板书:暖寒)为什么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觉得是暖的,过大渡河的时候觉得寒呢?咱们先来了解当时的两个故事?

3、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生自由读。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回想我军巧计渡江,你会怎样?这个“暖”字,正是军民一家亲的暖,是不费一兵一卒取得胜利的喜悦。就让咱们把笑容挂在脸上,一起再体会体会。齐读。

4、可是为什么过大渡河的时候,诗人要用一个“寒”字呢?

(1)来看一看这段录象。(师播放课件)

(2)写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如果说暖是喜悦的心情,那这个寒指的是什么?

是啊,每当毛泽东回忆起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时,感到的是胆战心惊,是寒彻骨的悲痛。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5、男女生分读,体会诗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的喜悦和感受诗人的痛心。

6、师(引读):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这首诗,并且亲自在八千战士面前朗诵了这首诗。七律长征—— 齐读全诗。

7、尝试背诵

7、小结:如今“长征”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的一个词语, ?那就是要不停步,要前进,前进,更前进。?恰如我们学习的长征,万里长征只迈开了第一步,?同学们任重而道远。

(设计意图:此环节多处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六、布置作业,延伸继续

1、课外阅读《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

2、写一写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

篇二:《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七律 长征》的诗意》

五年级上册 第25课《七律 长征》的诗意

课文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对句子的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篇三:《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整首诗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唯一的一首律诗。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再现了中国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以伦比的英雄史诗。全诗短短的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万种壮志豪情。它既是中国革命的悲壮史诗,也是中国诗歌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极具意义的红色丰碑。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篇点出了全诗的中心思想, 赞美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奋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奠定了全诗轻松豪迈、气度非凡的艺术基调。“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表现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各种困难中从容不迫,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只等闲” 是对“不怕” 的重申和强化,从两个不同角度塑造了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具有强烈浓郁的感情色彩;“远征难”三个字包含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无数困难,既有自然上的艰难险阻,也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党内的分裂;“万水千山”则是对“远征难”的进一步阐述,同时对全诗下一步的展开做好铺垫。在整句的布局上,诗人用 “不怕”和“只等闲”将“远征难”和“万水千山”夹到中间,表现出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形成前后句的对称,极富美感。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后面三

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写的是红军对山的征服。作者选取五岭、乌蒙这两座大山,代表红军长征途中所克服的所有山脉,对应的是首联中的“千山”。五岭、乌蒙在作者的视野中,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的审美对象, “腾”和“走” 两个动词,使静止的高山峻岭顿时赋予生命跃然纸上。“逶迤”、“磅礴”则极言山的绵延和高大,与“细浪”、“磅礴”形成强烈的对比,愈是表现山的高大绵延,就愈是突出红军对困难的蔑视。五岭山脉重峦峻岭,绵延千里,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翻腾的小细浪;乌蒙山脉挺拔险峻、高耸入云也不过是滚动的小泥球。诗人通过夸张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明是写山,暗是表现红军战士飞越天险、抢夺雄关的威姿,动静结合,明暗相衬,运用的十分巧妙。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红军对水的战胜。与上联不同的是,此联作者通过选取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战役,来表现红军将士们的机智和勇敢。金沙江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急,蒋介石企图利用金沙江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边境。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后卫部队迂回牵制敌人的情况下,红军主力利用7只小船顺利过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丝毫不亚于金沙江,而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泸定桥的木板,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打破了蒋介石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企图。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在红军长征史上都是具有十分典型意义的。“暖”字给人一种温馨喜悦的感觉,是作者借“水拍云崖”的温暖,表达出红军凭机智勇敢,从容渡过金沙江后愉悦欢快的心情; “寒”字给人一种冷峻严酷的感觉,是作者借“桥横铁索”的寒冷,展现出一幅红军凭英勇顽强,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激烈战斗的场面。这对反义的形容词忽暖忽寒,让人产生精神和感情的巨大裂变,起伏跌宕,张驰有致,显示出作者在用词上的精妙传神。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既是对首联的回应,又是对颔联、颈联的承接。岷山千里冰雪的寒冷,却也挡不住红军的欢笑。这是长征胜利

即将到来的欢笑,更是对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的肯定。没有首联中“不怕”、“只等闲”的革命精神和颔联颈联中翻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的战斗意志,就不会有尾联中红军“尽开颜”。从长征开始到翻越岷山,红军转战11个省,行程两万余里,历经无数苦难,终于从敌人的层层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令人欣喜。更重要的是红军翻越岷山进陕北后,确定了长征的最后目的地,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作者仿佛已经看到三军胜利大会师的欢庆场面,这种喜悦自然更胜一筹。以此作结,使全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全诗从首联开始展开了两条思维主线:一是客观的、现实的:首联中提出长征的“远征难”和“万水千山”;颔联、颈联中分别选取红军长征途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四个地理名称,对应上文的“千山”和“万水”;尾联以千里积雪的岷山结束。这些都显示出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和难以克服的。二是主观的、心理的:首联中的“不怕”、“只等闲”是战略上的乐观精神,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颔联、颈联中提到的红军对各种困难的克服,正是在这种乐观精神的激励下所展现的战斗力量;而尾联所表达的“更喜”、“尽开颜”则是对上文红军乐观精神和战斗力量的肯定,也是对全诗主题的强化和诗意的升华。

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了近百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出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而早在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主义开始在党内抬头,毛泽东逐渐被排挤出中央政治局,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在第五次“围剿”中,由于博古、李德等中央领导人执行王明的“左”倾主义错误军事路线政策,与国民党军队进行阵地战,导致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岌岌可危。毛泽东多次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均遭中央拒绝,而且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更是于1934年4月被迫到会昌“休养”。1934年7月,心情郁闷的毛泽东在会昌城外的会昌山上,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而此时中央已经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派遣红六军团湖南向西南方向突围西征,这预示着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伟大长征就要开始了。

1934年10月,中央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苏区,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从瑞金、古城向西转移,由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2月,

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战役,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1935年1月,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占领遵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遵义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之后,重新获得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指挥了他平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战役”,变被动为主动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从此以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越过乌蒙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毛泽东在当地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领导建立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决定去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会师,从而确定了长征的最终目的地。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到达甘肃会宁,同中央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全部结束。

《七律?长征》是一首概括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险、排除万难,行程两万五千里革命英雄壮举的诗篇。全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并非一时的即兴之作,是毛泽东心中酝酿已久的作品。

1935年9月17日,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并在岷县大草滩村取得追击敌残部战斗的胜利。9月18日翻越常年积雪不化的岷山,进驻甘肃省南部小镇哈达铺,红军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雪山和草地,告别了风餐露宿、荒无人烟和吃草根树皮的原野生活,全军上下充满喜悦之情,更重要的是最终确立了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长征胜利就在眼前。毛泽东为革命担忧的“郁闷心情”终于可以坦然了。毛泽东在事后回忆“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激动的心情与强烈的自豪感化为一股巨大的创作热情喷涌而出,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沉寂了八个多月后,终于吟诵出注定要流传千古的史诗绝唱《七律·长征》。

1935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抵达甘肃省通渭县城。当晚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毛泽东接见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公开朗诵了这首在翻越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就一直酝酿在心中的气势磅礴的《长征》诗篇。在随后的联欢晚会上,毛泽东又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这首七律(成仿吾《长征回忆录》2006.6)。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9月29日,为纪念毛泽东《长征》发表65周年,由上海电视台和通渭县人民政府共建的《七律?长征》诗碑(左边刻着长征的路线图,右边刻着《长征》诗篇文本,中间托着一颗闪耀金色光芒的五角星),在毛泽东当年首次吟诵《长征》的所在地“文庙街小学”正式落成,成为我们永恒的红色记忆。

而提到这首诗的发表与传播就不得不提美国进步记者、著名作家斯诺(Edgar?Snow)及他的一部真实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的介绍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采访陕北苏区的外国记者。在陕北苏区,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长时间的谈话。毛泽东再向斯诺介绍完中国红军波澜壮阔的长征壮举之后,将这首《七律?长征》抄给了斯诺。在这期间,斯诺还长途跋涉,到边区各地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的军民生活、政治改革、民风民情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收集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1936年10月,斯诺带着四个月采访记录的14本笔记本、30个胶卷回到北平,决心把“这些日子所看到的、所听到而且所学习到的一切,做一番公开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

1937年3月,在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印刷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整理了埃德加·斯诺发表过的几十篇文章,毛泽东亲自抄写给斯诺的《长征》单独刊登在封三上,题目是《毛泽东所做红军长征诗一首》。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斯诺的英文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引起了世界上的巨大轰动。在这本书的第五编《长征》的结尾处,斯诺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进了这部著作,“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使这首诗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世界人们惊奇的发现被蒋介石称之为土匪头子的毛泽东竟然还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书名改

篇四:《七律 长征 (1)》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关注单元导语,导入新课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览了第八组课文,学习了字词。知道了本单元是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25 七律·长征)。通过预习,你们对七律有了哪些了解?(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通常有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充分的预习一定可以提高你课上学习的效率,谢谢你的分享。七律点明了这首诗的体裁,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中间用一个间隔号隔开,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停顿。来,再读一遍课题。

二、交流课外资料,初读整首诗作

1、课前,老师还布置同学们查阅了有关长征的资料,谁想来和大家交流?有请----同学。

通过倾听----同学的交流,你们有哪些收获?----你的表达语句完整!谁有补充?-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2、谢谢---同学的交流,请回。对于长征这一中国历史,中外人士的关注从未间断。老师也找到了这样的几段资料。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我国著名作家魏巍这样评价长征:

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索尔兹伯里这样评价长征: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长征是考验中国工农红军意志、勇气、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韩国媒体这样评论说:

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

3、对于长征,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和赞美?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谁来读读书提示?①自由朗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②边读边思考:诗中哪两句最能概括长征精神?请你画下来。听清楚要求了吗?头正、身直、足安、书捧起,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自由读,师巡视)

4、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1人读)来,看到这个词,两个三声读音的字组成词语,第一个要变调为二声。跟老师读,五岭。谁愿意再来读整首诗?(1人读)-----我们齐读。

5、诗中哪两句最能概括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大家同意吗?这两句是整首诗的诗眼,谁再来读读?在这两句诗中,同学们觉得最难读懂的是哪个词?(等闲)“等闲”在词典中有三种解释,请你来读。①平平常常;②随随便便;③无端,平白地。联系诗句,你们觉得应该选哪一种?(第一种)。等闲是平平常常,那“只等闲”呢?怎样解释?(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

6、 同样的词语,同样的含义在明朝诗人于谦和将军许光达的诗句中同样出现过:请同学们齐读。{七律长征整首诗的意思}.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

只为人民谋解放,粉骨碎身若等闲。

————许光达

⑤诗人于谦和将军许光达,他们分别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你的表达很有条理。那红军战士呢,把什么看作平平常常的事?(万水千山)万水千山,也可以叫做千山万水。用“千”和“万”还可以组成什么四字词?(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是啊,红军战士就是把跋过千万座山,涉过千万条河,这样的千难万险,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那么,红军长征真的是这样平平常常吗?老师这里有一段长征的资料,我们合作着读读。(长征途中,红军翻越了18座高山,渡过了24条大河。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险峻的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红军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此外,在漫漫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每天都有人因为饥饿、寒冷而死去,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红军长征后,人数由最初的八万六千人锐减到六千多人。

⑦说说读了这段资料,这组数据之后,你的感受?------------这是平平常常的事吗?(不是)把这样的千难万险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大无畏-----)不怕困难,英勇无畏,这是一种英雄气概。谁能读出这种英雄气概?藐视

一切困难,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谁能读出红军战士的乐观----------

三、师生深入读诗,共同感悟诗情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诗中的哪些诗句具体写了红军战士的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呢?(五岭------走泥丸)联系注释,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作者把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比作细小的浪花,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比作小泥丸。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英雄气概。)

②说的真好!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逶迤万里的五岭,这就是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红军战士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军,你会遇到哪些具体的困难?

(腿走酸了)但是你还不能掉队

(饿的没有一丝力气了)但是你得继续前行

(可能会遇到暴风雨,全身都淋湿了,瑟瑟发抖)是啊,又冷又饿 (陡峭的山崖,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摔的粉身碎骨)这是何等的危险啊!

③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当时的情况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课件):年近百岁的老红军安秀英老人在接受西安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请同学们在心里默默地读)翻山时没有水喝,就喝草窝里的泥水;没有路,满地滚的石头,穿的草鞋没几步就走烂了,只好光着脚走,磨得脚板打起血泡;山顶十分寒冷,把脚趾冻烂了,脚后跟裂开筷子粗的口子,疼的实在受不了,就像补衣服一样,再把

血口子缝起来。

④读完了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是啊,长征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在红军眼里,在毛泽东的笔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前后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同学们,你们试着通过声音轻重的变化读出这种感受。自己小声试着读读。

五座山岭连绵起伏,乌蒙山气势磅礴 ,谁来读?-------

这些在红军眼里只是细小的波浪,翻滚的泥丸,谁再读?-----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还有哪两句诗也让你读出了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在这组句子中,有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注意了吗?请你说。(暖 寒)联系这两句诗,这一对反义词,你有什么疑问吗?

同样是水,为什么金沙水拍是暖,而大渡桥横却是寒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1935年5月,红军主力向金沙江挺进。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山崖高耸入云。而且蒋介石早已下令,销毁所有船只,封锁江面。当时情况是:前有守敌,后有追兵。稍有不慎,就会被数十万国民党大军压进深山峡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巧施妙计,穿上敌军的衣服,乘着敌人的一条侦察船和打捞的一条破船渡到北岸,来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渡口的全部敌人。当地老百姓又帮助他们找到五条船和36位艄公,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

篇五:《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青县实验小学 肖桂兰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毛泽东图片

1、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毛泽东是我们伟大的领袖,他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还是有名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板书:七律·长征)齐读课题。

七律后面一点是间隔号,读时要稍微停顿一下。齐读课题。

2、师:对于长征你们有哪些了解吗?

长征的路程非常的远,而且是很艰难的。

在长征途中,红军翻越了雪山,走过了草地。

……

大家知道的真多!看,这是红军长征路线图,它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长征。

(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师:(长征原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被迫长征。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攻克了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师: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毛泽东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壮丽诗篇,让我们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