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时间:2021-10-10 16:59:56 五年级作文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宁夏中卫市第二小学

伏 蓉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积累语言。

3、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说教法

新课改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本节课我准备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凭借插图、课件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景观的热爱;再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

2、诵读激情法。“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问”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 “感情朗读法”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法国著名文豪雨果描述圆明园一句话: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情感作一个铺垫。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在引入新课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圆明园中有哪些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形成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新知的习惯。】

(三)研读课文,深化情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2、3自然段,并让学生交流体会。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布局、景观。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想象画面,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

在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课件出示画面,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通过引导学生重点研读2、3、4自然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题目虽为“毁灭”,却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

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再通过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中,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

画面定格,出示: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师小结,齐读课文第一段。(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曾经辉煌壮观的圆明园是如何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画面的突然定格,一句“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必将激发学生所有情感的外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总结: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它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刻骨铭心的国耻,烧不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说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没)有„„,也 (没) 有„„

(没)有„„,也 (没) 有„„

还 (没) 有„„

不仅 (没) 有„„,还 (没) 有„„

上自„„(没有了),下至„„(没有了)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了侵略者把它化为灰烬的过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的爱国情感。

篇二:《《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 根据学情说教材

1、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美与丑,爱与恨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历史资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基于学生学情和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教学难点] 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二、根据学情说教法学法:

依据师课改理念和我校的“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及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法、引导法。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体会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三、 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习的内容及学情,结合我校的“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我预设如下学习流程:

(一)引题示标——明确任务(约2分钟)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本课是第二课时,接着昨天的学习直接导入,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同学们带着任务学习。]

(二)文本探究(约25分钟)

1、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一(约3分钟)

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人们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二(约22分钟)

(1)朗读第一自然段,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先自己试着回答上述问题,再在组内进行交流,如遇到其它问题也可进行交流。

(3)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既解决了问题又突破了我教学的重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的能力。]

(4)在学生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我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引导学生展开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学习。首先找排比句“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体会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接着用课件投影出示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想象感受昔日圆明园的诗情画意,并出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圆明园的辉煌、神奇。之后,抓住第四自然段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引入对圆明园珍藏的历史文物的了解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资料补充、朗读交流,使学生感受圆明园珍藏历史文物之多,之珍贵,使之赞叹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5)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a.多媒体放映“火烧圆明园”片段,感知英法联军的罪行。 b.回归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恶的句子和重点词语(凡是、统统、随意、毁坏),让学生想象英法联军抢、掠、烧的情境,并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痛惜、仇恨之情。(设计意图:影视为先导,

让学生直观感知英法联军的罪恶,而文本的回归,更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对敌人的憎恨。)

(6)总结全文,领悟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

思考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文章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引起“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问题的思考,领悟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

(三)提炼归纳——拓展延伸(约8分钟)

1.多媒体出示圆明园残迹图,进行情境说话:假如,你现在就在废墟旁,你会说什么?

2.激情明理,提出殷切期望,引导学生多次深情朗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激起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而利用情境说话、朗读意义深刻的句子,使爱国教育水道渠成。)

3作业布置(约1分钟)

必做题:背诵三、四自然段。

选做题:继续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祖国日渐强大的资料。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美 烧 灰烬

不可估量 景观美 毁 残垣断壁

文物美 掠

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简明扼要,凸显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篇三:《《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孙丽英)》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于都县城关小学 孙丽英

一、研读文本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教材。

二、以生为本说学情

我班学生在四年级时曾学过《颐和园》一文,对祖国皇林艺术的成就有初步的了解,这是学习课文有利的一面,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不大,知识面较窄,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了解不多,加上文中描写的圆明三园与其它小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以及园内众多的美丽风光是清朝时期的,年代久远且已不复存在,文中描写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学生更是知之甚少,这将会给本课教学增加很多难度。为此,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成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圆明园获得生动丰满的具象,提升爱国情感。

三、紧扣三维说目标

根据教材情况及把握的学情,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其中,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经过,萌发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我认为教学难点是:圆明三园与其它小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以及英法侵略军在圆明园犯下的滔天大罪。

四、整合资源说环节

下面,我就教学环节阐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利用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先出示法国作家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句话让学生读,然后再展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废墟图。学生读完雨果的精典话语,在与语言文字的触摸中萌发了对圆明园的热爱;再观看直观形象的画面,极易产生学习热情,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利用媒体资源导学课文,整体感知

先出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将“学习指导”做成演示文稿,犹如一盏导航灯,为学生自学课文指明方向,学生可以边自学边看提示,比老师口头讲授要求操作性更强。

(三)利用媒体资源走进圆明,感受辉煌

1、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学生光从文字描述上很难理解,我用课件展示圆明园布局图,学生很容易明白圆明三园的位置图,再出示其它小园“众星拱月”般分布在圆明三园东、西、南三面的简单示意图,直观形象的示意图,让学生对圆明园布局

有了丰富的具象,自然就能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2、圆明园内众多的风光,学生没有知识积累,是认知上的肓点之一,所以我出示园内景观图。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学生有了丰富的具象,便能体会圆明园的美丽风光,深切感悟圆明园建筑的精华所在,自然也能带着自豪之情朗读这段课文,体现以悟促读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3、圆明园内珍藏的众多文物,也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盲区,我播放圆明园历史文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清晰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自然地在头脑中建构起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概念,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便油然而生,也就能带着这份热爱朗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四)利用媒体资源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将第5自然段内容制成演示文稿,让学生聚敛思维,在与关键词语的触摸中初步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再适时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清政府卑躬屈膝的丑态,珍贵财富的流失毁灭,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憎恨之情。任何视觉上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描述,学生亲眼目睹了英法侵略军在圆明园内烧杀抢掠的场面,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这时再抛出《火烧圆明园》中的台词: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震聋发溃的话语,配上悲哀的背景音乐,学生定会异口同声地发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口号,萌发民族责任感,落雨无痕地进行了思想教育,也很容易理解第1自然段中提到的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较好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五)利用媒体出示练习,拓展迁移。

出示作业的演示文稿,聚敛学生思维,学生乐于从醒目的文字中选择练习,这些练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总之,本堂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促成学生读悟结合,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践行了课改新理念。

篇四:《《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 、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文、感悟中,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四、 说教学方法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画、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制成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现在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书中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圆明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 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说说读后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侵略者,并引导讨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板书:化为灰烬)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前面查阅、收集、交流资料,切实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这时直奔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英法联军贪婪、无耻、野蛮的强盗行径,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并通过朗读使学生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和强化。

第三步 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1、圆明园的布局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圆明园布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合作,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3)课件出示圆明园布局图。(板书:众星拱月的布局。)《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读书、思考和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完成简笔画及课件展示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2、圆明园的建筑风格。(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用笔在文中画一画。(2)出示小练习,将圆内的景观分类。(3)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景图片。(板书:风格各异的建筑)(4)选择一处最感兴趣的景观想像说话。(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心理实验证明: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

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文字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再进行想像说话,使全体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历史文物、奇珍异宝。(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 (3)指导朗读。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损失的不可挽回,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 4 、模拟导游,介绍辉煌。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设计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小导游,任意选择课文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来解说,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和创造的机会,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及感知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

第四步 历史再现,升华情感。 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2、画面定格,出示: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 3、师小结,齐读课文第一段。(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曾经辉煌壮观的圆明园是如何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画面的突然定格,一句“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必将激发学生所有情感的外泻,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步 作业超市。必做题: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词语,背诵课文3、4自然段。选做题: 1、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一堆废墟旁,想象着它昔日的灿烂与辉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2、组织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写一篇新旧中国对比的小论文。 3、关于是否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讨论后组织一次小小辩论会。

七、说板书设计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圆明园的毁灭 化为灰烬 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这样的板书设计,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体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表现出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是我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所作的教学设计,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鼓励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杨慧

新桥小学

篇五:《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在读中眷注生命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夏淑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阐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最后描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是啊,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历史教训,更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诵读此文时,心情是沉痛的,是愤概的!而文章那精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那一连串的形容词和动词,更激起我内心的冲动!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我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堂预设及设计理念是这样的: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设置: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在过程和方法方面:让学生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

我将本课的重点设置为:引导学生自主读文,通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节课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融入情景教学法,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读、悟、思、议、学习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二、学生情况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也比较多,因此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要具有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鉴于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搜集、向别人请教等等的方式获取大量有关圆明园毁灭的史料。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因此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爱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教学过程:

本课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只有学生充分的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才会对它产生爱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爱,才能对侵略者贪婪、野蛮的罪恶行经产生更深刻的仇恨,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所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5个板块。

1. 第一板块:名言引题,激趣导入(1分钟)

出示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通过预习课文,我相信学生对课文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课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如果这时直接进入对课文的教学,往往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对课文的学习中,因此在导入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第二板块:品读交流,体悟情感 (3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总体上是分三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布置格局、建筑特点、收藏的珍贵文物,感悟圆明园的辉煌。激发他们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圆明园举世闻名的部分,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设计之巧妙。然后讲读第三自然段。

(1)、本段有几句话,老师应该找几个同学来读。

(2)、走进圆明园,园内有些什么?

(3)、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

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4)、句式训练:街道上开着一家一家的店铺,有( ),也有( );有( )也有( )。以此启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就是要凸显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后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在这部分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部分,让学生细读探究第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通过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同时让学生说说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在学生说完感受后,我让学生带着这份感情再一次走进文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

1、各人小声朗读第五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2、学生自学后讨论(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让学生从字里行间认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从“侵入、闯进、掠、毁、烧”等几个重点词语中记住侵略者把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的滔天罪行。然后抓住这些重点词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侵略者把圆明园化为灰烬的画面,激励学生把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读出来。

3、观看视频、再指名朗读第五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第三部分,讨论问题。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第三板块、情感升华,总结课文 (6分钟)

抓住课文结尾情感表达的空白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让同学们谈谈: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这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想象,此刻学生的情绪必定高涨,此时老师要做的就是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第四板块:深化感悟,提高认识。(2分钟)

1、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通过这一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点:我先安排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再回答,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地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合作精神。 2、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第五板块:开展辩论,课外延伸(1分钟)

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学习不仅仅在课上的40分钟。因此,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辩论主题:“昔日的圆明园是那么辉煌,而今天的圆明园又是这样残破,我们是否应该重修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