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中的故事

时间:2021-10-10 15:51:37 六年级作文

篇一:《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习作四

【教学目标】

1.自己动手剪纸,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美。欣赏风格迥异的剪纸,初步了解剪纸的特点。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重点了解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3.联系文中描写剪纸的词语“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剪纸声像化,并扩展润色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在习作过程中要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欣赏剪纸作品,充分感悟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对剪纸产生兴趣,通过交流,激发表达欲望。

2.细致观察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教学难点】 剪纸里的故事

1.把剪纸当成作图,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重点,观图与想象相结合,联想剪纸背后的故事,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2.叙述故事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教学评价设计】

1.渗透性评价,在观图——想象——感悟——练说中,层层递进,分层交流,评价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大家评价,在评价别人的基础之上审视自己,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语言,丰富习作内容。

2.互动性评价,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互动交流评价,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一起解决,得到完善提高。

3.评议改相结合,在作后评议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改,然后同位展示习作,互相评议,最后全班交流,尤其是针对典型的习作,大家评一评,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议一议,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给同学提出好

的建议,接受建议的同学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

【教学准备】

1.学生体验剪纸,见附表。

2.教师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组织学生观看、欣赏。教学PPT。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走进剪纸,激发兴趣。

1.温故知新,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两个问题交流:

姥姥最常剪的是什么?剪的怎么样?

姥姥剪纸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姥姥剪出的何止是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的剪纸,剪出的是欢欢喜喜的心情,红红火火的日子,剪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回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用姥姥剪的兔子、老牛、喜鹊登枝,为孩子们创设剪纸情境,留下想象的空间。】

(2)欣赏剪纸作品。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剪纸。(课件出示三幅剪纸作品)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简短地叙述。

是的,这些剪纸作品多么精妙啊!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小剪刀,就可以在纸上剪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真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设计意图:欣赏美轮美奂的剪纸,初步感知剪纸的艺术美,从而激发他们

探知剪纸作品的兴趣,为实现教学目标1做好铺垫。】

2.请同学们拿出体验单,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关于剪纸的资料,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剪纸,大家一起欣赏并交流。(如果学生没有搜集到剪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剪纸,说一说心得。)

教师小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节日中,老百姓常用剪纸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这可比什么画都好看,都吉祥。

现在,剪纸不仅流行于中华,而且风靡于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会,来收藏、研究剪纸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一篇有关剪纸的习作。(板书: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体验中,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既动手又动脑,亲身体验了剪纸的乐趣,在交流环节中更加积极地畅谈自己的感悟。】

(二)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剪纸中的故事}.

1.指导观图,激发表达欲望。

(1)出示课本83页四幅剪纸图片。(右侧)

欣赏这四幅美不胜收的剪纸,学生说一说感想。

(2)交流观察方法。这么美的剪纸,我们如

何观察它,欣赏它,并向大家介绍它呢?学生

交流,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板书: 看——细致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做一个细心的人。对剪纸作品先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了解其主要内容,然后做到两点:一是观察有序,二是突出重点。】

2.分小组描述剪纸。选择一幅最喜爱的剪纸,仔细观察。这四幅剪纸里,同学们觉得哪幅最好看?以顶碗姑娘为例,指名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描

述。 预设:这幅顶碗姑娘的剪纸美吗?同学们刚刚描述的呢?美吗?还不够美。再看看,剪纸上的姑娘还有哪儿美?{剪纸中的故事}.

(1)服饰美 :头上的装饰、衣服的款式、花纹„„

(2)动作美 :头、手臂、手指、身躯„„

(3)表情美 :眼神、嘴角„„

学生分组观察练说。把自己观察到的以及想到的一起和大家分享,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但是要在同学发言结束后,不能打断别人思考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机点拨。

我最喜欢的一幅剪纸是„„,你瞧„„

【设计意图:教师进行预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剪纸,把剪纸细节化,并抓住重点进行观察,描述,赋予剪纸颜色和声音,把剪纸生动化。】

(三)合理想象,积极畅说。

1.引导合理想象。

(1)看来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剪纸的美还不仅仅表现在这里。有些美,是咱们用眼睛看不见的,但是却可以——想象。(板书: 展开想象)

(2)让我们再来看这些剪纸。课本对他们的评价是: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出示课本原文:

联系这几个词——“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你们能发现哪些看不见的美呢?例如:

色彩:纸的颜色是单一的。但是,这些艺术品的形象却是色彩缤纷的,看!他们穿的衣服„„路边的鲜花„„

形象:剪纸中的形象都是静立不动的,但是,它向我们展示的这些故事中的形象确是„„(师停顿一下)生动活泼的。例如拉着骆驼的少年,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等。

内容:编故事是我们平时最经常做的,同学们,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你觉得,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编别人没听过的故事,编情节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是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设计意图:合理的想象是重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想象事情前因后果,把静止的画面想得动起来,丰富画面的内容。】

2.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动脑筋,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现在做什么;以后又会做什么。这样,画面就活起来了,画中的人物就动起来了。

(1)分小组交流,互相启发,拓展思路。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

(2)全班交流。发言时要注意语言通顺,有一个完整的情节。大家互相评议,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还可以改进,怎么改进。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的,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可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完善,领悟到的内容更加深刻。】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范文引路,明确要求。

1.展示范文。

(1)刚刚我们一起了解了怎样观察一幅剪纸,接着又让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去发现了剪纸里看不见的故事。那么,怎样把这么美的剪纸写下来呢,请大家看这里,这是老师写的剪纸介绍:(课件出示第二幅剪纸)

篇二:《剪纸的故事教案》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画、剪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好对称图形的方法、

难点:能够快速剪出事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课前准备:多媒体,剪纸范作,剪刀,卡纸,双面胶。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说:“同学们上课!上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由剪纸制作的影片。看完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剪纸中的故事}.

师问:“现在我们看完了这段影片,同学们请想想,它跟我们平时看的影片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说:“是由剪纸制作而成的。”

师说:“同学们真棒,看的真仔细!那同学们喜欢这些剪纸么?”

生说:“喜欢。”

师说:“那现在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进入剪纸的世界 。” 揭示课题——《剪纸故事》

二、观察剪纸图片,让学生发现特点{剪纸中的故事}.

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生说:“左边的图片不对称,右边的对称。”

师说:“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这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对称剪纸。”

师说:“老师现在非常的想动手做一做这个对称剪纸,有没有同学能教教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说:“先把卡纸对折,然后画半个娃娃,最后剪,”

师说:“噢!这个同学的方法非常好!先对折,再画,最后剪!”(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折——画(半个娃娃)——剪)

师说:“老师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做了。”(用课件快速的示范,剪的时候让学生数数,调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说:“老师剪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教师喊1——2——3开始!

师说:“咦!怎么变成这样?老师是按照同学们的方法啊?哪里错了?”(错误示范,剪纸娃娃断开两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出错误。)

生说:“老师画错了,应该画在折痕那边,而不是开口那边。”{剪纸中的故事}.

师说:“噢!原来是老师太粗心了,犯了这么小的错误!那同学们能不能再给老师一次机会?老师一定好好表现!”(吸引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强调要画在对折那边。示范的时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慢慢示范,要学生注意画的时候要画一个眼睛,半个鼻子,半个嘴巴。)

师说:“哎呀,经过同学们的帮忙,老师终于把这个剪纸娃娃剪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师说:“同学们觉得漂亮么?”

生说:“漂亮。”

师说:“但是老师觉得她不够漂亮,你们能有什么办法让她变得更加漂亮么?想一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生说:“可以在裙子上加花纹,可以在鞋子上加花纹,可以在手上拿小花朵。”

师说:“同学真聪明,那看看老师怎么样把她变的更加漂亮好不好?”(出示一张剪好的示范剪纸,然后贴在用卡纸做成的草地场景上。)

师说:“同学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自己做拉?那我们现在开始动手吧!要小心剪刀,剪的时候注意安全!同学们剪好后举手上来展示一下,然后贴在老师准备的场景中。”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喜欢的发型,衣服,花纹运用到剪纸中。学生的思想跟我们大人真的不一样,他们会把他们喜欢的动物跟人物结合起来,变成狮子先生,兔子小姐,熊宝宝!非常的可爱,但有些学生在画的上面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是我教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四、作业展示 让学生上台将自己完成好的作品在幻灯片上展示,说一说自己剪的娃娃哪里最特别!再粘贴在黑板上的场景中! 师问:“同学们,看看这么多同学已经完成好了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

生1说:“我喜欢那个熊小姐,因为我觉得她的衣服很漂亮,很可爱。”

生2说:“我喜欢那个粉红色的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的笑容很漂亮,头发上的蝴蝶结也很可爱。”

生3说:“我喜欢那个火箭,因为可以带我们上太空去玩耍。”

师问:“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有没有同学能够用这个场景给我们编一个小故事?”

生说:“在一个晴朗的一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耍,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

五、全课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剪纸,还学会了编小故事。故事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发现,从而受到启发。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吧!请同学回家剪一剪,说一说。

篇三:《学习剪纸的故事》

学习剪纸的故事

记得我七岁时,妈妈决定给我报一个兴趣班。当时我犹豫了一下,电视中的一幅画面在我脑海中定格:那就是剪纸。看那些艺术家们毫不费力剪出来的小动物,我非常喜欢。于是就立刻告诉妈妈:“我要学剪纸!”妈妈答应了。 跨进学习剪纸的教室,我学习剪纸的生涯就开始了。我的剪纸老师看起来非常年轻,但是他已经有五年的剪纸经验了。上课了,老师发给我们两张红纸,说:“红色代表吉利,咱们先来剪个‘双喜’。”由于这个图形非常简单,我三下两下的剪完了作品。正端详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接头处断了。我想是因为当时太“轻敌”了,马马虎虎地剪,结果酿成了大祸。我赶紧找老师又要了张纸,认认真真地剪起来,剪完了又查了查,确认没毛病了才坐着等老师验收,

第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对剪纸更有兴趣了。同时在以后的几节课上,我掌握了基本功,而且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功,就要学难一点的剪纸了。这就是我们春节家家户户都能看到的“狮子窗花”了。这可不好剪,尤其是狮身部分,一环扣一环,令人眼花缭乱。老师叫我们别着急,先把狮子画出来。说着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已画好的狮子窗花图片。我对这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的话深信不疑,拿到图片就立刻小心翼翼地临摹起来,丝毫不敢马虎。但我还是画错了,把威风凛凛的狮子画成了鸡,我看着自己的画又好气又好笑。但我不气馁,终于画成了一头狮子。 最后,要进行最艰难的一步,那就是“剪”。我拿起剪刀,手微微有些颤抖。此时我的心就像一个调节器,指针已指到最紧张的位置„„老师看见了我的样子,便告诉我不要紧张,要放松。我做了几下深呼吸,放松下来,开始剪纸。我的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那剪刀剪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剪刀在我手中灵活地飞舞起来,狮尾,狮腿„„最后又把狮身部分的环形一圈圈剪开。终于,我剪完了。看着手中虽然有些粗糙,但是基本能看出模样的剪纸,我高兴极了。

我爱剪纸,因为他给了我无穷的快乐;我爱剪纸,因为它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我爱剪纸,因为他让我增长了知识。我感觉世界上处处有艺术,艺术是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我爱艺术,我要让地球上充满艺术的色彩! 逸阳六年级:麽

篇四:《中学生作文:剪纸里的故事》

中学生作文:剪纸里的故事

中学生作文:剪纸里的故事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经过一番灵巧的翻、折、剪,就能创造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就是剪纸。

外婆会剪纸,牛驮小兔图、牛兔进食图、牛郎织女图……每一幅剪纸,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表达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激发着我无尽的想象空间,给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其中有一幅剪纸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让我难以忘怀,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这幅剪纸很精美:一座高20厘米的金字塔,塔顶上停驻着一只骄傲的老鹰。金字塔的脚下,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蜗牛,正仰视着塔尖,昂首挺胸,向上爬行。

每次看到这幅剪纸,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情景:

埃及金字塔在炎炎烈日下傲然矗立,一只体格健壮、年轻有力的老鹰,时而在高达164米的金字塔塔尖盘旋,欣赏着自己的优美弧线;时而栖息在塔顶,骄傲地向下俯视。所有的游客都被它的翱翔能力倾倒,赞不绝口。谁也没有在意一只蜗牛正从塔底一点一点地往上爬,渺小的身躯里裹着一颗不平凡的心——爬上金字塔,看看天空有多么湛蓝!

老天让鹰类有了一躯强健的体魄,一双强劲有力、搏击长空的翅膀,而蜗牛,却只有一个累赘般的壳儿,只能慢慢爬行。爬上金字塔对蜗牛来说无异于登天!蜗牛白天能爬六米,晚上要下滑4米,一天才能爬两米,164米要爬两个多月。但是蜗牛毫不气馁,它怀揣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向上爬行。一天、两天、三天……终于,蜗牛离塔顶只有一厘米之遥了,它卯足了劲儿,爬上了塔顶。

实现了梦想的蜗牛,人们只是惊慕它的成功,然而,谁也没有看到它当初曾遇到过风尘暴,也挨过狂风暴雨的猛打,却没有放弃。即使被暴风雨击落,也要重头再来。蜗牛始终将梦想揣在怀里,勇往直前。历经千辛万苦,蜗牛终于成功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蜗牛再也不是井底之蛙了。

只要坚持就有奇迹。从此爬上金字塔的不仅有雄鹰,还有蜗牛。五年多的小学生涯早已让我明了自己绝不是一只能随意翱翔在蓝天的雄鹰,但既然做不了雄鹰,做一只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蜗牛又何妨?不也同样能爬上金字塔吗?

我爱剪纸,因为剪纸里的故事不仅给了我许多想象的空间,更能激起我对人生的思索。

篇五:《剪纸的故事》

剪纸的故事

艺术,说远很远,说近又很近。绘画、音乐、书法、剪纸、相声……都是一种艺术,我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剪纸。

那一年,正是正月里。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满了“福”。我十分纳闷,为什么我家不贴呢?我急忙跑去找妈妈问个明白,可是妈妈不知道这些事,都是奶奶搞的,我便又去找当事人——奶奶。只见奶奶拿着一把尖刀和一张纸在手中翻来覆去,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还想再看一会,但是一不小心把门给撞开了。奶奶回过头来看我,她并没有很吃惊,只是问我有什么事,我结结巴巴的问:“奶奶……我,我家……今年怎么不贴“福”了啊?”“瞧,奶奶不是正在做嘛!”奶奶边说边指给我看见。果然桌子上有两个“福”字:哟!奶奶这手艺我咋从没有见过呢?我的心中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便对奶奶说:“奶奶,我可厉害了,我来学,我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但说都说了做吧!奶奶见我那么有信心,就毫不犹豫得答应了。

开始拜师学艺了,我可认真了。奶奶先教我折纸再教我剪小窗花,我一下就学会了,耶!奶奶摸着我的头,说:“不愧是我的孙女!”我笑的超开心的。最大的难度来了,我要剪“福”字了。不知怎么了,我不管这样努力,就是剪不好。一

张一张都被我剪破了,我那不争气的泪水一滴一滴落下来,那些纸被我的泪水打湿了。我把那些剪坏的纸一张一张撕烂了。奶奶并没有阻止我,而是让我发泄了一会……那天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去,一直在家里跟着奶奶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成功了!我把剪好的“福”字贴在了门上,从贴上的那天开始,我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表扬。伙伴们都叫我教他们,我也有了几个小徒弟。

在我学习剪纸这一艺术之时,更学到了一种精神,那便是坚持不懈。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肯坚持,那么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篇六:《我和剪纸的故事》

我和剪纸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到剪纸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拿了些彩色纸,灵巧地剪出了一朵花、一只小老鼠,等等,老师说剪纸是一个让纸活起来的艺术。 我第二次看到剪纸是在小学的手工课上,在手工课上,手工老师说:“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汉、唐时代,妇女就有用金银薄片、彩缎剪成花、鸟,贴在脸的侧面作为装饰。后来慢慢发展,在节日中,用五颜六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门楣上的叫“门笺” ,还有一些作为刺绣花样用的”。

手工老师让我们将一张平滑的纸对折,用铅笔描出想画的半个小花的轮廓,然后用剪刀沿着轮廓慢慢剪,再用彩笔涂上颜色,就出现了一朵美丽的花,哇,虽然我剪的花有些歪歪扭扭,但是我还是觉得开心极了。

剪纸用它美丽的颜色、精巧的形状,讲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剪纸的世界中,小鸟飞起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都活了。

篇七:《剪纸里头故事多》

剪纸里头故事多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姥姥。“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它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牵挂,寄托了浓浓的祖孙深情。

教学中,抓住“姥姥的剪纸”这一文眼,我和学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了研读——

一、姥姥的剪纸为何“深入人心”?二、为什么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解决第一问,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因为姥姥“心灵手巧”、广结善缘。重点感悟姥姥“心灵手巧”,这一点在文中有多处体现,学生通过静思默想、圈画批注,自主发现:

第二小节:“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姥姥简直神了,像变戏法,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正面描写。{剪纸中的故事}.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是对姥姥的剪纸技艺的侧面描写。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学生感知姥姥的无所不能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姥姥还会剪些什么呢、她的剪纸有多么逼真?仿照文中的样子说一说。

学生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你姥姥神了,剪虎像虎,剪蛇像蛇,剪只小猫能上树,剪只蝴蝶能飞舞。“”你姥姥神了,剪兔像兔,剪马像马,剪只老牛能耕田,剪只螳螂能捕蝉。“”你姥姥神了,剪人像人,剪神像神,剪个和尚能念经,剪个泥菩萨能过河。”……

能体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还有4、5自然段,作者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姥姥摸着剪“喜鹊登枝”,姥姥竟然还能剪得形象生动,大小疏密不可挑剔,而且还是“工夫不大”,姥姥真神了!

姥姥之所以能剪得如此出神入化,是因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第六小节则是对这句话的具体展开,“总剪”——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剪纸时间长、反反复复剪,熟能生巧。“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剪纸已和姥姥融为一体,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难怪:手都有准头了!

解决第二问,主要是抓住文中几幅“牛兔图”来体会“祖孙情深”,引导学生静思默想,仔细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学生感受到:其实这里不仅有姥姥对“我”的深情,更有“我”对姥姥的深深的依恋、思念。

教学中,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交流碰撞,读出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姥姥,一个勤劳慈祥的姥姥,一个广结善缘的姥姥,一个有着高超的剪纸技艺的姥姥,姥姥其实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姥姥,姥姥和我感情深厚,连接我们之间情感的,正是那一张张普通又不普通的剪纸,姥姥的剪纸里,藏着姥姥的故事,藏着家乡的故事,藏着人们的愿望,更多的,藏着我和姥姥“爱”的故事……

剪纸里头故事多!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围绕“喜鹊登枝”“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作者与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勤劳善良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剪纸离城里的孩子较远,课堂上教师如果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目观其行、耳闻其声,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借助多媒体品析祖孙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自己家人表达感恩之意。那么也许能在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借助声像设备,感受剪纸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作用于视觉、听觉的刺激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当视听感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而上课伊始,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惟妙惟肖的窗花,并配上动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子进入那剪纸的情境中。

在优美的乐曲中,老师让学生走进文本,寻找姥姥剪纸“神”的语句。在品读这些语句时,配上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适时出示“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喜鹊登枝”等剪纸画面,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品读。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生动的视听画面,让学生与文中的姥姥对话。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把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评价中把课文读懂、读细、读出感情。同时读懂了姥姥用精湛的剪纸技术,剪出了乡村的吉祥,为乡亲们送去了祝福,使整个屯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和乐。

二、展现优美画面,品析祖孙情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姥姥的剪纸》一文语言生动,富有诗意,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文章。如在教学“祖孙情浓”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相继找出“A、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B、一头老牛和一只小兔子在地上啃食青草。C、: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乱跳着远去的小兔子。“等姥姥剪纸“拴住”了作者的语句。然后适时为这些句子配上相对应的视听画面,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明白姥姥对小孙子的浓浓爱意。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在发言中,教师对着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抓住“拴、缠”等词语去品味小作者顽皮、可爱,对姥姥的依恋;品出姥姥把全部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牛和小兔的剪纸里,从而感悟出姥姥对小孙子的关心、疼爱、默默

奉献;品味到小作者的快乐童年;品味到浓浓的祖孙情;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让情感熏陶和人文滋润落到实处。

三、启发开拓想象,表达感恩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用好语言这个工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姥姥的剪纸》一文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姥姥与作者生死离别的视听画面,并配上《感恩的心》乐曲,让学生用“假如我就是文中那位小孙子,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这个设想进行遐想。这时,形象、声音齐全,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沉浸其中,体会意境,余味无穷。学生联系课文,插上想象的翅膀,情动而辞发。每一种设想自然精彩极了。

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形象营造出的氛围,让学生从中体验祖孙情深,很多学生由文中的姥姥联想到自己的姥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恩教育,此时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课后观察或回忆姥姥对自己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手中的笔表达对姥姥的依恋与感恩之情。让文本教学与生活紧紧相连。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不仅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现代语文教学,呼唤以人为本,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其自觉学习的能动性。而巧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中声光同步,视听

结合,给学生的感官以多种刺激,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而我们应把握住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