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时间:2021-10-10 14:40:22 五年级作文

【篇一】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上虞丰惠中学高二(9)理科班执教:刘建松时间:9月15日上午第三节记录:方玉君受高二年段各位语文美美的郑重委托,要求小刘为她们现场献艺,表演节目为屈原的《离骚》,小刘明了这是一件具有光荣挑战性的任务,虽是愉快的答应,但又有点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好有一个下午准备,心中没底。此课有明显作秀成分,望谅小子之无知。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预习小刘是亲自督促,幸好学生手头有翻译资料,可以解决字面意思。记录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师表示感谢。师(大声):我们高二(9)班是理科还是文科?生(集体):理科—— 师:哦,理科,理科班。老师发现帅哥特别多,(生笑)(指着一位男生),这就是典型的帅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一般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刘一般借班上课,一开始总温柔一枪,笼络感情,达到为我所用)生(部分):酷,帅呆了生(部分):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师:我们来看古人怎样形容帅哥的(出示投影掷果潘安。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晋书》)。朗读一遍。师: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写照,类似于现在的追星族,签名拍照,这些女子也够胆大,以果投之,也不怕进派出所。(生笑)估计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开水果店。(生笑)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有一个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的万古名声,有一个名字,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蓦然回首,他就站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生(集体):屈原师:这是诗人中的诗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归来。今天我们来触摸他的灵魂,《离骚》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谁来说一说屈原?生(1):他是一个爱国诗人。生(2):最后投江而死师:楚国原先也是个超级强国,但当屈原登场时,综合国力就明显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屈原终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罗江,忧郁愤怒出诗人啊,下面请大家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生很有感情的朗读《离骚》)生(3):兮字特别多,几乎每句都有。师: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师想在黑板上写兮字,可惜没粉笔)没粉笔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种意思?生(4):句中可以停顿,还表示感伤。师:给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创作的诗歌(出示垓下歌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声朗读)师:去掉兮后再读一遍(生读)“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项羽是楚国的贵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样是楚国的贵族《离骚》中屈原是怎样的形象呢?生(5):豪迈。忠臣生(6):忧国忧民师:老师给同学们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师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课文插图,第二张是打扮得很妖艳的屈子,第三张是明人画的屈子行吟图,学生相当兴奋,气氛活跃)生(7):我喜欢的是第一张,书本上有,白衣飘飘,有神采。生(8):我喜欢第三张,形体憔悴,先天下之忧而忧师: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张?生(集体):第二张师:说一说理由?生(8):打扮的妖里妖气的,不象个男人。生(9):有点变态。(生笑)师:我把变态换个词语叫——生(部分):自恋 师: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太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恋自己什么?用《离骚》中的事实来说话。生(9):喜欢自己的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自己流着是帝王的血脉,师:是讲屈原和楚王的关系,本是同根生,——生(集体):相煎何太急,师:现在楚国已日薄西山,天下兴亡,连匹夫有责,更何况我屈原呢?还有吗?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说是上帝特意安排的。师: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还有吗?生(11):对自己的名字也自恋,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价值。生(12):对自己的品德也相当喜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说我品德多么高尚啊,——师:看来的确如此。人生易老,面对岁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当时屈原已六十出头了,一般在他的年龄段的人会怎样生活?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鸟笼逛逛师:还有打打太极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将,(生笑)屈原在干什么?生(13):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就是说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边挖树根。师:这大概是他的爱好吧,为什么这样做?生(13):锻炼自己吧。师:我们可以此理解为修身养性,提升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之本。到此,我们眼前似乎站着这样一个男人,对衣服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包装自己,但我总觉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丧志的恶名吗?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说?生(1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赶上先王的足迹。师:先王是谁?生(15):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尧舜禹汤。屈原表示了对先王的追慕。师:我们一般认为屈原是忧郁的、爱国的、忧国的。什么时候会产生忧患意识呢?生(16):是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叫怀才不遇时——师:确实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现实扼杀了理想。那当时是怎样的现状呢?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党人,结党营私,师:是小人不容。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师:小人们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尘,真想借你一双慧眼,把我看得清请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还有吗?生(19):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师:哦,你说还有主观原因。生:诗中说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师:有理,概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生(部分):用比喻。师:老师想到这样一件事,比如有个女孩子,二十四岁的生日,你对这个女孩心仪已久,在那一天,你献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顿)然后对她说,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证大有希望。毕业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试。屈原怎么说的?生(20):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师: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生(21):美人指楚怀王。生(22):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生(23):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生(24):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师:诗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读)生(25):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师:屈原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发了难言之情,呐喊出难言之言,我们听一听课文的前六节的朗读录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录音,学生自觉的跟读)师: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绍兴的鲁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鲁迅《自题小像》(1903年)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时二十二岁的先生怅望祖国黑如墨的长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声。我们听到了赤子火热的爱国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黄昏,这是一个滴血的黄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物理意义上的海子消失了,溅起的鲜血是海子写在大地上最后两行崇高的诗行,(小刘有些激动了,居然说不下去了,)海子在离开前有首诗,一首有着浓重死亡意识的诗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亚洲铜》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画像)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 亚洲铜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亚洲铜 亚洲铜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亚洲铜 亚洲铜击鼓之后 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小刘动感情的朗诵,虽然普通话太普通,但学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师: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两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两千多年后的海子的卧轨,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用这种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余秋雨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朗诵全诗)附板书自恋 高贵血统 祥瑞出生美好名字高尚品德坚持修养提升自己孤独的唯美主义者 忧国 理想 弃秽改度追摹先王冲突现实 党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愿作者邮箱: liuliu2080@sina.com

【篇二】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小狗包弟》教学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1、探索文章主旨,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揣摩文章质朴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的情感。3、正确认识人性并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感悟作者勇于自责的精神。教学设想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为什么作者给小狗起名“包弟”?参考答案:文中写到:“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仅仅如此吗?小狗的名字有何深义?)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鉴赏文章。1、美与丑◆文章中狗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文章写两只狗,一只是一位艺术家的狗,一只是作者本人养的狗,在文革十年动乱中,它们都无一幸免而死去。不同的是,前者的主人因受迫害而落难,在周围的人都避之不及而“掉开头去”的时候,只有这只小狗“不知好歹地” 留在它“朋友”的身边,最好被专政队打断后腿,绝食而死,表现了狗对人的忠诚,是真善美的;后者的主人因红卫兵扫四旧打杀小狗,怕惹麻烦便将它送给了医院供研究实验之用,也表现了人对狗的残忍,与真善美形成了强烈对比。◆这里涉及两种动物两种生命──人和狗。两种动物是有区别的,人说自己是高等动物,狗当然不如人。但在某种精神世界里却不是这样,人看到认识的人落难,避免连累,绕开走,在那时是常事,不曾有什么责难。但狗不一样,它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它只有一颗纯洁赤诚的心,于是才会“奋不顾身”地直奔到朋友身边……同艺术家的小狗一样,包弟也是美的,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看看包弟的“美”表现在哪里?参考答案:“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这些都表现了包弟的活泼、可爱、伶俐、通人性、讨主人欢欣的特点。(教师可追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包弟越是可爱,作者一家人越离不开它,这也为后文写包弟的悲剧和作者深深的自责作了铺垫。与包弟相比,人的丑恶被凸显出来。“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作者用了“可怕”一词来形容自己面对人类的疯狂举动时的心理感受。狗尚且给人带来快乐,而人呢,为什么要彼此欺瞒、相互争斗呢?◆文革是一个“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的年代,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一个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性被践踏,人沦为狗;狗非人,却通人性,人非狗,却竟有不如狗者。在善与恶、美与丑之间,人的价值尺度却逊色于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2、真与伪◆作者在文章的末尾说道:“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对于巴金的这种忏悔之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参考答案:作者用简洁质朴的文字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在这里作者说十年“文革”是“说谎成风”的时期,它不仅是作者的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更是许多国人一生难以磨灭的惨痛回忆,下面请同学们用只言片语谈谈你所了解的“文革”。(学生可畅所欲言,谈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谈自己对文革的理解)◆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开始反思造成无数悲剧的原因,“伤痕文学”随之诞生,但所有的人对文革的思考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上,而巴金是第一个把眼光放到文化层面上来总结历史教训的人。《随想录》的出现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个“真话文学”的崭新时代,这种开一代文风的作用正是《随想录》不朽的价值所在,也是巴金的伟大所在。在学过本文后,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巴金的忏悔之情,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忏悔”的理解。参考答案:“忏悔”源自西方基督的精神理念,在中国文化中,只有孔子的“耻”的概念与之相接近。在外国文学史上,托尔斯泰也是一个严于暴露自己的作家,他酗酒过,找过妓女,晚年还离家出走,但人们并没有因为他暴露的这些人性弱点而不喜欢他,他仍然是读者心目中的大作家、思想家。十八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哲学家卢梭在他的作品《忏悔录》中对自己丑恶的灵魂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对自己曾经有过的恶行的真诚忏悔,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西方有两部《忏悔录》,一是公元初奥古斯丁的著作,一是卢梭的作品,正像卢梭说的那样,他“要让灵魂在读者眼里透明”,两部《忏悔录》为基督教写上了冒号和句号,从此,西方文化从封建脱胎向民主。巴金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他在自己的封笔之作中引入基督教的忏悔精神,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伟大的灵魂,也使文学回归到了那崇高的殿堂,这就是文学和文学家应有的责任,巴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人的良心”。3、兽性与人性文革,是所有中国人的浩劫,“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冯骥才)巴金借助描写自己与小狗包弟共同经受过的岁月来对人性做深层发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灵魂的战栗和对人性扭曲的深刻批判。◆文章冠名“小狗包弟”深义。参考答案:作者将小狗名字冠以“包弟”,说明已经把它看作是家庭的一员,另外,从开头艺术之狗的表现上来看,狗性胜过当时某些人的人性,狗是所有动物中最能和主人同生死共患难的。◆周国平说:“人身上有三种东西,就是人性、兽性和神性。”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即使通过进化, 身上仍然存有兽性的无素,但当人的兽性大于人性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变得荒诞和疯狂。人们常说,最能伤害自己的不是敌人的箭而是朋友的刀枪,而这种来自朋友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参考答案:“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狗虽然渺小,但它同样有着生存的权利,而为了保全自己将小狗送上了解剖台的做法使作者无法释怀,他为自己的自私和残忍而深深地悔恨。这样的话,如一条条鞭子毫不留情的抽打着作者的心灵,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在文革的动荡时期,艺术家的小狗能不顾一切地飞奔到“朋友”身边,而自己为了自保将一个给自己带来过快乐的“朋友”送上了断头台,在这里,狗性大于人性,作者在大喊出“人不如狗”的声音后也呼唤着人性的回归。◆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对动物也是一样,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免受侵害。十年动乱使人性沦丧,“瞒与骗”的“阴谋文学”肆虐文坛,文学界首先呼唤的是人性的回归。文革结束后率先登上文坛的“伤痕文学”地表现着这种精神。刘心武《班主任》可以说是新时期较早对人性、问题进行反思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伤痕文学的作品?参考答案:卢新华的《伤痕》、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贤亮的《灵与肉》及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学生跟据课外知识进行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补充)◆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悲剧化的东西应该在表现灾难的基础上展现崇高,但大多伤痕文学的代表作都只停留在表现灾难博取同情的层面上,而《随想录》不仅让人们从政治、社会等角度反思文革,还给人了以永恒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在这里,巴金完成了他自己的人生跨越,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即人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人性是久远的,唯有反应人性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 四、结课人要靠超越来建筑自己的高度,而在所有的超越中,做了错事之后让自己的灵魂“示众”是最困难的一种,也最让人肃然起敬。《小狗包弟》是有着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阅读它,我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一次灵魂上的荡涤,一次人格上的净化。 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我们应该看到“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可以唤醒人的心灵,回归文本,关注人生,倡导人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授《小狗包弟》一文时我的教学重点便是突出它的人文性,让学生在阅读品味文章时深切地感悟到作者那勇于解剖自己灵魂的伟大之处。巴金的这种崇高的自责精神对当代社会某些人所表现出的金钱至上、道德匮乏等人文缺失形成鲜明对比,它强烈地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对于促进他们健康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形成,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霞光

【篇三】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时间:2005年7月9日星期六下午第三节课地点:高二四班过程:干国祥:刚才一个同学问我姓什么?严老师说了,如果不说,我一定要让大家猜一猜。大家知道有一把名剑,叫干将。我去外地上课,总给同学们说,大家知道鲁迅怎么用普通话上课吗?我今天就是。我是浙江上虞人,但是说的是绍兴话。我们上课之前,先来玩一个游戏。词语游戏。快乐。这个词你联系到什么词语?学生一:高兴。干国祥:我刚才没说清楚,这个词语你联系到什么东西?学生二:钱、学生三:游戏、干国祥:你喜欢什么游戏?学生:网络游戏。干国祥:网络游戏中你最喜欢哪个游戏?学生三:天堂。学生四:音乐。学生五:停电。干国祥:什么时候停电?学生五:晚自习停电。干国祥:对,这很重要。最好家里有电,可以玩网络游戏。学生六:睡觉。干国祥:最好有席梦思。学生七:吃东西。干国祥:你最喜欢去哪个店?学生八:玩具。干国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好,我换一个词请同学们注意。幸福。请问这个词你联系到哪里事物。学生一:结婚。干国祥:有同学说结婚太大了吧,降一级,恋爱。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二:家。干国祥:与幸福有关的事物能够想到哪些?学生三:放假。干国祥:我们现在已经离幸福很近很近了。还有吗?这就是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所有的幸福。还有吗?有就说。今天我们来学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感谢这位同学。太不容易了,他代替我,我写字很不好。这是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我们先大家读一下,大声地读,不要带感情。学生读。干国祥:不必带什么感情,我们先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觉得这里掉了一个字,加一个也。有没有?学生:有。干国祥:好,刚才这样读,显然是不对的。请问,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去读?学生四:带有激情。干国祥:能够读一段吗?学生四读。干国祥:请大家不要笑,每个同学都要想,如果是我,我怎样来读。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一种示范,一种尝试。学生四继续读。干国祥:赞成应该有激情读的还有吗?哦,激情派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理性派。有不同的意见吗?你认为,我们就像打一个天堂游戏一个来面对这首诗,也许里面会出现一个女主角会吸引住 我们。但既然是一个游戏,我们就要缓一缓。有没有同学认为这首诗应该读得悲伤一点?有没有认为应该读得深情一点?请问班上哪一个同学读得深情一些?学生五:我读得不好。干国祥:应该说这是温情,深情要读得深一点。范读。是吗?接下来读,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条温暖的名字……我们可能刚才遇到一个障碍,之所以感觉到有一点难度,是因为我们不够熟悉,不够了解,所以我们现在要绕一个弯来了解一下。请问对这首诗和作者了解的知道多少?学生:自杀了。干国祥:知道自杀的举一下手。学生举手。干国祥: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六:他是个男子。干国祥:你怎么知道?学生六:海子吗?干国祥:其实他不叫海子。他的真名叫什么、我们先放在一边,我们今天不是学是谁写的。我们还是要了解他一下大家知道海子自杀以外,就不知道了。关于这首诗你还知道些什么?也不知道。好,不知道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我们就反反复复地读,能不能读懂?学生七:不能。干国祥:我背一首,大家听。前不见古人、、、、、、知道作者是谁吗?但你能够读懂吗?学生:能。干国祥:这首诗你也能够读懂,请问,哪一句你能读懂。学生八: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学生九: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学生十:有情人终成属干国祥:哪一句读不懂?都读得懂,但是连起来就读不懂了。学生一:关心粮食与疏菜读不懂。干国祥:读不懂就读不懂,不必笑。好,我们换一下,诗中讲了几种幸福?好,这个问题还是难,再改一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当然是幸福,请问,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幸福的解释,就跟我们刚才的游戏一样?学生: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干国祥:能不能分开来,这是一体的。学生二:劈柴与周 世界有什么关系?干国祥:对,这个同学提得好,我们对周游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子的?火车,飞机,我们与作者对周游世界的理解不一样。作者理解中的是游子,其中有一种是把它当作生活方式,我们称为行吟诗人,我们绍兴就有一个。他用马,他拒绝使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学生:干国祥:他一定骑马吗?他是不是一定劈柴?学生:不是。干国祥:对,不一定,他指一种生活方式。好,我们知道了其中一点,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好,第二点,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疏菜。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了,我喜欢吃肉。我估计这个同学跟我一个爱好,喜欢到麦当劳和肯得基,但诗人是怎么写的?他关心粮食与疏菜。我刚刚示范了一下,接下来请大家说,诗人的幸福还包括哪些含义?学生三:跟每一个亲人通信。干国祥:这也是幸福。还有吗?在诗中找。学生三:愿你这三句。干国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是不是?有情人终成着属,在尘世获得幸福。是不是?还有吗?没有了?作者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作者希望自己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作者希望自己自己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都是他希望拥有的幸福?对不对?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下,黎明前的黑暗来临了,马上就要看到曙光了!好,大家读。学生读。干国祥:刚才我提问有两种幸福,有哪两种幸福?学生四:自己的幸福与其他的幸福。干国祥:对,别人的幸福是哪几句?就是刚才所说的三句,就是说,幸福还有别的定义,我们看一下,这个定义与其他定义有什么不同?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他是对每一个人说的,但是这个是对谁而言的?别人。作者自己呢?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我的幸福与别人的幸福区分开来了。因此假如我们把这个幸福当作别人的幸福,作者的幸福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话全诗中还有一句我们没讲。哪一句话?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们先把这句话解决掉,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的名字哪里来的,父亲命名的。还有哪一个人?据说我们的一切都是上帝命名的。上帝创造了一个物种就由自己来命名,还由亚当来命名,其实无论上帝还是亚当都是比喻的说法,其实人最初都给万物命名,是人。是人中的哪些人?是诗人。诗就是给万物命名以及重新命名,其实我们知道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它造出来都非常神奇。我随便写一个字:道。在中国这个字非常重要,首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意思?上面是首,首在哪里?下面是什么?学生:走。干国祥:对,行走与思考。所以我仅仅举一个例子。每一个字造出来都很神奇,你的名字也是慎重考虑的,不是随口说的,命名就是写诗。给每一座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名字。有,人看到了就要起名,府南河,锦江。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句话就是幸福的成分之一。(板书,温暖的名字)大家知道我们这边有很多伟大的诗人,杜甫大家最熟悉,他哪几首诗最有名,蜀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刚才两首诗有没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学生:没有。干国祥:名字是怎样的?是悲伤的,阴冷的,凄惨的。诗歌绝大多数,尤其是好诗,都是伤悲的。海子生前留下了好多诗,大部分是悲伤的。所以作者这时候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是说他要写怎样的诗?他要写快乐的诗,幸福的诗,亲切的诗,朴素的诗,温暖的诗。我们综合一下。现在我们看一看。诗人的幸福现在包含哪些因素?诗人认为幸福是怎样的?幸福就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行吟诗人,做一个关心粮食和疏菜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和大地相亲。我们也关心食物,我们关心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不关心。干国祥:但是诗人关心。幸福就是关心大地,回到泥土中去。幸福就是给每一个亲人通信。通信的内容是什么?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我叫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是什么意思?学生五:幸福很短暂。干国祥:闪电说明幸福很短暂,但是不全面。还有另外一面。迅速,还有吗?我们随便地想一下。学生六:耀眼的。干国祥:原来不明白的,突然被照亮了。你前面是否知道?不知道。你不知道哪一刻他突然突如其来地把你照亮了。但是,这个幸福是短暂的。好,作者突然某一天明白了,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幸福就是与每一位亲人通信。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告诉每一个人,其实,这每一个人包括谁?他告诉你了吗?学生:告诉了。干国祥:所以他用写诗的方式。我们都听到了。他用命名的方式,用写诗的方式把幸福告诉我们了。请大家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然后我们再看。我们把它隔断一下,把这一句话隔一下。我们开始读--学生读。干国祥:某一天,诗人海子,那一个写悲伤的诗歌的孩子,那一个忧伤的海子,那一个被情人抛弃的海子,那一个写长诗的海子,他突然有一天,被幸福的闪电击中,他明白这一切,他赶快写下,给每一个亲人,然后我们就成了他的亲人,我们就与他通信,我们今天就超越时空与他通信。但是请问,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谁来说说?大胆说。我们以游戏的心态对待。想想看,如果你有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观,是不是需要每个人都跟你一样?学生:不是。干国祥:这里的陌生人,大家想是谁?和他不是同一类人。当可不可能是他的亲人?这个同学已经悟到了,可以包括他的情人在内。我说漏了嘴,情人抛弃了他。我们现在很明显,我跟这位同学一样喜欢麦当劳,跟那个同学一样喜欢打天堂游戏。但当那个情人抛弃他的时候,他说,陌生人,我会你祝福,愿你,,,,但紧跟着的一句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七:他要离开尘世。干国祥:你离开尘世吗?我们非常严肃地说。请问在座的哪一位离开过?有没有?你一生中没有任何一个时刻离开过尘世?学生:睡觉的时候。干国祥:睡觉的时候以及做白日梦的时候。其实当我们朝圣的时候,谈恋爱的时候,他也离开尘世了,但他进入的不是天堂,而是爱情。我们回过头来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什么不同?请问这座房子有吗?有没有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这座房子必须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什么?学生:离开尘世。干国祥:离开尘世,背向尘世。我只愿面向大海,背向尘世。显然不是爱情。我们想一想,他面向的是什么?学生八:空。干国祥:空旷的境界。我们今天还不知道,这个答案要读海子诗选,他追求什么?他的幸福我们知道了,喂马劈柴,我们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意义在哪里?比如第一个,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他要做一个行吟诗人。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追求什么,请大家去海子诗里去找。许多人都讲,解放以后的诗以海子为最高,这不是海子最好的诗,但是入门诗,是进入海子必须阅读的诗。好,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领悟到了些了,海子领悟到了一些幸福,他背弃了一些东西。他为什么死了?为什么写了这首诗不久他就自杀了,请问为什么?诗歌中有没有?这两者有关系吗?死意味着他对某些东西已经怎么了?学生:厌烦了。干国祥:不能再承受了,所以他选择了死。在死之前他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刚才说是空旷,但是与空旷紧跟着的是什么?虚无。在他的身上被黑暗笼罩了。被闪电击中正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未必理解的东西压迫着他。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死亡之前他做出过巨大的努力,想到黑暗与虚无击碎,这个努力在某一天终于凝成了一首诗,但是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他是怎样的?短暂的。他做过巨大的努力,他战胜了黑暗与虚无,但是当黑暗与虚无再一次袭来的时候,他无法承受,这首诗里隐藏了多少他的努力!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下。学生读诗。干国祥:读出深情来,齐读是达得到的。后面女生读一下,请我们静听。学生读。干国祥: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心灵来理解这首诗,因此在读的时候会有一些差别,有些会激情,有些会深情,这没有关系。这首诗是一个起点,了解现代诗真的那么难吗?我们没有了解海子背景,但是依然可以读懂,但是,要真正读进去,还不容易。如果你单独来理解一首诗,你还得了解。我希望大家这个假期,既关心粮食与疏菜,关心席梦思,关心麦当劳与肯德基,还关心另一种幸福,你还能够仰望蓝天,关心心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就上到这儿。现在已经下课了是吧?有兴致大家听一下一首歌。(放歌)这首歌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它。

【篇四】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说课稿-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说课稿

黑塔镇三陈小学 魏前登

一、开放视野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活动主题三。本单元的设计构想是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本单元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因此我整合教材,拓展更新,引入时政材料“钓鱼岛”问题和“汶川地震”,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同时也为后一个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作了充分的铺垫。

二、针对实际说学情

五年级的孩子对祖国有一定了解,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社会经历等原因,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稍显薄弱,认识也极易受外界干扰。还需教师从思想上对他们做出正确引导。

三、有的放矢说目标

为了达成“三性”任务,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基础。由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多省份、多民族国家,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实际,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

意义,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3.联系生活实际,在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把握关键说重难点

根据这节课思想性较强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实际,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遵循原则说教、学法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遵循一个原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组织交流法、归纳点拨法、整合资源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方面,学生主要通过搜集汇报、调查讲述、真情朗诵等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现三维目标的内化。

六、环环相扣说过程

我以新课标理念和三性任务为指导,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四大程序来实施教育教学:

(一) 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大中国》,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音乐中听到的景点有哪些?当孩子们一一说出我国的著名景点,例如:长城、故宫、黄龙五彩池等,这时我相机提示:同学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从而引出本

课主题——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二)主题活动,动之以情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将通过三个步骤来层层凸显。

1.搜集汇报——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为了让学生增强对祖国的了解,我让他们在课前搜集关于祖国省份、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交流,加深孩子们对祖国的进一步认识。

2、调查讲述——体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活动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在课前采访身边各行各业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整理出长辈们感触最深的家乡的变化。让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经济发展成就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幸福。

3、真情朗诵——感悟科技事业的腾飞

为了更好地渲染情感,拓展视野,我出示祖国科技事业取得瞩目成就的系列图片,(如:神九上天、蛟龙下水、航母横空出世)接着一起朗诵“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的相关诗词,让孩子们再次为祖国的发展而骄傲和感动。生命因感动而美丽,因激情而精彩。这样的情境创设,必将使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高潮,为进一步探究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我提出问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当学生倾诉心声之后,我适时总结:“建国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经济和科技,我们在体育、交通、医疗等方面

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中国——魅力永存!”

(三)拓展活动,晓之以理

1.引入时事,深化认识

通过上个环节的知识了解,孩子们已经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发展迅速,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时我相机引入时政材料,讲解关于《钓鱼岛》时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学生可能会说:“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我们决不允许日本购买它”。“日本人真是霸道,为什么要占领我们的土地?”“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让日本不敢蔑视我们…..”(这一个环节,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我及时运用适宜的评价语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欲望。)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作为一个中国人决不允许他国侵犯我国领土,并引导学生理解爱国应该理性。

2.重温历史,升华情感

在孩子们内心涌动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刻,我顺势过渡:孩子们,中国领土——不可侵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

(四)以情促行,弘扬精神

1.畅所欲言表情感

当学生激情呼喊之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联系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自己肩上的责任。(师在交流中相机板书:奋发图强)

最后,我激情总结:“同学们,虽然前面的路依然充满艰辛,但我们

要牢记,我们是龙的传人,祖国需要我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再次点明主题,回扣全文,让学生的情感在肆意的奔流中结束全课。

2016年11月16日

【篇五】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

《我们共有一个家》

课 型 复习

学 校 滕州姜屯中学 姓 名 解桂敏 年 龄 35 职 称 中教二级 电 话 13561190646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基础知识

2、学以致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中第二课的内容。从爱家庭上升到爱国家,从与父母平等沟通,到维护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生活层面的拓展和探究视野的扩大有一定的跳跃性,这种安排体现了教材的合理整合,也是编写思路的创新,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自然升华,拉近了个人与国家情感的距离,避免了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空洞说教。“我爱你,中国”是本课的重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只有让学生认识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设计思路

“我爱你,中国”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教育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的”的层面上来,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图片展示法、材料分析法、时事生活实例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复习,构建知识框架;列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搜集有关热点;收集、撰写爱国诗词。

教师准备:精选习题、精心编制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课前请学生欣赏歌曲《大中国》,营造氛围。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进入第二个环节:复习展示。请三位同学到台上来,展示自主复习的成果。 第一位同学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第二位同学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课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问题;第三位同学列出本课易混易错知识点及自己收集的有关热点,其他同学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三位同学上台板书,其他同学回顾记忆本课基础知识,历时大约7分钟。)

学生互评,对三位同学的成果予以评价,说说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或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三位同学的板书师生共同回顾本课内容。教师串讲,突出重点、热点、易混知识点;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注重拓展延伸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不做知识的简单重复。(历时约15分钟。)

依据本课内容,应该掌握的问题主要有6个。

1、分析我们伟大祖国的可爱,从哪些方面表现?

2、我国多民族团结的表现和作用有哪些?

3、做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呢?

4、如何理解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5、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6、我们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有哪些?(生说,教师在学生板书的相关问题上用彩笔标出,明确重点。) 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引领大家进一步回顾本课基础知识。谁愿意担当主持?两名同学上台,就本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并对同学发言给予适当评价。(约5分钟)

教学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本课基础知识,这为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大家能不能准确运用本课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做检测题目。(生做题,约5分钟。)

1、“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请你结合实际回答大学生为什么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1904年,鲁迅东渡日本,希望用医学来救中国。在仙台医学专家学校学习,课堂上放映幻灯片时,加放了一个时事片: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给沙俄军队当侦探,被日军抓获,在他被枪毙时,围观的却是一群中国人,一个个神情麻木。日本学生看了以后都欢呼起来,这使鲁迅更加难受,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需要,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认为能够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唤醒人民,打击敌人。

(1)当时鲁迅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喜欢的医学?这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2)这对我们报效祖国有什么启示?

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学生上台朗诵自己搜集或撰写的爱国诗词,最后师生同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把爱国情感推向高潮。学生声情并茂,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约5分钟) 结束语:同学们,你们正处于祖国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祖国的未来要靠你们来创造。希望你们真正把这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1、祖国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第2 我爱你中国

课我 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们共 3、为什么说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有一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个家 4、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表明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行为中没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是

A、某中学民族班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B、张某举报一起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

C、汉族青年李某侮辱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汉族青年张某制止少数民族青年的违法行为

3、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①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②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③与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作斗争④拥护、支持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的自觉性,初二、三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本班一员,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并写出发言提纲。

2、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美国 CNN记者关于《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时,引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古语"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一尺布可缝而共衣,一斗米可舂而共食,为何就容不下同胞兄弟呢?)温总理在记者会上的深情吟颂,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表达了温家宝总理什么样的心情?

(2)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拓展资料

教师:多媒体播放爱国诗词以及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事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的家庭。他早年随父到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殖了橡胶和菠萝园1万多英母,雇佣工人几十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从1913年起,陈嘉庚在他的家乡集美捐资兴学,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很多学校。但他个人生活很简朴,不肯重建他的私人住宅,他的办公桌椅及其他用品都非常的简朴陈旧。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课外作业

探究与实践:

中宣部、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2011年秋季开学后立即开展“民族团结即教育”的主题活动,把该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根据要求准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篇六】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学案

【篇七】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八】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

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 董良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

从“我们爱你啊,中国”切入,学习诗歌的句式特点,在字里行间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训练点:

1. 除了诗歌中描写的内容之外,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赞颂和热爱?建议学生仿照诗中的句式说说。

2.诗歌的第二至六节都以“我们爱你——”起句,让学生挑选一小节内容根据原句进行模仿。

资料补充:

查阅祖国各处的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的资料。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

学习诗歌句式的特点,掌握这种新的文体形式。

可以进行的练笔或拓展阅读:

不同的人对祖国的“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运用诗歌句式特点,把你你对祖国的爱记录下来。拓展阅读与热爱祖国有关的文章。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查找资料,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3.找出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激情演唱《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唱起这首歌,因为“中国”这个名字,对于所有华夏儿女来说,是多么亲切!在升旗仪式时,同学们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一定无数次默念着它。你的脑际一定也无数次出现它雄鸡状的版图,你一定会联想起许多关于它的辉煌记忆!那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了阵阵波澜,想高歌一曲,来赞颂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呢?相信你若读了《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2.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3.读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师的激情导入为学习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调。让学生深情地,高昂地读题,潜移默化地感受诗中的爱国情感。)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难读的长句子要读好停顿。

2.检查词语:

银装素裹 桂林 杭州 帕米尔高原 景德镇 瓷器 屋脊 硕果 开拓 奋发

浓妆淡抹 飘渺 波澜壮阔 醇美 绚丽 傣家 屋脊 史册 恢弘 气魄

3.指名分节朗读。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4.提出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课文主要讲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2.试着给课文分段。分段:

第一段(第1节) 歌颂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第二段(2~6) 从不同侧面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

第三段(第7节) 表达了誓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坚定决心。

3.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预设:

学生在在除此朗读时,可能对自豪的情感把握不到位,重点理解“我们爱你”,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2)师生合作。听老师范读,帮助学生把握自豪的情感。

(3)学生练习,生生合作。 (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让学生读诗后想象诗中画面,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交流后再看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精读第二段:

1.描述:对祖国的爱,往往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接下来我请大家细读课文第二段,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对祖国的爱与自豪?

2. 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请你在底下加点或者打圈。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4.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4..班级交流。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学习生字:

1.练读词语

2.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脊(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帕、镇、瓷、硕、拓(左小右大)

六、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课文:

1.齐读。

2.交流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3.说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哪些物产?

三、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 1

1.自由读诗。

2.仿照第二、三小节写法,创作一段小诗,然后交流。

3.再放手让学生模仿创作四、五、六小节(有了前面的学习铺垫,再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其他小节,小组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创作的诗,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感受到祖国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渊源流长的五千年的文化。)

四、补充阅读:

(1)搜集一些诗歌,开展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2)自选一个内容,出一份手抄小报。

五、作业:

创作一首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爱。

板书设计: 我们爱你啊,中国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篇九】我们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祖国可爱的表现和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

教学难点:热爱祖国与维护民族团结对青少年的要求。

3.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有关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西部大开发、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情境教学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直接导新:我爱我家,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让爱驻我家,既要让爱驻小家,更要让爱驻大家。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我爱你,中国。

(一)生活在线——可爱的祖国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从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四个方面展示优美图片。

学生:结合不同的主题(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学生分组展示交流图片、照片、录像资料等,各小组分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美或最喜爱的地方,并简单说明原因。

(二)交流探究

环节1:我说我的祖国

“说出自己难忘、喜爱或深感自豪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交流发言。

教师:放眼祖国大地,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正是源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无数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应该怎样做呢?

环节2:我爱我的祖国

课件展示:畅所欲言诉心声:“我的爱国计划与行动”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总结为:

(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3)要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他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环节3:忆往昔看今朝

学生结合历史讲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汉藏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做出的贡献,郑成功与高山族人民共同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故事等。

教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和平时期、在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表现一样吗?如果表现不同,那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总结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表现:

和平时期: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遭受侵略时:团结奋战、共御外侮。 教师: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睦团结的盛世局面。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大量扶持、优惠的政策,进而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

新闻链接:展示 “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三)生活感悟

学生发表“忆往昔,看今朝”的感悟并进行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国家重点开发西部,富裕了西部四亿人民,也极大地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各民族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维护了共同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注意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我们走近初二学生小明,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做的。

情景模拟

旁白:放假了,小明为了渡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夏 令营里来了回族、藏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并且还要游览清华、北大等几所名校,小明甭提多高兴了。可是,没想到开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几件烦心事。

早上:吃饭时,带队老师安排小明和几位回族同学一桌吃饭,遭到小明的强烈抗议:“他们又不吃猪肉,我可受不了,我要求和汉族的同学在一块。”几位回族同学听了很生气,带队老师也很不满意。

中午:午饭后,游览清华园,夏令营里最小的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发起了低烧,带队老师帮他吃完药后,请小明帮他背一下包,小明生气地说:“我也很累,我帮他背包,谁帮我背包呀。”

晚上:在热热闹闹的篝火晚会上,小明和藏族同学卓玛坐在了一起。卓玛夸赞自己的家乡草肥马壮,是一个富饶的好地方。小明听后马上反驳道:“你们那里有什么好的,有摩天大楼吗?有超级机器人吗?经济不发达,有什么好赞美的?中国有我们汉族就可以了,你们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无所谓。”卓玛气得哭了起来。

设问: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你认为他该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并总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 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2. 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课堂小结

本课时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各民族亲如一家。在教授本课时我采取分组查找的方法展示祖国的可爱之处,学生积极性很高,明确了祖国可爱之处就为下一步怎么热爱祖国打下基础,学生就顺理成章地说出来了。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征途上,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好和平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各民族相互尊重风俗习惯③在达赖集团的精心策划煽动下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的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④我国政府兴修青藏铁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0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政府赠送民族团结宝鼎。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族人民共享繁荣成果。这表明( )

A、内蒙古经济高度发达

B、我国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C、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已消失

D、我国已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

据统计1965至2004年中央对西藏财政收入补助累计达968.72亿元。对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区、中央企业先后派援藏干部2892人,支援建设项目1698个,投入资金64亿元。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为西藏发展提供了条

件。数据显示,2007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1131元和2788元,比1978年分别增加10566元和2613元,且年均增长10%以上。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对此,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1、B 2、D 3、B

非选择题

(1)国家和地方支持西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

(2)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要相互帮助,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板书

我爱你,中国

可爱的祖国 :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2、怎样维护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