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时间:2021-10-10 14:31:32 五年级作文

【篇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本学期我接手了五年级四班的语文,本班的学生在作业习惯的养成方面不是很好,所以在开学之初我就一直强调作业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本班作业习惯不好的原因与措施:

1、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要保证作业的正确性,就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就要从平时抓起,包括学生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等习惯。要求学生写字一笔一画,做到规范工整。

2、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都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小学生因不认真审题而导致错误的现象非常严重。

3、每次作业批改后,老师要及时把作业情况反馈给学生,要对书写与正确率都进行评价。对正确率高,书写端正的同学进行表扬,对由于态度原因造成质量低下的同学进行批评。并通过实物展示台把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大家向优秀看齐。

4、学生存在抄袭作业的习惯,依赖性强,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5、如果学生的作业台过于马虎,就让学生把作业再重新写一遍。

总之,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才能养成的习惯。因此,教师只有约束好学生的作业习惯,采用必要的措施与办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篇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是无人监考的考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能顺风顺水,顺理成章。如何培养学生的好的作业习惯呢?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1、认真抄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些孩子将0写成6,将1写成7,由于书写潦草,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了。还有些孩子经常把题目抄错。抄题是做题的第一步,一上来就把题目也抄错了,做了半天就是白费劲。我发现有的孩子抄一个数要分几次,转头次数多,结果抄串了行。因此我教学生抄数时不要用读数的方法,而是用记数字的方法,就如同记电话号码 一样,一次不行,再记一遍,然后一次抄下来。这样既不容易抄错,又锻炼了记忆力。 2、让学生勤于检查,写作业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因为考试时候是靠自己检查的。平时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有利于考试时候检查,考出优异成绩。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做事急急匆匆,作业中错误很多,所以从低年级起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检验习惯,逐步掌握检验方法。要求学生做题时要边做边检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 止无效劳动。 学生常犯的作业错误:抄错题目,漏写或少做题等等。

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要求学生检验的项目有:

①题目有没有抄错?

②计算是否有错误? 3、做作业要有独立性

因为考试就要求我们独立完成,我们没有人可以去询问。做作业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考试时候就顺理成章的有了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习惯。

4、专一

做作业时候切记不能边写作业,边干其他的事情,这样容易养成写作业精力不集中的现象,作业拖拉写的慢,完不成等不良现象。

4、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乐于改错。

小学生写作业往往有遇到难题就问,自己不思考的现象。写作业也是应用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思考的过程。自己不思考,就不会真的取得进步。 作业或者试卷改完发下去后,我要求学生每次拿到作业时,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题,如有错题马上找出错的原因,然后再订正,当天到老师这里当面批改。批改的时候,我就会针对他的错误,让他说说错因,讲讲解题思路。让那些还不理解课堂内容的学生,再有一次面对老师释疑解难的机会,从而也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养成抄袭作业、抄袭订正、不懂装懂、滥竽充数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有错认真反思的习惯。

5、时间观念

做作业要有时间观念,不是想写多久就写多久。语文作业,数学作业大概用多长时间,心里要有个大致的时间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不影响作息时间。

【篇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杨楼镇中心小学 孟令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树上盛开的花朵,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认为 学生良好学习作业习惯的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错误要及时改正

学生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及时地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学生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2、坐姿端正,书写工整

现在的学生很多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一定要让学生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汉字数字工整规范并按一定的格式书写。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好习惯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

3、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自信心。

平时多创设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作业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常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认真做,你一定能行,仔细思考,你肯定做得不错”。教师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学生,他就会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篇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龙源期刊网 .cn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者:周金莉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6期

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作业”这个词就与学生常相伴随了。围绕作业,学生带给我们的苦恼是如此的多啊:或是不交作业,或是在本子上胡写乱画一通,或是丢几道题不做,或是拿别人的作业偷偷抄袭,或是让别人代写,更有甚者,把别人的本子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扣分也罢,叫家长也罢,罚写也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看一下早读前的教室里,忙个不休的学生在抄作业,这情景,真是屡见不鲜。抄作业本是不起眼的小错误,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病不去,贻害无穷。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一、学生抄作业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懒者”不想做。他们大多聪明,但“懒”字当头,既贪玩又自负,对待作业很不重视,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就行,没有必要再老老实实写一遍。所以他们常常是连课本都不往家带,更不要说写家庭作业了,课代表要收作业了,他们又怕挨批评,就急忙一抄了事。

2.“学困者”不会做。他们基础薄弱,尤其是外语、数理化四科,更是负积累冗重,之所以还能继续在校学习,是因为文科较好。这类学生对理科作业,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也不虚心下问,只好一抄了事。

(二)教师方面

教师备课不备作业,常常是上完课后翻翻书,随意就说“这一课全做”或“第几页到第几页全做”等,这样的作业既缺乏针对性,又繁重,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感;作业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或挑战性;批改不及时甚至不批,检查督促滞后,造成学生不重视作业,怀有侥幸心理。

(三)家长方面

家长为生活奔波,无暇监管孩子学习。惰性强,嘴上唠叨,行动落空。只看结果,不管过程。调查显示,经常检查孩子作业的家长仅有5%。包庇孩子,相信孩子胜于相信老师,造成孩子家校表现“两张脸”。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抄作业,主要责任在学生。但教师也应当反思,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达到治本的要求呢?

【篇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探索 杨孝枝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探索

九年级语文组 杨孝枝 张彦国

周丽萍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课堂数学的一线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习这些知识,更要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就谈谈在教学书本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察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让学生听写生字、生词、古诗名句;

(2)运用多媒体播放听力资料,并完成相应的听力任务。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

有意识记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和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会想:会想,即会思考,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学生动脑子。在老师每发一问时,要求学生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得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作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作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都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住

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课堂上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可采用以下这些做法。

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接班第一节课师生相互介绍,训练说话就开始了。要求每一个学生起立,大声说我叫×××,上学期期末考试得多少分,再用一两句说说新学年自己学好数学的打算。教师从中发现说得好的,当即表扬:“×××同学发言,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句完整,语言简炼明确,特别是声音宏亮,很有精神!”。通过表扬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要求。此后,每一节课都结合检查复习,基本训练等教学环节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每个人都要通过“发言声音合格”的达标验收。

第二,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运用简明、准确地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四,给学困生发言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学困生。学困生上课一半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会听讲,不会思考。因此对学困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学困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学困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若说错会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不想,不动脑子。所以培养学困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他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例如:接班后的前几节课可以作为争取学困生的重点课来上。课前就把检查复习的题目先告诉学困生,并具体教他们如何回答。由于学困生先学一步,心中有底,上课时就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也声音宏亮。稍有进步,就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学困生逐渐练大了胆,再逐渐加大难度。学困生尝到了甜头,有了自信心,说得积极性就高了。学困生也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说促进了想,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上述训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口头练习,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教会学生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出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这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疑问是发现的钥匙,是思考的动力。我把这一难题作为自学思考题交给学生。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学生不禁会想:“是啊!到底为什么呢?”急于寻“根”找“据”思维积极活跃起来。这一问题不仅激起了思考的欲望,而且成了大家集中思考的目标。

第二,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思维敏捷的同学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为使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进入思考之中,必须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经过五、六分钟的独立思考,组内讨论练习,多数学生有所发现,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产生了“说想法”的要求。

第三,及时组织多项交流。

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会独立思考的乐趣,从而获得自信。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通过交流激发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

【篇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定型。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将贻害无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据调查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

“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思考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学活、用活。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不是向其他同学求助就会转向教师寻求答案。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他们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于攻克难关。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根据学生所

提的问题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也就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脑的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应该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有关调查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自觉地产生了学习的情绪和愿望。这种时间定向能有效的减少学生投入的准备时间,使他们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在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现在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是强迫孩子不停的学习,在椅子上一座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反而导致他们迟迟不能进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时总会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写着写着就停了下来,或者说几句闲话等等。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习成绩落后,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使孩子能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轻松迈开第一步。

三、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能加以斥责,而是要鼓励他们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说明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去动脑筋,切忌烦躁、或因心烦而放下不管。善于请教的前提就是要敢于提问,勤于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尝试而终究解决不了的。所提问题一定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

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

四、培养学生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数学家华罗庚在谈他年轻是的学习经验时说,他非常重视复习。他复习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一倍甚至两倍,由于复习充分,他做作业比别人快得多。复习可以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因而听讲也会更专心,不易开小差。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五、培养学生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学生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教师最好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真正做到教为学所用,育为生所导,为他

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