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作文

时间:2021-11-01 18:39:39 意向书

留心作文(一)

学会留心作文750字

学会留心作文750字—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只是人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处处留意的心。学会留心,在方寸之间发现惊艳所在。

留心那朵迟开的蔷薇,阳光下带着露水的花瓣粉嫩娇艳,迟开了,不要紧,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留心那片飘落在水中的叶子,斑驳的色彩却绚烂得如同春天,即使凋零,也要完美谢幕,化作泥土孕育新的生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连一团揉皱的草稿纸,肌理也是富有变化的,蘸上颜料,谁说不能拓出一幅好画呢?只是太多不会留心的人将这些碎枝末节忽略了,浪费了。 那天上玩体育课,口渴难耐的我找到前面的女生借水喝。我发现我在倒水时她一直直勾勾地盯着我的杯子。我奇怪为什么,她喃喃地说:水滴飞溅的样子好美啊!晶莹剔透,阳光在上面划出一圈一圈的彩晕。是啊!连哗啦哗啦的声音也很美呢!我呆了一下,回答说。

事后我还是很不解,为什么常人都注意不到的美她却如此敏锐地捕捉到了,我问她,她只说了四个字:学会留心。

人们总是这样,抱怨世上幸福太少,美好太少,却无视身边一直存在的感动,不仅对风景对事,还有对人。孩子们总嚷着:“爸妈你们不爱我”,却没想到他们只是为了看自己一次搭了一个多小时的车,风尘仆仆却满怀期待;大人们总抱怨社会压力太大,不公平太多而没有看到孩子们充满希望带着微笑的眼

眸„„人啊!只要再留心一点点,绝境也会留下生路,快乐和爱将在心中留存。 学会留心,留心每一处赏心悦目的景,每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每一个善意甜美的微笑,它们就像一缕缕阳光,让你的心中充满阳光。留心到课桌上朋友留给你的一颗奶糖,体味着友谊的温暖与甜蜜,朋友的关心与鼓励,是人成长的动力,成功了他们会和你一起笑,告诫你不要骄傲,失败了,他们给你肩膀,教会你拾起行囊,继续前进。

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但美与爱,是无法消散的。学会留心吧,不要再叹息、抱怨、怒吼,心平气和地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少细节,能让我们感动至今。

留心作文(二)

在生命中穿梭,你,学会留心了吗?

——题记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日月之间一道完美的弧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四季轮回铺就生命的赞歌;神话中,人是上帝带来的精灵,来这世上走一遭,旅途的开始是生,结束便是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便是生活,生与死最终会相会,旅途是那么短暂,大千世界,如何品味,在生命中穿梭,你,学会留心了吗?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即学问。”多少次我在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中往回,多少次工人在家与厂房两点一线中穿梭,多少次农民在农舍与田野两点一线中奔波;我不曾留心天空云朵的变化,我未曾留心大地鲜花的绽放,也许工人从未留心头上飞过的大雁,从不留心路边在风中摇晃的大树,也许农民未尝留心田野边的一棵小草,没有留心河里的一条小鱼,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同无数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然而却错过了最美的风景。

留心一朵云,也许会被无暇的洁白洗礼心灵,留心一棵树,也许会被风中不到的精神洞彻心扉,留心一条鱼,也许会被生活的自由而充满希望,留心一片叶,也许会受到整个春天的生机,留心一句话,也许会得到人与人之间理想的情谊,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留心。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

人和事。我想,也许是留心让前辈在生活中撷取了智慧的火花,看透世事,挥笔豪谈,竺可桢《唐诗宋词中的物候》中有:唐宋时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注意的是杜鹃,布谷……我想,正是因为他们处处留心,便练就了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爱,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发现世间丝丝毫毫的变化,用双手描绘心中的景象,用毛笔书写心中的感受,用字,用词,用诗,用画展现留心的收获!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快乐,发现幸福;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会留心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发现美好,发现真挚;学做一个处处留心的人,便拥有了无价的财富。

你,学会留心了吗?

留心作文(三)

《留心》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步伐不得不加快,不经意间,我们错过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放慢脚步,平静心情,留心身边的一些微小的东西,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多姿多彩。 早晨,我张开了模糊的双眼,伸了伸懒腰,一丝温暖的阳光洒在床上,我决定,到街上走走,拥抱阳光。 一路上,人们来来往往,步伐匆匆。我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望望左,望望右,时而闻闻路边的小花,时而踢踢路面上的小石头。 突然,我感觉有个东西从我头上滑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片落叶。我一弯,眼前的景象令我惊呆了---昨天还是一排绿的树,仅在一夜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地金黄金黄的落叶。我弯下腰,拾起地上的一片叶子,又把它抛向空中。它优美地了几圈后,稳稳地落在了地上。这时,一阵风吹了过来,树上的叶子纷纷随之飘落下来,时而交错,时而分离,尽情展示着它们最后华丽而又悲凉的舞姿,远远望去,宛如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 叶子从发芽,到翠绿,再到枯黄,最后落地,就像人的一生,由童年的无知,到少年的活力,再到中年的成熟,最后是老年的安详。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叶子都尽它最大的努力,将它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可是,回想自己,我们是否做到了像叶子一样,做每件事都尽最大努力,从不说放弃,做到最好呢?我敢说,没有。 望着这一地金灿灿的落叶,我的心情激动起来。对,我必须像这落叶一样,无论是面对怎样的事情,我都要认真对待,使自己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即使是一滴水,你也能从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奥秘,使人生不会再枯燥无味。

留心作文(四)

留心生活皆作文

作者:白妙芬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2期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可是我们同处其中,有的同学有敏锐的眼睛和善于感知外界变化的心,善于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习作时便胸有成竹,文思泉涌;而有的同学却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习作时才苦于“无米下锅”。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过:“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这一切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什么好写呢?”是啊,我们在观察中是不是也像福楼拜所说的那样思考过、发现过?

观察,不仅要练就一双慧眼,更要培育一颗慧心,善于思维,善于发现。这样学生身处缤纷世界之中就不会是熟视无睹。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培育一颗敏感的心,丰富感知为写作积蓄情感。

一、观察与想象同行 ——天光云影共徘徊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老师认为:“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联想,即由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或引起对往日见闻的回忆,或展开想象,创造新的形象,以所回忆、所想象的事物来补充或印证眼前的观察,或与眼前的观察比较、相映衬。观察与联想的密切结合,可以使观察借助联想而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重视启发他们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思维。

如观赏一株茂盛的榕树,我就让孩子展开想象——大榕树像什么。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的结果异彩纷呈:像一把超大的绿色遮阳伞,又像是一个巨大的绿蘑菇,更像是一位长满胡须的老爷爷……眼中之物,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心中之物”,既开阔了思路,又锻炼了形象思维,也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生动的材料基础。又如在指导学生观察砖缝中生长的小草时,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联想:由砖缝中生长的小草,联想到逆境中生活的人,联想到顽强的生命力。

平时指导学生观察落叶、秋菊、蜡烛等事物时,可在观察获得表象的基础上,展开更为广泛意义的挖掘与思索,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与想象能力。

二、珍视独特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于人的差异的存在,决定人的体验与感受永远具有个性化的。我们十分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受能力。

例如,与学生一同登山活动之后,我让学生畅谈感受,挥笔记事后上交。我欣然不已:有的重在描写登山途中看到的美景,抒发了对家乡美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有的受《挑山工》的启发,抒写登山中感悟到了“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的道理;有的则写登山远眺,感受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还有的记述了登山途中团结互助的好人好事……学生思维活跃,感受不一,绝不雷同。

平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在特定的观察情境里,及时捕捉内心的体验与感受:问一问自己对这件事情是赞成支持,还是批评反对,为什么?想一想自己在这件事情(活动)中,增长了哪些见识?或受到了哪些教育?或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情感有什么变化?从而,不断加深观察时的内心体验与感受,获得带有情感的材料。只有带丰富情感的材料进入习作,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三、抓住事物特征——识得庐山真面目

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但每个事物都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在观察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努力发现事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进行重点细致观察。要想让学生抓住事物独特特征,就要引导学生善于比较,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

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中,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果是不同的。比如观察苹果的形状,一般认为它是圆形的。但是通过比较,就不难发现,苹果的形状可多啦,有圆的、椭圆的、长圆形的、上大下小的……通过比较,就抓住了事物独特之处。我又让学生回家“一刀切”苹果,你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并把杰作带到课堂上来。结果,大家的切法可谓五花八门:有从正中横着切的,从一端横着切的;也有从正中竖着切的,从一侧竖着切的;还有斜着切的……我把几种不同切法的苹果放在讲桌上,让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截面,并把它们画下来比较一番。从而学生就明白:同是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看,结果就不同。

每个事物都有其本身独特之处,拿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及变化,从而抓住其特点。我曾让三年级学生写命题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