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华亭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10-10 13:56:46 工作计划

――2018年12月26日在华亭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华亭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8年,是华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结束了华亭1413年置县历史,实现了全市20万人民期盼已久的撤县设市夙愿,成为国家重启撤县设市后全省首个获批城市,跻身为全国375个县级市之一,标志着我们从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奋斗征程,开启新的发展纪元。一年来,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聚精会神抓党建,决胜脱贫奔小康,调整结构促转型,四化联动齐发展,深化改革增活力,创优环境助开放,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的思路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全力决战脱贫攻坚,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至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8.45亿元,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占平凉市近一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5亿元,增长6.9%。体现质量效益的公共财政收入7.32亿元,增长3.8%,其中税收增长12.1%;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25.2%,位居平凉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522元和9437元,增速分别高出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在较高基础上实现稳中有进,呈现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迈进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年直接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达到6.68亿元,是近两年的总和。全市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16元,增长15%;贫困村房、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以及标准化村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安全保障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预计全年减贫2148户6711人,剩余3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1%,达到整体脱贫摘帽标准,成为近10年贫困人口得到实惠最多、扶贫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加速改善。以交通突破行动为统揽,统筹推进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彭大、平天、泾华、平华一级等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安口至大桥、华亭至田尔哈等4条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加快迈向全域高速时代。石堡子水库加固维修、重点乡镇垃圾污水处理站建设等项目建成运行,光纤入户、电网增容等项目有序推进,城乡基础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城区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汭河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24%,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目标值以内,绿色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36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养老、低保、特困供养标准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困难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受益群众1.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60%,有线电视入户率85%,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补短板、夯基础,脱贫攻坚步伐加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市之力深入开展“九大冲刺行动”和“十大活动”,有力有效推动2544户“一户一策”计划全面落实。长短结合抓产业促增收。围绕做大做强“五大三特”扶贫产业,量身定制36项产业扶持政策,全年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253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受益5358元。充分发挥劳务、产业造血功能,扎实开展龙头带动全覆盖、劳动就业全对接行动,通过技能培训提素质、促就业,采取代种代养、种养补贴、入股分红等措施,切实将贫困户吸附在产业链上,新建劳务输转基地22个,开发公益岗位1700个,5251名贫困人员实现稳定就业;新建“扶贫车间”14个,投放基础母牛2270头、鸡苗13.6万只、中蜂2000箱、仔猪6291头,劳务和扶贫产业带动80%以上的贫困户人均增收4800元,超出脱贫标准1300元,实现了贫困群众户均至少有1个增收门路或1项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夯基础补短板。对照房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脱贫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8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57套,改造危旧房433户,消除农村土坯房2949户16643间,全市C级危房实现全清零,13万农村群众全部住上了安全稳固房子。硬化村社道路76公里、院落及巷道26万平方米,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100%。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单体兜底工程40处,稳定解决3.09万人饮水不正常问题,供水保证率95%。标准化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配套,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平凉市前列。落实政策强保障兜底线。注重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全力推进教育医疗全跟进、社会救助全兜底行动。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3083万元,受益学生2.97万人;为贫困人口代缴医疗和养老保险953万元,报销住院费用2230万元,兑现特困救助资金564万元,贫困群众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落实帮扶资金758万元,帮办实事469件,形成了社会各界合力共帮促脱贫、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二是着力扩投资、稳增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始终把项目作为夯基础、补短板、促发展的强大引擎,狠抓谋划、争取、引进和建设,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5个,完成投资3477亿元。积极抓生成保落地。健全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市财政列支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谋划论证煤化工、装备制造、重大基础设施、旅游商贸等前期项目121个,其中42项进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盘子。围绕解决发展瓶颈,多次赴省进京衔接汇报,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6.2亿元,困扰多年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实现项目化运作,争取资金增长14.5%。策划推介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天然气入户等PPP项目22个,争取PPP示范项目财政奖补资金800万元,在政府与社会合作建设项目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解难题促进度。针对项目审批慢、落地难问题,全面推开并联审批,项目审批环节减少一半、审批时间平均压缩50%,在线审批项目112项,衔接审批项目用地397亩。针对项目进度慢、入库少问题,不断强化“三个一”包抓和清单管理,通过集中开工、全程跟办、约谈问责等措施,推动九曲芙蓉苑、汭河河堤治理等21个项目完成年度任务,促进高等级公路、水库等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4%,华煤集团煤矿技改、庆华公司灰陶等60个项目全部入库统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5月份企稳回升,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多方强招引增后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12条措施,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分赴陕西、成都、天津等地招商20批次,组团参加兰洽会、全省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活动10场次,对接洽谈项目160个,成功与四川愿景、甘肃安装建设集团等公司签订框架协议151个,招商签约资金131亿元,到位资金51亿元。

三是着力调结构、提效益,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围绕构建绿色、循环、高效、融合的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转型升级、协同发展。聚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坚持新主体引领、新技术带动、新业态培育,持续推进“五大三特”优势产业提质增效。114个村全面铺开“三变”改革,新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32个,盘活村集体、农户资源资产1.9亿元,带动2.1万名群众参与产业开发。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基本完成,预计全年粮食产量7.75万吨。高标准建成马峡中药材交易市场,改建养殖小区11处,牛饲养量7.86万头,核桃标准化管理面积3万亩,预计蔬菜、药材产量分别达到4万吨和1万吨。试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3个,农业机械普及率80%,“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4%,黑木耳、草莓、鹿麝等特色种养业蓬勃兴起,拉动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4.83亿元。围绕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设立工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衔接落实各类贷款7.53亿元,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强身健体”、煤化工稳产快销、非煤产业发展壮大。华煤集团等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顺利推进,20万吨聚丙烯项目机械竣工,现代化矿井安全技改项目进展顺利,3对市属煤矿采矿权证加快办理。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灰陶砖、新型建材、大口径波纹管生产线建成投用,众一兴旺管业公司进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全年煤炭产量1402万吨、发电量15亿度、甲醇产量50万吨、新型建材1.88万平方米,完成工业增加值23.16亿元。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为832户企业减免税费1.9亿元,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732户,大昌鑫、乐华等冶炼企业完成升级改造,龙凯华、天润等中小微企业迅速成长,工业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着眼完善旅游三产要素,统筹推进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修编完成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草滩村基础设施、米家沟游客中心、关山林下参科普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49个,培育旅游专业村6个,大南峪村、草滩村被评为最美平凉旅游乡村。成功举办山地自行车、越野摩托车邀请赛、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10场次,人文纪录片《走进华亭》荣获2018“亚洲旅游影视艺术周”好纪录片奖,《安口寻奇》在中央地理频道播出,全市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1家,新建改造乡村电商服务站点38个,登记注册快递、物流等服务企业87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6.3%。

四是着力强建管、提品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突出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形象,城乡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加快转变。城镇服务功能持续增强。修编西城区控规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等规划10个,引领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更加完善。注重从解决城市街路不畅、老旧小区、管网老化等问题入手,实施城市建设项目56项,杨庄路、北环东路续建、汭北路景观带改造工程建成投用,柳树巷、新华巷等831户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唐塔恢复重建完成五层主体,世纪花园、翰林雅筑、华西商居苑等商住开发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安口陇窑陶瓷古镇、上关水镇、河西湿地公园等小城镇建设项目31个,改造敷设城镇排污排洪、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管网38.7公里,天然气入户2000户,新增供热面积52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市民生活更加便捷、更有品质。全市城镇化率60.1%,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围绕打好城市治理“组合拳”,加快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成立乡镇城管执法中队2个,整合划转行政处罚事项56项,新增数字监控110个,开通“12319”数字城管热线,城市管理效能明显提升。以“十大环境卫生治理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新增环卫人员456人、保洁车辆等设备1312台(套),改造提升公交车停靠站点52个,下硬手整治流动摊点、清理农村“六堆”,清运陈年垃圾9000吨,城区湿法清扫率达到90%以上,农村垃圾实现集中收集清运。特别是河南街370户塌陷房屋全部拆除,城市东出入口形象加快改善。建成美丽乡村9个、万村整洁示范村27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整治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为突破口,多方筹措资金1.04亿元,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建成环境信息监控平台、莲花湖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清理整治燃煤锅炉79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617辆,投放新能源公交、出租车96辆,完成城郊村“两改一补”3002户,优质煤配送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重拳整治水污染,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巡河239次,建成工业园区、马峡、策底污水处理厂(站),城区、重点镇区和省道304沿线污水实现全收集。加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农村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生态功能保护红线划定、非煤矿山开采区勘界顺利完成,绿化造林4.4万亩,全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五是着力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年列支14.2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施“全面改薄”项目4个,配套多媒体教学设备568套,中小学教学设备在平凉率先实现信息化。高考成绩连续六年稳居平凉市第一,西郊小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省级特色学校。医疗体系不断健全,投资6965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疗设备720台件,启动百名医疗人才“组团式”三年培训计划,与省内外24所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同比增长68%。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石拱寺石窟危岩体加固保护、体育惠民健身工程基本建成,全年文化活动次数和文化服务受益人数分别较上年提高35.5%、29.1%。社会保障能力全面增强。严格落实“双创”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00万元,建成省市级就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孵化经营主体518户,输转城乡劳动力3.52万人,劳务收入7.16亿元。“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并轨运行,异地就医实现全国联网即时直接结算,全民参保登记率达到93.6%。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城乡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增资199元,为1.76万城乡居民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500万元。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两打两控”“三反一查”“一标三实”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摸排涉黑涉恶线索43条,立案9件,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8.8%。“雪亮工程”全面启动,改造提升乡镇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工作站28个,新增公共区域视频监控690路,创建法治示范乡村、单位和家庭526个,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9%。宗教“三化两热”问题整治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从严整治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问题,全力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科学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全市没有一人因灾伤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六是着力促改革、转作风,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发展内生动力和政府公信力显著增强。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1项、承接72项,发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1133项,扩容改造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乡村政务服务中心(站)127个,政务服务“一张网”互联互通,91%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服务效率提速3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8%,“四办”改革目标基本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华亭税务局挂牌成立,税收征管体制逐步理顺,财政预算绩效实现全程监管,有效化解政府债务2103万元,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政府机构改革、安口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农村产权、城市执法、医药卫生、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七五”普法扎实开展,乡镇部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156项。从严落实权责清单管理,动态发布行政权力事项3292项,公开财政预决算、招标采购、项目补贴等政务信息2356条,受理答复市长热线、网站留言389条,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额2.23亿元,节约资金1024万元,政府行政更加阳光透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办理建议提案77件,办结率均达100%。作风建设持续加强。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作风建设相关规定,严肃整治政府系统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行风持续好转。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管,审计政府投资项目86项,盘活结转结余资金7200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与此同时,审计统计、粮食供销、物价质监、防震减灾、人防气象、档案市志、老龄妇幼、社会团体、爱国卫生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自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在华亭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合作者,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帮助、参与华亭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消费市场活力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任务艰巨;二是支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社会投资增长乏力,民间投资意愿减弱,项目引进落地困难,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加大;三是民生保障还需加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任务依然繁重,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干部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主动担当的意识还不够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2019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华亭市开启全面发展新阶段的起航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从现阶段华亭发展特点出发,201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立足新起点,推动新发展,彰显新担当”的总体要求,坚决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项目带动、工业强市、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计民生,更加注重增强发展活力,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奋进希望之城、转型标杆之城、开放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幸福安康之城、政治清明之城。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我们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创造性开展工作,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加倍努力。

(一)巩固脱贫成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以赴加快全面小康步伐。把脱贫与小康相衔接,积极补齐增收、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全面振兴乡村产业、文化、生态和人才,当年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突出增收的核心地位,坚持实施“一户一策”不断档,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发放特色产业贷款、落实种养补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因户因人发展“五大三特”等富民产业,确保贫困户收入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建成扶贫车间15个,输转贫困劳动力4000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剩余274户925名贫困人口全脱贫,已脱贫的6905户2.79万人不返贫。坚持落实兜底政策标准不降低,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开展文化“十送”活动,提高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兜牢2125名贫困群众社保底线。坚持工作推动力度不减弱,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持续抓好动态监管、结对帮扶,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对照产业兴旺标准,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工程,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投放农机具、推广普及适用技术,推动核桃、药材、肉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油用芍药、鹿麝、林下养殖等产业多元发展,实现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年内建成标准化核桃示范园18个、千亩无公害药材基地6个、设施蔬菜基地4个,改扩建畜禽养殖场3个,种植构树3000亩,农机具使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创建特色种养示范基地30个以上。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落实以奖代补、贷款支持、种苗补贴等政策,通过招商引资、能人领办、农户联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年内培育龙头企业5户,新增专业合作社25个、家庭农场15个。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两后生”、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等群体为重点,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田间课堂,开展先进理念、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每村至少培育科技型、带动型“土专家”“田秀才”10人以上。强化产销对接,探索推行连锁经营、网上交易、农超对接等营销模式,带动农业增加值突破8亿元。

积极塑造美丽乡村。对照生态宜居标准,整合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资金5亿元,实施住房改善、巷道硬化、饮水安全、农网提升、宽带覆盖、污水处理、垃圾收处、厕所革命“八大工程”,补齐乡村基础短板。年内建成农村保障性住房100套,硬化巷道180公里、院落20万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网503公里、农村电网70公里,改建卫生厕所3000座。坚持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积极实施田园生态、健康养生、民俗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创建美丽乡村、环境整洁示范村各5个,打造田园综合体10个。对照乡风文明标准,组织微电影拍摄、公益摄影展、书画进农户等文化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等道德模范,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新风”主题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照治理有效标准,发挥乡贤作用,建立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推进法律援助进农村,确保乡村和谐有序。年内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6个。

(二)强化项目带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集中力量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把项目作为扩投资的“助推器”、稳增长的“动力源”、夯基础的“总抓手”,强化争取对接,狠抓有效投入,不断增强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

高标准谋划争取项目。坚持全员参与、常年谋划、滚动储备,确保全市项目库投资额动态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现有工业体系,谋划一批煤化工转化增值、陶瓷建材改造升级等工业项目,确保投资额占比保持在50%以上;认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政策,谋划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等“三农”项目,力争投资额动态保持在200亿元;积极对接关山大景区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储备景区景点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商贸物流配送等旅游三产项目80项以上;抢抓撤县设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论证一批市政设施提升、环境保护治理、社会事业发展等城建和民生项目,确保投资额增速保持在15%。紧盯中央和省上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和产业基金,积极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全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增长20%以上。

 

大力度建设实施项目。坚持前期项目抓转化、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推进,建立项目前期经费增长机制,做深做细项目可研论证、审核报批、信息对接等工作,加快甲醇制汽油、聚丙烯下游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育场馆、5G网络建设等项目前期进度,力争有10个以上转化为新建项目。认真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六个清单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前期手续集中审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难题清零销号等攻坚行动,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年内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35项,完成投资59亿元。重点抓好平天、彭大等5条高等级公路、20万吨聚丙烯、运煤专线、南川河堤治理、世纪花园D区等18个过亿元项目。严格落实项目监管“五制”要求,努力将每一个项目打造成优质、廉洁、样板工程。

多渠道招商引进项目。牢固树立招大引强、招才引智、选商选资的招商理念,紧扣煤化工链条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发展等领域,发挥专业团队、园区载体、节会平台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优势互补型、填补空白型的招商项目。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华煤集团引进先进技术、新型设备,打造现代化矿井;鼓励乡镇煤矿、庆华公司等企业,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技术入股、项目合作、聘请顾问等方式,引进领先技术、领军人才、紧缺资金,带动产品、管理和营销模式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土地弹性出让、用电价格补贴等优惠措施,力促文旅康养、商贸物流园、特色小镇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全年签约项目100项,到位资金增长5%。

(三)突出优化升级,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做强做大煤电化产业。完成砚北、华信等煤矿技改维简、储煤棚建设,加快实施黄庄煤矿、安口南集配站、神峪河装车站、安口煤炭物流园等项目,多方协助乡镇煤矿办理采矿权证,全力支持煤炭企业稳产快销。推动煤电企业互保共建,积极对接华亭发电公司二期等项目,配合争取上网电量配额和直供电指标,增强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充分做好煤化工延链补链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地企合作等方式,推动20万吨聚丙烯竣工试车、乙二醇前期取得重大突破,论证实施煤泥综合利用、煤基活性炭、煤化工余气余热发电、聚甲醛、无纺布、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等项目,力争煤炭就地转化率突破40%。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坚持稳存量、扩增量,实施庆华新型建材、天润建材二期、7万吨再生胶粉、豫华硅锰合金复产等项目,推动众一兴旺、兰煤机械等企业改造升级。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支持重点企业与大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研发高性能陶瓷、防水建材、高端矿用机械等新产品,推动木塑型材、含硅废渣综合利用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孵化砂器、陶瓷灯具、新型建材、综采设备等生产制造企业10家。坚持引进和培育双轮驱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核桃深加工、生物制药、肉牛屠宰、蔬菜保鲜等领域,力争每个农业主导产业新建标准化龙头企业各1家。围绕便捷生活、高效生产、居家养老、远程诊疗、智能管理等领域,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积极夯实园区基础。加快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组建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等内设机构,实行“核定税收基数、超收部分返还”财税政策,推动园区“瘦身提质”。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园、道路供水改造提升、中水回用等项目29项,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着眼为企业纾难解困,充分发挥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作用,鼓励豫华、乐华、大昌鑫等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研发机构,增强竞争实力。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3个以上,千万元项目5个以上。

(四)完善发展要素,强力推动文旅融合,不遗余力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旅游三产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积极适应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经济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

多元投入建设景区景点。围绕建设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通过争取项目、财政列支、配置资源等办法,实施蔺家沟至莲花台景区连接公路、莲花台景区基础设施改造、秦史文化露天博物馆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同步配套星级厕所、垃圾收集处理、停车场等设施,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采取参股控股、租赁承包、打包开发等模式,分步建设莲花台房车露营地、汽摩赛场、关山森林养生小镇、轨道过山车、探索发现主题公园、关山民俗文化度假村等游乐设施,增强旅游的可驻足性。统筹米家沟、野狐峡、仙姑山等景区景点,打造华亭“一日游”精品线路3条。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九曲芙蓉苑、万寿菊观光基地、大南峪民俗村等乡村旅游项目15项,争创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

多方协同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景区、景前区、城区同步推进,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挂牌A级旅游厕所8座,研发旅游产品10种,积极创建星级饭店、农家乐,力争年内游客接待能力突破1万人。实施文化旅游“N个一”工程,精心组织参加西交会、文博会等文旅节会,持续开展山地自行车、摩托车邀请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系列营销活动,主动融入西兰银旅游经济圈。大力整治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家乐、出租车等行业秩序,全员培训导游、宾馆饭店服务人员,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年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和26%,推动旅游持续升温。

多管齐下发展第三产业。建成华亭家居建材广场、中药材交易市场、西华农贸市场、东华供销合作社,引进快递物流企业8家,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新改建乡村电商服务站点20个,培育发展电商龙头企业10家,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改造升级,刺激文化、体育、汽车、住房等消费,培育养生养老、家政服务、创意广告、动漫游戏、在线教育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

(五)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内涵品质,高点定位打造靓丽现代城市。抢抓撤县设市机遇,对标现代城市标准,全力推进城乡大建设、大经营、大管理,跑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度”。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按照建设“中等工业化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围绕公共交通、城市管廊、绿化亮化、商贸服务、网络通讯等核心要素,调整完善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和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山寨、河西等乡镇总规编制,确保各项规划引领未来50年城市建设不落后。按照“东优西扩南延北进”的思路,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市,实施俞河路、九龙路、龚阳路建设工程,油筑改造仪州大道、陈矿路,提升城区通行能力。推动愿景城、金润大厦、双凤广场等项目建设,盘活东城区机关单位资产资源。采取市场化融资、货币化安置方式,集中推进安居小区等3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世纪花园、翰林雅筑等商住开发项目6个。建成唐塔公园、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完善“三园一场”、南汭河风情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启动建设电气化城市,探索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推动通讯网络、强弱电等设施地上转地下。实施东西南北出入口整治工程,彻底改善城市形象。年内人均住房、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10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按照“一镇一风貌一特色”的要求,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24项,配套完善街路、集贸市场、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设施,加快安口陇窑陶瓷、西华文旅康养小镇建设步伐,推动东华、神峪建成交通节点商贸型乡镇,马峡、策底、河西、砚峡、上关形成以农业、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山寨建成民俗保护型乡镇,吸引群众在中心城镇居住生活、增收致富。

夯实城乡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服务彭大、平天、泾华、华崇灵、平华一级高等级公路,彬州至华亭三级公路建设,加快运煤专线、城区至麻池梁二级公路、关庄至陇州沟三级公路建设,加宽改造王家沟至碾子沟、车厂沟至燕麦河等旅游公路30公里,实现城乡道路外联内畅。积极实施后河水库、王峡口水库、车厂沟水厂、村社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解决乡村动力电不稳定、电压不达标问题。推动移动网络、光缆光纤改造升级、提速降费,实现村社宽带网络全覆盖,夯实城乡统筹发展基础。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实施城市夜景照明、绿化美化等工程,建成“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加强安口、西华执法中队建设,科学设置停车场、便民市场,实现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专业市场数字化、精细化、实时化管理。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实施城乡环境卫生、市容村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文明水平“五大提升工程”,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违法建筑拆除攻坚行动,采取宣传引导、联合执法、法律惩处等措施,下硬手整治城市建成区、小城镇规划区等重点区域违建问题,实现违章建筑“消存量、零增长”。

(六)聚焦绿色发展,加大环境保护治理,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政策,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华亭目标基本实现。

强力整治污染问题。积极巩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强化台账管理、销号整改,严防问题反弹回潮。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下功夫防治大气污染,持续抓好煤炭市场、烟花爆竹燃放、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废气、建筑工地扬尘等治理,改造提升银峰、庆华公司除尘脱硫设施,推动公交车、通勤车、出租车油改电、油改气,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下功夫防治水污染,严格落实“一河一策”,建成数字河长、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建山寨、上关、河西、神峪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治理策底河、南川河、羊圈河,实现出境断面水质全达标。下功夫防治土壤污染,完成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秸秆还田、粮豆轮作,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从源头保证人居环境安全。加强环保执法监管,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联合执法、严惩重罚等制度,依法从严从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还老百姓以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按照城区园林化、面山森林化、乡村林果化、道路林荫化生态布局,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防护林、公益林管护等重点林业项目,突出抓好城乡面山、村社道路、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新增造林4.2万亩,补植1.36万亩,建设绿色通道81公里。加快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治理、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恢复治理沉陷区土地500亩,整理土地1万亩,行政村适宜区各建成300平方米以上塘坝1处。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整合资源、改造提升采砂采石企业,落实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等管护措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认真贯彻全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实施意见,争取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大力发展绿色煤电、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加快“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抓好土地卫片执法。强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推动华亭发电公司、华明电厂、甲醇公司超低排放,完成企业清洁生产改造10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3.5%以内。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七)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千方百计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瞄准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点抓好十大改革:一是抓好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政府部门组建撤并、职能调整划转、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3月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安口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城市社区恢复街道办改革,稳步开展社会事业改革。二是抓好“放管服”改革。继续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群众办事堵点疏解行动,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开发建设政务服务APP、自助服务大厅,加快在线审批平台、部门专网、政务服务网整合接入,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政府办事“24小时不打烊”。三是抓好商事制度改革。着眼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开展市场准入专项治理,建立走访帮扶、政银企对接、柔性执法、信用修复、污点销号等机制,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新增市场主体1750户,非公经济增加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四是抓好财税改革。完成非税征收业务移交,稳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结余结转资金,建立审核把关、跟踪问效、绩效评价等财政资金监管模式,积极化解政府债务。五是抓好投融资改革。支持华盛、嘉禾、交旅等投融资平台承接项目、发展实业,增强融资运营能力。积极推广PPP融资模式,论证实施水利、交通、养老等领域PPP项目30个。六是抓好金融改革。争取国开行、农发行、金控集团、省股交中心融资支持,建立贷款利率谈判机制,推广“政府+保险+银行”信贷业务,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加强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投融资理财类公司等重点领域监管。推动金融综合服务室行政村全覆盖。七是抓好农村“三变”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开展土地银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完善资源评估、产权交易、权益保障、风险防控机制,年内完成剩余26个村“三变”改革任务,建成“三变”改革示范点50个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5%。八是抓好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一户多宅”、宅基地常年废弃问题,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动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多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九是抓好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加快行政执法权划转,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实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化管理,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清单管权责。十是抓好社会治理改革。规范发展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八)立足普惠共享,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尽心竭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织密“保障网”、筑牢“民生网”、守护“安全网”,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推动社会保障普惠化。落实“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双创带动”工程,创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完成劳动技能培训4000人,输转城乡劳动力3.5万人。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提标政策,推动保险法定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市。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西华中心敬老院,扩建市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社会救助管理站,保障特困供养对象、老弱病残群体生活,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孤寡老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推动社会事业均等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大力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先行先试工作,改善华亭二中办学条件,开建策底、上关中心幼儿园,破解城区“择校热”“大班额”“入园难”问题,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创建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市,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建成远程会诊、影像、心电、检验、病理五大中心,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推动市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三送五进”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建成综治“三室一中心”,完成法院审判法庭、山寨派出所、城乡治安视频监控补充建设任务,实现城乡公共安全系统联网应用。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信访案件,认真办理市长热线和网站留言,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加强法治华亭、平安华亭建设,持续开展“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创建市级法治、平安单位50个。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加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物价管理,让群众吃得更加放心、消费更加安全。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是政之所向,民生工程就是暖心工程。2019年,市政府将从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入手,继续措办10件为民实事:一是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淘汰更换新能源出租车、公交车60辆,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推动农村公交全覆盖,确保群众出行范文。二是全面解决群众饮水不稳定问题。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处,配套16处集中供水工程水处理及消毒设施,彻底解决3万人供水不正常问题,让所有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三是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完成棚户区改造1018户,搬迁地质灾害群众300户,全面消除农村土坯房,让所有群众实现安居宜居。四是加快推进全域光纤网络覆盖。实现光纤入户5000户,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0%,让城乡群众加快步入数字时代。五是推动教育医疗文化普惠共享。新建幼儿园2所,为2.97万在校学生落实资助金3100万元;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门诊慢性病适宜人群费用报销全覆盖;建成农村文化广场5个,让所有群众享受更有质量的公共服务。六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治理河堤20公里,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配建乡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完成“两改一补”300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600盏,让所有群众在良好的环境里生活。七是全面配套完善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公厕11座,新增停车位2000个、城市绿地6万平方米,油筑改造街路3条2公里,天然气入户2000户,让市民生活更加舒心。八是集中推进供热保质扩面。完成供热分户改造1500户,敷设供热管网1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推动集中供热向城郊村和重点乡镇延伸。九是强化特殊人群兜底保障。建成社会救助管理站1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100台,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养老标准。十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60个,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让就业创业更加公平、更加充分。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倍加珍惜时代给予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赋予的信任和厚望,倍加珍惜全市人民的期盼和重托,主动加压,提升标杆,自觉扛起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的历史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强的定力科学谋事创业。严守政治纪律规矩,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强化政策研究运用,深入开展政策大学习、发展大研讨活动,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行业法规政策、产业政策的学习研究运用,积极破解资金、项目、土地、人才、环境等方面的瓶颈,有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推动发展提速增效,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市”的定位、格局、理念谋划华亭发展,找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非公经济发展等政策的对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开拓新思路,增添新举措,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奋力担当作为,以更优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大力弘扬“躬身实践、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花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一线查实情、接地气,下更大的力气出实招、解民忧,多方疏解群众住房取暖、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增收就业等堵点难点,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化调度管理、台账式督查反馈、常态化跟踪问效,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高效落实。大力弘扬“靠前指挥、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各级干部置身深化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的最前沿和第一线,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奋勇争先的干劲。

厉行法定职责,以更严的要求规范施政行为。严格执行法律顾问、政府常务会前学法制度,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市政府议事规则,不断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科学民主、结果经得起检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依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做到有权不任性、执法受监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更新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实施、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公开,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恪守廉洁底线,以更高的标准强化廉政建设。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委相关规定,大力整治“四风”新表现新动向,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坚持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控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会议活动,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用行政成本的“减法”换取民生投入的“加法”。持续加强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管,强化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让广大干部始终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以清正廉洁的施政环境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履职尽责的最大动力。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重托,团结拼搏创新,聚力实干攻坚,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