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什么]《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阅读答案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阅读答案

张岱年

古人尝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的思想基础。

近三百年来,中国落后了,这也不是偶然的,必有其一定的原因。正确认识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基础,正确了解民族发展迟缓落后的基本原因,是今天的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0世纪20年代,很多人研讨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意在考察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无疑是必要的。于是揭出了国民的一些劣根性,如愚昧、散漫、奴性、盲从之类。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专制政治的压迫之下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性。习性不是遗传性,而是世代养成的习惯。

民族的习性是否就是这些呢?

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这些不能说是奴性盲从的表现,而是反对压迫、反对奴役的英勇斗争。应该承认,中国人民有一个争取自由、争取人格尊严的传统。如果认为中国人民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有根据的。

谈论国民性,不能不涉及古代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植根于民族习性的土壤中,又能起一定的陶铸民族习性的作用。在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从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儒学占有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也流传不绝;南北朝隋唐时代,专制主义的加强,强调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斫丧了人民活动的生机。儒家宣扬的三纲之说,确实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但是,历史究竟前进了,辛亥革命打破了君为臣纲,五四运动批判了父权和夫权,但是旧思想仍有一定影响。个人崇拜实际上是变相的君为臣纲。家长制作风、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尚待消除。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伦呢?那又不然。孔子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以为国君如果要求“言莫予违”,就会有亡国的危险;更反对暴政,宣称“苛政猛于虎”。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断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更提出“天爵”“良贵”之说,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价值即在于道德自觉性。孟子宣扬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树立了激励人心的榜样。不可否认,儒家这一方面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讲,儒家学说中,除三纲五伦之外,也还有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1.下列有关民族习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性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专治政治压迫下养成的。

B.哲学思想来自于民族习性,同时也能起到陶铸民族习性的作用。

C.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和对暴政的斗争,表现出了对压迫、奴役的反抗精神。

D.不能因国民性中的劣根性否认中国人争取自由和人格尊严的传统。

选A。原文中说“国民的劣根性……都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专制政治的压迫之下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性”,民族习性并不仅仅是劣根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汉代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的哲学思想领域中总共出现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三家哲学思想,其中儒家始终起主导作用。

B.三纲之说虽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受到毁灭性打击,但如今仍以个人崇拜、家长制作风、重男轻女等形式影响着我们。

C.三纲五伦是儒家学说的总纲领,但它并不是绝对化的规定,孔子在维护君权的同时又反对个人独裁与暴政即是鲜明证据。

D.儒家学说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孔子断言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就是其中之一。

选D。A项,总共出现了三家哲学思想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原文说“辛亥革命打破了君为臣纲,五四运动批判了父权和夫权”,并不是说三纲之说受到毁灭性打击。C项,孔子是“不赞同个人独裁”,原文并未说孔子反对个人独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思想基础,国家必然不会存在;正确认识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了解民族发展迟缓落后的基本原因,都必须从思想基础入手。

B.封建时代的三纲五伦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是封建专制主义产生的根源,这种扼杀人民活动生机的思想至今仍然变相存在。

C.孟子认为道德自觉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内在价值,他的“大丈夫”标准对广大人民起到了激励作用,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D.民族精神就是人们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它影响广泛,为多数人民所信奉,激励人们前进,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选B。“是封建专制主义产生的根源”于文无据,另外,文中只说“三纲之说”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