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三问是什么|党员“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报告

党员“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近期,我局党组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研读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市委曹新平书记的讲话精神;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四风之害》、专题片《焦裕禄》;组织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座谈会”、“ 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座谈会”及“各县(市)区规划部门和办事处征求意见座谈会”;组织淮塔祭扫,参观学习 “人民支前”和“一切为了人民”廉政教育展,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巩固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胸怀“五心”争做焦裕禄式好干部。“三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不断强化“五心” 就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以在感情上亲近人民、在工作上服务人民、在思想上感恩人民、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敬畏人民,祛除“四风”之害,在城乡规划管理服务工作中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

“为了谁”,就是在思想上坚持人民至上,在工作上抢抓第一要务,在实践中切实改进作风;“依靠谁”,就是在思想上相信群众,在工作中发动群众,在组织上带领群众;“我是谁”,就是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干部形象,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真正把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认识时刻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牢记“为了谁”,要时刻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 “规划为民、服务发展”的规划宗旨。规划工作必须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担负起引领未来、引领发展,维护公平、保障民生的使命和职责。坚持“依靠谁”,要充分相信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诚恳接受群众监督。规划工作必须是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创新服务、高效服务、换位服务,以人为本的观点指导规划,用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胸怀、多维的视角、务实的理念指导规划。认清“我是谁”,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城市的规划师,勤政敬业,清正廉洁,突出抓好规划编制、规划服务、标准化建设、规划宣传等工作,努力实现规划队伍一流、规划成果一流、规划服务一流、规划管理一流的奋斗目标。

解决好“三个谁”问题,引领增强“五心”,做到始终怀揣“五心”:一是对党的事业的的忠诚之心。忠诚是官德之灵魂,也是为官之首要,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对党忠诚,才能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才能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工作,才能自觉站在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用权处事。在工作中,要突出做到以“法”的理念、“高效”的节奏、“严谨”的程序、“廉洁”的作为执行规划,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守做人律己红线。二是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敬畏之心乃人性本有,敬畏人民,就是要弄清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是为民用权,而不是高高在上、麻木不仁;是为民谋利,而不是营私舞弊、贪污腐化;是情系于民,而不是视人民为“刁民”。要找准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必须克服拖拖拉拉、慢条斯理,做到雷厉风行;必须克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做到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勇于担当;必须克服坐以待办、被动作为,做到沉下去、走出去,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必须克服推三堵四、不讲协作,树立 “一盘棋”,牢牢把握社会各界群众对城乡规划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使规划必须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对组织的感恩之心。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组织之于干部,犹如阳光、雨露、沃土之于草木,一个人的成长,固然离不开个人勤奋和努力,但同样要靠组织培养和同事支持。感恩组织,就要全力以赴干好规划事业,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要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发展部署,牢牢把握规划工作自身特点,重点再突出、措施再深化、水平再提升,脚踏实地抓过程、抓节点、抓细节,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对自己的平民之心。长怀“平民”之心,才能乐于“沉下去”,融入群众中,与民共忧乐,使规划服务更贴近群众;长怀“平民”之心,才能真正“跳出来”,高屋建瓴,把握全局,使规划成果更具针对性、指导性;长怀“平民”之心,才能守住责任心与使命感,守住“科学规划、法治规划、阳光规划、服务规划”的执著。五是对同志要的宽厚之心。对日常工作中的不同看法和分歧,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要慎微、慎独、慎初,相互尊重,做到分工协作、团结共事,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来,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来,营造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

党员“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我们处理好现实问题的必修课;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我们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的力量源泉。

“为了谁”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这里的前提是“一切”,那就有一个如何“为”的问题。是蜻蜓点水地“为”,三心二意地“为”,还是全心全意地“为”?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地“为”、三心二意地“为”,光把群众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群众,而对群众疾苦和困难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是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只有把群众装在心里,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更为牢固。

“依靠谁”就是要铭记我们所要依靠的力量,就是要从群众这个群体中去汲取智慧,就是要在群众这个群体中推动社会的进步。离开了这个“依靠”,党和国家的发展就成为无水之鱼、无本之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搞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会愿意让我们去依靠;也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明白“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由谁赋予的,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是由什么决定的,自己的根基和归宿又是向着什么对象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明白了“我是谁”, 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才能牢固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摆正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才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了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丧失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把感恩群众作为政治要求、基本修养,常怀感恩之心,无论生活在何地、工作在什么岗位,为群众服务永远是我们的分内职责。要自觉照一照“党章之镜”,看看自己有没有离党员标准越来越远;自觉照一照“民意之镜”,看看自己有没有离群众期盼越来越远;自觉照一照“良知之镜”,看看自己有没有离灵魂安宁的方向越来越远。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平民之心、对同志的宽厚之心。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群众为亲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宣传”、 “宣传什么”、 “怎么宣传”的问题,在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在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上下功夫,在了解基本国情上下功夫,在务实干事上下功夫,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厚望。

党员“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今年我市深入开展“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通过近一段时间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平民之心、对同志的宽厚之心”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答三问、强五心”主要是解决党员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大讨论,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把“三问、五心”落实到工作中。我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对“三问、五心”的理解和认识。

回答“为了谁”,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世界观的问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会有正确的方法论。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意识上的微小偏差,必将导致行为的方向性错误。我们党从立党之初到现在拥有8500多万党员,从一大到十八大历经90多年的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为人民谋福利为第一要务,围绕这个根本目标,把新城区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适宜居住的新市区。

回答“依靠谁”,是要解决领导干部方法论的问题。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在工作中一定要深入群众,问计于民,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忽视群众的智慧。众人拾材火焰高,只有广泛的发动群众,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把工作做好做实。

回答“我是谁”,是要解决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有些领导干部过高估计了自身能力,脱离群众,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在这些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直至触犯法律、踉铛入狱才幡然醒悟。我在工作中、生活上时刻要牢记“我是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才能正确的运用权力,才能融入群众。

“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自始至终都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入党誓言,献身于党的事业。

“对群众的敬畏之心”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不忘“百姓是衣食父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时刻保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不会成为孤家寡人。

“对组织的感恩之心”要求领导干部铭记组织的信任与培养。 2008年底,经组织选拔,我调到新城区国资公司任总会计师,分管财务会计工作。上任以来,我时刻提醒自己,只有竭尽全力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组织期望。

“对自己的平民之心”要求领导干部时刻谨记无论自己的职位有多高,都不能脱离群众。权利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工作中要公私分明,不能假公济私。要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不能以权谋私。面对艰难要勇于奉献、勇于担当、无怨无悔。

“对同志的宽厚之心”要求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面对成绩擅于谦让,面对过失勇于承担。遇到矛盾先从自身找原因,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关心,不能隔岸观火、冷嘲热讽。

新城区的建设现在已初具规模,我作为一名新城区的干部,我只有牢记“两个务必”,在工作中实践“三问、五心”,在新城区建设中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才不负党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