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学习十八大精神 助推实现“中国梦宣讲稿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报告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助推实现“中国梦宣讲稿

人类历史上,总有一段历程会因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而光芒四射,总有一些时刻会因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而永载史册。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走过91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时刻,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十八大前,百姓对党代会充满期待。十八大结束后,期待有了答案。旗帜、道路、目标清晰明确。更多的人寻找十八大能帮自己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房价降一点,工资高一点,道路少堵些,工作好找些,“三公”消费少一些……十八大报告已包含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原则和政策。

    韩国前驻华大使黄秉泰对韩国《中央日报》说:贫富差距和政治稳定是中国要解决的两大课题。中国的成败将在未来十年见分晓。

    今天,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和看法,很肤浅,理解得不一定准确,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清正、清廉、清明,让人耳目一新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腐败会导致亡党亡国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治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导致亡党亡国!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法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①.历史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深刻的教训告诫我们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②.肌体有霉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然而,“糖弹”在一些人身上中枪,甚至倒下。高官成克杰、李军、陈良宇、赖昌星是人们熟悉的贪腐典型,他们人前清正廉洁,人后腐化堕落,为人不齿;还有“表”哥,“房”叔,“裸”官,拼“爹”的后代,拿人民的血汗钱中饱私囊,挥霍奢糜,百姓痛恨至极。

    党的干部,经不起诱惑,挡不住“糖弹”,先自腐,后生虫,变成腐蚀党的肌体的蛀虫,已到了必须警觉的程度。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2.反腐成开局“突破口”

    十八大闭幕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反腐的一系列言行被看作是一场反腐风正在掀起的标志。

    ①.反腐决心:11月15日,习近平在当选后的首次亮相中,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反腐的决心。而在两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政治局学习时,习近平又以“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来警示大家。

    11月19日,新任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②.中央高层做表率:

    胡锦涛在开幕式报告之前,开明宗义地表示,不念全文,只集中讲要点。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后的脱稿讲话,都体现了我党作风和传统,为全党转变会风、文风、作风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11月21日,新任常委张高丽在卸任天津市委书记时表示:“如果有人打着其亲友旗号办事、不要接待、不要给面子、决不允许给办事。”

    11月30日,中纪委邀请专家提反腐意见、建议。王岐山没打领带,提前10分钟到场。打断了第一位专家“尊敬的王书记”的开场白,请专家少说客套话,言简意赅,尽量少用讲话稿、多提观点、只说重点。王岐山说:“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在当今擅长于“八股”、“空话”、“套话”的官场,王书记显得比较“另类”。正是这样的“另类”带头,才可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市场,把浪费时间的“正确废话”换成鲜活的、生动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社会才可能务实,人民群众对干部、党员的评价才可能晴多雾少。

    会风连着文风,体现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在上任之初掀起的“反腐风”,有利于上行下效、树立执政威信、赢得民意认同,是一个很好的开局“突破口”。

    3.期待反腐新成效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纪委几乎每年都请专家座谈,这些刑诉专家、党建专家、经济学家、政治专家、政府管理专家,对行政权力运行中的监督、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干部任前财产公示、公开制度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健全、完善。

    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

    反腐靠人治,更要靠法治。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管理官员的法律就好比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将党的干部置于人民监督之下,法律制约之中。对保护党的肌体少被侵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的党才会始终得到亿万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②.反腐成果有目共睹

    高官落马:据搜集在案的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的25个省市自治区中,最贫困地区为数不少,更引起民愤。大到省部级,小到村(社区)工作人员,贪腐数额令人瞠目。揪出并严厉处理,令百姓大快人心。

    网络、微博威力:进入新时代,不少贪腐者被捉是网络、微博的功劳,一经“人肉搜索”,贪官无处藏身,所有秘密,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下。

    国际合作,追逃跨国腐败者:“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5年12月14日生效后,中国首批加入,并正式成为缔约国。有助于我国逐步解决查办涉外腐败犯罪案件中的“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的问题。赖昌星的潜返就是一例。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当政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党中央决心整治腐败,是治党治国的良策。

    二、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1.两个“期盼”,十个“更”,带给百姓信心和力量

    习近平在十八大结束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引起全国人民讨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认同。这表明我国将从追求“国富”转向“民富”。

    2.怎么看人均收入和公平

    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提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七部分说:“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两部分均提到人均收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的理解是:

    ①.人均收入≠每个人的收入

    收入和改革不要单纯地理解加工资,这还排不到第一位。

    首先,要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其次,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两个“同步”。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次,税收调节。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调控原则是:提低、扩中、限高。

    ②.尽可能地缩小地区差异。

    中国地区差异大,发展十分不平衡。按2011年数据:东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2.71:1

    表一: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备  注

全国 21810元 6977元

浙江 30000元 13000元 全国各省区之最

    浙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已连续11年和27年居全国省区之最。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那里还有很多孩子尚未达到温饱,有的孩子无钱读书,有书读的学校没有应有的教育资源。

    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已进入小康社会。以浙江为例:

    表二:全面小康评价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

实现程度

2009年 90.1%

2010年 91.0%

2011年 92.0%

    已连续三年达90.0%以上实现度目标。

    我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由2006年的68.1%提高到2011年的90.0%左右,平均每年推进4.8个百分点,实现度连续8年居全国省区首位。

    表三:全面小康评价指数(根据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实现程度

2007年 89.6%

2008年 91.7%

2009年 93.5%

2010年 95.2%

2011年 96.9%

    连续4年达90%以上目标。

    差异之大,显而易见。代表东部较为发达的浙江省2010年已有近95%以上达到小康社会指标,而最贫困地区仍有人需解决温饱的活生。

    ③.公平是相对的

    社会上有很多争论问题,觉得社会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平,特别是对自己不公平。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收入公平≠收入平等,公平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公平。如果简单地拉平它,社会就无法向前发展。任何社会都必须有一定的差距,各人的劳动不一样,所付出的不一样,得到的报酬也不一样,这才有积极性。反过来,如果一个社会的差别太大,分配得很不平衡,还没有发展就产生一大堆矛盾,出现很多不满的声音,那也没办法顺利工作和发展。即使总体上看是合理的调整,也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政策调整总要切一刀,必然出现刀边上两类人群心理失衡。

    3.创造“中国时代”,实现“中国梦”,靠人民与党同心。

    发展不是单纯的为发展而发展,其目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得到提升。老百姓收入多、荷包鼓了,社会购买力就增大,消费指数就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只有良性循环,才有利于推动发展。

    一网民说:聆听总书记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报告,心中油然升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中国地大物寡,发展又十分不平衡。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贫富不均,生态环境恶劣,资源匮乏,GDP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但人均排在第89位等),要用8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1000美元),面临的问题多,困难大,考验重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党同心同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中国时代”的“中国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