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后勤工作总结]优秀食堂后勤人员事迹材料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杨明旭同志,男,四川省遂宁市三家镇大坡乡月池村八社人,1962年出生,初中学历,2000年被聘为重庆交通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员工,现任重庆交通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学生食堂白案班长。爱思范文23http://fanwen.is97.com作为一名高校食堂工作人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弘扬“敬业报校、诚信服务、保障有力、追求卓越”的交大后勤企业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成绩。在2006年全国高校首届烹饪技术大赛中荣获银奖;2008年11月被重庆市工会推选为第三届重庆十佳农民工,并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政府奖励一万元;先后四年荣获“后勤标兵”称号,是重庆交通大学后勤第一批列入人才库的农民工;2009年4月29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重庆争得了荣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师生的信赖与尊重,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杨明旭同志虽然在学生食堂一线工作,但从未放松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思想文化素质,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理论学习中,他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讨论中敢于大胆陈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谈感受,谈心得,目的是想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帮助自己进步,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能跟上时代步伐、符合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新型服务型人才。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拓展自身工作能力

牢固树立起 “以学习提高水平,以水平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质量”的工作理念。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学生食堂面点、馒头品种与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员工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刻苦学习,钻研面点、馒头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食品的品质,才能更好的为师生提供高品质的食品。近年来,他针对高校伙食工作的特点与实际,通过自己订阅、书店购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馒头、包子、中西糕点的制做、改良和新甜品创新的书籍,吃住在食堂潜心钻研,反复试制。最后,终于开发出一批深受学校师生欢迎的馒头、包子、老婆饼、鲜花饼等近40个品种,享誉校内外的“交大馒头”就是他在不断的研制、创新中开发出来的。

三、牢记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作为食堂一线的班组长,杨明旭同志每天接触大量的就餐师生。如何为他们服好务?如何不断提高伙食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这是杨明旭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常说“我们一定创新食品,把最好的东西提供给师生员工”话很朴实,但道出了一个高校后勤学生食堂农民工的心声。工作中,杨明旭同志总是身先士卒,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积蛙步以至千里,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自工作以来,每天早晨4点起床,4:30准时到学生食堂,揉面、蒸馒头、煮稀饭,枯燥而单调的工作他却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学生食堂推出“温暖工程套餐”(两元一份:两荤、一素、一汤、饭不限量)的那段时间,他更是忙上忙下与其他员工准备饭菜。他说:“交大后勤真有爱心、良心、责任心,农村贫困学生花2元钱就能吃饱、吃好,太好了,我这个农村的孩子与他们一样高兴”。还是一句朴实话,道出了一个农民工的情怀。工作中,他把“让师生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写在笔记本上,提醒自己要长期坚持不懈地为师生服务。

四、甘于奉献,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杨明旭同志在学校更大、申博、55周年校庆期间,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放弃了轮休的机会,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一线工作的炊事员,克服种种困难,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每天保障3000多人就餐,经常是早晨4:30分开始工作,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遇有临时任务经常持续工作15小时,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又一次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合格的答卷,赢得了校友和领导的普遍称赞。爱思范文http://fanwen.is9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