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春媚生颦笑]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丘逢甲|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总结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春愁难遣强看山”一句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5分)

[答案]

(1)诗眼是“强”,这里的“强”是指作者勉强打起精神,这句话是说虽然时值春天,但国恨家仇难以消除,勉强地借观看山景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2)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在割台一周年之日,作者难以平息胸中的狂潮。所谓春愁,即因此而生,而勉强出户游山的举动并未消除心中郁闷。个人的悲痛于广大台湾同胞的血泪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爱国悲歌。

赏析

《春愁》写于《马关条约》签定、割让台湾一周年之际。诗仅四句,却将忧国怀乡之情表现得无比深沉强烈、动人心魄,是传诵一时的名篇。

首句“春愁难遣强看山”。春天本来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美好季节,可此时的诗人却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为国事担忧愁闷。但“看山”也并没有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登高眺远,那让他心惊的挥之不去的往事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诗人禁不住涕泪交流了。次句“往事惊心泪欲潸”,一方面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面又暗中悬疑,为后两句蓄势--到底什么样的往事让诗人如此黯然神伤?诗的前两句欲露又止,将吐还吞,极力蓄势。

后两句使足千钧笔力,道出底蕴:“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原来到今天台湾被割已经整整一周年了,世代生息的故园就这样被割让给了异族,这怎能不让四百万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同胞放声痛哭。作者格外地标明时间--“去年今日”,就是由于这个日子对于他以及四百万台湾民众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同一哭”道出了全体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这是他们心底里发出的血泪呼喊,也是他们满腔爱国激情的强烈迸发!由于前两句的蓄势,后两句才一纵到底,略无滞碍,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首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道出了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包含着诗人爱国爱乡,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感人至深,因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篇。一百多年过去了,丘逢甲的“台湾回归,山河重完”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有丘逢甲所倡导的“生作愚公死精卫”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台湾一定能回归祖国,一个统一和富强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补充资料

丘逢甲是台湾义军总首领,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位台湾籍参议员。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迫割让日本,东宁才子丘逢甲三次剌血上书,表示“台湾士民,义不服倭”,在台湾割让的苦难关头,一介文弱书生丘逢甲挺身而出,成为台湾抗日义军总头领。失败后,丘逢甲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篇《春愁》。事隔100多年,温总理让我们重温了这首思念台湾的爱国绝唱,掷地有声地表达了13亿炎黄子孙的心声。他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胞血脉相连,一条海峡不能把我们的骨肉隔断……”

值得注意的是,与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几乎同时,“戊戌变法”的志士谭嗣同,在1895年台湾割让时,也曾在隔海相望的大陆,写下了一首极其相似的诗篇——《有感一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暝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谭嗣同和丘逢甲的这两首诗,就会发现,它们几乎是诗歌中的孪生兄弟,是海峡两岸同声相应、痛哭台湾的千古绝唱。台湾同胞是“春愁难遣强看山”,大陆民众则是“世间无物抵春愁”,台湾同胞是“四百万人同一哭”,大陆民众则是“四万万人齐下泪”,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骨肉亲情!

1895年,谭嗣同闻听台湾割让给日本,面向苍茫大地,痛哭失声,哭得悲天怆地,哭得天地变色。他在给老师欧阳中鹄的一封信中说:“经此(割台)创巨痛深,乃摒弃一切,专精致思。……不恤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