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_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八)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八)

林则徐作品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是林则徐因在虎门销毁鸦片而遭朝廷贬谪途中写下的,全诗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中国由此踏上了艰难而伟大的强国复兴之路,中国人开始了追寻“中国梦”的旅程。
  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1]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题双松山馆二律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
  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柬全小汀
  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辔行。
  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
  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林则徐故事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二)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有一年境内发生大旱灾,米价大涨,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很多人都流离失所,四处讨饭,甚至被饿死。为救济灾民,林则徐捐献出自己的"养廉银"(俸禄以外的一种津贴),并倡议属下各官员也捐出一部分,好用来购买粮食,开粥厂放赈。可这帮贪占惯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钱周济这些"贱民"呢?所以根本无人响应。林则徐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主意。于是,他贴出告示,说决定于某日至郊外"求雨",为表示虔诚,全城百姓、官员一律先期斋戒十天。
  到了"求雨"这天,他命手下官员列坐于坛前烈日下,不准撑伞。过了一上午才命人抬来茶缸,让大家喝茶。官员们早已经晒得口干舌燥,纷纷取来茶水解渴。可不多一会,林则徐与众官员大吐,原来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药物所致。
  他下令谁都不准掩盖,亲自一一验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饭和蔬菜外,其余皆为鸡鸭鱼肉等荤腥厚味。此时的林则徐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求雨本是为民请命,想不到你们竟视同儿戏,不肯认真斋戒,惹怒上天,难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们荼毒百姓的罪!"至此,众官员才知他"求雨"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纷纷认错,并且都表示愿捐"养廉银"出来,解救百姓,将功补过。(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三)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四)林则徐题匾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五)林则徐:由对联见一生
  被史学界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四岁开始读书,7岁开始练习写文章,13岁获得乡试第一,十四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嘉庆十六年为进士,可谓是一路青云直上。嘉庆二十五年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广总督等职。"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这一联是林则徐之父林宾日为林家故居厅堂所题的。林则徐正是在家境贫寒但国学修养深厚、为人刚正不阿、处事清高耿介的父亲的影响下,在这样的生活与抱负的激励下,走过了他伟岸的一生。
  林则徐自己也写就很多经典的对联,通过这些充满文采的对联,不难看到他一生的经历、抱负与坎坷。
  林则徐从小聪颖。有一次父亲送他上私塾,他顽皮地骑在父亲肩上,被老师看到,随口说道:"以父作马。"谁知林竟出口成对:"望子成龙!"一次在与同学玩捉迷藏时,被私塾先生见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们,吟出一联:"藏形若影著申时行元同事的同事僚历""显姓扬名。"林则徐脱口而出。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对,7岁的林则徐已经是名满乡里。有一天他正在池边嬉戏,邻村的一个举人想当面试试他的才智,便指着池中游泳的鸭子,拟出上联道:"鸭母无鞋空洗脚。"随后便叫林则徐对出下联。林微微一笑,回头望着岸边的鸡,应声对道:"鸡公有髻不梳头。"举人一听,连连夸道:"对得妙,对得妙!"接着一指天空吟到:"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林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举人折服。
  有一年的大年除夕,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想写副春联庆贺节日。他拟出上联云:"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当他再续下联时,久久难想出恰当的对句。他正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时,年幼的林则徐见后直奔向上堂,举起一根豉棰,在鼓面上重重地擂了三下。林父不解其意。林则徐则笑曰:"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其父听后,大为震惊。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已经是江苏廉访使的林则徐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他把这两句心声题在大厅中堂上,鼓励人们向他提意见,大胆揭发贪官污吏。同时,他还撰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可说是字字刚正,句句通达。
  1849年,林则徐因病返福建,途经长沙,听说左宗棠颇有才,就专门派人请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宴谈,并以强国重担相托付。分手之际,林则徐以题于自家堂室的"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一联相赠,与左宗棠互勉。他果然目光如炬,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左宗棠东挡西杀建功立业,为大清争回了近六分之一的国土。
  再伟岸刚强的人也有怅惘抑郁的时候。1840年10月,林则徐以莫须有之罪被撤两广总督,无奈之下他不由萌生去意,返籍归田。于是他撰下一联:"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惑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寄给好友梁章钜,嘱咐他用隶字书写,以备后用。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借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一副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把个人祸福,轻描谈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足可见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
  1847年,林妻郑淑卿病卒,漫长的四十五年的共同生活、深厚的情谊无不让林则徐悲痛怀念,他提笔写道:"相夫垂四十载辛勤,出处同心,昼锦归来犹并辔;济世具万千缗功德,炽昌启后,夜台化去合升天。"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病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闻讯挽联,对其一生人品和功绩作了全面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胡林翼则说:"报先帝而忠陛下,两朝开济属宗臣,表续出师,千古英雄同下泪;佐天子以活百姓,万口欢呼起司马,家传画像,四方妇孺亦知名。"左宗棠也来了,这个目空一切的人竟是如此谦逊:"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或许,现代大家的评述更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就如胡乔木和郭沫若所说的:"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六)林则徐的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被称为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官40载,任封疆大吏十余省,扬名中外,而他的清廉自守也是清廷中为数不多的一人。据说他晚年任山西巡抚,自己订立分析家产的字据,他自己的全部的家产却只有三万两左右。作为如此的高官,财产竟然还比不上“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小小的知县。他爱好诗词、书法,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法、日记、公牍以及札记等。还留下许多至理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作七律一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其中的两句。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会受到祸害而躲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书写此联: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身为高官,却要求家人勤俭持家,家中的开支,能省则省。他家教甚严,经常告诫子女不能倚仗父亲的权势,和官府妄相往来,更不能干预地方的事务。
  怎样对待财产,怎样对待子女,林则徐还有一段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段名言应当成为天下为父母者之座右铭。当今社会上有些老年人白发苍苍了还在为儿女攒钱买房,退休了还要为儿女的工作四处寻找门路。还有的子女为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往往是害了他们,毁了他们的人生。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说明,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因此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