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流浪地球》有感_《流浪地球》影评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流浪地球》影评1

前几天笔者看了最近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为主人公的牺牲精神感动之余,也为其中蕴含的中国式家国情怀而震惊。与国外常见的科幻电影不同,《流浪地球》中所体现的,在面对太阳毁灭的灾难之时,不是另外寻找生存星球,而是带着地球逃离太阳寻找新的星系充分突出了中国人对土地家园深沉的爱。

千百年来,可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根深蒂固,在面对困境之时,再难也要守住自己的家园。女娲补天,天破了补天;愚公移山,山挡路了移山;精卫填海,海成灾了填海;无不体现着中国人血脉中与天地抗争的万丈豪情。而这种精神在灾难科幻片《流浪地球》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是最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并且集合儒家文化,集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内容。聚族而居,精耕细作,也让中华文明在各种灾难战争的夹击中延绵不断,长盛不衰。这种对土地的依恋,让中国人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选择守卫家园,而不是如西方电影中所表述的“星际穿越”。从古至今,中国人面对灾难,除非家园不在,很少会有人选择成为难民,哪怕遇到天灾去逃难也是就近选择,权宜之计。2008年汶川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有人所思所想都是如何重建家园,而不是逃避灾难,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灾区已经重获新生。

电影中另一处最具中国电影特色的精神在于电影中体现的集体主义思想。西方电影中大行其道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如《复仇者联盟》1最后结局钢铁侠只身一人飞入虫洞,拯救地球这类的情节比比皆是,屡见不鲜。而在《流浪地球》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英雄情结体现在方方面面,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都是主角,尤其是最后拯救地球的也不是一国一人,而是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尝试每一种哪怕一丝希望的办法去拯救我们的家园,电影中他们尝试了,失败了也成功了。失去了空间站,但却拯救了地球。带着家去寻找新的太阳。

《流浪地球》影评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一个论断,科技的重要性今天在这里便不再赘述,我想谈的是最近一部刷爆朋友圈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在《思想录》中如是说,我对此深以为然,正是因为拥有想象力才让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也正是想象力的存在方能推动科技进步。1869年的儒勒·凡尔纳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连载,他不会想到150年后的今天,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创造出了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903年的莱特兄弟也不会想到,当初只能飞行几十秒的飞机如今早已可以跨越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说一方面想象力推动科技发展,而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又释放人们的想象力,使其变得更加开放。

长久以来,一谈到科幻电影,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都是美国大片,自从1980年我国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时所造成的科幻小说爆发式发展,我国在科幻创作上已经沉寂太久了。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现,中国人第一次成为了科幻电影的主角,也是第一次在荧幕上“拯救了地球”。这一次《流浪地球》的成功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40亿票房及其造成的经济效益。正如前文所说,科技与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预见《流浪地球》在未来对中国的科幻创作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进而则必定会反哺我国科技发展。

“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我国的科幻电影创作来说《流浪地球》开了一个好头,也算是为中国科幻创作趟出了一条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在就让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科幻创作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力。

《流浪地球》影评3

新年电影院最火的无疑是中国首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将述的是未来的某一天,在太阳急速老化的情况下,可能吞没地球,人类被迫选择逃离太阳系,而开启的地球流浪之旅。

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几乎很难想象中国科幻题材是怎么样的情况,可以说这类素材往往都是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之中的。中国电影在这个区域之前都是空白的,《流浪地球》的出现不仅弥补了这个空白,在电影中展现了中国科幻制作之力还展示了“中国心”,其中有一幕特别值得期待的就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而电影也不是刻意凸显中国的地位,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命运共同体,这就是是中国一直所强调的“世界共融”。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英雄主义,《流浪地球》内所展现的中国英雄正式体现了我们这片国土中优秀的文化,故事主人公为了让“地球”有继续存活的希望,舍弃了可以生存在太空内的机会,可以说是让观影的中国人都产生了共鸣。电影看到不仅仅是情节,更是中国技术、中国情怀和中国精神。

《流浪地球》影评4

好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关照到人的内心需求,从而赢得口碑。近两年无论是《我不是药神》,还是《战狼2》《红海行动》都是如此。可以看到,票房、口碑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民心。民心在哪里,党员干部的关注点就应该在哪里。新的春天已然开启,党员干部不妨在心里装一部《流浪地球》,学习里面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奋力奔跑,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修得天下大同的博大胸襟。不少网友认为,《流浪地球》与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没有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不是个别英雄拯救人类,而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战胜困难。马克思唯物史观鲜明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命运不是个别英雄和个别国家能够决定,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需要全体人民共同的努力和协作。电影通过这样的表述,这让我们更好理解为什么谋划工作要从人民群众出发,推进工作要依靠人民人群的力量,不逞个人英雄主义,不把个人凌驾在群体之上,而是主动深入群众,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一份子。推进新时代各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站到群众中去,团结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赢得群众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把群众当主人来看待,把他们当兄弟、当手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共同创造更好的生活。

锻炼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把地球搬运到半人马座,目标虽然十分美好,但过程充满艰辛,还要直面死亡。北半球大部分城市被淹没、流星雨不断轰炸地面、地热岩浆溢出,人类文明几遭灭顶之灾,而用木星引力弹弓时,地球更是差点直接毁掉……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迎着问题总能找到对策,最后化险为夷,走向成功。回到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需要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一项一项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克服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姿态,努力在伟大时代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强化不怕牺牲的奉献情怀。有斗争就有牺牲,电影中每个人都在付出和牺牲,但正是这些人不避生死冲在前面,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地球才最终免于毁灭,走向新生。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无论是经济体制转型也好,机构改革也好,处处都面临着大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暂时和长远之间的矛盾,都需要我们在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上做出让步。如果过多在意一时经济增长速度、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一个人的权力大小,就会迷失自我,成为整个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领导干部多些主动奉献牺牲的情怀,何尝不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好交待。

《流浪地球》影评5

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

2月20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主创人员潜心创作、追求卓越的硕果,它不仅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电影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充分体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的高度和立场系统展开对“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深刻彰显“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本质属性,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而《流浪地球》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好体现。中国的大电影走上世界舞台,也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以此为里程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流浪地球》影评6

《流浪地球》成为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一部电影浓缩的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创新实力,打破了白种人垄断科幻巨著的长期局面,虽然部分特效还无法和好莱坞抗衡,虽然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论是在科幻制作、故事逻辑、科学理论基础等等方面都还有巨大的进步提升空间。但我们仍然为之欢欣,为之鼓舞,因为我们不但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综合国力、科技发展的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所散发出来的那浓重的家国情怀,有爱、有家、有国,东方式亲情元素诠释了繁荣璀璨的中华文化与科幻冒险完美融合。

古人云“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家国本是一体,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故土、对于家园、对于亲情就有着难以言述的眷恋。渺小的人类在不能抗拒的灾难面前,仍要带着家园去流浪,中国式的家国理念与科幻元素的结合,扎扎实实的迈出中国科幻的深沉一步。有人说,这是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准确与否不予置评,但说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毋庸置疑。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在这不断努力的征程上,中国科幻电影已经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踏实追梦。

《流浪地球》影评7

春节期间上影的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口碑炸裂,朋友极力推荐我看一看,今天下午看完片子后,深为震撼!我们都知道科幻大片一直以来都是被欧美垄断,而这部《流浪地球》的场面和特效完全不输于欧美大片,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片里程碑的一部好片。

影片在刘培强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为科学献身、为人类发展献身的精神。他想拯救地球,就像他跟莫斯说的那样:要有人,有人才是人类文明,才是真正的人类,才可以创造新的人类历史。也因为他的本心 ,也很感动刘启和刘培强的父子感情。最后,当地球面临灾难时,人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精神,片中有俄罗斯人,日本人……,并且成立了联合政府,大家携手共同努力。这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天下大同,为了人类的未来大家同呼吸共命运。

最打动人正是带着地球流浪这样极致浪漫的设定,影片没有反派,没有人性的冲突,只有人类与自然,地球与太空之间的较量,这样属于集体的英雄主义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情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不拔、不断与命运抗争的民族,中华文明在抗争中得以绵延几千年一脉相承。带着地球去流浪,有对土地的挚爱,特别深刻和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气魄和胆识。

《流浪地球》影评8

《流浪地球》的出现让许多人将2019年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众多观众和专业影评人都给了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但是在上映前,基本没有人会看好这部电影,因为长久以来,中国科幻电影完全看不到希望。经过7000余人的坚守,1400多天的不眠不休,无数电影人0片酬的支持,才有了《流浪地球》的问世。

影片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

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儿子去太空,离别十七年,儿子刘启已经长大成了一名机修员。但因为父亲长期不在家,性格叛逆,对父亲心生记恨。他偷了姥爷的车卡被抓。姥爷得知情况,来赎他时,也一起关到拘留所里,谁知恰巧遇到地震,在逃离的过程中,姥爷最终没逃脱。经过生死,才知姥爷在心里占多大重要位置,伤心落泪……逃离途中碰见了运送火石的队伍,但此时一千多个发动站已经停止了运作。为了制止这场灾难发生,刘培强公然违抗上级命令,跑到空间站指挥仓。刘启想到假如点燃氢气,再利用爆发力,把地球推开,就会得救。最后大家一起分工合作,争分夺妙。韩朵朵利用全球播报发出求救支援信息。救援队员立马掉头帮助支援,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发射成功。但因为冲击力不够,未能到达,还差几千公里。刘培强获知,不顾个人生死,把装满的燃量大空仓,一起开往发射方向。顿时引爆,最终地球被震开,脱离了木星引力,得到了安全。

看完影片,深受震撼。人生哪有岁月美好,都是有人替你负重而行!在拯救地球的道路上,无数人做出了牺牲,正是因为这份奉献精神,才会一方安宁。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急需要奉献精神。推诿扯皮、办事不公、推卸责任,已经给政府的公信力抹了一层黑,奉献精神在基层岗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面对群众再多一点耐心,如果面对工作再多一点细心,如果面对困难再多一点信心,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流浪地球》影评9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冒险、电影《流浪地球》以持续飙升的票房,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眼球, 各大观影平台的评分也颇高,截止2月14日该片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30亿。影片根据雨果奖得主刘慈次欣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在地球生死存亡的关头。地球上的联和国决定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座发动机,把地球推向一个新的家园从而开启了长达2500年的星际旅行。作为吃瓜观众的我看完影片之后也不得不对该片竖起大拇指,与在我看来这不仅是迎合观众口味一部科幻冒险题材的商业片,而更是一部彰显中国力量、中民族精神、大国担当的大片。

硬件实力彰显中国力量。众所周知像这样的航天类科幻题材的大片几乎被欧美国家所包办,而我国在此领域很少杰出的作品。原因在于,这样类型的影片不仅耗资颇高,而且需要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的支持,以及顶尖的电影科技技术才能够有达到较好效果。而该影片的问世就足以部彰显了我国的当代的科技航天技术更透过这样的一部影片看到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家外媒体对《流浪地球》进行关注和报道,《纽约时报》称赞“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了”。西方影评家ChristianEdwards在接受采访时说:“《流浪地球》是令人兴奋的史诗级作品,这部电影宣布中国进入了科幻电影制作殿堂。”

舍己为人蕴含民族精神。电影不仅拥有恢弘的场面,在故事情节上更体现了具有中国的特色的价值观,不在是一味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结所有的人类共同拯救地球保卫世界和平,强调集体的力量,在危难时候不放弃不抛弃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保卫地球亮出大国担当。我们常说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上,在这里生存的每个人类都保护地球的使命。中国作为当今发快速展中的国家,在发展的同时一直都没有卸下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在影片折射出就算在未来我们的共同的家园遭遇极大灾难,中国也是会抗起保卫地球的大旗团结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流浪地球》影评10

春节档票房已被《流浪地球》近40亿元斩获,不得不说刘慈欣加吴京是非常惹眼的组合。但《流浪地球》其实早已在2008年出版,和《三体》一样,其在媒体未报道荣获雨果奖时,这两本书仅仅可能只在科幻迷中有口碑,并未成为风口的弄潮儿。同样是科幻片《阿凡达》、《盗梦空间》、《火星救援》,相信口碑和票房也是当时领军,文化输出的逆差阻止着国人看待自己本土文化。如何看待文化自信,如何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推动文化自信,值得深思。

我们需要英雄,我们需要自己的英雄!从电影中看爱国主义,好莱坞电影靠个人英雄主义撑起票房成为世界文化的传输阵地,在特效包裹的感官刺激下,超人等一系列英雄如过江之鲫,“英雄”一词在大众心理往往多了些洋味。当美国大兵拯救世界、拯救地球时,潜移默化的正在改变我们的价值观。观影的接收方如果被美式的英雄垄断,我们的民族英雄将何去何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何开展。近年来从公安部背书的《湄公河行动》,再到《战狼2》、《红海行动》,一个个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英雄以及能让军迷强烈关注的中国军舰,在改编真实事件的背后是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升,祖国的强盛能给任何人都带来无可替代的骄傲,也不禁让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一个民族需要自己的英雄,需要为自己国家发出振聋发聩的英雄乃至需要能成为英雄坚强后盾的强大祖国。特效塑造的英雄是视觉的短暂享受,但是有着民族感情、家国情怀的英雄是能永远植入国人心中的。即使忘记主角是叫方新武还是冷锋,荧幕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两句话是确确实实就如刘慈欣的“思想钢印”般成为国人心中的自信源泉。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多元化的文化侵略下,“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部电影的火不火可以看票房、可以看朋友圈,而继承、维护、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打赢文化输出战,靠的不单单是荧幕英雄的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使爱国主义成为文化自信的基石,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