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大革命有感800字

时间:2021-11-11 00:57:07 800字

篇一:《走近毛泽东观后感800字》

看过《走近毛泽东》,我深切地感到毛泽东主席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毕生的愿望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有着理想浪漫主义情怀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

毛泽东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书中随处都能看到看到他的身影,但是这次通过纪录片的观看和学习,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的鲜明和高大。

看完这部记录片后,在我看来毛主席慈祥的面容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接见外宾的时候永远都是最自然的表情,视察工作的时候永远都是面带笑容的,让人感觉到无比的亲切,我感到毛泽东主席的形象真实又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毛泽东》这部记录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记得纪录片中的一个场景,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

毛主席离开家乡时,他对父亲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那是怎样一种豪迈啊,1959年毛主席重回韶山冲时写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主席三十二年重回故园,父母都已不在,独自面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已经成为景点的家该是何等的心情啊。

毛主席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可见毛主席的豪情和胆略,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冒着被中央革职的危险,毅然决定转战井冈山,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井冈山成就了毛主席。最后才会出现农村革命根据地,才会有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才会有新中国。不愧毛主席是新中国的伟大导师啊,尽管晚年有一些错误,仍是瑕不掩瑜,他的伟大人格魅力永远照耀中国人民。

作为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不仅自己参加革命,还回家乡创办农民夜校和组织农民协会,并且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带出来参加革命。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是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指挥的,这三大战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不得不说,毛泽东把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在总结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时感叹道: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关键是看指挥员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即使有再传奇的经历,也难免会有过失,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就是在毛泽东的错误领导下发动的,其间许多知识分子遭到残酷迫害,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但是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尽量降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是值得肯定的。

看完了《走近毛泽东》,我对毛泽东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评价一位历史人物要本着客观公正的选择,不能因为他的功绩就忽略他的过失,也不能因为他的过失就否认他的成就,毕竟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篇二:《读文革书籍: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为了忘却的纪念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 ——《野火》题辞

喜欢看书,却不常思考。有了这样一个作业,才把自己关于文革年代的借书记录调了出来。忽然发现,那其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书占我那少的可怜的历史读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仔细回忆一下,这源于那本《一百个人的十年》。在这本书中,没有理论,少有哀叹,更多的是“故事”,那些我希望是故事的事实。 在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文革逐渐受到关注,但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来说,文革的往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课题的探讨或者茶余饭后的消遣。 每一个民族在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脊梁,而在那个特殊的十年,我们砍断了农业的脊梁,砍断了知识的脊梁,砍断了文化的脊梁,砍断了科学的脊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任何人都是牺牲品。那时人们的不幸遭遇对于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一代来说只是一段沉重的陈旧历史,每当听长辈谈起那段历史,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少的感触。毕竟,那个不幸的年代已经过去,无法也不可能引起共鸣。而在我读过冯骥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内心才真正有了一次灵魂的触动。

《一百个人的十年》是作者接触的一部分经历过文革的人的回忆录,实际上此书只是数亿人中几个人的生活写照,正如冯先生在前记中写的那样,“尽管我力图以一百个人不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段历经十年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实际上难以如愿,若要对这数十亿人经历的生活做出宏观的概括。任何个人能力不能及.我努力做的,只能在我所能触及到的人中间进行心灵体验上所具独特性的选择。”《一百个人的十年》虽然没有完全清晰地展现十年文革复杂的全貌,但几个受难者通俗朴实的语言也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昭示出文革后背后的阴影,极端主义者的野蛮和残酷足以震撼年轻人的心灵。

相信经历过文革的人一定刻骨铭心,在他们的心灵上,永远地烙下了一个难以消失的印痕,而且,应该全无例外的,都是“痛苦”二字。在我读过《一百个人的十年》时,常常感到不寒而栗,我无法想象,中国历史上还存在着那样一个年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来说犹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在这十年中,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古老文明戏剧般地消失,人们彼此野蛮地互相残杀,出现了“肛门吸烟”、“旱鸭凫水”、“指头钉大头针”、“敲击性器官”等严酷刑罚。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都被无情的踩在脚下。

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文革”似一个长达十年的噩梦,一些人没能来得及挣扎,没有发出一声呐喊,就在批斗中不明不白的背负着重压倒下。“四人帮”倒台之前,国人的思想被活活地“阉割”了,铲除邪恶成了遥不可及的梦谈。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开始整理和叙述当年的故事,为的是在寻找疯狂背后的理性,为的是寻找那邪恶中的一点点良知。

在那十年中,也有些人懂得知识又了解实际情况,但都无能为力,更没有勇气站出来公开反对。鉴于刚刚结束不久的“反右”斗争的教训,他们大都明哲保身,谨言慎行。他们小心翼翼,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不出头,尽可能的逃避。

看到过穆青“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被批斗后写的一首打油诗:

一片丹心向延安,

风尘笔戈三十年。

百年未通阶级论,

方知书生是混蛋。

读完后,我为这位时任新华社副社长敢于在逆境中袒露自己的心扉,敢于真实的记录自己的困惑和不解而由衷得钦佩。

作为年轻人,我最关心的是关于“知识青年”的故事。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全国有大约1100万的“老三届”投身其间。这些作为“革命骨干”的十几岁的中学生,怀着满腔的政治热情和那有些简单理想,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匆匆上演了一出现在看来既悲壮有有些莫名其妙的的人生悲喜剧。在1968年12月21日,随着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发表,这些在政治舞台上昙花一现的中学生,自愿或无奈的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被推向了广阔的农村天地,去“大有作为”一番。他们去往偏僻的农村,去往祖国的最南边或最北边,到农垦兵团,到农村插队落户。经过现实与梦想的挣扎,经过情感与灵魂的撞击,10多年后,他们又炼狱回归尘世般,从农村返回城市。但是他们依旧彷徨,他们如邯郸学步那样忘记了自己属于哪里。于是,有人在城市里继续挣扎,有人就此在异地他乡扎下根来。

这些百余字左右的行程,是以一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而青春的浩劫,是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的。“老三届”现在大多走进了生命的秋天。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落叶和果实和盘托出,无论酸甜或苦涩,让一代一代的春天听见秋天的呼唤:不能逃避的苦难与责任。

他们有美好的理想,他们有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信心和勇气。而这种毅力和自信,与在农村艰苦生活的历练是分不开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历了特殊的知青岁月的这代人,具有比上一代以及下一代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艰苦生活的磨炼,他们有对基层社会和民众的了解,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这杯酒,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他们比其他代的人吃过更多的苦,比其他代人更优秀。

如今,当年的知青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发挥着中坚作用。相比之下,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数倍优越于那些知青们,而我们的思想和所作所为,多少有些令“秋天”们失望。

看到过一位老知青讲述。中央台的一期《对话》节目,是由中美两国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节目中有两个环节,中美学生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支持人分别给出智慧,权利,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学生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利。另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茶马古道,有弹古筝,

有吹箫和独唱,着实热闹。但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则轻描淡写,仅说组织去非洲旅游,建希望小学,华而不实。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入手,甚至连预算都说得明明白白。

那位老知青如此感慨:这两个环节使人无由地悲愤。当中国学生该展示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利;当中国学生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作赋,在实际问题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漂浮。

我萌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当年的知青上台,绝不会做出那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我们为什么总是搞两个极端呢?要么统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么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于是我大胆揣测,当今中国社会一切难解的症结,都与文革深刻地联系着,甚至互为因果。比如,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从极左到极右;我们缺乏历史精神,与文革灭绝传统有关;我们看不起自己的文化,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小国心态,正是文革践踏文化的直接结果。

从前记到后记,一篇不漏的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说实话,我还是很难理出一条理解“文革”的清晰思路,或许“文革”这一疯狂的历程夹含着太多太杂的因素,有时觉得这一场从上而下的运动果真是席卷风云的“革命”,因为当时人们的政治热情和信仰崇拜是可以想见的,而有时又觉这只是一场折腾得过了火的闹剧,把人性的自私和残暴调动得如此激烈。或许这一切就连许多当事人都说不清,我想,许多的情节已无法套用现在的思路去认识了,因为我曾不能相信那一切真的发生过。

中国人并不是善于遗忘的民族,否则,中华文明无以延续五千年之久?但是,在某种政治环境下,中国人也还真是很会遗忘的,要不,历史怎么总是以颇为相似的面孔在重复?从根本上说历史真相是捂不住的。

这无疑是恐怖版的《皇帝的新装》,它包括了沉浸在欢乐中的“皇帝”,指鹿为马的“大臣”,唯唯诺诺的“子民”,和与童话中“孩子”命运相反的智者。

关于“文革”的苦难事例暂不想在这里罗列,我脑子跳出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活在那个时代,我会怎么样?我想引用书中的倒数第二篇“走出疯狂”的主角的话:“我第一句话要告诉你的:我是个逍遥派!那就是什么组织也不参加,搞运动随大溜儿,批斗人时举举手儿;哼着语录歌,甩着扑克牌;没有打过人,也没挨过打,没轰轰烈烈地不可一世,也没当过‘落水狗’,一句话,身在‘文革’中,人在‘文革’外,天上活神仙,地上逍遥派!”

我想如果个个都是“逍遥派”,“文革”何至于此?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显然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你的出身和你所处的环境或许早已注定你不是打人就是得挨打。更显然的是,我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那么一切都只能是假设和想像。

虽然好些故事奇而又奇,但诉说者找冯骥才却不是为了述说他们的奇遇。——他们知道冯骥才也不是想写《聊斋志异》。使他们渴望诉说的,是深藏于心因而仍时时使他们感到不安的屈辱、义愤或悔恨等等。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文革已成为一段历史成封在人们的记忆中,对于十年动乱似乎渐渐被淡忘,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看不到那穿着发白旧

军服带着红色袖标的骄傲年轻人,没有那据说铺天盖地的红宝书,也找不到那些满口阶级斗争的人们,他们都消失了,但是他们都存在过。

他们哪儿去了?是否在满面笑容得享受生活?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生活是公平的,理应补偿他们。

我暗自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

主要参考:《一百个人的十年》

其他参考:《我们的1970年代》

《树上的日子》

《老插记事》

《走过青春》

《老三届三部曲》 冯骥才著 旷晨编著 梁云平著 老剑著 黑明著 丁晓禾编著

篇三:《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法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采取了许多新措施,取得了法治建设新成就。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开启了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新的里程碑,这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离退办的全体同志和离退休党支部按照国家局领导和机关党委的要求,采取自学、选学、集中学习等不同的形式,对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说明部分进行了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谈三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好其精神实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认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清楚地懂得了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意义;其'三个事关'的排比,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明确了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熟悉了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明晰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六大任务。那么,六大任务的完成、总目标的实现靠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践行和模范遵守。所以说,只有学习好、领会好,才能贯彻好、落实好。学习是前提,贯彻是行动,守法是目的。学得再好,领会再深,若不付诸行动,那也是空学一场,浪费时间。法,是每一个人都面对的,只有人人学法,各个知法,自觉守法,依法治国的任务和目标才能完成和实现。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学法的先行者、知法的领跑者、守法的带头人,为普通的群众做出表率,树好形象。

二、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国家的法制建设,自觉树立坚定的信心所谓辩证法就是对一件事物两面性的对立统一看待。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什么时隔17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这就说明长期以来,法制建设与我们的要求还不尽如意,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法律惩处失之于软。实事求是地讲,现实生活当中,不学法、不知法、不守法的人大有人在;蔑视法律、践踏法律、以权压法的人大有人在;执法不公、徇私枉法、冤假错案屡屡发生,这就说明国家的法律被有些人视为儿戏,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法的概念。从最近两年网络曝光、媒体公布的贪腐情况来看,不断出现副国级、省部级、地厅级、县乡级等相当多的贪污受贿案件和军中徐才厚、谷俊山、王守业等特大蛀虫,可以说,过去十几年潜藏的腐败象瘟疫一样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无孔不入;现在暴露出的腐败案件比比皆是;腐败人员和贪腐钱物触目惊心,老百姓对腐败启齿的痛恨前所未有,党在百姓中的形象严重受损。长此下去,真可谓到了危及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了。这些众多腐败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严峻性,另一方面,更说明了铲除腐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非常欣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有效遏制了'四风'的蔓延,树立了官场和公务活动中的正风、清风。特别是在惩治腐败的问题上,党中央以气壮山河的魄力,以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力挽狂澜,以强大的高压态势,坚决铲除腐败,彻底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封建观念,从县乡级到副国级的腐败人员一律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但从另一方面的观察分析来讲,纵观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第一届人代会通过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中央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到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路走来,虽然法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因遭到破坏而停滞,但是,从建国初期的寥寥几部法律到现在现行有效的242部法律,还有68部法律正在修改或制定中,可以说,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从中可以感悟到,法制建设不可一蹴而就,法制建设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需要一砖、一瓦、一木的慢慢垒积建设,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需要有一个螺旋式上升和破浪式前进的过程。因此,我们相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用高超的治国方略,凝心聚力,重塑党风、树立清风,改善社风,引善民风,加之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一定会日益深入人心,党和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我认为,学习上级文件、聆听领导讲话之后,这些理论性的东西不仅要贯穿于脑,更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所学的理论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是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为国家的全面改革和建设保驾护航,但从单位和部门来讲,就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形成规矩。为此,我们离退办将前几位主任的实践探索形成的相关制度,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采取民主讨论、民主修订、相关部门会签的形式,对13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和订立,以到达我们所干的工作、所办的事情,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有标可依的目的。我相信,以我们离退办全体15名同志都是共产党员这样一个政治优势,一定会听党话,跟党走。在依法治国的引领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二)

按照县委、县纪委的安排部署,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我个人通过几天的反复学习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认真研读全会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决定》,做到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力求学懂、学深、学透,在全局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并将全会精神列入机关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做好本职工作,用学习的实际成效推动工作落实。带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教育引导局机关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要以全会精神全面指导机关事务各项工作。对第四季度的工作进行再思考、再谋划,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搞好'回头看',着力'补短板',确保收好官。在做好日常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转变服务观念、管理机制、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标准,以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制度化保障为目标,按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学习、卓有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形成学先进、创一流、做一流的良好氛围,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为四班子及驻上下大院其他单位提供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整治&#39;四风&#39;突出问题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警惕&#39;四风&#39;问题的反弹,继续抓好我局&#39;两方案一计划&#39;的整改落实,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好党支部主体责任。要以身作则,筑牢思想防线,注重自身修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