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屈原对话800字

时间:2021-11-10 23:49:00 800字

篇一:《与屈原的对话》

与屈原的对话

千古之人,际遇所苦多矣,但我却独怜屈原。《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由于朝政混乱,权贵勾结,楚王昏庸无能,屈原很快被疏远,终遭流放到汨罗江畔。

怀着对屈原的好奇,我按下了时空遂道的键,来到了汨罗江畔。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屈原脸色憔悴,形体枯瘦,双日正远望着远处,又好像要投江自尽一般。我忙呼道:“慢哉!慢哉!”{与屈原对话800字}.

我说:“你为何要这样呢?”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话毕,我深深一颤,平时只在书上看到这句话,可是此时的屈原说出来却别是一番感觉,那种坚定,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在他的身上凸显得淋漓尽致。

我又问:“凡是聪明的圣德之人,都不固执已见,而能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既然世人都是混浊的,你为什么不随着大潮糊里糊涂往前混呢?”屈原答道:“我宁可跳进常流常清的江水,葬身于江鱼之腹,又怎能让自己高尚的品质蒙受世俗尘滓的污染呢?”

屈原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我一时无言以对。在我未反应过来时,屈原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江面只留下一片涟漪。

也许,有的人会说屈原愚笨,不懂得变通,何苦要这样呢?可是,他是在执着自己的理想、事业。为自己理想执着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说: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才是真正的愚笨。

屈原一生创作很多,他敢于直抒胸臆向老天提问,便有了《天问》,后又有《离骚》。鲁迅更是对此评价甚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10个字中也肯定了《离骚》重要的艺术价值。

面对着那一片片涟漪,我的所思所感慢慢的飘向了远方,长久地景仰着一代伟人。

篇二:《《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与屈原对话800字}.

龙源期刊网 .cn

《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

作者:李伟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12期

《渔父》是中学教材的传统名篇,文章两个人物、三组对话,看似简单,其实意韵极为丰富。作品好多地方让人困惑,引人思考,如不深入探究,则很难领悟其要义。

下面,笔者想结合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第二节的思考,作些阐述。{与屈原对话800字}.

第二节文字为:“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与屈原对话800字}.

怎么理解这句话?一般认为渔父是一个隐者,他是想以此说服屈原顺应万物,与世无争。这样理解,固然不错,只是,可能失之粗放。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要屈原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是要屈原放弃原则、醉生梦死。而高尚、清洁是隐士的重要特征。隐者,世清则仕,世浊则隐,保持清醒,洒脱处世。真正的隐者可以与世无争,但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濮水垂钓”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到这种清洁精神所滋养出的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即使本文最后部分,“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里展现的也是一个远离污浊、黑暗的隐者形象。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渔父是个隐者,既然清洁是隐者的特征,既然渔父自己并没有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为什么要劝屈原如此呢?或许,只有准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第二节文字的深意。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这首先要厘清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关系。在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渔父与屈原关系的争议。王逸《楚辞章句》说这位渔父“避世隐身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问答”,他显然认为渔父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渔父对屈原之身份、处境、心境的认识,会发现这位“渔父”极有可能就是屈原的另一个自己。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达则兼济天下”,屈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自己的耿直、群小的谗言,又因为国君的不明,屈原在政治上屡屡失意,于是在流放的困境中,他开始接近道家的思想,劝勉自己要圆通顺应、与世无争。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彰显着屈原内心的矛盾,象征着屈原人格的两个侧面。屈原和渔父的关系极类似于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的关系。{与屈原对话800字}.

如果渔父可理解成屈原另一种思想的外化,那前面渔父看似矛盾的劝说,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面对污浊的社会,不管是坚持操守,舍生取义,还是与世推移,隐逸山林,都需要战胜自己,超越环境,超越社会,有坚忍不拔心志之支撑,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在困境中,在污浊社会的挤压中,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弃原则,投向世俗的怀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所以,第二节有关劝告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文字未尝不可以看作屈原心底第三种声音。由此,我们发现,在屈原这个伟大人物的心中,舍生取义,隐逸山林,随波逐流,三种思想交

篇三:《关于端午节作文800字:假如屈原在现代》

关于端午节作文800字:假如屈原在现代

关于端午节作文800字:假如屈原在现代

五月初五这天,汩罗江边站着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他便是屈原。他满脸憔悴,在嘴里念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说着便爬上了栏杆准备投江自尽。

忽然,一只手拉住了他。屈原回头一看,是一个满脸严肃的保安。保安硬是把屈原拉下来说:“屈原啊,你要寻死我管不了,可是你要攀爬栏杆我就要罚款了,罚款100元。”屈原一听,立刻老泪纵横:“呜呜,年轻人,你可怜、可怜我吧!我小时候就被别人偷了1块钱,七岁掉钱袋,十岁遇人打劫„„。”保安不耐烦地说:“算了,看在你是个大名人份上,只要你给我签个名就免罚款了。”说着递上一张纸和笔。签完名后,屈原听见背后传来保安的笑声:“哈哈,这下可以拍卖个十万、八万吧!”屈原叹了口气:“哎,现代的人呀!”

屈原正要翻过围栏,往下跳,又有一只手拉住了他。屈原扭头一看,见一个穿着西装,一副老板模样的中年人,中年人着急地说:“屈原先生啊,你要寻死我不会阻拦!可是你要为人们XX心理医院拍个广告再死也不迟呀!”屈原问:“怎样拍法?”“等一下你装着要跳河,然后一个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会冲过来拦住并开导你,最后你要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哦,原来人生如此好!”这一万块钱就是你的。“这不是要我伪装吗?我堂堂一个大人物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情,我不干!”屈原听了大怒,转身欲跳河。

忽然,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屈原先生,你到底还要不要跳河啊!”屈原回过头,立刻看到一群“狗仔队”围着自己,问:“你们在这儿做什么呀?”一个握着摄像机的男人说:“当然是来看你跳河啦!你还不快跳,你不跳,我们还怎么作报道啊!”屈原气得脸色铁青,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了,于是他摆出了跳河的POSE。

可是他往下一望,发现河水肮脏极了,黑色的江水中漂浮着垃圾,这还跳得下去吗?汨罗江的臭气也飘了上来,屈原被熏晕了,往后一倒,改变了历史――撞在一棵榕树上,死了。

篇四:《渔夫与屈原》

渔父与屈原{与屈原对话800字}.

渔父与屈原的对话是两种人生观的对话,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大剖析。初读文章,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屈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高尚的。渔父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屈原的形象。”如果我们读文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未免有点肤浅了。

我们首先要分析渔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渔父是一个捕鱼的人,但又不仅是一个捕鱼者。因为从他的语言表达看,他的文化修养是很高的。那么在我们的文学形象中是否见过这类人呢?我们想到了柳宗元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隐士。又想到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嘱”的飘然。而渔父的“父”字,又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那么把这些以往的经验整合起来,我们发现这位渔父是一位历经沧桑坎坷,内心归于恬淡的隐者形象。文章中渔父与屈原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渔父“莞尔而笑”,这一笑意味深长,或许在说年轻人,你太刚性了;或许慨叹世事的污浊;更或许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回忆。但我想莞尔而笑不应该带有任何的蔑视,因为作为智者的渔父知道,社会需要像屈原这样的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的形象让我们想起了“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让我们想起了“梅妻鹤子”的林逋。他是千古以来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无法改变社会,那么就隐居起来,到山林,到乡村,到闹市中,或者修身养性,恬淡悠然的过完自己的下半生。或者等待圣主或盛世产生(像卧龙先生)。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有人会认为屈原很傻,他的自杀对当时的楚国没有任何影响的,反而让自己的家人白白的伤心。但反过来再想,为什么到现在还会有这么多人记着他。可见他不傻。如果他傻的话为什千古以来又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去效仿他,一曲绝唱“广陵散”后赴死的嵇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吾以吾血溅轩辕”的鲁迅,细想之下我们发现这些人无不身处政治昏暗的乱世,他们不惜用自己的鲜血为国家为民族呐喊。最终唤醒更多的沉睡的人,刺痛更多麻木的心。

正因为有这些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人的存在。我们的民族屹立几千年而不倒,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我们或许不缺想渔父那样的隐者,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像屈原一样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