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屈原对话

时间:2021-11-10 20:57:06 800字

篇一:《与屈原的对话》

与屈原的对话

千古之人,际遇所苦多矣,但我却独怜屈原。《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由于朝政混乱,权贵勾结,楚王昏庸无能,屈原很快被疏远,终遭流放到汨罗江畔。

怀着对屈原的好奇,我按下了时空遂道的键,来到了汨罗江畔。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屈原脸色憔悴,形体枯瘦,双日正远望着远处,又好像要投江自尽一般。我忙呼道:“慢哉!慢哉!”

我说:“你为何要这样呢?”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话毕,我深深一颤,平时只在书上看到这句话,可是此时的屈原说出来却别是一番感觉,那种坚定,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在他的身上凸显得淋漓尽致。

我又问:“凡是聪明的圣德之人,都不固执已见,而能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既然世人都是混浊的,你为什么不随着大潮糊里糊涂往前混呢?”屈原答道:“我宁可跳进常流常清的江水,葬身于江鱼之腹,又怎能让自己高尚的品质蒙受世俗尘滓的污染呢?”

屈原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我一时无言以对。在我未反应过来时,屈原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江面只留下一片涟漪。

也许,有的人会说屈原愚笨,不懂得变通,何苦要这样呢?可是,他是在执着自己的理想、事业。为自己理想执着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说: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才是真正的愚笨。{我与屈原对话}.

屈原一生创作很多,他敢于直抒胸臆向老天提问,便有了《天问》,后又有《离骚》。鲁迅更是对此评价甚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10个字中也肯定了《离骚》重要的艺术价值。

面对着那一片片涟漪,我的所思所感慢慢的飘向了远方,长久地景仰着一代伟人。

篇二:《《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 .cn

《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我与屈原对话}.

作者:李伟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12期

《渔父》是中学教材的传统名篇,文章两个人物、三组对话,看似简单,其实意韵极为丰富。作品好多地方让人困惑,引人思考,如不深入探究,则很难领悟其要义。

下面,笔者想结合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第二节的思考,作些阐述。

第二节文字为:“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怎么理解这句话?一般认为渔父是一个隐者,他是想以此说服屈原顺应万物,与世无争。这样理解,固然不错,只是,可能失之粗放。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要屈原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是要屈原放弃原则、醉生梦死。而高尚、清洁是隐士的重要特征。隐者,世清则仕,世浊则隐,保持清醒,洒脱处世。真正的隐者可以与世无争,但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濮水垂钓”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到这种清洁精神所滋养出的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即使本文最后部分,“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里展现的也是一个远离污浊、黑暗的隐者形象。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渔父是个隐者,既然清洁是隐者的特征,既然渔父自己并没有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为什么要劝屈原如此呢?或许,只有准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第二节文字的深意。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这首先要厘清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关系。在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渔父与屈原关系的争议。王逸《楚辞章句》说这位渔父“避世隐身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问答”,他显然认为渔父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渔父对屈原之身份、处境、心境的认识,会发现这位“渔父”极有可能就是屈原的另一个自己。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达则兼济天下”,屈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自己的耿直、群小的谗言,又因为国君的不明,屈原在政治上屡屡失意,于是在流放的困境中,他开始接近道家的思想,劝勉自己要圆通顺应、与世无争。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彰显着屈原内心的矛盾,象征着屈原人格的两个侧面。屈原和渔父的关系极类似于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的关系。

如果渔父可理解成屈原另一种思想的外化,那前面渔父看似矛盾的劝说,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面对污浊的社会,不管是坚持操守,舍生取义,还是与世推移,隐逸山林,都需要战胜自己,超越环境,超越社会,有坚忍不拔心志之支撑,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在困境中,在污浊社会的挤压中,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弃原则,投向世俗的怀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所以,第二节有关劝告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文字未尝不可以看作屈原心底第三种声音。由此,我们发现,在屈原这个伟大人物的心中,舍生取义,隐逸山林,随波逐流,三种思想交

篇三:《如果我是屈原》{我与屈原对话}.{我与屈原对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飘着粽子的清香来了,我仿佛看到一个神圣的美魂归来。一个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须眉,最后却纵身汨罗江,那些诗,那些词,随着江水漂向远方------

不是说时间可以淡忘一切吗?你的灵魂和名字却留下来了。不说是空间可以阻隔一切吗?阻隔你的空间在哪?不是说男人就要有担当吗?而你却担着内心不愿被污染的纯净把担当二字写在了历史的墙上。

过着因你来的节日,吃着因你而做的粽子,写着因你而想念的文字,我在想,如果我是屈原,我会怎样?{我与屈原对话}.

如果我是屈原,我不会选择跳江。即使冷死,冻死,病死,也不会选择自杀。不就是流放吗?流放就流放,权贵可以圈定我的自由,但他圈不住我的思想。还有那么多民众活着,如果我是先驱,死也要死在战场。我死了,那么想整我的人不正是开心得意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屈源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无比的身体,沾染上污秽不堪的外物?我宁愿跳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灰尘呢?

你看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这一小则诗的对白,我好心痛屈原的倔强,其实渔夫并不是傻子,他才是一个智者。清水清心灵,浊水洗泥脚。人在世上,总要走路,路总是一踏便脏,但这一切对于你的内心,一个拒绝肮脏的灵魂是不会被污染的。活着,只有变通的活着,才有机会看到黎明的阳光升起。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历史的长河照样朝前流去,你能带走什么呢?你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长短,没有改变朝代的巨迁。

虽然说诗人的死是一种勇敢,爱国的死是一种忠诚,但这么多年的人民纪念他的同时,真没有一点点遗憾吗?纪念是希望他能活着的最基本的愿望啊。

如果我是屈原,我会学邓小平一样,把一本《资治通鉴》读得稀烂。到用得上时,我就用上,用不上我的才华时,我就自娱自乐,至少做一个精神的贵族。当然那时他不认识邓小平,但有邓小平一样的伟人思想的人存在啊。用伟人的思想活着,不是伟人,也不会那么绝望。{我与屈原对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论遇到什么磨烂,我喜欢让生命自然的来,然后自然地离开。即使人为地折断生命如烟花一样美丽,我也不这样跳江。

也许屈原有屈原的想法,我不无权也无资格去评判他的伟大的思想,而我,只是想,我有屈原的才华的话,我会怎样让这种才华去像火炬一样照亮更多别人的黑路,去把我的生命在实际中延长。

端午节来了,我的心好想与屈原有一次对话。那些讴歌,那些粽香,无需那么冠冕堂皇。